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起垄覆膜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大家都知道,粮食要高产,良种良法是根本。
提起我们种了几千年的水稻,那也得讲究科学,农业科研人员围绕水稻的特性,推行覆膜直播技术,水稻的产量就比常规栽培增长30% 以上。
看来这技术我们还真得学一学。
下面,我们就详细地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
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的做法是在一定规格的厢面上覆膜后打孔,直接播种芽谷,全生育期实行湿润管水。
这是一种新型的节水、节支、省工、增产技术,很适合在我国低温、缺水的稻区推广。
它可以减少技术环节、降低劳动强度。
与常规淹水栽培技术相比,具有“一早、两免、三省、四提高”的显著特点,这里“一早”指提早成熟10天左右;“两免”指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三省”指省水、省工、省钱;“四提高”指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那么,这项技术的技术要点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选地整地全层施底肥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对土地类型没有太高的要求,低洼地、河滩地、井水灌溉稻田都可以种植。
但在具体选择上,应考虑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具备一定的灌溉水源,要求每亩灌溉用水量在200米3左右;二是要具备适宜的土质条件,即旱整地时土块容易细碎,土壤pH值在6.0~8.5之间。
因此,以选用砂壤土、轻壤土和重壤土为宜,而沙土地和土质粘重的重盐碱地则不适用。
整地要做到“田平泥融”,即耕层土壤细碎,没有直径3厘米以上的土块,田面平整。
如果田面高差较大,可用水整地的方法平整。
如果田面高差不大,则不必平整田面,只要根据田面情况做成宽度一定的小区,便于灌溉就行。
覆膜种稻由于膜内温度较高,又不受雨水或灌溉水的淋溶、冲刷。
因此,土壤保肥、供肥性能都比较好。
但是水稻覆膜直播技术中施行的是全畦薄膜覆盖,为水稻分蘖肥、保花肥的施用带来了困难。
因此,采取肥效施放速度中等的尿素作为基肥,而且把氮肥总施肥量的70%作基肥全层施入,不施分蘖肥。
肥料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的氮、磷、钾等化学肥料,进行复混。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水灌溉系统工程。
80年代中后期我县曾进行过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
其结果为:覆膜与不覆膜水稻栽培相比较,一般亩可节水30%-50%,产量增长3%-5%。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精细整地施肥:水稻盖膜栽培应选用土层松散深厚的半脚泥田或砂壤土田,具有一定的水源灌溉条件较为适宜。
在下透雨时或有灌溉条件下,灌透水后及时深翻细碎土壤1-2次;基肥:在第二次翻耕时亩施家肥1000-1500千克,普通混肥40-50千克加尿素5千克或碳铵40千克、普钙50千克、硫酸钾15千克混合,硫酸锌3千克拌细土40千克均匀施入土壤作一次性底肥。
2.栽插时间及种植规格:栽插时间以5月中至6月中下旬前结束。
种植规格本着瘦田稍密,肥田稍稀,一般以株行距1
3.3厘米×27厘米,亩保证基本苗2万单株左右;整地理墒:2米开墒,墒宽1.8米,墒面须做到细碎平整、沟宽20厘米,沟深25厘米,要求达到沟直水通。
3.适时移栽:旱秧必须坚持浅植稀植。
最适苗龄播种后45-50天,叶片5叶时,带叶1-2个,株高25厘米左右。
采用规格化条栽,墒面平整后覆膜前选用相应的芽前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即可破膜移栽。
4.水肥管理:移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或灌水透地,活棵后轻施苗肥,每亩用10公斤尿素兑水浇施,并结合灌水。
水稻进入拨节期(栽后60天)用每亩尿素15-20公斤追肥一次。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内若遇旱情严重,应及时补水保持膜内土壤潮湿。
5.注意防治病虫害。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简称覆膜水稻。
该技术2003~2008年示范推广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名称是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某些地区也被称为水稻覆膜大三围栽培技术。
2008年8月定名为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
一、技术概述干旱是四川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水稻生产中最为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旱灾愈演愈烈,常导致稻田抛荒、被迫改种旱作、减产甚至绝收,既影响水稻栽插面积也影响单产水平,更影响农民收入。
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1998年开始在四川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长期合作研究建立了以节水抗旱为主要功能的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我省广大地区水稻生产的关键问题。
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863节水农业和农业部948等项目的推动下,该技术从2001年开始已在四川省内50余个县(市、区)和重庆、云南等省中部分地方成功应用。
该技术的节水抗旱效果经受住了2006~2007年四川盆地大范围内特大旱灾的检验,其增产增收效果在风调雨顺的2008年得到了广泛的证明。
本技术在2003~2008年的示范过程中已由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地市科技局和中国农业大学在省内不同市、县组织了近20次省内和全国100余人次专家参与的现场评估和产量验收,其先进性和成熟性得到了水稻栽培、节水农业、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和农技推广等方面专家的高度肯定。
2007年4月本技术被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水利厅共同审定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节水抗旱重点推广技术。
它的进一步推广将有力地促进四川盆地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
二、增产增效情况推广过程的实践证明,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种、省工、无公害和环保、高产稳产等显著效果。
本技术将水稻旱育秧、厢式免耕、地膜覆盖和节水灌溉等几项节水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使其节水达到70%以上,具有显著的节水抗旱效果。
水稻覆膜材料水稻覆膜材料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用于覆盖在水稻田上的一种材料。
水稻覆膜材料的使用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水稻生长环境,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水稻覆膜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常用的水稻覆膜材料有塑料薄膜和稻草膜两种。
塑料薄膜具有防渗透、保温、防旱、抑草等优点,可以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而稻草膜则具有保温、保湿、抑草等功能,可以减少水稻生长过程中的草害和温度变化对水稻的影响。
水稻覆膜材料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覆膜材料一般是在水稻插秧后覆盖在稻田表面的。
塑料薄膜需要事先铺设好,然后将其固定在田地上,以防止风吹和水流冲刷。
而稻草膜则可以直接铺放在稻田表面,然后用土壤或岩石压住,以防止被风吹走。
水稻覆膜材料的使用有许多好处。
首先,覆膜可以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保持土壤湿润度和温度的稳定,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覆膜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减少对水稻的竞争,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
同时,覆膜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减少灌溉的频率和用水量,节约水资源。
此外,覆膜还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保护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然而,水稻覆膜材料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塑料薄膜的使用会增加土壤的塑料垃圾污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稻草膜容易腐烂和生霉,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劳动成本和时间成本。
另外,覆膜后的土壤通气性会降低,可能会影响水稻根系的正常生长和气体交换。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稻覆膜材料,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进。
首先,选择环保型的塑料薄膜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适时更换稻草膜,防止腐烂和生霉。
另外,可以采用透气性较好的覆膜材料,提高土壤通气性,减少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水稻覆膜材料在水稻种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覆膜材料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覆膜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首创的水稻覆膜技术,省去除草过程,降低种植成本提高
产量
水稻技术在创新中不断前进,一项项新技术涌现在我们面前。
在一块水稻试验基地上,利用“水稻覆膜旱直播”新技术栽种的水稻正在加紧收割。
这种水稻不用育秧、插秧,只需覆膜免打孔,因此稻田里不用除草剂也没有杂草。
由于地膜覆盖少打农药,从种植的成本,再加上这个丰产成本,这两项能够增加一亩地六百块钱收入。
说起水稻覆膜技术,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辽宁的一个农民,金哲南。
金哲南是新光村的居民,新光村是朝鲜族聚居村,村民大多去韩国打工,只剩下一批年纪大的人留守村里,为了这些人的生计,金哲南创办了新光农机合作社。
经过八次赴韩学习技术,多次重金购买机器钻研改进,金哲南成为最早应用新型水稻覆膜直播技术的农民。
说回“水稻覆膜旱直播”新技术,随着水稻覆膜旱直播一体机研发,并应用到了“水稻覆膜直播”新技术的作业中。
经过实际测产,这块50亩的试验田里平均亩产571.4公斤,同等条件下比普通方法种植的水稻增产224.2公斤,确定这项水稻种植新技术取得成功。
由于免打孔,使得稻田几乎没有裸地的面积,所以它节水效果非常好,可以节水60%到70%。
通过试验还确定了这项新技术节水、省肥、省药、省工的特点,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效果。
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对于这项新技术,你们怎么看呢?。
水稻覆膜种植技术水稻覆膜种植技术是指在水稻生长期间,将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在水稻田地表面,以促进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的一种种植方法。
以下是水稻覆膜种植技术的详细介绍:1. 土壤准备:在选择种植地点之后,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
清除杂草和残留物,并耕作犁地,使土壤松软。
2. 覆膜材料选择:水稻覆膜通常使用黑色或透明的聚乙烯薄膜。
黑色薄膜可以吸热,提高土壤温度,透明薄膜可以保持湿度和控制杂草生长。
3. 覆膜操作:将薄膜铺设在整个水稻田地表面上,并用土壤或钉子固定边缘,以防止被风吹走。
确保覆盖整个水稻田地,使膜与土壤接触良好。
4. 播种:在覆膜完成后,进行水稻的播种。
可以通过在覆膜上划小的孔来种植水稻种子,也可以先在覆盖薄膜之前进行直播。
5. 管理措施:水稻覆膜种植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
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
覆盖薄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提高水稻的生长条件。
6. 膜的使用期限:水稻覆膜一般在水稻苗期到抽穗期之间进行。
根据具体的生长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使用期限。
通过水稻覆膜种植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提高土壤温度:薄膜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增加土壤温度,有利于水稻生长。
- 保持土壤湿度:薄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控制杂草生长:覆盖薄膜可以阻断杂草的生长,减少与水稻的竞争,提高水稻产量。
- 减少水分浪费:覆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用水资源。
- 增加产量: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措施,水稻覆膜种植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水稻覆膜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气候等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合理的管理和操作也是确保水稻覆膜种植效果的关键。
镇沅县水稻覆膜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发稿时间:2010-4-29 16:15:43】【作者:镇沅县农业局推广中心】【主题词:】
【责任编辑:杨颖】【稿件来源: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农业局推广中心】【审核发布:冯稚进】
——普洱市水稻、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培训会交流材料
一、水稻覆膜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作用及意义
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应用矛盾论和系统论原理,从解决低产稻田低温冷害和干旱缺水两大主要矛盾入手,其核心是改长期以来水稻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为保护状态下生长,改传统的水稻在稻田淹水条件下渡过全程为在湿润条件下完成一生。
因此,优化了稻作土、肥、水、光、热、气等田间小气候环境条件,显示出巨大的增温早发、抗旱节水、改土保肥、隔氧除草、省工节本、病虫害减轻、增产增效的综合效益。
该项技术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改革和稻作理论的新发展,是一条简便易行、群众欢迎、效益显著、潜力巨大的改造低产水田和发展节水农业的突破性措施。
镇沅位于横断山脉以南,属哀牢山与无量山中部,地形从东至西分成五谷五岭,山高谷深、坡陡,水资源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常常只有栽秧水没有保苗水,沟渠建设未完善。
全县稻田面积12.8万亩,其中二水田和雷响田4.1万亩,占32%,稻田受雨水来临早迟所制约,雨水来得早而栽的水稻就高产,雨水来得晚而栽的水稻单产不稳定,常靠小池小坝蓄关冬水为主。
由于水源致使常年关冬水造成稻田次生潜育化,导致秧苗发黄僵死,严重制约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近几年虽采取了多种治理改良措施,如高稳产农田地建设的坡改梯、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水改旱等,这些措施对改造低产水田,提高单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低产田面积较大,山区和半山区,水稻产量低,单产徘徊在200kg左右,严重制约着粮食单产的提高,总产的增加。
因此,改变种植方式实现水稻持续增产,是我们多年来探索的难题。
水稻地膜
覆盖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是旱作水稻、水作水稻、雨水养稻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集“杂交种、旱育秧、全层肥、地膜盖、规格栽、湿润管”六位一体的综合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二、实施基本情况
为提高干旱缺水和冷凉山区水稻单产,探索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方式,镇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县人民政府及农业局的领导和支持下,2007年利用电脑农业项目资金引进水稻覆膜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面积1.56亩,海拨1100m,采用大田对比不设重复,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为对照,3月19日育秧,5月14日移栽,9月8日收获,全生育期172天。
底肥每亩全层施水稻专用复合肥50kg,尿素10kg,硫酸钾10kg,硫酸锌2kg,孕穗肥每亩施尿素5kg,亩用丁草胺120g在移栽时喷雾除草。
亩用膜3.5kg,栽插密度株行距13×23cm,亩栽2.2万丛。
通过实收称重,地膜覆盖栽培平均亩产437.4kg,比对照平均亩产309.4kg,增128kg,增产41.4%,投入产出比1:2。
构成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穗、穗总粒、穗实粒数增加,有效穗18.7万,比对照14.2万增加4.5万穗,穗粒数114.7粒,比对照96粒增加18.7粒,穗实粒92.5粒比对照80.3粒增加12.2粒,千粒重27.9g与对照27.8g相差不大。
5月14日插秧到5月29日栽后15天,单株分蘖1.5个,比对照0.5个多1个,栽后28天单株分蘖11.7个,比对照4.4个多7.3个,覆膜有效分蘖在6月11日结束,终止期比对照早10天,覆膜每平方米有杂草50株,比对照每平方米369株少319株,螟虫危害率1.2%,对照1.7%,覆膜未见稻瘟病发生,对照稻瘟病发病穗率0.8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水稻覆膜栽培分蘖早,分蘖快,低位分蘖多,病虫草害发生为害较轻,为害少,投入少,增产效果明显,是一项干旱缺水地区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措施。
在2007年引进试验基础上,水稻覆膜抗旱栽培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为此,镇沅县委、县人民政府把该项目视为今年发展粮食生产重要项目来抓,出台了扩大水稻覆膜抗旱节水栽培示范有关优惠政策,每示范
种植1亩水稻覆膜栽培面积补助人民币80元,计划示范种植面积1000亩,共计补助资金8万元。
此项目由农业局管理,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粮作站具体实施,进行项目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跟踪调查及资料汇集整理上报等工作,做到早计划,早落实,年初将任务细化到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由于有了各级部门的重视及政府惠农政策的配套措施,项目得以顺利实施,2008年实施1000亩,目前覆膜栽培水稻正处于分蘖高峰期,长势良好。
三、主要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地膜。
考虑到节省投资、操作方便等因素,要统一选用0.005mm厚,170cm宽的地膜水稻专用膜,一般亩需膜3.3—3.5kg。
2、选用杂交良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基础,同时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水稻高产的有力保证。
在海拨1300m以下的地区,选用Ⅱ优多系等生育期较长的组合品种,1200m 左右地区选用汕优6
3、金优63、冈优22等生育期较长的组合高产品种,1400m左右地区选用汕优6
4、威优64等生育期较短的杂交组合。
各地可根据海拨高度、地形地势、田块类型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选择。
3、培育带蘖壮秧。
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就可播种,一般海拔1200m的坝区2月上旬播种,海拔1300m以下地区2月中下旬播种,采取旱育秧及湿润育秧,通过25—45天秧龄,精细管理,培育壮秧,确保插秧时单株带蘖1—2个。
4、精细平整大田。
先将1000kg/亩农家肥深翻泥土中,捡尽泥中石块、秸杆等易顶破地膜的硬物,灌水耕耙,排水平田。
5、全层配方施肥。
控氮增磷钾,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施肥标准为每亩全层施水稻专用复合肥50kg,尿素10kg,过磷酸钙20kg,硫酸钾5kg,硫酸锌肥2kg,施肥方法为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
上,将化肥均匀撒于整平的厢面上,然后清沟浆肥。
6、搞好覆膜栽插。
大田整好后,保持浅水,亩用丁草胺120g,移栽时兑水喷雾除草,并沿外田埂喷施功呋,以防蝼蛄,然后盖好膜,膜与膜间距20cm,地膜紧贴厢面泥土,两人对应按规格要求栽秧。
7、确保覆膜严实。
即时整田,及时盖膜,以滚动膜捆进行覆盖,将地膜紧贴厢面泥土,不留空隙,四周向泥中扎边1—2cm,达到膜泥紧贴,平整严实。
8、适时早插大田。
试验结果表明,地膜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增温效果,表现为前期猛增,中期稳增,后期略减的特点,因此,在适插期内,插秧越早,增温效果越显著,一般海拔1200m地区3月底至4月上旬插秧,海拔1300m左右地区4月中下旬前插完。
9、合理定株密植。
视土壤肥力定密度,一般每厢插秧6行,行距31.7cm,株距13.3cm,双株栽插,亩基本苗达到1.6万丛左右。
10、湿润管理护膜。
插秧完毕,严格检查全田秧苗是否缺塘倾斜,有水利条件的应尽量保持厢面膜内湿润为原则,后期视土壤厢情及苗情尽量补充适量水分,同时,尽量减少人工进田操作,以防破膜长草和失去保温保肥作用。
11、搞好生育促控。
地膜水稻栽培,由于地增温效应,养料分解速度加剧,水稻生长速度加快,很容易造成前期旺长,后期早衰现象,当亩总茎蘖数达25万时加以促控,保证地膜水稻不早衰,实现增粒增重。
对后期脱肥田块,轻者,亩喷施4%--6%的尿素溶液80kg,重者,灌淹膜4cm深的水,亩撒施尿素5kg,让水自然落干即可,也可用追肥枪打孔追肥。
12、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病虫情报,及时采取措施,搞好防治工作。
13、彻底清除废膜。
水稻生长后期(7月底),要及时排干田水,及时收获,彻底清除废膜,做到低留稻桩、捡尽废膜,以防止土壤污染。
四、结果展望
水稻覆膜栽培项目,在我县通过对比实验,取得明显增产效果的基础上,今年进行多点示范种植,长势良好,已被广大农民朋友认可和接受。
为该项目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该项目的保温效果,在籼粳交错地带实施该项目,可以适当扩大杂交水稻的种植范围,增加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