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第五章第三节长期成本曲线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34
第5章成本论5.1考点难点归纳5.1.1提纲挈领机会成本成本的概念显成本与隐成本利润TC=TFC+TVCAFC=TFC/QAVC=TVC/QAC=STC/QMC=dSTC/dQAC递减时,AC>MC 第5章成本论 AC与MC的关系 AC递增时,AC<MC短期成本理论 AC最低时,AC=MCSMC呈U形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MC与MP的关系LAVC与AP的关系L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长期成本理论 LTC,LAC,LMC曲线的推导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5.1.2 内容提要一、成本的概念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
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
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
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
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性成本包含在内。
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
例如,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的用于经营的房屋的租金等。
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性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了。
对于许多大企业而言,最主要的隐性成本是投入资金的利息。
如果计算这部分隐性成本,也就容易理解国企改革的迫切性了。
第五章成本理论[Theory of Cost]第一节成本概念第二节短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成本分析第一节成本概念一、历史成本与机会成本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已经发生的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The value of the most valuable of the options that we have to forgo in choosing from a set of alternative options.机会成本有可能大大超过历史成本,如:商业中心的临街门面房屋。
会计师重视历史成本;经济学家强调机会成本。
二、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即会计成本或帐面成本[Book Cost] 。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应计算的费用。
包括隐含利息、隐含租金、隐含工资等。
会计师重视显性成本;经济学家重视隐性成本三、可回收成本与沉没成本可回收成本——已经发生在会计成本中的一般可以回收的成本。
沉没成本[Sunk cost]——已经发生在会计成本中的不可能回收的成本。
经济学家主张对沉没成本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Sunk cost is sunk.”“Bygones should be bygones.”会计折旧与经济折旧[※]会计师通过耐用投入品[Durable Input]的购买价格和折旧率计算折旧[Depreciation] 。
经济学家通过耐用投入品的市场价格的变动计算折旧。
经济折旧[Economic Depreciation]市场价格高于其购买时的价格。
四、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利润[Profit]=收益[Revenue]-成本[Cost]会计利润[Book Profit]=销售收益-显性成本(会计成本)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销售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利润-隐性成本五、正常利润与超额利润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企业家才能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