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第一单元《时、分、秒》............................................................................................................................3....第1 课时《时、分、秒》................................................................................................................3...第2 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8...第3 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1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3.第1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4.第2 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6.第3 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9 第4 课时《估算》........................................................................................................................2..3.第5 课时《整理和复习》..............................................................................................................2..6. 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3..0.第2 课时《分米的认识》................................................................................................................3..3.第3 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3..6.第4 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4..0 第5 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4..4.第6 课时《解决问题》....................................................................................................................4..8.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 节).....................................................................................5..1 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5..1.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5..2.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5..3.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5..4.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5..6.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5..8.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5..9.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6..1.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6..3.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6..5.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6..6..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1节) .....................................................................................................6..8.第一课时:口算乘法............................................................................................................................6..8.第二课时...............................................................................................................................................6..9..: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6..9.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6..9 第四课时:练习课..............................................................................................................................7..0..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7..1 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7..2 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7..3.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7..4.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7..4.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7..5.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7..6.※数字编码.........................................................................................................................................7..7..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 节) .............................................................................................................8..0.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8..0.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8..1.第三课时:周长..............................................................................................................................8..1..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8..3. 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8..4第六课时:估计.................................................................................................................................8..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3 节) .........................................................................................................8..5.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8..5.第二课时:几分之几......................................................................................................................8..7.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8..8.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8..9. 第十单元总复习(3 节) .......................................................................................................................9..1.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 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60 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
本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1分、1秒有多久,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总结。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可能给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初步培养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钟表、家用小闹钟。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认识“秒”,知道1分=60秒↓↓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看——课件出示: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新年的钟声敲响)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
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引导学生明确是以秒为单位的倒计时。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训练及范文(全册)一一单元:同学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们一定有很多春天里玩得游戏吧!选择一件你觉得在春天里玩得最开心的事情写一写,注意把玩的过程写清楚,突出故事的开心.并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我的课余生活我的课余生活既有趣,又丰富多彩。
我最喜欢的就是“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一天大课间活动,我和几个小伙伴兴致勃勃地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欣扮演老鹰,我扮演母鸡,其他同学扮演小鸡。
游戏开始了,“老鹰”登着血红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鸡群”,嘴里怪叫着,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我也不甘示弱,左拦右挡,想方设法保护小鸡,“小鸡”们乖乖地躲在我身后,东躲西藏.“老鹰”似乎是累了,坐在地上休息。
我和小鸡也坐在地上休息。
“老鹰" 还真是狡猾。
突然一跃而起,又向我猛扑过来。
我吓了一跳,连连后退了几步,一不留神,脚底打滑,摔了个四脚朝天,一只只紧跟在他身后的“小鸡"失去了保护,一下子落入了“老鹰"的口中,成了老鹰的美餐……你看,我的课余生活是多么有趣呀!二1、二单元: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有辛勤的老师、有疼爱你的亲人、有团结互助的同学等,他(她)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得事,请你选择一件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写作时要注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难忘的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我身边,使我终身难忘。
记得一个星期天,妈妈带着我到村里的集市上买东西。
我们先来到蔬菜市场,妈妈买了几样蔬菜,又去买我最爱吃的苹果.买苹果的人很多。
卖苹果的叔叔称了称,说:“五块钱的.”妈妈掏出50元钱递给了叔叔。
这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妈妈一边接手机,一边把叔叔找回的钱装进兜里。
回到家里,妈妈发现买苹果的叔叔多找给五元钱。
我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五元钱么!”妈妈严肃地对我说:“你知道叔叔要卖多少斤苹果才能赚五元钱?更重要的是为人要正直,不要贪小便宜。
”说完,妈妈带着我急急忙忙地来到集市,把钱还给了那位叔叔。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中心小学第一单元相信自己1.我很棒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懂得发扬优点。
让同学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
教学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特点,由教师判断其特点的优劣。
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并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大家面前勇敢地说出优点。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学会取长补短,就会是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在性格、言谈、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形成了一些特点。
你有哪些值得欣赏的优点呢?请夸夸自己吧!二、新课1.引导学生在本上写出自己的特点,勇敢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特点。
2.对于学生的特点,教师和同学帮助评一评3.老师仔细分析同学身上的优点,并使同学们发扬自身优点。
.4.上课讨论,教师评价学生的优点并让同学来评价好朋友的优点。
三、课后作业1.让同学们回家记录家长对自己的夸奖并整理老师,同学,家长对自己的夸奖。
2.写出听完夸奖后的感受四、板书设计五、总结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就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这样才能使自己好上加好,越来越棒!2.亮出自己来教学内容:我的特长教学目标:清楚自己的兴趣,明白经过努力,兴趣可以发展成特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展示自己的特长。
教学难点:如何是兴趣发展成为特长。
教学方法:讨论、言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有了兴趣,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发展成为特长。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长,让他们为大家展示一下好吗?板书课题:我的特长二、新课1.分析列图图一女孩展示跳舞方面的特长。
图二男孩展示书法上的特长。
图三男孩展示游泳方面的特长。
图四女孩展示剪纸方面的特长。
2.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特长3.表演或介绍自己的特长4.反思:为什么我的兴趣没有发展成为特长呢?三、板书设计四、总结有了兴趣,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可以发展成特长,长大以后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国家争光。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是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刘炽。
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诗歌的第一节着重描绘了如画的北海风光。
第二小节表现了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
第三节则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3、第二段中,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4、“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这样说?答:这句话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鱼儿不是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
是因为小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5、“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的是社会主义祖国。
6、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朋友真的不知道是谁吗?为什么这样问?答:知道。
这样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7、“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三次出现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写法上叫反复。
为什么要反复?答:表明小朋友们沉浸在欢快之中,忘记划桨,任小船飘荡。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1、理解词语。
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被晒蔫了。
惊涛拍岸: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生活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爸爸的解释与聪聪的解释有什么区别?答:爸爸结合身边的事物解释更加具体,生动,贴近生活。
聪聪是背字典上的解释。
4、嚷(rǎng)起来5、学会用“不仅……还……”造句。
例:小明不仅学习优秀,还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欢。
2024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总结一、重点词汇解析1.ruler /ˈruːlə(r)/:尺子。
-例句:I have a ruler.(我有一把尺子。
)-记忆方法:可以通过联想“rule(规则)”来记忆“ruler”,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就像规则一样。
2.pencil /ˈpensl/:铅笔。
-例句:This is my pencil.(这是我的铅笔。
)-拓展:pencil box(铅笔盒)。
3.eraser /ɪˈreɪzə(r)/:橡皮。
-例句:I need an eraser.(我需要一块橡皮。
)-发音特点:注意“eraser”的发音,第一个音节“e”发短元音/ɪ/。
4.crayon /ˈkreɪən/:蜡笔。
-例句:I like using crayons to draw.(我喜欢用蜡笔画画。
)-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蜡笔的颜色丰富多彩,像彩虹一样,“crayon”和“rainbow(彩虹)”有点相似。
5.bag /bæɡ/:书包。
-例句:My bag is blue.(我的书包是蓝色的。
)-短语搭配:school bag(书包)。
二、重点短语1.show me...:给我看……-例句:Show me your pencil.(给我看你的铅笔。
)2.open...:打开……-例句:Open your book.(打开你的书。
)3.close...:关上……-例句:Close your pencil box.(关上你的铅笔盒。
)三、重点句型1.Hello! / Hi!:你好!-解析:用于打招呼。
可以用“Hello!”或者“Hi!”来回应。
-例句:Hello! I'm Amy.(你好!我是艾米。
)/ Hi! Nice to see you.(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2.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解析:询问对方的名字。
回答可以用“My name is...”(我的名字是……)或者“I'm...”(我是……)。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实验教材从2022年秋季开始使用,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城乡广大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
从2021年7月开始,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2021版)》对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于2021年3月全部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查,并已于2021年秋季开始陆续替换实验教材。
到今年已经使用到三年级,其它年级同步进行。
三年级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同时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与周长,时、分、秒,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和修订后教材调整的内容:《有余数除法》上移到二下,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下移到三上(这册),《可能性》下移到第二学段五上。
将二年级《倍的认识》下移到三上,乘除法已经教学,再讲倍的知识,认识更充分,体现系统化、结构化。
有变化的内容是:根据十余年教材使用的经验和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意见,将教材“四边形”单元的内容和出现的位置进行了调整。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并将单元的名称改为“长方形和正方形”。
删去了“四边形的分类”的内容。
将“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内容前移至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增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内容,让学生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正方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好基础;最后还增加利用所掌握的长、正方形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特征以及与周长之间的关系。
经过这样的调整,使知识出现的顺序更具逻辑性和严密性,便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第二,将这一单元从“多位数乘一位数”之前移到了它之后。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快乐学习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离不开父母师长的教育;2.感受与体会无论大人与孩子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并收集一句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话写在书上。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学习本领的途径有很多, 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观察和积累;4.教育学生知道做事也能长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成长离不开学习的理念。
【教学难点】感受大人为什么也要不断的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儿童诗, 想学吗?请班上朗读最厉害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老师看到你一读完就笑了, 你笑什么呢?大家一起来读。
你们又笑什么呢?你喜欢这台作业机吗?短短几分钟, 我们通过朗读就学会了一首诗, 还有同学明白了道理, 看来, 学习真是无处不在!这节课, 我就要看咱班孩子会不会学习?我认为会学习的孩子发言一定很积极、会学习的孩子倾听一定很认真。
板书(发言、倾听、1.2组)咱们1.2两大组来比一比, 看哪一组的孩子这节课学得最好?请把桌上的材料按相片、1号表格、2号表格这样的顺序放在抽屉里, 在老师没叫你拿之前, 都放好。
【设计意图:课前交流学习儿童诗, 带入“学习”这个主题, 初步感受学习的快乐, 激发学习兴趣, 为课堂学习做铺垫。
】二、情景设置导入(PPT出示海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可不要告诉别人哦, 咱们书香荣昌学习之星评选活动开始啦!大家想不想去评选?当这个学习之星可不容易, 要一关一关地闯过去呢!有信心吗?那我们就进入第一关。
【设计意图:情景设置, 贴近学生生活, 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思维, 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时效。
】三、新课学习第一关: 我学习、我成长1.出示优秀学姐的成长影集。
2.看了这个短片你想说什么?3.引导互动交流:童童姐姐好厉害, 一身本领。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本文没有格式错误,但第四段明显与文章主题无关,应删除。
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生动有趣的词句并与同学分享。
生动有趣的词句指使用比拟、修饰限定、具体描述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形象具体、新颖有趣的词句。
)1.早晨,从山坡、坪坝、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包括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和汉族。
这句话描绘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们早早起床,踩着露珠,迎着朝阳,高高兴兴地走向学校的场景。
使用了三个“从……”的结构和“有……有……有……还有……”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学生们汇集的壮观景象,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就是生动有趣的词句。
2.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学校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穿着不同的服装,说着不同的语言,为学校增添了绚丽多彩的色彩。
这句话表达了这所学校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学校,尽管学生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但在祖国大家庭下,他们在五星红旗下共同研究、生活。
使用“穿着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的描写方式,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学校”的画面。
3.学生们向校园里欢唱的小鸟问好,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话使用了三个“向……”的表达方式,形成了“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描写了学校生活的美好,以及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几只猴子跑来了。
这些山林里的动物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后,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玩游戏,吸引了许多小鸟,甚至连松鼠和山狸也前来观看。
这句话描写了操场上的热闹场景,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小动物前来观看。
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和XXX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突出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也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5.这时,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聆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窗外的景象比作在聆听同学们读课文,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受到窗外的宁静和学生们的认真读书态度。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册数学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力求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认识分数》。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本册教材共计18周,每周4课时。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第一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三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四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周:第三单元《测量》第六周:第三单元《测量》第七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九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一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二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三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四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五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六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七周:复习第十八周:期末考试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合作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
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
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
句子中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
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一句课文作了提示“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想象的句子。
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
新人教版三上英语(精通)教学设计Unit 1 GreetingsLesson 1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英语问候语进行自我介绍和问候他人。
2.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和他人的名字。
3.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日常问候用语。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基本问候语(Hello, Hi, What's your name? 等)和自我介绍的表达方式。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问候语,特别是面对不同的人群和场合。
教学环节:Step 1: Warm-up and Revision快速问答,用中文询问学生的名字,引导学生用英语回答(如“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XXX”)。
Step 2: Lead-in1.展示一张包含不同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中文描述他们正在做什么(如“打招呼”)。
2.引入英语问候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播放录音或教师示范对话,学生边听边理解对话内容。
2.教授新词汇和句型(Hello, Hi, What's your name? I'm ... 等),并通过实物、图片或手势帮助学生记忆。
3.分组练习,学生两两配对,模拟对话场景进行练习。
Step 4: Consolidation1.设计一个“Meet and Greet”活动,让学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用所学问候语与不同同学打招呼并询问对方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Step 5: Extension讨论不同场合下的问候方式,如第一次见面、老朋友重逢、告别等。
Step 6: Homework完成课后练习,包括书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问候语对话。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日常问候语。
2.学生能够通过听力和模仿练习,准确发出这些问候语的发音。
3.培养学生的礼貌用语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