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重点名词解释

  • 格式:pdf
  • 大小:202.31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名词解释

1.翼点

2.腮腺床

3.腮腺咬肌筋膜

4.咬肌间隙

5.头皮

6.蝶鞍区

7.海绵窦

8 小脑幕

9.锁骨上大窝

10.封套筋膜

11.颈动脉鞘

12.气管前间隙

13.颈动脉三角

14.颈袢

15.胸膜上膜

16.椎动脉三角

17.乳房后间隙

18.锁胸筋膜

19.肋间壁神经

20.腰肋三角

21.肺根

22.纵隔

23.动脉导管三角

24.心包横窦

25.食管后隐窝

26. 半月线

27.腹白线

28. 腹股沟浅环(皮下环)

29.腹股沟三角

30.小网膜

31.十二指肠球

32.第三肝门

33.胆囊三角

34.肝胰壶腹

35.右肠系膜窦

36.Mcburney点

37.脊肋角

38.肾窦

39.乳糜池

40.会阴

41.盆膈

42.肛提肌腱弓

43. 直肠膀胱陷凹

44.阴部管

45.腰肋韧带

46.听诊三角

47.钩椎关节

48.硬膜外隙

49.窦椎神经

50. 解剖学“鼻烟窝”

51.肱骨肌管

52.桡神经血管束

53.腕尺侧管

54.腕管

55.颈干角

56. 隐静脉裂孔

57. 肌腔隙.

58. 血管腔隙

59.股鞘

60.收肌管

61.腘窝

参考答案

1.翼点: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两横指处,多呈H形。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2.腮腺床:指腮腺深面毗邻的结构,包括茎突诸肌;颈内动、经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共同形成,并借茎突与其前面的颈外动脉分开。

3.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

4.咬肌间隙: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颌第三磨牙,许多牙源性感染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5.头皮:额顶枕区的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颅顶肌(额、枕肌)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因此,常将此3层合称“头皮”。

6.蝶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为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主要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的等。

7.海绵窦: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层之间的腔隙构成。窦内有颈内静脉和展神经通过,颅底骨折时,除伤及海绵窦外,亦可伤及颈内动脉和展神经。

8 小脑幕:是一个由硬脑膜形成的宽阔的半月襞,介于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并构成了颅后窝的顶。其凹陷的前内侧缘游离,向前延伸附着于前床突,形成小脑幕切迹,当幕上的颅内压显著增高时,海马旁回沟被推移至小脑幕切迹的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9.锁骨上大窝:位于锁骨中1∕3上方。在窝底可触及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10.封套筋膜:为颈筋膜浅层,向上附着于头颈交界线,向下附着于颈、胸和上肢交界,向前在颈前正中线处左、右相延续,向两侧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并形成两肌的鞘,向后附于项韧带和第7颈椎棘突,形成完整的封套结构。

11.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

12.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和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等。

13.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内有颈内静脉及属支、颈总动脉及分支、舌下神经及降支、迷走神经及分支、副神经和部分颈深淋巴结等。

14.颈袢:由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的上缘附近,平环状软骨弓水平,分支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

15.胸膜上膜:胸膜顶上方从第7颈椎横突、第1肋颈和第1胸椎体连至胸膜顶的筋膜,称为胸膜上膜,又称Sibson筋膜,起悬吊作用。当行肺萎陷手术时,必须切断上述筋膜,才能使肺尖塌陷。

16.椎动脉三角: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1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三角内的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脉、椎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等。

17.乳房后间隙: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房后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因此,乳房可轻度移动。乳腺癌时,乳房可被固定在胸大肌上。

18.锁胸筋膜:胸壁深筋膜深层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部分称锁胸筋膜。胸肩峰动脉的分支、胸外侧神经和头静脉等穿经该筋膜,手术切开锁胸筋膜时,应注意保护头静脉和胸外侧神经。

19.肋间臂神经: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后支较粗大,称肋间臂神经。该神经斜穿腋窝底至臂内侧,分布于腋窝底和臂上部内侧的皮肤。

20.腰肋三角:位于膈肌性部的腰部和肋部之间,底为12肋,其前方与肾相邻,后方有肋膈隐窝,故肾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撕破而引起气胸。腰肋三角是膈疝的好发部位。

21.肺根:为出入肺门的结构被胸膜包绕而成。

22.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组织的总称。

23.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内有动脉导管(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24.心包横窦: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心包腔间隙,可通过一手指。心和大血管手术时,可在心包横窦处钳夹升主动脉和肺动脉,以暂时阻断血流。

25.食管后隐窝:右侧纵膈胸膜在肺根以下常突入食管与奇静脉和胸导管之间,形成食管后隐窝,故经胸做食管下段手术时可能破入右侧胸膜腔,导致气胸。

26. 半月线:又称腹直肌线或Speigel线,为腹直肌外侧缘的弧形线。右侧半月线与肋弓相交处为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侧Murphy点。

27.腹白线:亦称白线,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织而成,上宽下窄。

28. 腹股沟浅环(皮下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三角形的裂隙即腹股沟浅环(皮下环)。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29.腹股沟三角:又称Hesselbach三角,由腹直肌外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三角区内无腹肌,腹横个筋膜又较薄弱,加之腹股沟管浅环也位于此处,因此是腹前外侧壁的又一薄弱部位。

30.小网膜:是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包括左侧部的肝胃韧带和右侧部的肝十二指肠韧带。

31.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上部近侧段黏膜平坦无皱襞,钡餐X线片下呈三角形阴影,称十二指肠球。此部前壁好发溃疡。

32.第三肝门:在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