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词类活用
- 格式:ppt
- 大小:5.32 MB
- 文档页数:7
文言文词类活用练习一、翻译句子,指出活用的名词,探究其活用的规律(一)名词用作动词1.籍.吏民,封府库。
2.刑.人如恐不胜。
3.杖.汉节牧羊。
(《苏武牧羊》)规律1:4.驴不胜怒,蹄.之。
5.汝幸而偶.我。
6.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规律2: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8.左右欲刃.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规律3:10.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11.二月草已芽.。
1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规律4:13.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14.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规律5:15.儿涕.而去。
(《促织》)16.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规律6:17.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8.今王鼓乐..于此。
(《孟子》)1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规律7:(二)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条件:主语+ 名词【状语】+ 谓语1.相如廷.叱之2.吾得兄.事之3.其一犬.坐于前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现象1:5.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7.道芷阳间.行现象2: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族庖月.更刀,良庖岁.更刀10.其下平旷,有泉侧.出1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现象3:(三)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1.左右欲刃.相如。
2.又郊.败之。
3.合流屈曲而南.。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规律:二、翻译句子,指出活用的动词,探究其活用的规律动词活用为名词1.追亡逐北,伏尸百万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规律1: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6.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规律2::三、翻译句子,指出活用的形容词,探究其活用的规律(一)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小学而大遗2.君安与项伯有故?3.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规律1:6.秦孝公据崤函之固7.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规律2:(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高考复习专题之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就是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那么怎么辨别词类活用呢?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下面分类逐一介绍:一、名词(1)、名词作状语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3、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以及省略的谓语“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触龙说赵太后》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6、秋水时至(名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秋水》7、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秋水》8、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9、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过秦论》10、赢粮而景从(名词“景”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11、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1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夜”充当“驰”“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13、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14、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15、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状语。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一)活用作动词1.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以刃杀”,用刀杀)②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作动,水,游水,游泳)④范增数目项王。
(名作动,用眼睛示意,使眼色)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作动,捕鱼,砍柴)⑥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名作动,筑舍定居)A.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B.能愿动词+名词/数C.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D.名+名/代(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认真从事)②[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留候,爵位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行千里)2.活用为使动词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施动者 + 动词 + 受动者使字句(1)名词的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称王)(2)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狐鸣呼曰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2、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论语〉八则》3、石青糁之石青:用石青。
《核舟记》4、空谷传响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峡》5、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小石潭记》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小石潭记》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9、山行六七里山: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10、东临碣石东:向东。
《观沧海》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愚公移山》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黔之驴》14、四面竹树环合环: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15、手自笔录手:亲手。
笔: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16、孔子东游东: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17、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狼》18、复前行前:向前。
《桃花源记》(二)名词作动词1、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观沧海》2、妇抚儿乳乳: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宴:举行宴会。
《口技》5、有仙则名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狼》10、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岳阳楼记》11、任意东西东西: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12、每至晴初霜旦霜: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三峡》14、浑欲不胜簪簪:插簪。
《春望》15、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名:命名,给…取名。
《醉翁亭记》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别号。
《醉翁亭记》18、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望岳》19、皆指目陈胜指:用手指示意目: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用竹板打。
文言文词类活用梳理1.元方时年七岁时:名词作状语,当时《陈太丘与友期》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用作状语,按时《〈论语〉十二章》3.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论语〉十二章》4.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论语〉十二章》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论语〉十二章》6.饭疏食饮水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论语〉十二章》7.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二章》8.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诫子书》9.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诫子书》10.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诫子书》11.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诫子书》12.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13.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狼》14.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狼》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狼》16.狼不敢前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狼》17.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狼》18.有仙则名。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陋室铭》19.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
《陋室铭》20.惟吾德馨。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指(品德)高尚。
《陋室铭》21.苔痕上阶绿。
上:名词作动词,长上。
《陋室铭》22.草色入帘青。
青:名词作状语,使……变青。
《陋室铭》23.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陋室铭》24.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陋室铭》25.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
《爱莲说》26.不蔓不枝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
《爱莲说》27.板印书籍板: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活板》28.火烧令坚 火: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活板》29.木格贮之 木格: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木格” 《活板》30.用讫再火令药熔 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活板》31.则以纸帖之 帖: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活板》3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文言文阅读“必备知识”: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一。
“词类活用”必备知识:常见文言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1)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3)形容词使动用法: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使――明显);2. 意动用法:(1)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怎么样。
)3.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
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5.为动用法:为-----怎么样。
如:死国,可乎?皆为死节之臣二。
关键能力:词类活用的翻译第一组:翻译句中加点的词语,注意其活用的特点。
1.晋侯饮赵盾(人名)酒。
使...饮酒2.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察看3.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对...感到奇异4. 梁(人名)以此奇籍(人名)。
认为...特别5.孟尝君客我。
把...当门客6.齐将田忌(人名)善而客待之。
以宾客之礼相待7.赵襄王郊迎甘罗(人名)。
在郊外8.昂其直,居为奇货使...昂高9.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去10.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向前11.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在朝廷上12.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请教13.生死人而肉白骨使...活过来;使...长肉14.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在袖子里15.异姓并起,英俊鸟集像鸟群一样聚集二、文言特殊句式判断与翻译一。
文言特殊句式必备知识(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2)“为”、“乃”、“即”、“则,皆等副词”或否定词“非,未,弗”等副词表否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