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动植物细胞模式图及细胞结构的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90.50 KB
- 文档页数:4
八种细胞器的比较表1.(2011届·银川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
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C.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解析】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甲基绿染液是观察DNA分布时所用的染液.【答案】C2.(2011届·龙岩质检)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电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膜呈亮-暗—亮的三层结构B。
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大约是线粒体表面积的4倍C.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后离心,沉淀物中即可获得较纯的细胞膜D。
溶酶体膜不被其内的水解酶分解是因为其不含蛋白质【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A项应该是暗—亮—暗,即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A项错误;B项应是大于四倍,因为线粒体内有很多突起的嵴,增加了膜面积,B项错误;D项,溶酶体膜上是含有蛋白质的,所有的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只不过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肯定是不能酶解自己的那种,D项错误。
【答案】C4。
(2011届·内江二中月考)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
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C。
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解析】图中9是中心体,所以只能代表低等植物细胞,A项正确;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和2,B项错误;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D项正确;含有DNA能进行转录的结构有3、5、6,C项正确。
5.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5B.6C。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案浙科版必修第一册:第四节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课程目标知识点一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1.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2.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是细胞核的边界,由双层膜构成,外层常与__粗面内质网__相连。
双层核膜并不是连续的,内、外层核膜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环形开口,称为__核孔__,周围镶嵌有许多__蛋白质__,构成一种复杂的结构,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核孔是蛋白质、__RNA__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2)核仁:是细胞核中呈球形或椭球形的结构,其大小、数目、形态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不同而不同。
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加工和__核糖体装配__的重要场所。
(3)染色质: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及少量RNA构成的复合结构,容易被__碱性染料__染色。
(4)核基质:是细胞核内以__蛋白质__为主的网络结构。
核基质为细胞核提供支架,也是多种酶的结合位点,与核内遗传物质的__复制__、染色体的装配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小思考: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什么关系?【答案】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及少量RNA构成复合结构,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称为染色质。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高度螺旋,凝聚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很容易观察到的染色体。
所以,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
知识点二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1.伞藻“嫁接”实验:将两种伞藻细胞都切成伞帽、伞柄和__假根__三个部分,然后将假根交换后,再让伞柄与其接合。
两种“嫁接”的结果非常有趣:若令伞柄与同种伞藻的假根接合,则再生出来的伞帽与原来的__一样__;若令伞柄与另一种伞藻的假根接合,则再生出来的伞帽与__另一种__的一样。
2.变形虫切割实验:科学家将变形虫缓慢地切成两半,一半有细胞核,一半无细胞核。
有核的部分具有__应激性__,仍能生长、__分裂__、再生;无核的部分虽然仍能消化吞噬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无__应激性__,不再分裂增殖,没多久就死亡了。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细胞膜 2细胞壁(植物特有)3细胞质基质 4叶绿体(植物特有)5高尔基体 6核仁 7染色质 8核外膜9核内膜 10核孔 11线粒体 12内质网13核糖体14中央大液泡(植物特有)15液泡膜(植物特有)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2.细胞膜(1)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白质,另有糖蛋白。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3.细胞质:细胞质基质 + 细胞器(1)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又称”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双层)含少量的DNA。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双层)含少量的DNA。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和糖类合成的“车间”。
(单层)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单层)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
(无膜)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消化车间”)(单层)液泡是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
含有色素(花青素)(单层)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无膜)4.细胞核(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2)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推测的原始海洋景观想象图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需要的物质废物释放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物质演示注意: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内分泌细胞靶细胞激素血管靶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发出信号的细胞靶细胞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胞间连丝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对细胞膜的成分探索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等人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结论: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讨论:☆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可以铺展成单分子层呢?☆请画出水面单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极性)疏水“尾”部(非极性)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7~8nm)。
磷脂、蛋白质等成分如何构成细胞膜?缺点:静态模型,无法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辛格和尼格尔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科学方法2:提出假说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
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