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方位及日影的判断
- 格式:ppt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15
太阳视运动1。
概念肉眼看到的太阳在天空的运行轨迹。
2.太阳升、落的方向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3.正午太阳的位置(12:00)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4. 直射点的纬度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与极昼圈(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度数互余。
⑵出现极昼的地方,一天中日出太阳高度加上正午太阳高度除以2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即:θ=(h日出+H正午)/2⑶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其度数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5.太阳视运动图的构成(1).地平面及四个基本方向:(2).地平面及上的:“穹庐"似的天空6.以北回归线以北至极圈某地图示太阳视运动a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 该地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b 二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该地日出正东 日落正西c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 该地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7。
极昼范围内的太阳视运动⑴极昼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线圈)上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极昼圈上,全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当地时间0时(或24时),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大小为阳光直射点所在纬度数的2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即可推知))。
例如,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 °时,极昼圈(其纬度为南、北纬(90°-h °)上某地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及其视运动轨迹,如图1、图2(南半球极昼圈太阳视运动图)和图3(北半球极昼圈太阳视运动图)所示。
图2图3⑵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角都大于0°,其中日最小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射点纬度数的2倍,并且日最小太阳高度角的度数等于该地纬度与极昼圈之间相隔的纬度数.例如,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 °时,极昼圈纬度为90°-h °,此时处于极点与极昼圈之间地带的某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及太阳视运动图如图4、图5(南半球图)和图6(北半球图)所示。
日影的变化规律
日影是指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上形成的影子。
随着太阳的位置和时间的变化,日影也会发生变化。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日影的变化规律。
日影的长度和方向会随着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方位角是指太阳在地平面上的方向。
当太阳高度角较低时,日影会变长,方向也会变得斜向地面。
当太阳高度角较高时,日影会变短,方向也会变得更加垂直于地面。
日影的长度和方向还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所以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日影长度和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在正午时分,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角最高,此时日影最短,方向也最垂直于地面。
而在早晨和傍晚时分,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角较低,日影会变长,方向也会变得斜向地面。
日影的变化还会受到季节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在不同季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在冬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远,太阳高度角较低,日影会变长,方向也会变得斜向地面。
而在夏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近,太阳高度角较高,日影会变短,方向也会变得更加垂直于地面。
日影的变化规律是由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地球自转和季节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日影的变化来了解太阳的位
置和时间,也可以利用日影来进行日晷的制作和使用。
日影朝向与长度的变化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日影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探讨日影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日影朝向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其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呈负相关。
一、日影朝向的变化1、日出、日落日影朝向的变化日出日落时间地区太阳方位日影朝向太阳方位日影朝向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北半球夏半年极昼地区(除极点)正北正南正北正南二分日全球正东正西正西正东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北半球冬半年极昼地区(除极点)正南正北正南正北2.正午日影朝向的变化(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正北。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日影朝正南。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当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就在物体底下,其他时间有时朝正北,有时朝正南。
二、日影长度的变化(1)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短;日出与日落时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长。
一天中日影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
(2)一年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日影最短;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长。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情况则相反。
在太阳直射点上,日影长度为0。
【典例精析】下图为武汉市某校学生用一定长度的竹竿测日影略图,其中O A为竹竿,OC是正午时竹竿的影子。
回答下列问题:假如武汉某天的竿影周日运动路径为,请绘出经过此地的经线【巩固练习】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ˊ,通过tanα=OP/ OPˊ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
据此回答1—3题。
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12:00B.12:40 C.11:20D.11:002.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线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
影子问题一、日影朝向(一)分布规律1.日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①北回归线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②南回归线以南至南极圈之间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③北极圈以内的地区(不包括北极点),若出现极昼时,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子夜时的日影朝向正南。
④南极圈以内的地区(不包括南极点),若出现极昼时,正午日影朝向正南,子夜时的日影朝向正北。
⑤北极点若有极昼时,其一天中的影子始终朝向正南(太阳也在正南,太阳与影子的位置相反),但位置是变动的。
⑥南极点若有极昼时,其一天中的影子始终朝向正北(太阳也在正北,太阳与影子的位置相反),但位置是变动的。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有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二)应用意义1.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怎么根据影子辨别方向
方法一:太阳是由东向西移,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
例如,早晨6时,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到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时,太阳到正西,影子则指向东方。
因此,可用太阳和物体的阴影概略地测定方向。
方法二:俗话说:“立竿见影”,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是东西方向,与AB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相反方向是北方。
依此法测定方向,插杆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
特别是中午12时前后。
如11时半和12时半这两个时间的影子长度几乎相等,顶点的连线刚好指向东西方向,连线的垂直线也能较准确地指出南北方向。
1。
太阳视运动及日影运动规律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日月星辰是不停地自东向西绕地球运动,即产生了日月星辰的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方面的题比较多,同时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如何突破,在这里,我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和课本理论知识,总结出以下规律。
一、确定正午太阳的位置及日影朝向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简图(图1),解释的是太阳直射时的情况,也就是正午时的情况,由此,根据已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当地纬度位置来确定正午太阳的位置及日影朝向。
不同点观测正午太阳的位置及日影朝向二、确定全天太阳升落情况及日影朝向下面我们结合地球上看太阳升落的视运动图(如图2),以及由此得出的相对应的日影日运动轨迹图,直观的对太阳出没方位问题作一探讨。
图2所示为北半球某地(例如北京)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则:1、春秋分日,太阳运行轨迹如B曲线所示。
此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向落下,白天其它时段,太阳始终位于观察者(偏)南方天空。
太阳高度越高,日影越短,由于太阳方位与日影朝向相反,此地日影日运动规律如图3所示。
2、夏半年时,以夏至日为例,太阳运动轨迹如A曲线所示。
此时,显然可从图中看出A1处时,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A2处时太阳从西偏北方向落下。
从A1处开始,太阳视运动方位渐趋偏南,直到A4时,太阳位于观测地正东方,A3时位于正南方,A5时位于正西方。
用日影图可表示如图4。
3、冬半年时,以冬至日为例,太阳运行轨道如C曲线所示。
此日,C1时,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C2时太阳从西南方向落下,正午时(C3),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运动规律如图5所示。
概括结论如下:1、日出日落方位:①从理论上讲,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②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a、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南北半球均如此(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b、北极周围出现极昼,出现极昼的地方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0时),从正北方向落下(0时);③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a、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b、南极周围出现极昼,出现极昼的地方太阳从正南方向升起(0时),从正南方向落下(0时);④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⑤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日影的朝向及长短小专题、日影的日变化,一般我们讨论的时段有这么几个:一天中日影变化轨迹北南N二、日影的长短1、日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成反比,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则越长。
如果直射,则日影的长度为零(即无日影)。
与物体高度成正比。
2 .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正午最短——变长——日落最长 (理论上晨昏线处影子无限长)。
一日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地方时12时的日影最短) 特点: 1)、上午与下午的影子长度与朝向关于正午日影对称。
2)、正午日影方向: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日影向南;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日影向北。
3)、有极夜的地区正午无日影; 午夜有日影的地方是在极昼地区。
4)、极点: 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
例: 下图是新余市某同学9月1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1.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A. 6:00B. 10:00C. 14:00D. 18:002.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 )A. 变短,顺时针移动B. 变短,逆时针移动C. 变长,逆时针移动D. 变长,顺时针移动[2017·天津红桥模拟]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
图甲是天津市某新型居住小区楼房二楼正南向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照片,图乙是太阳能集热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冬季某日晴朗的午后14:30左右,太阳照射该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所产生的影子偏向于照片中( ) A .①处的左下方 B .②处的左上方C .③处的右下方D .④处的右上方C 、日出日落方向及日影朝向的判读 (1)北半球夏半年,全球除极昼地区外,皆日出东北(日影朝向西南), 日落西北(日影朝向东南) 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地区外,皆日出东南 (日影朝向西北), 日落西南(日影朝向东北) 40°N 为例:在杭州(30°16′N ,120°09′E)工作的王先生,于春分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日出日落时刻方位及日影朝向一、知识讲解日出日落时刻方位及日影朝向日出、日落的方位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不同,以北半球为例比较说明:北半球极昼地区(极点除外)极昼期间,日出正北、日落正北,日出、日落时影子朝正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日影朝北。
南半球极昼地区(极点除外)极昼期间,日出、日落时太阳位于正南,日影朝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日影朝南。
二、例题分析下图示意某地的“冰上高速公路”景观,长度约600千米,其中85%的路段由河流、湖泊、沼泽结冰而成,该公路大部分路段一年中仅运行10周左右。
该地一年中有些日子太阳终日不落。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不少务工人员终年在此居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与普通高速公路相比,冰上高速公路A. 平均车速更快B. 来往车辆更多C. 修建成本更高D. 货运占比更高2. 该地可能位于A. 加拿大北部B. 冰岛南部C. 南极洲D. 阿根廷南部3. 在运输补给物资途中,司机驾车行驶在南北走向的路段时,发现升起的太阳在车辆的A. 右前方B. 右后方C. 左前方D. 左后方【答案】1. D 2. A 3. B【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冰上公路的作用。
由材料可知,该公路大部分路段一年中仅运行10周左右。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不少务工人员终年在此居住,由此可推断,冰上高速公路与普通高速公路相比,货运占比更高,D选项正确;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冰上高速公路应该降低行车速度,A选项错误;该公路运输时间较短,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偏高,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可推断来往车辆应该比普通高速公路少,B选项错误;“冰上高速公路”景观是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大多数路段由河流、湖泊、沼泽结冰而成,当地人于是利用这些冰面而形成的高速公路,因此建设成本低,C选项错误。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冰上高速公路的分布地区。
由材料可知,该地一年中有些日子太阳终日不落,可推断该地位于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B和D现象错误;该条冰上高速公路85%的路段由河流、湖泊、沼泽结冰而成,南极洲位置相对孤立,可推断该地位于加拿大北部,而不是南极洲,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