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出奇兵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陆战经典之四渡赤水出奇兵讲解词四渡赤水是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
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出湖南同红2、红6军团会合,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逼进,企图”围剿”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川黔两省边境地区。
在敌人各路大军分进合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宜宾、泸州之间北渡长江,进入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创建新苏区。
1月19日,中央红军分3路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
26日,毛泽东在向土城行军途中,同朱德、周恩来等察看地形,建议在土城以东青杠坡山谷地带,围歼尾追的川军。
28日,红3、红5军团对川军2个旅经过几个小时激战,没有取得较大战果。
朱德要求到前线直接指挥,毛泽东不同意。
朱德把帽子一脱说:”老伙计,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
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毛泽东终于点头。
朱德到达前沿阵地,给苦战中的红军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
毛泽东令已到赤水的红1军团急速返回增援,令陈赓、宋仁穷领导的干部团急赴前线,发起反冲锋,终于打退了川军的进攻,予敌以重创。
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
毛泽东等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1月29日,红军分3路从元厚、土城地区一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毛泽东等鉴于川军已加强长江沿岸防御,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挥师西向进至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这时,川军潘文华部、滇军孙渡部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扎西,毛泽东等又决定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
中共中央告诉全军,为了有把握求得胜利,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不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合唱《四渡赤水》朗诵词串词合唱《四渡赤水》朗诵词串词女:在枪林弹雨下,男:从饥饿贫穷中,女:走过的不仅仅是流逝的岁月,男:更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尊严。
女: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历经重重磨难男:两过雪山,横跨大草原,跨越道道天险,下面请听范文等为我们带来的合唱《四渡赤水》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天如火来水似银哪!横断山,横断山,路难行,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天如火来水似银哪!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敌人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
啊嘿!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嘿!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啊,嘿! 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
嘿! 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呀,袭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啊嘿,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啊嘿!嘿!。
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故事一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拂晓前,我军除以少数部队阻击敌人外,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川敌立即以8个旅分路向我追截,以4个旅沿长江两岸布防;薛岳兵团和黔敌也从贵州分路向川南追击;滇敌3个旅正向毕节、镇雄急进,企图截击我军。
2月2日,我右纵队红一军团先头第二师进攻叙永不克,后卫第一师在三岔河遭敌截击。
3日至6日,我军在继续西进中,一军团又先后在叙永、毛坝、大坝等地遭川敌截击;左纵队红三军团在天堂坝同川敌两个团发生战斗。
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鉴于敌人已经加强了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我进逼,乃于2月7日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的方针;并命令各军团迅速脱离四川追敌,改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
红军在扎西进行了整编。
全军除干部团,共编为16个团,红一军团缩编为2个师6个团,红三军团缩编为4个团,红五、红九军团各编为3个团。
为了加强川南的革命力量,党中央派原红五师政治委员徐策、军委纵队干部团上干队政委余鸿泽等组成中共川南特委,率几百人在扎西东南的石坎予成立了中同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积极活动于川滇黔边地区,策应主力红军作战。
川南游击队在红军主力转移后,继续在当地坚持斗争。
我军进入川滇边境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将湘军改为第一路军,在湘西“围剿”红二、六军团,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敌军组成第二路军,龙云为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辖4个纵队,以吴奇伟部4个师为第一纵队;周浑元部4个师为第二纵队;滇军孙渡部4个旅为第三纵队;黔军王家烈部5个师为第四纵队,与川军潘文华部一起,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长江以南、叙永以西、横江以东地区。
2月7日,龙云命令第三纵队由镇雄、毕节向扎西以南之大湾子推进;第一、二两纵队主力集中黔西、大定(今大方),一部向叙永推进;第四纵队留赤水河以东之遵义、桐梓、赤水等地区。
四渡赤水出奇兵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四渡赤水出奇兵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分析、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组歌的概念和特点,体验力度、速度的变化在作品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让学生在音乐中了解历史,以及体会长征精神。
在讨论、探究、合作的愉悦过程中掌握演唱、演奏技巧,以达到对作品的深层感悟和理解。
3、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政治上、军事上以及自然界的无数困难,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的英雄壮举,进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懂得组歌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速度、力度的变化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课的时候,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歌唱祖国》,讲解:同学们在演唱时候注意咬字要清晰,唱的时候每个字要阴阳顿挫,要有爆发力,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劲。
导入:同学们,在这首曲子的歌词中: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以及我们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历史事件?(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征组歌中的第四个乐章《四渡赤水出奇兵》。
三、新课教学1、创作背景介绍。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一位名叫肖华的将军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写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接下来我们简要的来看看红军长征的经过!(PPT展示路线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编写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当中的第4首。
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天如火来水似银哪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天如火来水似水似银哪
(女)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男)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合)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啊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敌人重兵压黔境
(男领)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哎嘿
(合)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嘿, 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啊嘿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嘿,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呀袭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嘿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哎嘿!嘿。
长征组歌《四度赤水》歌词意思赏析和背景《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
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原文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断句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意思第一部分(第1—6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7—18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赏析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开头几句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
2、“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这两句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3、“横断山……压黔境”,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这两句突出了四渡赤水河战役中红军巧妙运动、出奇制胜的特点。
四渡赤水出奇兵[合唱版]简谱、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合唱简谱、歌词试听下载原曲查看此歌的详细资料木鱼石整理12 木鱼石整理2011.6.113 木鱼石整理2011.6.114 木鱼石整理2011.6.115 木鱼石整理2011.6.116 木鱼石整理2011.6.11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合唱版,试听下载原曲四渡赤水出奇兵女声伴音啊….(女领)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天如火来水似银哪(合唱)横断山路难行此处可天如火来水似银分声部天如火来水似银哪啊咳唱 (女合)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男合)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混声合唱)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合唱)军民鱼水一家人哪(男合)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哪压黔境敌人重兵压黔境(男领)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7 木鱼石整理2011.6.11调虎离山袭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哎嘿 (男合)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嘿) 兵临贵阳逼昆明(男领)敌人弃甲丢烟枪啊(女合)嘿丢烟枪啊(男领)我军乘胜赶路程(女合)嘿赶路程(男领)调虎离山袭金沙呀(女合)袭金沙呀(男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合唱)毛主席(男合)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女合)用兵真如神(合唱)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嘿 (男领)毛主席用兵真如(合唱)神哪嘿!8 木鱼石整理2011.6.1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9 木鱼石整理2011.6.11。
(四渡赤水出奇兵译文)
【实用版】
目录
1.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背景和意义
2.四渡赤水的过程
3.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启示
正文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发生在1935 年 5 月。
这次战役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红军开始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主动。
四渡赤水的过程充满了惊险和传奇。
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了出奇制胜的策略,三次渡过赤水河,每次都成功地迷惑了国民党军队。
在第四次渡河时,红军更是巧妙地利用了敌人的弱点,将敌人分割包围,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启示在于,面对强大的敌人,只有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次战役中,红军将士们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精神,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1页共1页。
长征路线背诵口诀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记住长征的路线可是很重要的。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好记的长征路线背诵口诀。
“瑞金沙洲过湘江,遵义会议放光芒。
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敌惊慌。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在会宁。
”先来说说这口诀的前半部分。
瑞金,那可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想象一下,战士们在瑞金集结,带着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眼神中透着无畏和坚毅。
沙洲,指的是中央红军在江西于都县的集结地。
于都河上,百姓们纷纷拿出自家的门板、木材,帮助红军搭建浮桥。
那场面,真叫一个感人!湘江战役,那可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敌人的围追堵截,让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但战士们没有退缩,他们奋勇向前,为了革命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未来。
遵义会议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革命的道路。
在遵义,党和红军重新确立了正确的领导路线,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那可是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精彩展现。
红军就像灵活的鱼儿,在赤水河中来回穿梭,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
巧渡金沙江,那是多么的惊险刺激。
战士们趁着夜色,悄悄地渡过金沙江,让敌人的围堵计划落了空。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那是勇气和决心的极致体现。
湍急的河水流淌着,摇晃的铁索让人胆战心惊,可红军战士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翻雪山,过草地,那是怎样的艰难困苦啊!雪山的严寒,缺氧的环境,草地上的沼泽,都没有阻挡住红军的脚步。
战士们相互扶持,一步一步地向着胜利前进。
最后,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在会宁,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记住这个口诀,想象着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伟大,相信你们一定能把长征路线牢记在心。
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感悟四渡赤水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红军长征中的关键一战。
在这场战斗中,红军不仅面对敌军的强大火力和防御工事,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
然而,红军以出奇兵的战术和坚韧的毅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悟。
首先,四渡赤水出奇兵告诉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红军在渡河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新的战术和策略。
他们勇敢地面对敌人的火力,并不断寻找突破口。
最终,他们找到了一个机会,成功地渡过了赤水。
这种坚韧和韧劲是我非常钦佩的品质。
其次,四渡赤水出奇兵也教会了我战略思维的重要性。
红军在战斗中充分利用地形和敌人的弱点,采取了出奇制胜的战术。
他们选择了一个敌人防守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渡河,并成功地打乱了敌军的防线。
这种灵活性和战略思考的能力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四渡赤水出奇兵向我展示了集体合作的力量。
红军在战斗中展现了高度的纪律性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共同努力实现最终的胜利。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生活中,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我们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综上所述,四渡赤水出奇兵是一次伟大的战役,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这场战斗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努力、勇往直前;要具备战略思维,灵活运用战术;并且要始终保持集体合作的精神。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渡赤水出奇兵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1. 你知道四渡赤水出奇兵是在怎样艰难的背景下发生的吗?那可是红军面临着敌人的重重包围啊!就好比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出路,但红军硬是凭借着智慧和勇气闯了出来。
它的意义重大啊,为红军赢得了转机,打开了新局面。
2. 想想看,当时敌人那么凶猛,形势那么危急,四渡赤水出奇兵是多么了不起的决策呀!这不就像在悬崖边跳舞,稍有不慎就会坠落,但红军跳出了精彩的舞步。
这一行动的历史意义简直无法估量,让红军化险为夷。
3.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背景是那么复杂,红军被围追堵截呀!这简直就是在荆棘丛中前行。
但正因为如此,才凸显出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4. 你能想象当时的艰难吗?四渡赤水出奇兵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诞生的!如同在暴风雨中航行的船只,随时可能被吞没。
但它的意义非凡呀,让红军找到了新的希望。
5.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创作背景是那么惊心动魄,敌人的围剿像一张大网。
但红军巧妙地穿梭其中,这不就是像蝴蝶破茧而出吗?它的历史意义在于改变了红军的命运。
6. 哎呀,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时候,情况多危急呀!可这反而成就了它的神奇。
就好像在沙漠中找到绿洲,是多么令人惊喜。
其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呀!7.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那个背景啊,真的是太难了!但红军就是能创造奇迹,这像不像是绝处逢生?它的历史意义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8. 你晓得不,四渡赤水出奇兵那可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生的哟!好比走钢丝,稍有偏差就完了。
但它的意义巨大呀,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9.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创作背景是如此险峻,红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这正像爬山,虽然艰难但登顶后景色绝美。
它的历史意义深远,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10. 四渡赤水出奇兵呀,在那样的艰难背景下,简直就是奇迹!就像在黑夜中找到了通往光明的路。
它的历史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是中国革命史上的璀璨篇章!我觉得四渡赤水出奇兵是红军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且具有深远影响的军事行动,它展现了红军的卓越智慧和顽强斗志,其意义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四渡赤水出奇兵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
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2、6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
1月中旬,薛岳兵团2个纵队8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2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3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懒板凳进攻;川军14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4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3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2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
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
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
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
24日,红1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
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1军团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
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演出了一幕军事史上著名战例——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拂晓前,我军除以少数部队阻击敌人外,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川敌立即以8个旅分路向我追截,以4个旅沿长江两岸布防;薛岳兵团和黔敌也从贵州分路向川南追击;滇敌3个旅正向毕节、镇雄急进,企图截击我军。
2月2日,我右纵队红一军团先头第二师进攻叙永不克,后卫第一师在三岔河遭敌截击。
3日至6日,我军在继续西进中,一军团又先后在叙永、毛坝、大坝等地遭川敌截击;左纵队红三军团在天堂坝同川敌两个团发生战斗。
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鉴于敌人已经加强了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我进逼,乃于2月7日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的方针;并命令各军团迅速脱离四川追敌,改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
红军在扎西进行了整编。
全军除干部团,共编为16个团,红一军团缩编为2个师6个团,红三军团缩编为4个团,红五、红九军团各编为3个团。
为了加强川南的革命力量,党中央派原红五师政治委员徐策、军委纵队干部团上干队政委余鸿泽等组成中共川南特委,率几百人在扎西东南的石坎予成立了中同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积极活动于川滇黔边地区,策应主力红军作战。
川南游击队在红军主力转移后,继续在当地坚持斗争。
我军进入川滇边境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将湘军改为第一路军,在湘西“围剿”红二、六军团,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敌军组成第二路军,龙云为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辖4个纵队,以吴奇伟部4个师为第一纵队;周浑元部4个师为第二纵队;滇军孙渡部4个旅为第三纵队;黔军王家烈部5个师为第四纵队,与川军潘文华部一起,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长江以南、叙永以西、横江以东地区。
2月7日,龙云命令第三纵队由镇雄、毕节向扎西以南之大湾子推进;第一、二两纵队主力集中黔西、大定(今大方),一部向叙永推进;第四纵队留赤水河以东之遵义、桐梓、赤水等地区。
川军以一部兵力固守叙永、古宋、兴文、长宁等地和长江、横江沿岸,防止我军北进;主力则由高县、珙县、长宁及其以南地区向扎西推进。
二渡赤水1935年2月9日,中央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完毕。
这时,敌人孙渡纵队和川军潘文华部分别从南北西面迫近扎西,周浑元纵队主力正从黔西,大定地区向古蔺、叙永方向追击。
为了迅速脱离川、滇两敌之侧击,中革军委于10日决定迅速东渡赤水河,向敌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进攻,以开展战局。
11日,中央红军分3个纵队由扎西地区东进,经营盘山、摩泥、回龙场,于18日同至21日分别由太平渡、二郎滩东渡赤水河,向黔北的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五军团的1个团向温水开进,以吸引追敌。
我军二渡赤水河,回师黔北,完全出敌意外。
川敌3个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敌急忙抽调遵义及其附近的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一纵队之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乘追击之敌大部尚未到达之际,迅速击破黔军的阻拦,占领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再取遵义,以争取主动。
2月24日,红一军团先头团攻占桐梓,迫使桐梓之敌退守娄山关。
25日,中革军委决定,以红五、红九军团在桐梓西北地区阻滞川敌,集中主力进攻娄山关及其以南之黔敌,乘胜夺取遵义。
当晚,红三军团攻占娄山关,歼敌一部。
26日,我军在粉碎敌人向娄山关的多次反扑之后,以一部兵力从正面反击进攻娄山关之敌,而以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三军团1个团从娄山关东、西两侧向敌后方之板桥地区迂回,经激烈战斗,击溃了进攻娄山关之敌,并相继攻占了娄山关以南之黑神庙、板桥、观音阁等地,残敌向遵义逃跑。
27日,红一、红三军团又在遵义以北之董公寺粉碎黔敌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占领遵义,并控制了城南的红花岗,老鸦山一线高地,黔敌王家烈率残部两个团逃向忠庄铺。
这时,由黔西、贵阳地区北开之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一纵队第五十九师进至新站,第九十三师进至忠庆铺地区,一部前出至遵义城南五里之枫落桥。
中革军委当即决定集中主力,求歼该敌于遵义以南地区。
28日上午,敌以第五十九师主力及第九十三师的1个团为左路,经桃溪寺向红花岗、老鸦山进攻,黔敌两个团为右路,由忠庄铺向遵义进攻;第九十三师主力和第五十九师1个团控制于忠庄铺为预备队。
11时许,第五十九师攻击我红花岗阵地受挫后,将主力转攻老鸦山并占领了制高点;但右路黔敌观望不前。
我红一军团主力乘隙从水师坝地区向忠庄铺猛烈反击,直插敌第一纵队指挥所。
吴奇伟慌忙率残部约一个团向滥板凳方向逃窜。
红一军团跟踪猛追,并以一部取捷径先敌占领了滥板凳,残敌逃过乌江。
此时,滞留在老鸦山地区之敌第五十九师已被迫转入防御。
黄昏,我干部团进入战斗,配合红三军团夺口了老鸦山制高点,歼敌第五十九师大部,残敌向八里水、鸭溪方向逃窜。
遵义之战,我军在敌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5日之内,连下桐粹、娄山关、遵义,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俘敌约3000人。
这是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充分表现了毛泽东的指挥艺术和红军的英勇善战。
这次胜利,鼓舞了全军士气,获得了物资补充,打击了敌人,特别是打击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嚣张气焰,使我军得到了短期休整的机会。
三渡赤水敌吴奇伟纵队遭到沉重打击后,蒋介石急忙于1935年3月2日由汉口飞往重庆,亲自策划新的围攻以阻止我军东渡乌江。
5日,蒋介石发现我军西移后,又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实行南北夹击,企图围歼我军于遵义、鸭溪狭小地区。
其部署:川军3个旅由桐梓向遵义地区进攻,新调来的上官云相部两个师由重庆向松坎、新站地区推进,支援川军进攻遵义,第二纵队主力3个师进至仁怀、鲁班场地区,第三纵队进至大定、黔西地区防堵;第四纵队一部集结于金沙、土城等地,阻止我军向西发展;第一纵队4个师位于乌江南岸,策应其他纵队作战。
此外,蒋介石还命令第五十三师由镇远向石吁推进,湘军3个师沿乌江东岸筑堡,阻止我军东进。
1935年3月5日以后,我军根据中革军委的决定,以红九军团在桐粹、遵义地区吸引川敌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自腊坎、长干山,寻歼敌人第二纵队,未能得手。
蒋介石地,乃系大方针未定的表现,遂命令各路军要不顾一切寻找红军决战。
11日,川敌3个旅进占遵义,乌江南岸之敌第一纵队也以一部兵力北渡乌江,向鸭溪、遵义推进。
根据当时情况,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红军仍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控制赤水河上游,以消灭薛岳部和王家烈残部为主要作战目标。
15日,我军主力进攻鲁班场之敌第二纵队,因敌3个师挤在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敌第一纵队已进至枫香坝地区。
我军遂主动撤出战斗,向仁怀以北的茅台地区机动。
3月16日,中央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俞进。
接着,攻占镇龙山,击溃川敌1个团的拦阻,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
四渡赤水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泽东等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
1935年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21日晚至22日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
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区。
27日,红9军团由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
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
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
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4个团。
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
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
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
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乘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机,迅速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
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9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