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一)基本原理

1、“生态位”

生态位: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生态位的宽度据该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大的物种占据较宽广的生态位。

城市生态位(urban niche):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提提供的生态位。

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既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

2、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及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愈多样、复杂,则其抗干扰的能力愈强,因而也愈易于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

在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当食物链(网)上的某一环节发生异常变化,造成能量、物质流动的障碍时,可以由不同生物种群间的代偿作用给予克服。

人力资源多样性,保证了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土地的多样性,保证了城市各类活动的展开;

城市功能与交通方式的多样性,使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与辐射力;

行业和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使城市经济稳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等。

3、食物链(网)原理

食物链: 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食物网:生物群落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用于城市系统时,各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生产原料,某一企业的产品是另一企业生产

的原料;某些企业生产的“废品”也可能是另一些企业的原料。如此可以对城市食物网“加链”和“减链”。减链:除掉或控制那些影响食物网传递效益,利润低、污染重的链环。加链:增加新的生产环节,将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转化为价值高的产品。

食物链(网)原理表明: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人类依赖于其他生产者及各营养级的“供养”而维持其生存;人类对其生存环境污染的后果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即污染物的富集作用)而归结于人类自身。

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1/2+1/2.

●子系统功能和系统整体功能相辅相成;

●子系统都有无限制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顾其他个体的潜势存在。

●城市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

●理顺系统结构,改善系统运行状态,要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

目标,局部功能与效率应当服从于整体。

5、环境承载力原理

环境承载力: 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

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三者的限制,是环境本身具有的有限性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

环境承载力原理具体内容:

(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环境承载力的改变引起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系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3)生态演替(succession):一种更新过程,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或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代替的过程。

正向演替(progressive succession ):生态系统向结构复杂、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高的方向的演化称之;反之称为逆向演替(retrogressive succession)。

(4)演替方向: 当城市活动强度小于环境承载力时,城市生态系统可表现为正向演替;反之,则相反。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综合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

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在众多生态因子中,有一个生态因子对生物起决定作用,称为主导因子,主导

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

有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产功能。

环境问题的分类

按环境问题发生机制划分为以下三类:

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环境干扰

环境质量评价

狭义: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的结构、状态、质量、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广义:城市环境评价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对城市的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定。

它以是否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通常是以对人类健康的适宜程度)作为判别的标准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1、按时间分类有三种类型

⑴、回顾性评价: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某环境区域的历史环境资料,对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发展演变进行评价。

⑵、现状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着眼当前情况对区域内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评价。

⑶、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2、按环境问题的空间范围划分有:

局域的环境质量评价

区域的环境质量评价

流域的环境质量评价

全球的环境质量评价

3、按环境要素划分有

单要素:大气的环境质量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的环境质量评价;噪声、光、热、磁等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找出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二)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用无量纲指数表征环境质量的高低

(三)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

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功能属性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

1、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环境污染物监测项目的确定;

3、监测网点的设置;

4、获得环境污染数据;

5、建立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