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
- 格式:pptx
- 大小:831.67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的计算存款利息。
2.使学生初步认识储蓄的含义,感受到储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及益处。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财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
2.利息和本息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1.谈话。
大家的压岁钱是怎么管理的?为什么把钱存入银行?2.导入。
把钱存入银行,会获取一部分利息,怎么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探究有关储蓄的知识。
(1)储蓄的好处。
(2)储蓄的.方式。
(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深入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课件出示:小红20xx年9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xx年9月1日,小红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元,共103元。
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本金和利息。
3.探究利息、利息与本金和的计算方法。
(1)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尝试解题,交流汇报。
巩固实践爸爸妈妈给贝贝存了2万元教育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时凭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可以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1)贝贝到期可以拿到多少钱?(2)如果是普通三年期存款,应缴纳利息税多元?板书设计利率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方法一:方法二:5000×3.75%×2=375(元)5000×(1+3.75%×2)5000+375=5375(元)=5000×(1+0.075)=5000×1.075=5375(元)〖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优秀教案第【2】篇〗活动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129页实践活动“调查利率,计算利息”,调查利率,计算利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利率》(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利率的概念2. 利率的计算方法3. 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利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利率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利息的计算方法。
b. 提问:如何计算利息?利息与本金、时间、利率有什么关系?c. 导入新课:利率。
2. 探究新知a. 讲解利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利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b. 讲解利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本金、利息和时间来计算利率。
c. 引导学生探讨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存款、贷款等。
3. 实践应用a. 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利率计算存款利息?b. 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利率计算贷款利息?c.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a.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讲解练习题,分析学生易错点。
c. 巩固利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利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b. 强调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以下存款利息:a. 本金1000元,年利率3%,存期1年。
b. 本金2000元,年利率4%,存期2年。
2.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以下贷款利息:a. 贷款金额5000元,年利率5%,贷款期限1年。
b. 贷款金额10000元,年利率6%,贷款期限2年。
六、板书设计1. 利率的概念2. 利率的计算方法3. 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利率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利率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10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1课题利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11页例4)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引导学习,总结提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银行吗?你知道去银行人民常做什么吗?你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银行?你见过银行卡吗?二、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1、储蓄的意义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2、储蓄的种类。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三、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
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利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利率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利息、本金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疑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利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率的概念,利率的计算方法,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利率的计算方法,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实例,引出利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利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总结提升: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利率知识的掌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利率的定义2.利率的计算方法3.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课利率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课利率说课稿第【1】篇〗《利率》说课稿一.说教材利率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节的知识。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
利率这个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他表示利息和本金的关系,因此要让学生的潜意识中有所转变。
利率不难理解,他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百分数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1.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等概念,理解并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
2.小组合作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知识,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体验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明白储蓄的意义,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以及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利息。
难点:通过利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为了使学生对本课更好的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法上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科学性,联系实际抓住各知识的细节性、过渡性、完整性进行教学。
同时采用观察对比、独立思考、上台板演等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做一做、说一说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把握并突破重难点,获取新知。
通过提问式、点播式、分析法以及练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取。
三.说学法六年级教材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对话的形式入手,抓住教具学具的应用,展开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注意。
通过层层分析比较数量关系,从而弄清利息含义,知道本金、利息、时间、利率的关系,来分散教学难点。
同时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练习法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
教学中还要注重与学生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利率》教案《利率》教案5篇《利率》教案1教学课题:利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1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利息的计算方法,发展抽象慨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春节收到的压岁钱怎么处理的?学生汇报:生1:…生2:我把钱放到信用社,因为我们那没有银行。
生3:信用社也就是银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因为钱放在信用社既安全、又得利息。
师:利息是什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利率。
板书课题:利率二、自学探究,寻求算法1、自学第11页上面3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
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
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利率二、新课讲授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例题中王奶奶存入的50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内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连本带息取回的钱=本金+利息(3)学生阅读理解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5000+5000×2.10%×2=5000+210=5210(元)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210元钱。
⼈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利率》(P11)图⽂讲解电⼦课本▼▼▼▼知识点利率(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法。
(2)储蓄的意义:⼈们常常把暂时不⽤的钱存⼊银⾏或信⽤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些收⼊。
(3)本⾦:存⼊银⾏的钱叫做本⾦。
(4)利息:取款时银⾏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的⽐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时间÷本⾦×100%(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税后利息=本⾦×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11页做⼀做图⽂解读点击图⽚,查看⼤图▼▼▼▼课堂练习同步练习1⼀、2016年4⽉,明明妈妈把⼀些钱存⼊银⾏,定期3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可以取出97425元,你知道明明妈妈存⼊银⾏多少钱吗?解:设明明妈妈存⼊银⾏x元钱。
x+x×2.75%×3=97425x= 90000答:明明妈妈存⼊银⾏90000元。
⼆、妈妈有20万元,现有两种理财⽅式:⼀种是购买银⾏的1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是4%,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1年的理财产品;另⼀种是购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是4.5%,如果⽐较3年后的收益,你建议妈妈选择哪种理财⽅式?购买⼀年期理财产品:20×4%×1=0.8(万元)(20+0.8)×4%×1=0.832(万元)(20+0.8+0.832)×4%×1=0.86528(万元)0.8+0.832+0.86528=2.49728(万元)购买3年期国债:20×4.5%×3=2.7(万元) 2.7>2.49728 答:建议妈妈选择购买3年期国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利率》一等奖创新教案《利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和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储蓄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概念,解决与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利率的资料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一定很喜欢过年吧,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得到不少压岁钱。
你们的压岁钱是谁在保管呢?(学生说压岁钱自己花了一小部分,其余的都是妈妈在保管或存入银行了。
引导学生想到储蓄比较安全,并且能够得到利息)导入新课:储蓄这种做法很好,不过,同学们,你们了解储蓄吗?关于储蓄有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11页,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储蓄的知识吧!(板书课题:利率)操作指导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地引入今天的新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有关储蓄知识的热情。
板块二自主阅读,尝试探索活动1 自主阅读,了解有关储蓄的概念1.出示活动提纲。
(1)仔细读一读教材11页关于储蓄这部分的内容。
(2)说一说,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3)关于储蓄方面的知识,你还了解什么?(4)组内交流阅读收获,并整理好成果准备全班分享。
2.汇报。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课堂活动卡(见本书49页)补充介绍]预设生1: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储蓄可以使钱更加安全,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二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
生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作利息;存入银行的钱叫作本金;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作利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百分数(二)4利率(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的概念,学会计算利率。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利率的概念理解。
2.利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利率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
2.利率计算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PPT
五、教学过程
1. 利率的引入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本金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例如,5%的利率表示每年可以获得本金的5%作为利息。
2. 利率的计算方法
•利率的计算公式:利率 = 利息 / 本金 × 100%
•例如,若某本金为1000元,利息为50元,则利率为50 / 1000 × 100% = 5%。
3. 利率的应用
•练习题1:某银行存款年利率为3%,一年后10000元存款可以获得多少利息?
•练习题2:小明借了5000元,月利率为1%,借款3个月后应还多
少钱?
•练习题3:某店进行促销活动,打八折是指利率为多少?
六、教学延伸
1.小组讨论:利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有哪些?举例说明。
2.实际操作:请同学们自行设计一个利率计算的练习题,并交换进行解
答。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了利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相关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复习巩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内容,具体包括第四章《利率》第一节和第二节。
详细内容涉及理解利率概念,掌握利息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利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利率概念,掌握各种利率换算关系。
2. 运用利率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存款利息计算。
3.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利率换算关系。
2. 利息计算公式运用。
重点:1. 利率概念及其应用。
2. 利息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张银行存款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存款会有利息?利息是怎计算?2. 例题讲解a. 解释利率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间换算关系。
b. 通过例题,演示利息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我提供题目,进行计算练习,巩固利率和利息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利率问题,分享各自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利率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利息计算公式。
3. 典型题目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年利率为4.5%时,1000元本金一年利息。
b. 若月利率为0.5%,计算10000元本金存入银行6个月利息。
2. 答案:a. 利息=1000×4.5%=45元b. 利息=10000×0.5%×6=30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利率概念和利息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存款才能使利息最大化,解复利相关知识,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利率概念及其换算关系理解2. 利息计算公式运用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4. 作业设计针对性与答案准确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深度一、利率概念及其换算关系利率是金融领域基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说课稿【第1篇】《利率》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利率》,说课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利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9——100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利率与折扣、纳税一样,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材说明储蓄的意义及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
给出了200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以及利息的计算公式,然后结合实例,计算奶奶存1000元的两年定期,到期后应取回多少钱,说明如何计算利息以及应纳的利息税。
为了联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教材在做一做中给出一张银行用的存款凭证,请学生根据凭证上的信息计算本金和税后利息。
(三)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据此,我制订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有关利率的初步知识。
2.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3.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单元的重点,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提炼出本课时的重点是: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教学的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引导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说学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学法是课前搜集资料法,自学法,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反思第【1】篇〗《利率》教学反思利率问题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重点在于能够正确计算出存款到期后获得的利息,以及连本带息应是多少。
这部分内容的计算有其公式,根据公式,将不同时期,不同利率带进公式里,即可算出结果。
我本认为这节课知识点明确,思路清晰,应该很好掌握,但一堂课下来,也有一些问题显现。
首先,在提到利息这个词时,学生便举手问道,什么是利息?利息谁付?银行哪来的钱?没想到还没开始授课,就被一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拦住了,我也只好简单解答,让孩子们弄清原委,继而进行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这种状况我始料未及,后仔细琢磨,也情有可原,毕竟孩子们没有接触到存款的`相关信息,家长不可能跟他们谈起家庭的经济问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他们已经对存储有了一定的认识。
其次,在计算利息的过程中,学生忽视年利率和月利率的区别,读题马虎大意,往往用年利率乘月存期,那么必然导致结果错误,这是粗心的表现。
还有一处更让学生头疼,为什么还会有利息税?用孩子的话说,又给我们钱,又让我们纳税,给是不给呀?往往孩子们被绕来绕去的问题绕迷糊了。
这足以看出,哪些孩子思维敏锐,哪些孩子分辨不清。
总之,这节课的重难点已经突破,多数同学经过巩固练习能够明白怎样计算,却唯独绕不过来弯的同学表现平平,我想,他们会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慢慢找到出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反思第【2】篇〗《利率》教学反思《利率》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笫二单元的例四。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中,利率与生活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的。
这节课教学知识点有: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怎样计算利息?但这些内容只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都能掌握的,如何灵活运用利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才是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因此,本堂课我执教理念是:一是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己能说、能看、能做和能想,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和去做,从而让学生在这自主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利息的计算:理解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
2. 利率的应用:运用利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存款、贷款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利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利率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年利率与月利率、日利率之间的转换。
2. 教学重点: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计算器、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a. 出示银行的存款利率表,让学生观察不同存款期限的利率。
b. 提问:如何计算存款的利息?2. 新课讲解:a. 讲解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
b. 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c. 举例讲解:小明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3%,存款时间为2年,计算利息。
3. 随堂练习:a. 让学生计算不同存款期限、不同本金、不同利率下的利息。
4.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小华存入银行的本金为2000元,年利率为4%,存款时间为3年,计算利息。
b. 讲解解题步骤,强调年利率与月利率、日利率之间的转换。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息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利率》2. 内容:a. 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b.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c. 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间的转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本金:3000元,年利率:5%,存款时间:1.5年本金:5000元,月利率:0.3%,存款时间:6个月b. 小红存入银行的本金为4000元,年利率为3%,分别在一年和两年后取出,计算两次取出的利息。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为:认识利率,理解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利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银行存款利息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利率问题。
2. 知识讲解(1)利率的概念:利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占本金的比例。
(2)利率的计算方法:利率=(利息÷本金)÷时间3. 例题讲解(1)某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小明将1000元存入该银行,一年后,他能获得多少利息?(2)解答:利息=本金×利率=1000×3%=30元4. 随堂练习(1)本金为2000元,存期为2年,年利率为4%,计算利息。
(2)本金为5000元,年利率为3%,存期为1.5年,计算利息。
5. 小组讨论(1)利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如何选择合适的储蓄方式?六、板书设计1. 利率的概念2. 利率的计算方法3. 例题及解答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本金为3000元,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5%,计算利息。
(2)本金为4000元,年利率为4%,存期为2年,计算利息。
2. 答案:(1)利息=3000×5%×3=450元(2)利息=4000×4%×2=32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