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6.2.2食物链和食物网导学案济南版
- 格式:doc
- 大小:333.50 KB
- 文档页数:7
生物济南版八下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学会书写食物链。
(重点、难点)2、会解释生物富集现象。
(难点)3、体会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学习过程:一、食物链阅读课本58-59页,观察58页图和59页图,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食物链?2、写出58页图的食物链,然后再试着自己写一条食物链。
3、分析下列的食物链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分别存在什么错误。
(1)蝉→螳螂→黄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3)树→虫→鸟→细菌(4)阳光→草→鼠→蛇总结:书写食物链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以为起点。
(2)箭头指向,直到最高级别的。
注意中间用箭头表示。
(3)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和因素。
4、什么是生物富集?5、59页图中,DDT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有什么规律?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二、食物网阅读课本60—61页,观察61页图,回答问题。
1、什么是食物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什么有关?2、在草→蝗虫→食虫鸟→鹰食物链中,说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分别是谁。
鹰在食物网中的消费级别是固定不变的吗?思考: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如果兔的数量减少,鹰、鹿、草的数量会怎样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达标检测:1.食物链反映了一个生态系统中( )A.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B.各类生物之间的空间关系C.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D.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2.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A.绿色植物B.食草动物C.食肉动物D.微生物3.下列各组生物中,能构成食物链的是( )A.草、鼠、兔B.草、兔、鹰C.马、牛、羊D.鲜花、蜜蜂、蝴蝶4.下列生物中,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A.小麦、玉米B.昆虫C.青蛙D.人5.在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中( )A.草是生产者B.只有狼是消费者C.狼是生产者D.兔是生产者6.下列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狐B.植物→鼠→蛇C.植物→鹿→羚羊→狼D.鼠→蛇→鹰7.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A.小猫吃鱼B.黄鼠狼吃鸡C.长颈鹿吃树叶D.松鼠吃蘑菇8.在“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 A.草B.食草昆虫C.蜘蛛D.食虫鸟9.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禾苗→螟虫→青蛙→蛇,若该农田使用了能长期存留在体内的农药DDT后,仍有上述生物长期存在,则体内含DDT最高的是( ) A.禾苗B.螟虫C.青蛙D.蛇10.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是因为( )A.许多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B.生产者个体数目总是要超过消费者个体数目C.在所有食物链上都有进行化学合成的个体D.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11.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一、课堂教学梗概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重点食物链和食物网3、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5、教学媒体相关的录像资料、课件7、教学过程面对新教材,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初中学生,如何引起并保持他们对生物的兴趣,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作到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合作是成功的关键,体验是达到彼岸的桥梁。
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恰当的评价,又会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探究。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朱绪兵老师“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上述理念。
他以热带雨林主题曲的画面配以娓娓动听的旁白,把人带入迷人的生物世界,接着演示食人鱼的事件,引起问题冲突,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真相,自然就想到“吃与被吃”上来。
问题一个一个出现,学生的探究就一步一步的深入,始终是在兴趣盎然中进行。
他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合作尝试完成食物链的连接。
接着用自己在食物网中处于什么位置,同学在思考、争论中得以进步。
设计了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分小组完成不同的食物网,并进行交流。
使学生遇到了挑战,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人都有表现的欲望,特别是初一学生,教师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次机会,都对他们产生良好的效果。
除了合作交流,回答问题外,有安排了小组到黑板上粘图片连食物网,来展示学生的才华;让学生给画面配音,提升他们的创造才能。
教师又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很必要的。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2食物链食物网导学案设计(无答案)年级八 学科 生物 制定日期课型 新授 课题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富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食物链、生物富集和食物网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总结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学习,认同各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教学重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生物富集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旧知、做实铺垫:【处理方式】教师巡视,小组之间互相检查,记不住的先站着,教师记下姓名,课下再继续提问。
【设计意图】提问上节课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个成分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把一检问题展示出来要求学生把课本、纠错本,红色笔提前准备好。
第二步:引课示标、明确方向(齐读) 导入:【导语】用图片导入,学生结合图片中的画面,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个人修订者初级次级三级树→蝉→螳螂→黄雀【处理方式】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一边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
分钟。
生物富集被吸收后难以分解,不断积累。
消费级别越高,体内有害物质积累越多。
2:学生应用巩固应用所学知识点。
2概念:书写规则: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1.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2.食物链必须以生产者开头,以高级消费者结束。
什么是食物网?食物网内各种数数右图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食物网的组成,同时学生通过练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下列各项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图示是( )3.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A.草←食草昆虫←青蛙B.草→食草昆虫→青蛙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4.草原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是( )A.牧草、兔B.狼、牧草C.狐、牧草D.兔、狐5.几位同学对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不正确的是( )A.草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C.保护食虫鸟对人类有益D.多条食物链就可构成生态系统6.下列各项可表示食物链的是( )A.蛇→鹰B.植物→鼠→狐C.鼠→蛇→鹰D.兔→植物→鹰7.如图所示食物网中的X、Y、Z生物,既属于初级消费者,又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 A.X B.Y C.Z D.Y和Z8.a→b→c→d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c与b间是捕食关系B.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C.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D.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B.若昆虫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影响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最长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10、(2014湘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机物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11.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6.2.2食物链和食物网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
3、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二.学习重难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基础探究1、概念: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表示(1)生产者是,是基础环节。
(2)初级消费者是。
(3)次级消费者是。
(4)蛇是消费者。
3、生物富集(1)概念:有害物质通过在生物体内不断使其浓度随级别的升高而逐步的现象。
(2)结果: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
二、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
2、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相互,某一物种数量突然变化,就会牵动整个,影响生态系统的。
三、练习1.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A.该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B.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D.生物圈里各种生物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赖2.梅溪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梅溪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梅溪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B.生活在梅溪湖中的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梅溪湖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是太阳D.梅溪湖中存在食物链:太阳→浮游植物→小鱼→大鱼【答案】C3.《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
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树←蝉←螳螂←黄雀B.蝉→螳螂→黄雀C.黄雀→螳螂→蝉D.树→蝉→螳螂→黄雀【答案】D4.在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A.缓缓上升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答案】D5.下列各项中,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小麦→鼠→蛇→鹰B.阳光→草→兔→狐C.鼠→蛇→鹰→腐生细菌D.草籽→麻雀→鹰→土壤【答案】A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济南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课标内容要求】3.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标学业要求】运用图示或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课标教学策略建议】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用恰当的形式呈现,发展学生的建模思维。
【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和构建食物链活动,能正确书写食物链,逐步形成建模思维。
2.通过分析图片资料和模拟生物富集活动,能正确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能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3.通过食物网模拟活动,体验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并能认同生物圈中的生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评价任务】1.完成任务一。
(指向目标1、检测目标1)2.完成任务二。
(指向目标2、检测目标2)3.完成任务三。
(指向目标3、检测目标3)【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首先给大家带来一段惊心动魄的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结束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大家能不能向视频中猎豹一样有气势的说出来,你看到了什么?(猎豹在捕食羚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出示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行阅读“学习目标”。
(板书: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①)二、学习任务一:食物链1.观看视频,建构食物链,得出食物链的概念。
(1)请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来表示出猎豹与羚羊之间的捕食关系?(学生选择→,教师点拨:箭头方向代表着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确定箭头方向是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猎豹通过捕食羚羊获得物质和能量,羚羊又是通过捕食什么获得物质和能量的呢(草)→写出完整的食物链:草→羚羊→猎豹,总结概念: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_________。
板书:食物链食物关系②2.参考教材P58页第二段,分析食物链的组成,归纳食物链的正确写法,学会正确书写食物链。
6.2.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重点)2.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难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2.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和实验相结合、小组讨论动手实验。
讨论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1.教具(绳子、模型帽子)2.图片、视频和文本资料、教学课件ppt。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这堂科学课先请5位小助手来帮个忙。
2.菜青虫与青菜这两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用一个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青菜→菜青虫)。
注意:箭头的方向,从被吃的生物指出来。
3.安排其他同学的生物头饰。
二、新课学习(一)食物链概念1.五位同学代表的生物以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来排个队,排头朝着老师。
2.谁来说说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食物链)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下有趣的食物链。
板书:有趣的食物链——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生物学家给起名叫做食物链。
4.回忆下,自然界中还有没有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呢?5.成语中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中有没有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谁来说说看。
怎么用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蝉→螳螂→黄雀)6.蝉要吃什么?黄雀又会被谁吃?将食物链补充完整。
7.比较两条食物链,总结出食物链的特点。
(完整的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
)(二)生物富集图片展示有毒物质积累过程,思考下列问题:1.大家能否利用刚刚所学的食物链知识,推测DDT如何进入鸟体内?2.这种现象称为什么?3.有种农药叫DDT,很容易随水进入海洋,这种农药既不能经代谢排出体外,也无法被分解,来看一组数据,哪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为什么?4.生物富集的定义是什么?大家在书上看一看,从水中到浮游生物体内,DDT富集了多少倍?到小鱼体内?到大鱼体内?鸟体内?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生2、学科:生物学3、课时:1课时4、学生准备:课前自主预习教材,完成预习学案。
并记录自己的疑惑。
教学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生态系统》的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食物链。
要求学生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说说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引出科学概念“食物链”。
播放课件,通过观察,分析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理解生物富集现象。
第二部分:食物网。
学生根据课件中材料,讨论由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的“食物网”,并认识食物网。
学情分析:本节课依据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能阐述生物富集现象。
3、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4、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能力目标: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3、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来源:]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食物链。
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录像资料、课件学生准备:课前自主预习教材,完成预习学案。
并记录自己的疑惑。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式和角色扮演法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活动过程与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百度视频】动物世界之动物捕杀现场/show/lHiBzd0JRfbur1EUs0gMfA...html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生物圈中的捕食关系,进而认识食物链。
6.2.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食物链中的每一种生物都极其重要,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现象(生物富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草地、树木、昆虫、鸟、狐、兔等;足够长的绳子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请说出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一)食物链(过渡)在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植物作为生产者,动物作为消费者,那么植物和动物,动物以及动物之间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呢?1.课件展示:草原上的四种动物——草、青蛙、蚱蜢、蛇。
(1)活动:请同学到讲台上,分别把上列四种生物的头饰带到各自的头上,并把左胳膊伸直,各自指向自己的捕食者,站成一排。
(2)质疑:这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那么什么是食物链呢?学生讨论、交流、反馈,明确: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
(3)如何正确书写食物链呢?课件展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思考:(1)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3)通常怎样书写食物链?(4)可以用线段代替箭头吗?箭头的指向是一定的吗?学生讨论、交流、反馈,师生共同总结:(1)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它们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3)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丁……”(4)不能。
因为箭头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其方向总是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1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学会书写食物链,掌握食物链书写的规则.3.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理解发生生物富集现象的原因.4.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二、预习导航1、 什么是食物链?2、完成下列食物链图解1)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2)食物链是由 和 构成的。
3)在一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3、请写出下列两条食物链,分别标出它们的消费级别?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4、什么是生物富集现象?一些有害物质和某些杀虫剂,可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 ,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5、什么是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 彼此交织在一 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
三、探究、合作探点一 食物链的书写规则?探点二:什么是生物富集现象?1)写出图6.2---5中的食物链2)图中的DDT 在食物链中是怎样传递的?3)为什么消费者级别越高,体内的浓度越大?4)生物富集现象对生物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探点三、请你画出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兔 吃草籽鸟1)图中共有( ) 条食物链。
2)食物链最 长的一条是( ) 。
3)鹰在图中的消费级别是( )。
4)若上图是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 )。
5)当上述食物网中鼠的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四、课堂小结五、小组评价 六、作业布置草 蚱蜢 青蛙 蛇( ) ( ) ( )( )鹰蛇 鼠 草。
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题 6.2.2食物链和食物网(1)课型新授学生姓名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能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力目标:能分析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
学习过程修订一、自主学习
(一)自读课本P58-61内容,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课本上有的可不必填写,画出即可。
能解决的画“√”,不能解
决的画“ⅹ
1、什么叫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2、动植物之间是借助于相互联系起来的?
3、如图6.2-5: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谁?消费者有哪些?
(2)、试写出这条食物链:
(3)、在这条食物链中,它们的消费级别一样吗?
(4)、在这条食物链中,谁是最基础的环节。
7、什么是生物富集?
8、为什么消费者级别越高,体内
三、归纳总结
6.2.2食物链和食物网(2)--基础巩固
1、食物链是指:。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与的关系,或关系。
2、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于相互联系起来的。
3、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消费者有、、。
(2)、在这条食物链中,它们的消费者的级别一样吗?
(3)试写出这条食物链:。
(4)、在这条食物链中,是最基础的环节。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中有没有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
怎么用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完整的食物链一般从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
5、生物富集是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等重金属和某些,可以通过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
6、通过作用,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
的消费者体内的积累量能够增加,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7、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个体数量越,食物网就越。
8、和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和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9、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玉米→鼠→蛇→刺猬
B、阳光→青草→鼠→蛇→人
C.一个食物网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6.2.2食物链和食物网--当堂训练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
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
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
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捕食鸟。
(1)右边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完整,请你补充画完整。
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食物链
有__ __条。
请写出最长的一条
,和
最短的一条
(2)该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
和。
缺少的生物成分
是,
作用是。
(3)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_____ __和_______ 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_________,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
(4)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繁殖,毁坏森林。
(5)此食物网中生产者指_________,
其作用是。
(6)此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是。
2.图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A微小的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E大鱼。
图中的圆点表示的是排入水体中的某些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
圆点的多少表示有毒物质量的多少。
(1)如图这些积累了很多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后果。
(2)有毒物质在这些生物体内分布有何规律? ________ .
(3)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三级消费者是_________ 。
(4)为什么消费者级别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浓度越大?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