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运动兴趣和动机)【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664.74 KB
- 文档页数:25
第5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1.简述体育活动与认知、情绪、人格、应激等的关系?答:(1)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者认为,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之间有着适度的正相关,长期的体育锻炼在认知表现上比短期的体育锻炼有更大的效应;有规律的锻炼可以通过提高知觉和运动系统的总体速度来提高精神运动的速度(2)体育活动对情绪的影响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体育锻炼行为是人们调节情绪的最自然的选择;体育活动的情绪调节方式是一种建设性的行为。
①体育活动的抗抑郁效能a.一次性体育活动和长期体育活动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
b.体育活动既可以降低特质性抑郁(长期的、稳定的),也可以降低状态性抑郁(短期的、波动的)。
c.体育活动可以降低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抑郁。
d.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均可以降低抑郁。
②体育活动降低焦虑的效能体育活动具有即刻降低焦虑的效果,包括降低认知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
从降低焦虑的效果来看,长期锻炼比短期锻炼更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更少出现焦虑情绪。
③体育活动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效能主观幸福感是指描述个体目前体验到的幸福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性评价。
④体育活动中的特殊情绪体验体育锻炼还能使锻炼者从中感受到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
a.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它来源于人们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
在这种体验状态中,人忘我地全身心投入所从事的活动之中,从活动过程本身体验到乐趣和享受,并产生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感。
b.跑步者高潮是指在跑步过程中出现愉快轻松的感觉,主要表现为跑步者感觉到自身与情境融为一体,身体轻松,忘却自我,充满活力,超越时空障碍。
(3)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影响体育活动对人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体育活动对某些人格特质的改变。
②体育活动对自尊的维护。
(4)体育活动对应激的影响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一种特别的关系。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选择题1.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注意力水平、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小等有所不同。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功能导致的。
A.发动B.选择C.强化D.维持【答案】C【解析】运动动机通常决定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努力程度。
运动愿望强烈的学生,在体育学练过程中表现出兴趣浓厚、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肯于付出等特点,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决心也较大。
而在体育活动中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怕苦怕累、遇难而退的学生,往往运动动机不足。
2.根据协变性原则,个体在对活动结果进行归因时,当自己与别人的成绩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的原因。
A.外部B.内部C.稳定D.不稳定【答案】A【解析】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
3.“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给予的评价。
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而不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
“这个观念是下列哪一种理论的观点?()A.控制理论B.健康信念理论C.计划行为理论D.跨理论模型【答案】A【解析】控制点理论认为,个体要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而不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
4.模拟训练的方法有()。
A.对手特点的模拟B.自我模拟C.气候的模拟D.时差的模拟【答案】ACD【解析】模拟训练的方法有:对手特点的模拟;裁判判罚的模拟;观众的模拟;比赛关键情境的模拟;地理、气候模拟;时差模拟。
5.下面哪些特征是多血质的行为表现()。
A.精力旺盛,脾气暴躁B.活泼好动C.反应迅速D.情绪容易转变【答案】BCD【解析】多血质的学生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反应灵敏,易适应新环境,但注意力不稳定、易被转移。
如果对他们缺乏适当、及时的教育,就可能导致其学习肤浅。
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____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答案】体育教育教学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____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答案】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______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答案】体育锻炼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______、______和______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答案】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大众体育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______活动,也是一种______活动。
【答案】身体;心理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______和______ 。
【答案】20世纪50年代前;20世纪50年代后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______现象。
【答案】“社会促进”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
【答案】运动心理学实验室9.______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答案】196510.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______。
【答案】体育心理学11.______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答案】198012.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临床运动心理学;教育运动心理学13.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正常行为;超常行为14.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______。
【答案】异常行为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旧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2.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观点,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运动技能的认知阶段;运动技能的联结阶段;运动技能的自动化阶段3.罗杰斯将学习分为______和______,前者主要死记硬背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无实际意义的知识;后者主要指能影响学生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选择未来行动方针的学习。
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目录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1)区别三门学科分别对应于不同研究领域,因此其各自研究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尽相同。
①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②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③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体育心理学概述(1)概念的界定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①学科性质体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科。
②研究任务a.理论任务第一,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二,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b.实践任务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③学习目的a.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时的生理表现。
b.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和幸福。
3.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揭示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重要手段。
其优点在于可在任意时间内进行周密观察,且可验证,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高度公认的客观性。
第8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一、填空题1.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______。
【答案】动作活动方式2.所有的运动技能都包含______过程和______过程,不同运动技能的这两个过程的强弱和方向是不同的。
【答案】心理运动;技能操作3.运动技能都包含有以下心理过程:______;______,在哪里及何时做;______,并实施行动。
【答案】感知相应的环境特点;决定做什么;产生有组织的肌肉活动4.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______过渡。
【答案】无意识性5.根据技能操作中环境背景的稳定性特征将运动技能分为和______运动技能;根据动作操作过程中的连贯程度可将动作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根据动作执行时所需的认知策略多少而划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封闭性;开放性;连续性;不连续性;系列性技能;低策略性技能;高策略性技能6.运动技能的测量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反应时;误差值;运动学指标;动力学指标;肌电图;协调性7.练习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测验,称为保持测验。
练习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测验______,则称为迁移测验。
【答案】与练习时相同的内容;与练习时相似(但不同)的内容8.Schmid(1991)将技能操作的信息加工过程分为三阶段,即、______和______。
【答案】刺激辨别阶段反应选择阶段;反应编程阶段9.当个体学习某项新技能时,练习曲线一般有五种共同趋势: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答案】进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先后比较一致;高原现象;练习的起伏现象10.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经验与成熟度;智力;个性;运动能力;自信心;情绪状态11.示范指导练习必须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第4章运动归因4.1 复习笔记一、运动中的归因1.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对动机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Weiner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该理论提出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1)内外源维度内外源维度可将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难度、运气等)(2)稳定性维度稳定性维度可将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控制维度可将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表4-1 Weiner的归因模型2.运动归因主要涉及的要素(1)内外源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a.在运动情境中,倾向于内部归因的人常常将自己体育运动成绩好归因于自己运动能力强或努力。
反之,倾向于外部归因的人则常常把失败看作是任务太难、运气不佳、教练员不好、裁判员不公平等外部原因。
b.由于内部归因比外部归因有更为成熟的归因指向,因此,教练或体育教师应该鼓励运动员或学生通过建立自信心和在合适的时候对成绩进行内部归因而变得更具有内部归因的倾向。
c.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倾向于内源性归因的人更为成熟。
参加运动有助于一个人转向内源性归因。
然而,并不是一切外源性的归因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②归因方式的变化性a.个体的归因方式会对其体育运动成绩产生影响,同时体育运动成绩也会反过来影响个体的归因方式。
b.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与教练员应了解学生或运动员的归因情况,并根据归因变化的规律,调节对学生或运动员体育成绩的反馈信息,以使学生或运动员能利用反馈信息获得最大的动机量值。
(2)协变性原则协变性原则是一个人对成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
3.归因与情绪反应在成就情境中,将行为结果归于不同的原因维度,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4-2)。
第三章运动兴趣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运动兴趣的效能高低主要表现为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以及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
2.有趣是人们对于新事物或有趣现象的直接兴趣,是在感知中由于兴奋性增强形成的一种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属于始发状态的低层次兴趣,是由事物的新异刺激而引起的好奇心。
3.乐趣是继发状态的中层次兴趣。
4.运动兴趣的效能是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5.“有趣”不断地发展积累,由量变引起质变,由被动的、观赏性的兴趣转化为主动参与的兴趣,由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热爱倾向,其动力效应大大增强,从而形成乐趣。
6.志趣是乐趣与志向的结合,是推动人实现远大理想目标的迷恋性的、最稳定的动力倾向,是学生获得好成绩的最宝贵的心理动力。
7.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都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过程。
8.精神兴奋趣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运动兴趣的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C )A. 广泛性B.有效性C.倾向性D.稳定性2.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
( A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
( B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
( D )A. 广泛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 C )A. 乐趣B. 广泛兴趣C.有趣D. 直接兴趣6.运动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为基础。
(A )A. 运动需要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 技术基础7.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开始。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异同是什么?答:(1)区别①体育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b.研究内容第一,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强调研究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第二,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c.研究目的第一,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第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
②运动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
b.研究内容第一,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第二,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c.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③锻炼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b.研究内容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作用。
具体研究锻炼者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的坚持性、体育锻炼成瘾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问题。
c.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何谓体育心理学?其基本研究任务是什么?答:(1)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基本研究任务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任务包括理论任务与实践任务:①理论任务理论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简答题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现象比较多见。
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大有帮助。
3.何谓体育心理学?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答: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的学科(Anshel,2003)。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
同时,也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答: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风格,心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观众特性(如规模、评价的角色、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攻击性,影响解释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文化因素,以及性别对影响运动表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因素的作用。
季浏《体育⼼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运动归因】第4章运动归因1.简述Weiner⽤来归因的三个维度的名称以及每⼀个维度的分类。
答:Weiner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Weiner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这三个维度是:(1)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的原因,如个⼈的能⼒、努⼒等;外部原因即个⼈⾃⾝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等。
(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可以把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再细分为个⼈⾃⾝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不能控制的原因。
2.什么是协变性原则?请举例说明。
答:(1)协变性原则是⼀个⼈对成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完成同⼀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的成绩与他们相⼀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的成绩与他们不相⼀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
(2)例如,当某个运动员打败了⼀个在⽹球⽐赛中每个⼈都输给他的⼈时,他肯定会把⾃⼰的胜利归于注⼊能⼒、⽔平⾼等内部的原因。
⽽⼀个⼈在某次测验中得了满分,并了解到每个⼈都能得到满分时,就会把它归于与外部原因,这就是进⾏归于的逻辑模式。
3.指出与每⼀个归因维度相联系的情绪反应。
在有关成绩⽅⾯,情感和归因是怎样相互作⽤的?答:Weiner的归因理论是当前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Weiner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
这三个维度是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制维度。
(1)内外源维度①具有内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表现出⼀种⾃豪、⾃尊和满意的情绪,同时内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失败时会使⾃豪减少、⾃尊减少和满意减少。
②具有外部归因倾向的个体在⾯对成败时,没有表现出⼀种关于⾃我的情感。
(2)稳定性维度①具有稳定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会满怀希望,在遭遇失败时就会失去希望。
②具有不稳定归因倾向的个体在获得成功时通常会有⼀种不确定的感觉,在遭遇失败时就会满怀希望。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体育教育教学B.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娱乐【答案】A【解析】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2.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属于()。
A.成绩目标定向B.学习目标定向C.掌握目标定向D.结果目标定向【答案】A3.()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A.乐趣B.广泛兴趣C.有趣D.直接兴趣【答案】C【解析】“有趣”是运动兴趣的初级水平,属于始发状态的低层次兴趣,是人们对于新事物或有趣现象的直接兴趣,是在感知中由于兴奋性增强形成的一种不太隐定的愉悦倾向,是由事物的新异刺激而引起的好奇心。
4.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锻炼的是()。
A.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B.日常生活中偶然的身体活动C.上班时骑自行车D.有规律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慢跑【答案】D【解析】体育活动则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有关的活动形式,它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有氧锻炼等。
5.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
A.意志B.自尊C.控制点D.成就动机【答案】C【解析】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人格变量主要包括特质焦虑、控制点、成就动机等,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焦虑和控制点。
二、填空题1.团队目标设置的环节有______环节、______环节、______环节、______环节。
【答案】目标确定;目标分解;目标执行;目标检查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