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12
优质肉牛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摘要:生产上和习惯上常把六月龄内的小牛叫犊牛,其中7日龄以内的叫初生犊,四周龄以内叫幼犊。
犊牛阶段是整个牛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因此,加强犊牛的科学培育和饲养很重要。
关键词:优质牛肉;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1.犊牛的生理特点1.、组织器官尚未充分发育因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皮肤的保护机能不完全,神经系统的反应功能也不完备。
因此,初生犊牛较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疾病。
1.、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健全前胃容积很小,犊牛出生后1—2周几乎不进行反刍,一般第三周才会出现。
所以,初生犊牛整个胃的功能与其它单胃家畜的胃基本一样,只有真胃起作用。
因此,喂犊牛的食物应是富含营养且易被消化吸收的。
随着犊牛年龄的增大和采食植物性饲料,胃的发育逐渐趋于健全,消化能力也随之提高。
1.、新成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犊牛初期代谢旺盛,同化力强,生长发育速度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速度便逐渐变慢,尤其到了性成熟期生长的速度很慢。
不论哪种用途的牛在生长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年龄越小,生长越快,饲料报酬也越高。
二、犊牛的饲养(一)、犊牛的护理和喂初奶犊牛生下来后先用干净的布或毛巾擦净口、鼻腔及周围的黏液,以防犊牛吸入,造成呼吸困难。
身上的黏液也用布或毛巾擦干,以防感冒。
在正常情况下母牛会自行舔干,可不必人工帮助,冬天气温较低,最好协助擦干,另外,应协助断脐带,方法是距肚脐一掌(约10厘米)处用5%的碘酒消毒,并用手把脐带中的血液向下滑挤出来后,在该处用消毒的细绳缚好,绳以下剪断,再在断面涂擦碘酒消毒。
犊牛生后第一次吃初奶前应称重、编号。
犊牛生后一小时左右第一次喂初奶(初奶是指母牛生小牛后7天内所分泌的奶。
它富含犊牛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蛋白质、能量、无机盐及维生素,还有抗病的抗体。
是犊牛不可缺少的食物,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有特殊的功效。
初奶所含的营养物质常随母牛生小牛后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肉兔优质、安全、高效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针对肉兔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品种退化严重、疫病高效防制技术缺乏、产品加工技术落后等瓶颈问题,通过持续选育显著提高了肉兔品种生产和繁殖性能,解决了肉兔良种退化问题:纯系新西兰白兔经4个世代的选育,四世代8周龄体重公兔1752.1克、母兔1698.6克,分别提高了37.99%和35.79%;6-8周龄平均日增重44.57克,比零世代的33.89克提高了31.51%;料重比从3.38∶1降低到2.85∶1;平均窝产仔数从6.5只提高到了8.2只,90日龄屠宰率(全净膛)51.5%。
并筛选了生长性能和经济性能〖JP2〗研究出肉兔高效疫病防制技术:(1)探明了肉兔主要疫病的流行新趋势,分离鉴定出腹泻病和传染性鼻炎两大综合症主要病原菌,研究明确了其致病特性,探明了大肠杆菌病(E.coli)所致腹泻兔机体理化参数变化及病理特性。
(2)针对肉兔危害最严重的兔出血症(RHD)、大肠杆菌病,筛选优势血清型菌(毒)株,改进培养工艺,首次研制出兔出血症-大肠杆菌二联苗,对两病平均保护率达100%和94.7%,并建立了快速敏感的Dot-ELISA抗体检测方法。
(3)建立了一套肉兔生物安全综防新技术,使兔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降了50%以上。
研究开发出兔肉丝、五香兔肉、兔肉香肠、兔肉贡丸、酱腊兔肉等系列产品,风味独特、得率高。
“冠华王”兔肉获“浙江省著名商标”,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通过集成肉兔优良品种、疫病防制、产品加工等肉兔全程开发技术,在龙头企业加基地的带动下,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及产品,种兔和防病技术的应用面已分别占全省85%和90%以上,兔肉加工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欢迎,累计获经济效益1.46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尤其对农业增效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关键技术侯秋霞;王拥庆;刘庆贺【摘要】@@ 现代企业的质量意识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而且还包括工作质量、生产质鼍和服务质量,是一套理念、手段、方法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即质量经营.全程质量管理包括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必须用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与其他适用标准科学集成配套(如产地环境执行N/T388),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生,加强全过程的监督,使环节有机链接,才能保证"生产到餐桌"质量安全.【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1(027)001【总页数】1页(P130)【作者】侯秋霞;王拥庆;刘庆贺【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沈丘466300;河南省沈丘县畜牧局,沈丘466300;河南省沈丘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沈丘466300【正文语种】中文现代企业的质量意识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而且还包括工作质量、生产质量和服务质量,是一套理念、手段、方法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即质量经营。
全程质量管理包括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必须用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与其他适用标准科学集成配套(如产地环境执行N/T388),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生,加强全过程的监督,使环节有机链接,才能保证“生产到餐桌”质量安全。
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它涉及到每一位员工、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所生产的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并能够持续稳定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质量管理体系要根据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等一系列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及其他适用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建立和实施。
一般包括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监控及纠偏方案、养殖档案等内容。
奶牛高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技术研究报告一、项目研发背景及意义当前,我国畜牧业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肉、蛋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奶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五位,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以高生产性能和高饲料报酬产出的动物产品风味明显下降,药物残留以及滥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对人类健康危害事件时有发生,食物安全已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与此同时,为了节约运输成本、缩短供应周期,奶牛场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和人口稠密区。
伴随奶牛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奶牛场以粪尿、污水为主的废弃物排放量也迅猛增加,由于没有足够的土地进行消纳,相关处理设施不到位、不配套,或不能满足处理需求,不仅污染奶牛场的环境,造成牛奶的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恶化常呈现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畜牧业发展需要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从快速发展向持续健康发展的转变。
2014年辽宁省畜牧兽医局下发《关于辽西北五市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指导意见(辽牧发[2014]5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对畜牧业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意见》明确提出中国畜牧业要大力发展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
因此,高产、健康和环保应该成为我省奶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围绕这个方向,通过进行优质高产奶牛品种(品系)选育,提高奶牛福利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应急因子。
并建立营养调控、疫病综合防治等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和粪污综合处理体系,形成一套可供推广后应用技术,项目预期可有效降低奶牛发病率,提高全市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使奶牛养殖场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二、项目研发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1、总体目标本项目拟在培育高产奶牛品种(品系),提供奶牛福利措施,保证奶牛营养平衡,控制奶牛乳腺炎发病率,通过粪污综合治理提高奶牛生产经济性状等综合配套技术集成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一、青岛市畜牧养殖业的生产现状2006年,青岛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6%,连续3年位居青岛农业各业之首;畜禽产品总量178万吨,比上年增长6%。
青岛市2006年主要畜禽存栏、出栏情况和畜禽产品产量统计分别见表1—表3。
表1 青岛市2006年主要畜禽存栏情况市区名称奶牛(头)黄牛(头)羊(头)猪(头)鸡(万只)鸭(万只)黄岛127 135 **** **** 2.09崂山1325 5 791 19447 51.99 0.88 李沧109 112 7225 4.94城阳5193 2500 33620 169.70胶州10500 987.00 25.00 即墨17221 63071 80784 1133.37 11.16 平度7260 93540 1691.37 122.65 胶南16000 585.84 18.15 莱西85000 1956.78 18.76 合计6583.08 196.6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局表2 青岛市2006年主要畜禽出栏情况市区名称牛(头)羊(头)肉猪(头)鸡(万只)鸭(万只)黄岛131 6582 16458 0.12崂山92 323 55618 122.78 0.88 李沧20112 16.00城阳608 2550 58760 127.76胶州90900 1718.00 20.00 即墨46352 3681.95 24.33 平度9636.60 50.65 胶南68552 1979.48 25.03 莱西58000 7602.83 11.28 合计24885.52 132.17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局表3 青岛市2006年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统计单位:吨市区名称肉类总产量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奶类总产量禽蛋产量黄岛1315.10 1201.43 17.95 77.01 2.16 761.63 187.96 崂山6339.51 4060.11 12.60 3.78 2263.01 4384.65 4360.49 李沧1708.18 1468.18 240.00 385.61 1513.58 城阳6820.62 4289.48 83.30 29.84 2338.01 17450.13 15273.00 胶州94840.60 46574.00 12453.30 2445.30 32025.00 56665.00 72600.00 即墨.01 47467.16 6350.22 1617.78 68205.38 63887.49 66424.73 平度.07 76144.11 27315.06 1862.50 .48 33694.04 64583.75 胶南.47 58840.56 9391.62 3922.60 36749.69 93817.72 50669.54 莱西.77 58708.43 7946.00 1606.66 .49 .08 92146.49 合计.33 .46 63570.05 11565.47 .22 .35 .54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局目前,全市推广良种奶牛细管冻精12万支、肉牛冻精40万支,改良本地山羊40万只,父母代肉种鸡达到160万套,祖代、父母代蛋种鸡达到60万套,良种种猪达到5万头。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附件2“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9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重点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严重、过程控制能力薄弱、监管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聚焦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化学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安全控制机理等基础研究,为科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有效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社会共治等重点领域,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为实现我国食品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的转变,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动食品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下设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食品安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等三个任务。
在2017年、2018年任务部署的基础上,2019 年,计划从上述三个任务部署16 个研究方向,实施周期为2019-2022年。
1. 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1.1 食品原料中危害物迁移转化机制与安全控制机理研究1.1.1 主要植物源食品原料中关键危害物迁移转化机制及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隐蔽型真菌毒素、镰刀菌毒素、交链孢菌毒素、赭曲霉毒素在植源性食品原料中产生、迁移、转化和代谢消长规律,揭示真菌毒素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并阐明其安全控制机理;研究创制农药、高毒农药及农药助剂在粮油、蔬菜、水果等植物源食品原料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构型选择性降解机制及控制原理;研究常用防腐剂、保鲜剂及其他添加剂等在植物源性食品原料贮运过程中的迁移代谢规律及机制;研究环境污染物(重金属、微生物、生物毒素、抗生素残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从环境到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的迁移转化和富集机制;解析蔬菜、水果、粮油中典型危害物的迁移转化分子机制、安全控制原理。
发展和谐畜牧保障产品安全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本文系统总结了山海关区农牧局“发展和谐畜牧,保障产品安全”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动物产品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的消费饮食理念深入人心。
动物性食品作为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山海关区农牧局始终把“发展和谐畜牧养殖业,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放到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大力开展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提高了全区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整体水平。
1 健全工作机制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
通过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现了监管常态化目标。
2 加大宣传力度在监管工作中,该局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活动,形成了人人关心、广泛参与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是以普法宣传和科技下乡活动为契机,通过设立动物产品安全知识宣传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入户走访等形式,进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
其间发放“病害肉的鉴别”等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40多人次;走访养殖场(户)100余场次,达到了宣传普及的效果。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聘请省市专家举办检疫监督执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培训班三期,组织镇村规模培训十期,组织养殖户赴北京、昌黎等地参观学习两次。
3 严格进行监管3.1 强化投入品市场监管该局高度重视动物产品生产环节污染源头的监管工作,为此组织开展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管。
首先由主管领导亲自带队,连续对全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清查行动,主要针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三聚氰胺检验报告持有情况,生产车间环境卫生情况,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生产、用药、销售等各种记录的填写情况以及饲料生产企业化验室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督导检查,并与企业的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畜禽绿色智能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近年来,大家听得最多的词儿就是“绿色”“智能”,这俩搭档简直火得不行。
怎么说呢?绿色是为了环保,智能是为了提高效率,一看就知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畜禽绿色智能生产技术这个话题,别看它名字听着有点高大上,其实背后有着很多咱们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东西,实打实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别急,咱慢慢说,保准你听得津津有味。
咱先从“绿色”说起。
说白了,绿色生产就是在养殖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不让养殖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
大家都知道,畜禽养殖在过去,尤其是大规模养殖的时候,经常面临着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局面。
结果呢,不但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环境造成了长期的伤害。
绿色智能养殖技术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污染。
比如说,通过精准的饲料配比和科学管理,减少浪费,还能通过智能化的设备监控空气质量、温湿度,做到精准调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别小看这些技术,它们不仅仅是让养殖场不再“臭气扑鼻”,还大大提高了养殖的效率,简直是“事半功倍”。
再说说“智能”。
哎,智能这个东西,现在已经融入到咱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你看看,现在的手机都可以语音控制了,家里的冰箱会提醒你食物快过期,连电视都可以自动调节画面效果,真的是“智商爆表”。
同样,畜禽养殖也开始走向智能化。
啥意思呢?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养殖场里可以实时监控每一只动物的健康状况,比如猪猪是不是发烧、鸡鸡有没有生病,甚至连它们的饮食习惯都能一清二楚。
智能化的设备还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保证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下成长。
就像是给这些小家伙们量身定制了一个“五星级”的养生环境,既保证了它们的健康,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不,智能化技术还可以通过自动化喂养系统,按需喂养每一只动物,减少了饲料浪费,保证了动物的营养均衡。
你看,过去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得“盯着”每只动物,今天这个生病了,那个可能要掉毛了,忙得团团转。
畜禽生产技术指南1. 引言畜禽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对于保障食品供应、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支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为了实现高效的畜禽生产,农民需要了解各种畜禽生产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畜禽生产技术指南,旨在提供有关畜禽饲养和管理的宝贵知识供读者参考。
2. 基本信息在开始谈论畜禽生产技术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信息。
不同类型的畜禽生产(如猪、鸡、牛等)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畜禽饲养的环境因素(如饲料、饮水、气候等)也会对生产结果产生影响。
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性也是成功畜禽生产的关键。
3. 饲料管理饲料管理是保证畜禽生产良好发展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饲料组配、饲料质量监控和饲料供应链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畜禽的需要制定合理的饲料方案,如何通过饲料质量监控来确保动物获得高质量的饲料,以及如何管理饲料供应链以提高效率。
4. 环境管理畜禽动物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如何为动物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包括合理的栏舍设计和建造、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通风和卫生条件的维护等。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环境管理方面的创新技术,如智能化监测系统和自动化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
5. 安全和卫生保证畜禽生产的安全和卫生是关乎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
这一部分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安全和卫生措施,包括疫病防控、动物疫苗接种、疫情监测和处理、药物使用规范等。
我们还将提供一些有关动物福利和环境友好型畜禽生产的信息,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理念和实践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是畜禽生产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如何监测和评估动物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如何进行繁殖和疾病管理等。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先进的养殖技术,如精确饲喂、智能监测和数据分析,以帮助读者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7.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畜禽生产技术指南的各个方面。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是各方面的,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自然环境因素;有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因素,也有畜禽动物疾病因素;有生产、销售、加工经营者缺乏认知的因素,也有少部分人故意违法的因素。
因此,解决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也要多措并举。
笔者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从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了一些体会,对如何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有一些初步的想法和认识,简介如下。
一、存在问题1.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
个别养殖场户为了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获得最大利益,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不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管理制度,造成药物残留。
例如在生猪、肉牛、肉羊养殖的饲料或饮水中违规添加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物;甚至将人用抗菌药物用于食用动物。
2.饲料中人为添加高剂量的砷、铜、铬等制剂问题。
一些不法饲料生产商,利用铜有促生猪生长,产生黑色粪便的作用,砷、铬有促进畜禽生长、加速血液循环、皮肤红润等功效,超剂量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铜、阿散酸(含砷)、有机铬等化学物质。
3.病死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病死畜禽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畜禽疾病流行,甚至引发人畜共患病。
在自然界,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动物寄生虫病,至少有160多种可以自然传染给人,如:猪链球菌、布鲁氏菌病、炭疽病、结核病、口蹄疫、H7N9流感。
人食用了因疾病死亡的畜禽产品也有可能造二次中毒感染。
4.环境污染造成畜禽产品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化工污染成为大污染源,造成环境镉、砷、铅、 铬、汞、铜等重金属污染及苯、酚、磷类有机污染,养殖环境的污染影响畜禽产品质量。
5.加工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
个别经营者在畜禽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过程中,为使产品鲜亮好看、防霉、防病而非法在畜禽产品中添加或喷洒一些有害有毒物质。
畜牧业的畜禽产品质量与安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畜禽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如何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福祉,是现代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畜禽产品的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监管手段等方面探讨畜牧业的畜禽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一、畜禽产品的质量管理畜禽产品的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
在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需要依据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兽医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1.1 养殖环境管理养殖环境是畜禽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养殖场的建设要符合环保要求,确保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
同时,要科学设置畜牧场的规模和密度,保证畜禽有足够的生活空间。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消毒,预防疫病传播。
1.2 饲料管理饲料是畜禽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饲料应选择优质饲料原料,并采用科学的配方,保证畜禽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严禁使用非法添加剂、激素和禁用药物等对畜禽产品质量有害的物质。
1.3 疫病防控畜禽疫病是影响畜禽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畜禽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关键。
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养殖场的疫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1.4 兽医卫生兽医卫生工作是保障畜牧业产品质量的关键。
加强对兽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严禁滥用和超量使用兽药。
在养殖场内建立健全的兽医防疫网络,及时发现并处理动物疾病,保证畜禽健康。
二、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是保障产品安全的基础。
安全生产包括从畜禽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到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旨在防范和减少产品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生产过程管理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管理。
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2.2 加工和储存管理畜禽产品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课题申报指南和组织课题申报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农办科[2006]65号【发布部门】农业部【发布日期】2006.10.16【实施日期】2006.10.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课题申报指南和组织课题申报的通知(农办科[2006]65号)各有关单位:“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
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我部编制了《“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现将《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抓紧时间组织课题申报。
联系人:农业部畜牧业司局刘继业电话:64192857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张振华陈彦宾电话:64193078/3022附件:《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课题申报指南》农业部办公厅二○○六年十月十六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课题申请指南(农业部二○○六年十月)前言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现畜牧业科技创新和跨越,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畜牧业,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畜禽健康养殖与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研究及示范”重点项目。
通过本项目实施,确立我国畜牧业新型工业化健康养殖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我国畜禽养殖业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建立安全、优质、高效、节耗、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业技术体系,培育产业化优势企业和品牌,增强我国畜禽产品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特色畜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背景介绍特色畜禽是指在一定地域内适应性强、品种特色鲜明的畜禽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保护价值,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一、青岛市畜牧养殖业的生产现状2006年,青岛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6%,连续3年位居青岛农业各业之首;畜禽产品总量178万吨,比上年增长6%。
青岛市2006年主要畜禽存栏、出栏情况和畜禽产品产量统计分别见表1—表3。
表1 青岛市2006年主要畜禽存栏情况市区名称奶牛(头)黄牛(头)羊(头)猪(头)鸡(万只)鸭(万只)黄岛127 135 **** **** 2.09崂山1325 5 791 19447 51.99 0.88 李沧109 112 7225 4.94城阳5193 2500 33620 169.70胶州10500 136600 190400 368800 987.00 25.00 即墨17221 63071 80784 213068 1133.37 11.16 平度7260 138817 93540 478543 1691.37 122.65 胶南16000 144088 300238 408637 585.84 18.15 莱西85000 112914 145000 389147 1956.78 18.76 合计142735 595630 815585 1927487 6583.08 196.6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局表2 青岛市2006年主要畜禽出栏情况市区名称牛(头)羊(头)肉猪(头)鸡(万只)鸭(万只)黄岛131 6582 16458 0.12崂山92 323 55618 122.78 0.88 李沧20112 16.00城阳608 2550 58760 127.76胶州90900 209000 638000 1718.00 20.00 即墨46352 138272 650235 3681.95 24.33 平度199380 159188 1043070 9636.60 50.65 胶南68552 335265 806035 1979.48 25.03 莱西58000 137321 804225 7602.83 11.28 合计464015 988501 4092513 24885.52 132.17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局表3 青岛市2006年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统计单位:吨市区名称肉类总产量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奶类总产量禽蛋产量黄岛1315.10 1201.43 17.95 77.01 2.16 761.63 187.96 崂山6339.51 4060.11 12.60 3.78 2263.01 4384.65 4360.49 李沧1708.18 1468.18 240.00 385.61 1513.58 城阳6820.62 4289.48 83.30 29.84 2338.01 17450.13 15273.00 胶州94840.60 46574.00 12453.30 2445.30 32025.00 56665.00 72600.00 即墨124469.01 47467.16 6350.22 1617.78 68205.38 63887.49 66424.73 平度283375.07 76144.11 27315.06 1862.50 177584.48 33694.04 64583.75 胶南115544.47 58840.56 9391.62 3922.60 36749.69 93817.72 50669.54 莱西208165.77 58708.43 7946.00 1606.66 139451.49 301880.08 92146.49 合计842578.33 298753.46 63570.05 11565.47 458859.22 572926.35 367759.54 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局目前,全市推广良种奶牛细管冻精12万支、肉牛冻精40万支,改良本地山羊40万只,父母代肉种鸡达到160万套,祖代、父母代蛋种鸡达到60万套,良种种猪达到5万头。
饲料总产量132万吨,产值达到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和7.7%。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青岛市相继开展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畜禽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等的建设。
全市实行标准化生产的肉鸡达1亿只、生猪200万头、奶牛3万头、蛋鸡300万只、肉牛10万头、肉羊30万只、肉兔200万只;生猪、肉鸡和蛋鸡标准化饲养管理占存养量的比例达75%以上,牛、羊标准化饲养管理相对薄弱,需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全市初步建立了与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相配套法律系统,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畜牧业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都来自畜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国内外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畜禽产品贸易的不断增长,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滥用兽药、抗生素、激素类等有毒有害物质,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引发了人们对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关注和担忧。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中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为防止在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杜绝滥用违禁药品的行为,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76号),目录收载了5类40种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
在饲料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有较大差距。
我国兽药饲料监测机构仍以常量和微量级检测项目为主,而国际上的兽药饲料卫生安全指标往往是痕量级,甚至是超痕量级的。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对进口畜禽产品的品质、安全、卫生等要求越来越多,制定的标准及检测的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
这些国家构建了自身各具特色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法规体系、监管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疫体系、认证体系等全方位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欧盟不仅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其用药管理必须符合有关要求。
要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必须至少达到三个条件之一:1)符合欧洲标准EN,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认证标志;2) 与人身安全有关的产品,要取得欧盟安全认证标志CE;3)进入欧共体市场产品的厂商,要取得ISO9000证书。
同时,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凡涉及欧盟指令的,必须符合指令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认证,才允许在欧洲统一市场流通,这是我畜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主要障碍。
美国的标准也非常严格,由于疫病问题,美国禁止从我国进口偶蹄类动物产品。
对向美国出口畜禽产品的企业,在管理上除要符合美国农业部的屠宰法规外,还要符合美国FDA的GMP和水产品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法规,即企业必须建立HACCP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HACCP体系认证。
韩国2002年版《食品公典》发布了《韩国肉类抗生素、杀虫剂及激素残留允许基准物》及《韩国水产品、乳制品、鸡蛋、畜禽产品中抗生素、杀虫剂及激素残留允许基准》共77项,要求检测77项药物残留量在不同组织中不得超过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
日本作为我国畜禽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有名目繁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其中只有少数与国际标准一致。
当外国的产品进入市场时,不仅要符合国际标准,还要与日本的标准相吻合。
我国出口到日本的畜禽产品因残留和疫病问题多次受阻。
2O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因此被迫退出了国际市场。
抗生素残留严重影响到我国畜禽产品在国际、国内的贸易,使我国畜禽产品的出路越走超窄,这对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可见,药物残留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大量事实证明,滥用抗生素的养殖业主的生产成本在逐年递增,养殖环境出现恶化,接踵而来的疫病使他们蒙受着沉重的经济损失。
抗生素的滥用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如何有效地控制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成为急迫需要解决和攻关的课题。
一方面,广大养殖企业(户)只有科学精准地选用和使用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地控制畜禽产品药物残留。
另一方面,畜禽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只要采取综合防病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抗病力;优化畜禽饲养环境,阻断疫病传播;严格执行防疫制度,防止疫病发生等,才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有关政府专业主管部门应在做好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新政策、机制,鼓励推动相关学科的研究机构加速开发大宗养殖门类生产急需的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新品种,以达到最终替代抗生素,从而取消使用抗生素,这才是彻底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保证畜禽产品安全的必然趋势。
养殖业主只有生产出绿色、健康、无残留的畜禽产品,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才能扩大国际、国内贸易,避免因药物残留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对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全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监控工作带来了新的重大考验。
全市现有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与我市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畜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的需要以及举办奥运会的要求相比,与国家标准和国际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因此,加速建设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实现青岛市畜牧业向优质高效型和现代外向型方向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青岛市现在使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在畜禽饲料安全卫生和兽药使用方面,一些大型饲料企业按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进行畜禽饲料生产、兽药使用,而一些小型企业和散户为追求一时利益,仍在滥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
在饲料安全检测方面,青岛市饲料兽药监察所现有技术可对饲料中铅、汞、砷、六六六、棉酚、亚硝酸盐、异硫氰酸盐、恶唑烷硫酮、黄曲霉素B1、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进行分析检测。
在畜禽标准化饲养管理方面,一些标准化养殖企业主要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畜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对大部分散养户而言,有些标准化技术规程难以执行,从而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青岛市组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配有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各类大中型检验仪器设备40多台(套),于2003年-2004年相继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可承检无公害畜产品、药物残留、饲料、兽药等4大类120项648个指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控制计划》的要求,开展了畜禽产品中土霉素、氯霉素、克伦特罗、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等残留检测项目,具备一定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