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等各种类型的建筑物中。
这种结构采用砌块或砖块进行构筑,通过砌筑墙体和拱形结构来承受楼层的荷载,同时也能够提供建筑的隔热、隔声和防火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构造方法和设计考虑等相关内容。
1. 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砌体结构是指使用砌块或砖块进行建筑构造的一种形式。
砌块和砖块通常由石材、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砌体结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不同形式的砌筑,如墙体、拱形结构、柱子等。
其中,墙体是最常见的使用砌体结构的部分,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种类型。
2. 砌体结构的构造方法砌体结构的构造方法主要包括墙体砌筑、拱形结构构造和柱子砌筑等。
墙体砌筑是最常见的构造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荷载要求进行墙体的布置和砌筑。
拱形结构是一种通过砌筑砖块或石材形成的曲线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古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柱子砌筑是一种将砌块按照一定的形式和尺寸砌筑成立柱的方法,常用于支撑屋顶或加固墙体等。
3. 砌体结构的设计考虑在进行砌体结构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结构的稳定性、荷载的传递、地震和风荷载的影响以及水平和竖向的变形等。
结构的稳定性一般通过设置承重墙和加固墙体来保证,同时需要合理设置连接部位和密实固定墙体。
荷载的传递是指将楼层的荷载通过墙体传递到地基上,需要根据荷载大小和墙体的强度设计合适的墙体厚度和深度。
地震和风荷载是考虑结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地理位置和设计要求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
水平和竖向的变形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需要进行合理的限制和控制,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砌体结构的优点和缺点砌体结构具有多项优点,例如成本低、施工方便、耐久性强等。
由于砌块和砖块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其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中小型建筑项目。
此外,砌体结构施工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施工设备,普通的工人即可完成施工任务。
砌体结构的名词解释砌体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构造形式,它是指利用砖块或石块按照一定规则和方法进行组合、砌筑而成的建筑结构。
砌体结构是建筑物的基本构成单元,它具有承重、隔音、保温、抗震等功能。
在历史上,砌体结构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
至今,砌体结构依然是建筑领域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构造形式之一。
砌体结构的材料主要有砖块和石块。
砖块可以是传统的红砖、石灰砖或混凝土砖,而石块则可以是天然石材,如花岗岩、石灰石等。
这些材料通常通过砌筑、覆压或黏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砌体结构。
在砌体结构中,砖块或石块以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墙体、柱子、拱门等。
墙体是砌体结构中最为常见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重力和抗风力的作用。
墙体的厚度、高度和排列方式对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承重作用外,砌体结构还能够提供隔音和保温的效果。
由于砖块和石块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较紧密,它们能够有效地阻止声音的传播,减少室内外的噪音干扰。
同时,砌体结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空气的流动,起到隔热和保温的作用。
这对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砌体结构还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砌体结构中的砖块或石块通过摩擦和黏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当受到地震等外力作用时,它们可以相互支撑和抵抗力的传递,减小建筑物的震动幅度和破坏程度。
然而,由于砌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受到材料和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往往会采取加强砌体结构或者采用其他更为灵活和抗震性能更好的结构形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砌体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完善。
例如,引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使得砌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而且,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模拟和计算技术,在考虑砌体结构的性能时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其受力情况和耐久性。
总结起来,砌体结构作为建筑领域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构造形式之一,承担着建筑物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各种力学和功能性的要求。
砌体结构pdf砌体结构是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是以砖、石等材料为基础,通过叠砌的方式来提供建筑物的构造支撑。
以下是关于砌体结构的详细介绍:一、砌体的分类根据砌体的材料不同,可以将砌体分为以下几种:1.红砖砌体:红砖砌体是指以红砖为主要构成材料的砌体结构。
这种类型的砌体结构成本低廉、施工便捷,较为常见。
2.混凝土砌体:混凝土砌体是指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构成材料,配以钢筋、石灰等进行加强的砌体结构。
在大型工程中比较常见。
3.石材砌体:石材砌体是指以天然石材为主要构成材料,经过切割、磨光等加工工艺制成的砌体结构。
二、主要优点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包括:1.坚固稳定:砌体结构可以提供良好的结构支撑和稳定,使得建筑物更加坚固耐用。
2.造价低廉:相较于其他结构形式,砌体结构的建造成本较低,可以为构建经济型建筑提供可行方案。
3.建造速度快:砌体结构的建造过程不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可以通过人工快速完成,施工效率高。
三、主要缺点砌体结构的主要缺点包括:1.承载能力有限:砌体结构相较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稍弱,不适合用于高层建筑的建造。
2.施工要求较高:砌体结构的施工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受制于砖、石等原材料的开采和运输,砌体结构对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
四、常见问题1.砌体墙发霉砌体墙因潮湿环境等因素会发霉,建议在内外墙进行防潮措施,以降低潮湿的发生。
2.砌体墙裂缝砌体墙裂缝可能是由于施工不当、材料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避免施工问题。
3.砌体造墙时尽量不出空鼓,这会影响建筑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砌体结构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成本低廉、施工快速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场合中。
1、什么叫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石或砌块为块材,用砂浆砌筑的结构。
2、砌体结构的优缺点优点:(1)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就地取材(2)砌体结构有很好的耐火性和姣好的耐久性,使用年限长(3)砌体特别是砖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4)采用砌体结构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节约水泥和钢材,并且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以节约木材。
(5)当采用砌体或大型板材作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缺点:(1)砌体结构自重大(2)砌筑砂浆和砖石、砌体之间的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低,抗震及抗裂性能差(3)砌体结构砌筑工程繁重(4)砖砌体结构的粘土砖用量很大,往往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3、砌体强度标准值砌体的强度标准值是一种特征值,其取值的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砌体强度实测总体中,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4、砌体结构对砂浆的要求(1)在强度及抵抗风雨的侵蚀方面,砂浆应符合砌体强度及建筑物耐久要求(2)砂浆的可塑性,应保证砂浆在砌筑时能很容易且较均匀地铺开,以提高砌体强度和施工效率(3)砂浆应具有足够的保水性5、网状配筋砖砌体(P11)网状配筋砖砌体又称为横向配筋砖砌体,是砖柱或砖墙中每隔几皮砖在其水平灰缝中设置直径为3~4mm的方格网式钢筋网片,或直径6~8mm的连弯式钢筋网片。
6、约束配筋砌块砌体(P11)约束配筋砌块砌体是仅在砌块墙体的转角、接头部位及较大洞口的边缘设置竖向钢筋,并在这些部位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网片,主要用于中、低层建筑;均匀配筋切块砌体是在切块墙体上下贯通的竖向孔洞中插入竖向钢筋,并用灌孔混凝土灌实,使竖向和水平钢筋与砌体形成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故又称配筋砌块剪力墙,可用于大开间建筑和中、高层建筑。
7、砌体受压破坏三个阶段的特征(P12)第一阶段:从砌体受压开始,普通砖砌体当压力增大至50%~70%的破坏荷载时,多孔砖砌体当压力增大至70%~80%的破坏荷载时,砌体内某些单块砖在拉、弯、剪复合作用下出现第一批裂缝。
砌体结构是什么意思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
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
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在一般的工程建筑中,砌体占整个建筑物自重的约1/2,用工量和造价约各占1/3,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砌体材料烧结钻土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与黏土瓦并称为“秦砖汉瓦”。
但是,这种砌体材料需要大量黏土作原材料,为有效地保护耕地,国家要求尽量不用黏土砖。
砌体材料正朝着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料,轻质、高强、空心、大块、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
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
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砌体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墙体、柱子等。
在设计过程中,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砌体结构布置方案。
1. 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一种简单的砌体结构,墙体的砖块按照水平线排列。
这种结构布置方案适用于小规模的建筑物,如住宅、商铺等。
平行结构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效果稳定。
但在高层建筑中,平行结构容易出现纵向和横向的裂缝,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有影响。
2. 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一种抗震性比较好的砌体结构。
墙体的砖块按照竖直方向排列,形成一列列的竖向砖墙。
这种结构布置方案适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建筑等,可以有效地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但垂直结构的缺点是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更严格的施工标准和管理。
3. 交叉结构交叉结构是一种将平行结构和垂直结构相结合的砌体结构。
墙体的砖块按照交叉的方式排列,形成类似网格状的结构。
这种结构布置方案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可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抗震性。
交叉结构的缺点是施工难度更大,并需要较高水平的施工技能和经验。
4. 斜向结构斜向结构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砌体结构,墙体的砖块按照斜向排列。
这种结构布置方案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
斜向结构的缺点是施工难度更大,并需要更高水平的施工技能和经验。
此外,斜向结构的设计和计算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总体来说,砌体的结构布置方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用途和环境要素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砌体结构,才能实现建筑物的稳定、安全和美观。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确保结构靠谱,落实好砌体的基本要素。
砌体结构名词解释
一、砌体结构是什么意思
砌体结构是指用块状材料和砂浆材料砌筑的建筑结构,块状材料主要有砖块、石块,或专门制作的砌块,因此砌体结构就可以分为砖砌体结构、石砌体结构、砌块砌体结构等类型。
二、砌体结构有哪些优缺点
1、砌体结构的优点
砌体结构本身材料是随处可见的,可以直接就地取材,譬如说可以直接用泥土烧纸而成,也可以直接用大石头切割而成,红砖、石砖都有很不错的耐火性,有不燃特性,此外它们的耐久性都不错,红砖可使用200年之久,而天然石砖可以使用的年限久更墙了。
因为砌体结构本身材质的关系,让建筑有了不错的保温、隔热性能,有节能优势,对比其他结构来说,施工会更方便,不需要提前支设模板,也不用配置特殊技术设备,只要有一人、一工具就可以结构砌筑。
2、砌体结构的缺点
不过砌体结构本身自重较大,对粘结的砂浆材料要求比较高,如果粘结性不足的话,砌块之间就会因为粘结不牢出现掉落、移动等问题,而且砌体结构内部没有设置钢筋之类能抗拉、抗弯、抗剪等能力的材料,自然在各方面的强度就会比较低。
此外,砌体结构的砌筑工作是比较繁重的,而且使用到的砌块也比较多,对于块体的尺寸与形状就不能完全控制好,难免出现一些不平整、误差、损耗等等问题。
砌体结构定义:是由砖、石或砌块为块材,用灰浆砌筑的结构。
砌体=块材(砖、石、混凝土块、土块等)+灰浆常见的砌体结构有:砖砌体结构砌块砌体结构石砌体结构设计依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砌筑采用的块材种类主要包括:砖、砌块、石材,块材的强度等级符号为MU砖主要有六类: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混凝土多空砖、混凝土普通砖。
测得的块体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称为块体强度等级。
以MPa(即N/mm2)为单位用符号“MU”表示。
强度等级表2.1-2.5 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细骨料(砂)和水按一定配合比搅拌而成的混合材料。
砂浆的作用使块体连成整体;抹平块体表面;填补块体间缝隙对砂浆的基本要求:砂浆的质量与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可塑性(通过标准圆锥体沉入砂浆的深度测定)和保水性三项指标有关。
用边长为70.7mm的砂浆立方体试块,成型后养护至28天,然后进行抗压试验,按计算规则得出砂浆试件强度值(以MPa为单位)。
砂浆的强度等级有五级:M15、M10、M7.5、M5、M2.5砂浆的分类砂浆按其配合成分可分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非水泥砂浆砌块的种类1.无筋砌体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特点:抗震性能差、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差2.配筋砌体网状(横向)配筋砖砌体组合砖砌体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配筋砌块砌体特点:提高砌体承载力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加强整体性为什么砖砌体抗压强度低于单砖 1、砂浆层铺砌不均匀,使单砖在砌体中受弯、受剪。
2、砂浆和砖的变形模量不同,其横向变形交互作用使砖受拉。
3、弹性地基梁作用 4、竖向灰缝处的应力集中。
砌体是由砌块和砂浆组成,影响其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 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2 块体的尺寸和形状3 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及弹性模量的影响4 砌筑质量和灰缝的厚度砌体受拉、弯三种破坏形式:沿通缝截面破坏(不允许)沿齿缝截面破坏(通过限制块体最低强度防止)沿块体和竖缝破坏(设计计算确定)受压构件受力特点:竖向加压,横向膨胀;构件不是纯压状态,处于压、拉、弯、剪的复合受力状态砌体结构的破坏时脆性破坏,突然破坏没有预兆延性差,地震时突然倒塌。
砌体结构的定义什么是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利用天然石材、人工石材、石块、砖块等构建建筑物的结构系统。
砌体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常见于墙体、柱子、拱门等建筑元素中。
砌体结构通过石材之间的粘合或填充材料来达到稳定和承载的作用。
砌体结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早期人类利用石头和土壤筑建简单的住所和防御工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砌体结构的技术逐渐发展,从而衍生出不同类型的砌体结构,包括石质结构、砖石结构、孔雀石结构等。
砌体结构不仅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还能抵抗地震、风力以及其他外部力量的作用。
砌体结构的特点砌体结构相比其他结构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坚固耐久:石材和砖块组成的砌体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压能力,能够长时间承受重力和外部力量的影响。
2.耐火性:石材和砖块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砌体结构在火灾等灾害中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3.环保可持续:石材和砖块是天然材料,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在建筑物拆除后也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4.施工方便:砌体结构的施工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模板和支撑系统,减少了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
5.可塑性:砌体结构可以根据建筑设计的需要进行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构造,满足各种建筑需求。
砌体结构的组成材料砌体结构由以下几种主要材料组成:1.天然石材:包括花岗岩、大理岩、石灰石等,具有高强度和抗压能力,常用于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2.人工石材:由人工合成的石材,具有一定强度和装饰效果。
人工石材通常用于装饰性较强的部位,如建筑外立面。
3.砖块:砖块是砌体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具有标准化、规格多样的特点。
常见的砖块包括红砖、空心砖等,砖块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建筑需求。
4.填充材料:为了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隔热性能,在石材和砖块之间常常填充一些材料,如水泥砂浆、轻骨料混凝土等。
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对建筑地基进行清理和垫层处理,确保地基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砌体结构优点口诀
砌体结构的优点口诀可以归纳为“结、保、隔、防、环”。
具体来说:
1. “结”指的是砌体结构的结实性,即砌体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压力,不易发生变形或破坏。
2. “保”指的是砌体结构的保温性,即砌体结构能够有效地隔离室内外温度差异,保持室内温度稳定,节能效果明显。
3. “隔”指的是砌体结构的隔音性,即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来自外界的噪音干扰,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
4. “防”指的是砌体结构的防火性,即砌体结构采用不燃材料砖块,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有效延缓火势蔓延。
5. “环”指的是砌体结构的环保性,即砌体结构采用天然材料砖块,无毒无害,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符合环保要求。
总的来说,砌体结构是一种安全、稳定、可靠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优点口诀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记忆和理解砌体结构的优势。
1.砌体结构:采用砌筑方法,用砂浆将单个块体连接而成的整体成为砌体;由砌体组成的墙、柱等构件作为建筑物或构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2.砌体材料包括块体和砂浆。
3.块体种类:人造石块、混凝土砌块、天然石块。
4.砂浆的作用:黏结块体,将块体砌筑成为整体,使应力分布均匀,砂浆填满了块体间的缝隙,减少了气体的透气性,从而提高了气体的隔热性能和抗冻性能。
4.砂浆的分类:○1水泥砂浆: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能好;缺点是水泥用量大,和易性较差。
○2混合砂浆:和易性与保水性好,水泥用量少,便于施工,容易保证砌体质量。
○3柔性砂浆:强度低,耐久性较差。
○4砌块专用砂浆:由水泥、砂、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常用机械搅拌和制成,专门用于砌筑混凝土的砌筑砂浆。
5.砌体受压的受力阶段的特点:○1第一阶段:单砖内产生发丝裂缝○2单砖内裂缝不断扩展和上下延伸,垂直通过若干皮砖,形成一段段连续裂缝,工程实践中应视为构件处于危险状态○3分为1/2小柱失稳,压碎破坏,达到极限抗压强度。
6.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1块体和砂浆强度○2块体尺寸和几何形状○3砂浆性能○4砌筑质量7.局部受压的种类和破坏形式:(1)分类为局部均匀受压和局部非均匀受压(2)破坏形式为○1竖向裂缝发展而破坏○2劈裂破坏○3局部受压面破坏8.砌体在局部受压时的强度大于砌体本身的抗压强度,原因是○1“套箍强化”作用,未直接承载局部压力的外围砌体对直接受压的砌体的横向变形具有约束作用,是直接受压的砌体处于三向(或双向)受压的应力状态,故砌体抗压强度得到提高。
○2“力的扩散”作用‘局部压力通过接触面处的砌体向未直接受力的砌体扩散,使砌体在破坏截面处压力的分布面积较受压接触的面积大,减小了破坏截面处的压应力,相当于提高了砌体的压应力。
9.网状配筋类型为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和组合砖砌体构件(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成的组合砖砌体构件,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砖墙。
砌体结构是什么意思砌体结构的基本构件是砖块,砖块是由黏土或其他适宜材料经过成型、烧制而成的矩形体块。
砌体结构的砖块有多种类型,可按照成型方式分为空心砖和实心砖;按照材料分为红砖、轻质砖、石块等;按照尺寸分为标准砖、大砖、小砖等不同规格的砖块。
砌体结构的具体施工方式是将砖块使用砂浆粘合固定在一起构成墙体等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可以分为干砌和湿砌两种方式。
干砌是指将砖块直接摆放在砂浆中,不使用外部包覆材料;湿砌则是指在砖块之间加入一层砂浆,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砌体结构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成本相对较低:砌体结构采用常见的材料且施工简单,故建造成本相对较低。
2.施工周期短:砌体结构的施工速度较快,所需的施工时间较短,能够快速完成建筑工程。
3.抗震性能良好:砌体结构由于使用砖块等材料砌筑,砖块之间有不规则排列的缝隙,能够吸收地震力而不易倒塌。
4.热、声、防火性能好:砌体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隔音性能和防火性能,能够提供较好的室内环境和安全性能。
5.容易修补和维护:砌体结构遇到破损或老化等问题时,可以进行修补和维护,维修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砌体结构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砌体结构的自重较大,会增加建筑物的荷载,限制了建筑的高度和跨度。
其次,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容易受到地震的破坏。
此外,由于砌体结构通常使用砂浆粘合,容易出现砂浆开裂、脱落等问题,影响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克服砌体结构的不足,现代建筑中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等更先进的结构形式。
这些结构形式能够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同时还能满足大跨度和高层建筑的需求。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重建等,仍然需要使用砌体结构来进行建筑。
总之,砌体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较低的成本、较好的热、声、防火性能和相对简单的施工过程等优点。
但是,由于其抗震能力较差和自重较大的限制,现代建筑通常采用其他更先进的结构形式。
砌体结构: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1.2、砌体结构的特点1、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1易于就地取材:可以利用工业废料(如矿渣、粉煤灰等)生产各种新型砌体,来源方便,价格较便宜。
2)具有良好耐火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满足房屋耐久性要求。
3)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节省木材、钢材和水泥(4)具有良好隔热、保温性能:节能效果明显。
(5)采用砌块和大型板材作墙体时,可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2、砌体结构的缺点(1)强度相对较低、自重大:需要采用较大截面的构件,材料用量多2)手工砌筑:施工繁重、条件差3)砖石块体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较低:砌体结构房屋整体性差,无抗震措施情况下,抗震能力较差。
砌体结构承重方案(1)横墙是主要承重墙;纵墙主要起围护、隔断和将横墙连成整体作用,受力较小,对设在纵墙上门窗洞口大小和位置的限制较少,建筑设计上容易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2)每一开间均设有横墙,数量较多、间距较密(通常3~4.5m),并与内外纵墙拉结,房屋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有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及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3)结构布置比较简单和规则,施工比较简单方便;房间布置的灵活性差,墙体材料用量比较多。
适用范围:多用于横墙间距比较密、房间开间比较小的房屋,如宿舍、招待所、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
1)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间距可根据需要确定,不受限制。
容易满足使用上需要较大空间要求,平面布置比较灵活2)由于纵墙承受较大荷载,在纵墙上一般不能随意开设门窗洞口,门窗洞口的大小和位置受到一定的限制。
(3)横墙数量较少,相对于横墙承重方案而言,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小,整体性较差。
适用范围:适用于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或隔断墙位置有可能改变的房屋,例如单层厂房、仓库、酒店、食堂等建筑。
纵横墙承重方案1)纵墙和横墙都是承重墙,共同承受竖向荷载2)可保证有灵活布置的房间,又具有较大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整体刚度介于横墙承重与纵墙承重之间。
适用范围:多用于教学楼、办公楼、医院等建筑。
内框架承重方案1是由外部的砖墙和内部的框架共同组成承重体系。
使用上可获得较大空间。
容易产生不均匀的竖向变形,使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3)房屋内部砖墙较少,结构的空间刚度较差,不利于抵御水平方向的荷载作用。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多层工业车间、商店、旅馆等建筑5底框砖房结构)特点:由两种承重体系和抗侧力体系组成,上部几层为砖墙承重,纵、横墙间距较小,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变形和耗能能力较差;底部一、两层框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