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
- 格式:docx
- 大小:66.48 KB
- 文档页数:9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31.《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要点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
2017年我国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438万,占总死亡的42%,心血管病负担超过850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1型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糖尿病疾病负担在2017年达1002万DALYs。
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
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
终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
在借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一级预防已有指南推荐的基础上,本指南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针对合理膳食、适量增加身体活动、戒烟和限酒等生活方式措施归纳整合,提出适合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通过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推荐意见,为临床医师,尤其基层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易于阅读、可操作性强的生活方式管理指导。
1膳食营养推荐不合理膳食是造成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推荐】(1)合理膳食可以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I类推荐,B级证据)(2)对于无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需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类推荐,B级证据);具体膳食和营养建议见表1(3)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
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I类推荐,B级证据)(4)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吃鱼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I类推荐,B级证据)(5)减少钠盐的摄入,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钠盐<5g(I类推荐,B级证据)(6)减少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a类推荐,B级证据)(7)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适量饮茶(a类推荐,B级证据)1.1平衡膳食模式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内容,西方国家多推荐地中海膳食或降压饮食(DASH)的膳食模式。
目录第一篇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3第一节高血压病(二部心内二科雷梦觉)3第二节心力衰竭(二部心内二科雷梦觉)9第三节心律失常(心内一科阮冬云)16第四节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内二科)57第五节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内一科余茂生)74第六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内一科余茂生)96 第七节瓣膜性心脏病(心内一科周裔忠)120一、二尖瓣狭窄120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27三、主动脉瓣狭窄132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37五、三尖瓣狭窄142六、三尖瓣关闭不全144七、肺动脉瓣狭窄146八、肺动脉瓣关闭不全148第八节先天性心脏病(心内一科周裔忠)150一、房间隔缺损150二、室间隔缺损154三、动脉导管未闭158第九节心肌炎(心内二科邱赟)162第十节心包炎(心内二科邱赟)166第十一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二科胡耀)171第十二节心肌病(心内二科胡耀)177一、肥厚型心肌病177二、扩张型心肌病181三、限制性心肌病187第十三节心脏骤停195第二篇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208第一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208 第二节起搏器植入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224第三节心电生理与射频消融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232第四节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255 第五节瓣膜病球囊成形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08第六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17第七节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心内一科刘元庆)321第八节其他有创操作技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42第九节心肺复苏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64第十节心脏电复律与除颤(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70第一篇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高血压病(二部心内二科雷梦觉)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即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3月17日,《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在第68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 2019)上正式发布。
该指南针对成人(≥18岁)心血管疾病,包括ASCVD、心力衰竭和房颤的一级预防提供了生活方式的建议、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其他因素、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措施。
本指南是对以往指南涉及一级预防内容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指南要点:1. 终生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最重要方法。
2. 建立团队医疗管理措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
临床医生应评估影响个体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便为治疗决策提供信息。
3. 年龄在40至75岁之间且正在接受心血管疾病预防评估的成年人,在开始药物治疗前,如降压治疗、他汀类药物或阿司匹林治疗,应接受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并且在临床医生和患者之间应先进行风险讨论。
此外,对特定个体评估其他风险增加因素如测量冠状动脉钙化,有助于指导预防性干预的决策。
4. 所有成年人都应摄入健康的饮食,强调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瘦肉或动物蛋白、鱼类的摄入,并尽量减少反式脂肪、加工肉类、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建议通过咨询和限制热量的方式来实现和保持减重。
5.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75分钟的剧烈体力活动。
6.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来说,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习惯和实现推荐的运动量至关重要。
如果需要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是一线治疗选择,然后考虑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7. 每次健康检查时都应对所有成年人进行吸烟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吸烟者应给予帮助并强烈建议戒烟。
8. 由于缺乏净获益,阿司匹林不建议常规常用于ASCVD一级预防。
对于年龄在40~70岁有ASCVD 高风险但没有出血风险增加的成年人,可考虑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作为一级预防治疗。
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以帮助医疗团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2. 诊断指南2.1 心肌梗死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等指标进行初步判断。
- 进一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诊断。
2.2 冠心病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等指标进行初步判断。
- 进一步进行心血管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等,以确定诊断。
2.3 高血压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血压测量结果进行诊断。
- 进一步进行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相关检查,以评估并确立高血压的原因。
3. 治疗指南3.1 心肌梗死的治疗- 进行急诊治疗,包括血栓溶解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
- 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等。
3.2 冠心病的治疗- 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
- 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3.3 高血压的治疗- 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如限制食盐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
- 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4. 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诊断和治疗。
- 细致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和效果。
以上是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的概要,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权威文献和指南。
本文档旨在提供参考,并不取代医生的临床判断。
申国心血筐病-级预附旨南基层版(2023)要点【摘要】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实践证明,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等一级预防擂施延缓或避免临床事件的发生。
2020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筐病学分会牵头,联合相关学会共同制定了《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为全面推进该指南的推荐建议在基层落地,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专家工作主自挂一步结合基层心血管病防治的特点,给出高关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血压管理、血脂筐理、2型糖尿病管理和阿司匹林的使用等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的推荐建议,并以问答形式进行解释说明。
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证据表明,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通过控制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以高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这些以预防心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为目的,在尚无心血管病的人群中开展的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为核心的防控擂施即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旨南基层版》的目标人群为尚未发生心血筐病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主要聚焦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筐病(ASCVD)的一级预防。
ASCVD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等。
心血管病冈险评估推荐意见:·总体凤险评估是心血筐病-级预防决策的基础(B)·对18~75岁的成人,推荐采用基于我国人群长期队列研究建立的”中国成人心血管病-级预防风险评估简化流程图”进行心血筐病风险评估和风险分层(B)·对10年凤险为中危的个体,应考虑结合风险增强因素决定干?崩苗施(a B)1.心血管病-级预防为什么要进行风险评估?心血筐病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血管病风险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危险因素的水平,还取决于多个危险因素的中目E作用,多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可能显著增加心血筐病风险。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重点介绍各种心脏病和临床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在特殊检查和治疗篇,简要地介绍了心电图、食管心房调搏、心导管检查、心脏病介入治疗、经皮肾动脉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基因诊断和分型应用等临床常用的检查、治疗技术和新方法。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各章节均参考了国内外当前最新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并增加了线条图、疾病诊治流程图和表格,内容翔实、新颖,简便实用,编排规范,可作为心血管内科医师的工具书。
目录第一篇心血管病各论第一章先天性心血管病第一节总论第二节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各论一、房间隔缺损二、室间隔缺损三、动脉导管未闭四、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五、法洛四联症六、三尖瓣下移畸形七、完全性大血管转位八、肺静脉畸形引流九、主动脉缩窄十、乏氏窦瘤破裂十一、艾森门格综合征第二章急性风湿热第三章瓣膜性心脏病一、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二、二尖瓣关闭不全三、主动脉瓣狭窄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五、三尖瓣狭窄六、三尖瓣关闭不全七、肺动脉瓣狭窄八、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九、多瓣膜病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动脉粥样硬化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心绞痛四、心肌梗死五、急性冠脉综合征六、缺血性心肌病七、冠心病猝死八、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九、X综合征第五章高血压第一节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二、肾动脉狭窄三、嗜铬细胞瘤四、库欣综合征五、睡眠呼吸暂停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七、肾性高血压八、醛固酮相关高血压九、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第三节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及治疗第六章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脏传导异常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七、预激综合征八、长QT间期综合征九、Brugada综合征十、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处理第七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第八章心肌疾病第一节原发性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三、限制型心肌病第二节特异性心肌病一、风湿性心肌炎二、围生期心肌病三、糖尿病性心肌病四、病毒性心肌炎第九章心包疾病一、急性心包炎二、心脏压塞三、缩窄性心包炎第十章肺血管疾病一、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二、肺栓塞三、深静脉血栓形成第十一章心血管神经症第二篇临床综合征第十二章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十三章晕厥第十四章休克第十五章高脂血症第十六章心房颤动的诊疗进展一、心房颤动的诊断进展二、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第三篇特殊检查和治疗第十七章心电图一、常规心电图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三、动态心电图四、心率变异性五、心室晚电位六、直立倾斜试验第十八章食管心房调搏第十九章超声心动图一、超声心动图基本图像二、心脏功能的超声评价三、主要心脏疾病的超声表现第二十章心导管检查一、心导管检查的基本设备二、右心导管检查三、左心导管术四、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五、心内膜心肌活检术第二十一章冠状动脉血管内检查进展一、血管内超声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三、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查第二十二章心内电生理检查第二十三章磁共振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一、磁共振(MRI)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优点与缺点二、MRI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第二十四章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一、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二、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三、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四、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六、房间隔穿刺技术七、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八、经皮肾动脉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九、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化学消融及起搏治疗第二十五章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第一节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第二节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第三节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适应证二、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策略和设备三、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方法四、心房颤动的外科消融第四节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第五节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第六节心室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第二十六章人工心脏起搏器与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第一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一、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二、永久起搏器第二节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第二十七章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一、心脏再同步治疗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第二十八章血流动力学监测第二十九章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第三十章体外膜肺氧合第三十一章电击复律与除颤第三十二章基因诊断与分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附录一病史采集一、完整病史二、心血管专科病史要点三、住院病史记录要点四、病例示范五、专科症状及体征附录二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循环系统疾病附录三心脏内科常规检查正常参考值一、血液学二、血液生化三、内分泌检查四、血流动力学检查正常参考值五、心电生理检查六、超声心动图主要测量值的正常范围。
2020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我国专家组织编写了《2020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旨在为医生和公众提供科学、系统的预防指导,以降低心血管病的罹患率和逝去率。
本文将对这一指南进行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指南背景1.1 心血管病的严重性心血管病是指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是造成人类逝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成为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1.2 指南的编写目的《2020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的编写旨在制定一套系统、科学的预防指南,帮助医生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指导他们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
二、主要内容及解读2.1 危险因素评估在预防心血管病中,了解和识别危险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2020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列出了诸多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指南强调了对这些危险因素的评估和管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警惕这些潜在的健康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
2.2 健康生活方式的提倡《2020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在指南中,专家建议公众要适量的运动锻炼,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限制钠盐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水果蔬菜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这些都是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重要建议,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风险。
2.3 药物干预的指导在对已有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一级预防时,药物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国心血管内科学领域指南要点集锦一、房颤治疗指南房颤分类据房颤发作的时间和特点将房颤分为初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五类。
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48小时;持续性房颤常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常指不再考虑节律控制策略的患者。
长期持续性房颤(long-standing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是在导管消融时代出现的一个名词,导管消融使房颤治愈成为可能。
新指南定义长期持续性房颤为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拟采用节律控制策略,即接受导管消融治疗。
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尤为重要:(1)发作时节律规整性;(2)运动、情绪、饮酒等诱因;(3)根据欧洲心律协会(EHRA)评分评估症状;(4)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5)伴随疾病;(6)酗酒史;(7)房颤家族史。
随访(1)卒中危险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新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尤其应注意是否已具备抗凝指征。
(2)目前是否应该抗凝,是否有新出现的卒中危险因素,或存在抗凝必要如血栓栓塞低危患者复律后应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3)治疗后患者症状是否改善,若无改善,是否需更换治疗方案。
(4)是否出现促心律失常的征象或风险,若出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5)在服用AAD的情况下,阵发性房颤是否已进展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是否需要更换治疗方案。
(6)室率控制的疗效如何,静息状态和体力活动时的目标心率是否实现。
随访中要关注房颤是否复发,更要关注患者卒中风险的动态变化、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反应以及治疗目标是否实现。
节律控制的原则采用心律控制策略主要是为了缓解房颤相关的症状,相反,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或控制心室率治疗后无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应注意以下原则:(1)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房颤相关症状;(2)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有限;(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减少房颤发作(而不是消除房颤);(4)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可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5)药物的致心律失常效应和心外不良反应常见;(6)同疗效相比,更应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安全性。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国心血管一级预防指南解读如下:
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通过控制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风险的预防措施。
《指南》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实践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对其要点进行了总结。
由于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单一危险因素的干预指南难以满足综合干预的需求,且不同指南给出的推荐建议也不够统一,给临床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困难。
《指南》系统阐述了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血压管理、血脂管理、2型糖尿病管理和阿司匹林的使用6大类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核心策略,且采用一套风险评估流程同时指导降压、调脂、降糖和阿司匹林使用多种干预措施,前后贯通,适用于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2024心血管指南解读1.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哎呀,这可太重要了!就像我们走路需要地图一样,这指南就是心血管健康的地图呀!比如说,我们知道要多吃蔬菜水果对身体好,那在心血管指南里是不是也有类似这样明确的指引呢?2.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哇塞,这能让我们更清楚怎么保护我们的小心脏呀!好比汽车需要定期保养,我们的心血管不也需要精心呵护吗?像定期运动,不就是给心血管做保养嘛!3.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嘿,这可是关乎我们心脏健康的大事情啊!就像战士上战场要有作战计划,我们对抗心血管疾病也要按照指南来呀!比如戒烟,不就是保护心血管的重要一步吗?4.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哟呵,这可不能小瞧啊!想想看,建房子需要蓝图,那维护心血管健康不也得靠指南这个“蓝图”嘛!像控制血压,不就是照着指南在行动吗?5.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哎呀呀,这可太关键啦!好比航海需要灯塔指引方向,这指南就是我们心血管健康的灯塔呀!比如说避免过度劳累,这在指南里肯定有强调吧!6.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哇哦,这真的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就像厨师做菜需要菜谱,我们保养心血管也需要指南呀!像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呢,不是吗?7.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嘿呀,这可是宝贝呀!如同一个好老师能指引学生,这指南就是我们心血管的好老师呀!比如合理用药,不就是跟着指南走嘛!8.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哟,这绝对是不能错过的呀!想想电脑需要更新系统,我们的心血管知识也需要根据指南来更新呀!像定期体检,不就是按照指南在行动吗?9.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哎呀妈呀,这可太有用啦!好比乐队需要乐谱才能演奏出美妙音乐,我们保护心血管也需要按照指南来呀!比如避免高盐饮食,这肯定是指南强调的吧!10. 2024 心血管指南解读,哇,这就是我们的健康密码呀!就像开锁需要正确的钥匙,这指南就是打开心血管健康之门的钥匙呀!像保持充足的睡眠,不也是指南建议的吗?我的观点结论:2024 心血管指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去了解和遵循,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让我们拥有更强健的心脏!。
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重点解读一、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上)1.A2、C3、A4、E5、E6、B1、长期血压增高容易引起损害的器官是(A、心、脑、肾)2、患者男性,45岁,血压为145∕95mmHg,该患者的血压属于(C、高血压)3、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普通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为(A、5)克4、高血压的病因是(E、以上都是)5、高血压严重情况建议急救车转诊的是(E、以上都是)6、SBP≥(B、140;90)mmHg和DBP<(B、140;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二、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下)1、A2、D3、B4、C5、D6、D1、尤其适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有充足证据证明可改善预后的降压药是(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2、心率快的青年患者选用的降压药为(D、β受体阻滞剂)3、高血压降压目标收缩压<(B、140;90)mmHg且舒张压<(B、140;90)mmHg4、痛风的高血压患者禁用(C、睫嗪类利尿剂)6、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一般不会有(D、干咳)三、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版)解读1、A2、A3、C4、A5、E6、D1、对高血压伴心率增快者的药物治疗中,如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者可用(A、非二氢毗咤类钙拮抗剂)2、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建议静息心率控制在(A、80bpm以下)3、常用兼具降压和减慢心率的药物有(C、地尔硫卓)4、《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版)》建议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干预切点定义为静息心率(A、>80次∕min)5、以下哪项不属于八条临床建议(E、对高血压伴心率增快者药物治疗首选伊伐布雷定)6、使静息心率增快的药物不包括(D、地尔硫卓)四、房颤的基层诊治方案1、D2、B3、D4、A5、A6、E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LVEF显著降低,静脉使用(D、胺碘酮)2、房颤持续时间>7天,为(B、持续性房颤)3、LVEF≥40%AF患者可口服(D、以上都可以)4、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AF,(A、电复律)是首选方法5、房颤的一线用药是(A、β受体阻滞剂)6、房颤的心电图表现是(E、以上都是)五、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1、C2、B3、E4、A5、A6、C1、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经合理改善生活方式和他汀治疗后TC水平仍不达标可使用(C、胆固醇吸收抑制剂)2、临床调脂达标,首选(B、他汀类药物)3、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E、以上都是)4、20-40岁多久筛蛰一次血脂(A、5年)5、调脂目标值在极高危者LDL-C<(A.1.8)mmol/L6、LDL-C≥(C、4.9)mmol/L为高危人群六、心力衰竭的合理用药相关指南解读(上)1、D2、A3、B4%D5、E6、C1、哪种情况禁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D、双侧肾动脉狭窄)2、痛风禁用哪类利尿剂(A、睡嗪类利尿剂)3、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反应不包括(B、高钾血症)4、下列为保钾利尿剂的是(D、氨苯喋咤)5、慢性心力衰竭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后的不良反应有(E、以上都是)6、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依那普利的日目标剂量是(C、10)mgbid七、心力衰竭的合理用药相关指南解读(下)1、D2、A3、C4、D5、E6、B1、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起始剂量是(D、2.5)mgbid2、慢性心力衰竭血钾》(A、5)mmol/L,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3、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初始剂量(C、20)mg(1片)qd,至少观察2周再加量4、慢性心力衰竭收缩压<(D、90)mmHg禁用β受体阻滞剂5、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伊伐布雷定的禁忌证是(E、以上都是)6、急性心力衰竭应用利尿剂,首选(B、禳利尿剂)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指南解读(上)1、B2、E3、C4、D5、A6、E1、下列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是(B、缺血性心肌病)2、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E、以上都是)3、稳定型心绞痛缓解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症状的一线治疗药物不包括(C、曲美他嗪)4、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首选(D、硝酸甘油)5、缺血性胸痛特点不正确的是(A、典型发作部位在胸骨体之后,可波及胸前区,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清楚)6、(E、钙拮抗剂)是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脉痉挛为主心绞痛患者的一线用药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指南解读(下)1、A2、B3、B4、C5、D6、E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药物首选(A、阿司匹林)2、不稳定心绞痛诊断要点错误的是(B、肌钙蛋白增高)3、对疑似ACS的患者争取在(B、10)分钟内完成临床检查4、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列哪项不是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C、P波减小消失)5、阿司匹林首次剂量负荷是(D、300)mg嚼服6、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是(E、以上都是)十、血脂领域指南共识及研究进展1、B2、D3、A4、C5、D6、D1、贝特类作用机制不包括哪个?(B、抑制残粒胆固醇代谢水平)2、与2020《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描述不符合的是哪个?(D、对于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及高TG患者,LDL作为首要目标)3、2021ESC指南建议将(A、非HDL-C)作为所有患者的一个合理的替代治疗目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症或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血管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高效、准确的诊疗工作。
诊疗指南
以下是心血管科临床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1. 疾病分类与诊断:详细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包括心脏病、动脉疾病、静脉疾病等。
2. 检查与评估: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工作,例如心电图、血液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3. 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4. 介入治疗技术:介绍心血管科常用的介入治疗技术,如心导管手术、心脏搭桥术、血管成形术等。
5. 康复和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和护理提供相应指导,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合理应用、心理护理等。
操作规范
以下是心血管科临床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术前准备:详细列出进行心血管手术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病史调查、体检、检查结果评估等。
2. 手术操作步骤:详细描述心血管手术的操作步骤和相关注意
事项,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术后处理:介绍心血管手术术后的处理方法,包括疼痛控制、伤口护理、并发症预防等。
4. 并发症处理:针对常见的心血管手术并发症,提供相应的处
理方案和建议。
5. 随访与评估:指导医务人员进行术后患者的随访与评估工作,以及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指导。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清晰明了的心血管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旨在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在使用本指
南时,请确保独立做出决策,并遵循简单、无法律复杂性的策略。
注意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中国指南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3.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欧洲指南1. 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 欧洲房颤管理指南3. 欧洲肿瘤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4. 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5. 欧洲心衰管理指南6. 欧洲新型口服抗凝药指导更新7. 冠心病和/或房颤患者出血后抗栓治疗ESC专家共识8. ESH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声明美国指南1. ACS血运重建适用标准2. STS房颤外科消融临床指南3. ACC/AH颇防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4. ACC/AHA成人房颤/房扑患者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5. AHA/ACC/AG老年人心血管病管理知识缺口科学声明6. ACC/AHAS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指南更新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白1. 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指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 TG。
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形成。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载脂蛋白(Apo )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此外还有脂蛋白(a)[Lp(a)]。
各类脂蛋白物理特性、主要成分、来源和功能如表1。
表1•脂蛋白的特性和功能加覺虑芒宦』o/ml 1WliAi;CM r 0,950TG酩 Al TIG巧卜匸.卄话屯上耳也悄*心L却-凱w% E CsIDL loos-t ms TG.虺谢H Be E腼L巾TG*■戰壇緊后轴t V LDL ntt,LOL 1 Ory.i 血加⑵萨富睪目〒Vl£O【Di 'I' *JR1B鼻的畫皤 4曼谭介耳画聂弊胸雄创即取和".;国.Tgli鱼囉相監HDL IOS3-121Q B-1Q Al w. A?. Cn I ■菱幣脏狗卩曲含厦HItWtM酬烟禅命瓠HDL疋巧ASCvb盒檢\L阳1 1 056-1 躅3C FiSU Bqq . IM司讯「^SCVD Hi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舟LDL強股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 CM;* :VLDL (SEL胃;5琳雀包飢L 岸可■磴由耳口LDL 曲 IK.1 D HDL V 曙團乩I B Leld. It 90 '0 甘iZKi ASM 朋甘世业t! H卫[克軌S IE哥自电酗I2. 血脂检测项目临床上血脂检测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
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l、ApoB 和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3. 血脂适合水平和异常切点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 ASCVD发病危险。
本指南对我国人群血脂成分合适水平及异常切点的建议(表2)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也参考了国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
需要强调,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
表2•中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mmol/L(mg/dl)]TC LDL-C I-UL-C非—HDL-C TG 理愎水平<2.6 (100)w 3.4 (130)合适水举<52 ^200 )<3.A(130)<4.1 |150}< 17(150)込塚升高产5 2 (200) E 】犷34 (130) H H 4.1 门60) A A 1.7 0 50)且<6.2 (240)<44 (100)<4.9 1190)<2.3(200)升离/ 6 2 ^210}至4 J 1160)# 4 .9 (190} 2.3 (200) |降低<1.0 啊6汴ASCVD =7林尅样悼化啊心即百烷病T匚一总胛忠祈LDL-C 仕耳塔昭皓白阴】曲常HDL-C:高聖度脂匪白胆固醇;S-HDL-C 非离密度脂医白胆固礴甘池一旣4 •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分类较繁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原发性高脂血症)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表3)。
1F 不种合褂.评怙"年ASCVD 疑病片齡个数"血-冷田固酣水李廿庁(mmol/L3 1吨TC4川或11.8 ■ LDL -C <2.64.1 tsTC<5 2(2.6 叫 LDL-C <3.45.2 W TC <7.2| 或 I 3A S LDL-C </1.9尢高JlUh0-1金 2吓3个低構[<5% 1 低削<5% ) 壯用」^5% ) 低血<5% ] 低塔」<5% ) 址少”… LI H ・■ 低街<5% '中於:耳湍-0阴!■科■在WEEn ■ffiEStagE^lTCTGHDL-C 相占于WHO 表刎户!肿址1酪T : itII a T^f TG JlL^iJLIV. 1 混合丿卩為賠血症H b. Ill . IV . V1 氐 HDL-C H11 址氐注 TC :总护周障;TG :甘油三酯;HDL-C :高密度月旨弟白胛固酣;2卜。
II*界卫件一细织5 •血脂异常检查早期检出血脂异常个体, 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有效实施ASCVD 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
健康体检也是检出血脂异常患者的重要途径。
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20〜40 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ASCVD 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因ASCVD 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 院24h 内检测血脂。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⑴有ASCVD 病史者;(2)存在多项ASCVD 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 性高脂血症患者;(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6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根据ASCVD 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评估应按照推荐流程进行; 年龄低于55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风险。
图1.ASCVD 危险评估流程图和合-卜列忙窝焦件者.可百纭列划昌危或炕氐尼人站 騷空危ASCVD 唐舌商危小 \LDL-C 七 rnmcl/L TC 7 3 mmol/L[矣穴.細肖■.古 ,貝年肃事窃貝右殴下怪童2项及以I ■用险因泰老.建哭冉搗趣 」收缩锂亠160 mmHg 或舒卓上二100 mmHg井-HDL-C 5.2 nuriol/L ( 200 my/dl )HDL'-C < 1 .Q mrtlol/L ( 4G n g/(jl 1注:fiHS 啞烟、H HDL-C a 男性m 関岁雅女性冬阳多。
tf 性嘗痕恵宕的危险评怙及沿疗蚪 0见特殊人群曲脂异常的消疗。
ASCVD :动脉粥样碟比性心血監疾病;TC :忌翌固6^:LDL-C ;低瞎便 脂糧白AS 囱礴,HDL-G 高密度脂旻白恵阖橹|非-HDLC 非高离度赌蛋白朋固醉日211休歪指数; 1右:弗皿压 0个 1个 2 6 3牛■ <6% )ASCVD1O 年发病危险曲中灌且年龄小于西的古・评估余生殖险中倫’5%低危[<b% J7 •血脂异常治疗原则1)临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I/A)。
2)推荐以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I/A),而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lla/B)。
3)调脂治疗需要设定目标值(I/C)。
不同危险人群需要达到的 LDL-C/非-HDL-C目标值有很大不同(表4, I/B)。
表4•不同ASCVD危险人群降LDL-C/非HDL-C治疗达标值LDL-C非-HDL-C(130 mg/dl) ^2.6 mmol儿(WO mg/dl> Fimmci"(70 TnnAH}ud 1 mmol/L (1 60 mg/dl) mmol/L (1 30 mg/dl) <2.6 mmol几(1 oo my/dl)洼I ASCVD-动赫牌株殛化恃心仲管疾病;LDL-C:低議廈月&状白庐冋片亨;HI--HDL-C 勻卜离犠住隔颈白肿圧1附4)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基本目标值,则可考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lla/B)。
临床上也有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LDL-C从基线值降低30%左右(I/A)。
非-HDL-C目标值比LDL-C目标值约高0.8mmol/L (30mg/dl)。
不同危险人群非-HDL-C治疗目标值见表4( I/B )。
5)为了调脂达标,临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I/A)。
建议临床依据患者血脂基线水平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如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获得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I/B)。
6)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I/A)。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
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
8.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表5•生活方式改变基本要素限制便LDL-C升高X]膳诲成分TP阳肪肋酸V忌能用的7%< 300 mg/d丄書加降愦LDL-C 的愴愉成分槓韧固刖2-3 g/d水濬怕狀負纤缩10-25 Q/d调节到能辔保持理履体童或減轻体更身体活功书t导自中毒呈躬复张!feu 冃人茎少曲L 200 心J热屋>± LDL-C彳瓦雷度月旨烦匕叩囚附9. 调脂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推荐将中等强度他汀作为中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他汀不耐受或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或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应考虑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注意观察调脂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