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评阅格式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1
论文格式要求与评定标准一、编写及打印要求1、学位论文必须打印,不接受手写稿。
2、学位论文必须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3、学位论文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和指导教师批注。
每一页的上方和左侧应分别留边25mm,下方和右侧分别留边20mm,论文全文采用两边对齐格式,每段开始左缩进3个字符。
4、英语专业学位论文须用英文撰写,概不接受汉语论文。
论文中的中文部分(如汉语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打印。
论文正文部分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1.5倍行距打印。
学位论文一律单面印刷。
论文必须附中英文摘要。
论文不得少于6000词,以6000-8000单词为宜。
二、论文编写基本格式1、封面与首页:具体字体、字号要求见论文模板。
2、Acknowledgement(致谢): Times New Roman三号粗体内容:Times New Roman 五号3、摘要:宋体小二号粗体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Abstract: Times New Roman三号粗体Content of Abstract: Times New Roman五号4、关键词:宋体小四号粗体关键词内容:宋体小四号Key Words: Times New Roman 五号粗体Content of Key Words: Times New Roman 五号5、目录:Times New Roman三号粗体目录内容:Times New Roman 五号6、正文每部分标题:Times New Roman 三号粗体小标题: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粗体正文部分:Times New Roman 五号7、参考文献:Times New Roman 三号粗体内容:英文部分Times New Roman 五号汉语部分宋体五号8、注释(本部分可选可不选):注释可用脚注,也可用尾注。
用脚注时,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五号,标注时用上标的阿拉伯数字;用尾注时,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标注时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即①②(上标)等符号。
学位论文标准格式学位论文标准格式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所修学位,按要求被授予学位的人所撰写的论文。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标准格式,欢迎查看!一、论文封面制作要求(一)采用学校发放的统一封面(二)封页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等内容。
上述内容请打印在扉页上。
☆ 学位论文中的论文题目应一致,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 题目用词必须考虑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文摘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用的特定实用信息。
(三)题名页☆ 请严格按“标准样本”(详见附件一,以英语学院为例)制作。
(四)论文原创声明页、使用授权声明、答辩委员会成员页使用研究生部统一格式文档(详见附件二、附件三)二、论文内容编排要求(一) 总体要求1.学位论文内容要求完整、准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2.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3.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4.如果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5.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缩微;6.文摘页、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符号和缩略词的说明等,用阿拉伯数字单独编连续码。
(二)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
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三) 论文撰写格式1. 致谢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 体现在目录中2.中文摘要(包括关键词)摘要应不加注释和评论、简短明了地陈述学位论文的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突出学位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中国医科⼤学学位论⽂评阅格式规范中国医科⼤学学位论⽂评阅格式规范为统⼀我校学位论⽂评阅格式,保证学位授予及学位论⽂的严肃性,根据《中国医科⼤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及《中国医科⼤学学位论⽂格式规范》,特制定本学位论⽂评阅格式规范。
⼀、格式要求1、凡在我校申请博⼠、硕⼠学位的研究⽣和同等学⼒申请博⼠、硕⼠学位者都必须遵守该规范。
2、该格式⽤于学位论⽂评阅使⽤,不作为最终完成上交的博⼠学位论⽂格式要求。
3、⽤于评阅的学位论⽂⾥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单位名称等可以⽤作⾝份识别的信息,⼀旦发现将取消学位论⽂评阅资格。
⼆、学位论⽂基本结构本学位论⽂格式规范是基于医学学位论⽂常规格式设定的。
对于其他学科门类论⽂,可在此基本结构基础上进⾏适合于各学科门类的相应修改。
对多篇⼦论⽂构成的复合论⽂,其论⽂主体部分按⼦论⽂单独依序撰写,但各⼦论⽂参考⽂献和致谢按复合论⽂统⼀撰写。
(⼀)博⼠学位及硕⼠学术学位论⽂构成1、论⽂封⾯(格式可⽹上下载)2、⽬录3、摘要(1)中⽂论著摘要(博⼠不少于2000字,硕⼠不少于1000字)(2)英⽂论著摘要4、英⽂缩略语5、论⽂(1)论⽂主体,包括标题、前⾔、研究⽅法、研究结果(附论⽂图⽚)、讨论和结论、本研究创新性的⾃我评价等六部分。
(2)参考⽂献6、附录综述(含参考⽂献)(⼆)硕⼠专业学位论⽂构成硕⼠专业学位论⽂由“临床科研论著”和相应“综述”构成。
其论⽂结构如下:1、论⽂封⾯(格式可⽹上下载)2、⽬录3、摘要(1)中⽂结构式摘要(含关键词,不少于200字)(2)英⽂结构式摘要(含关键词)4、英⽂缩略语5、论⽂(1)论⽂主体,包括标题、前⾔、临床资料、结果(含图⽚)、讨论(含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创新性的⾃我评价等六部分。
(2)参考⽂献6、附录综述(含参考⽂献)(三)⼈⽂社科类学科学位论⽂构成根据⼈⽂社科类学科的研究教育规律,并参照国内其他⽂科⾼校的学位论⽂格式,在⼈⽂社科类学科学位论⽂构成基本保持与我校现⾏医学相关学位论⽂格式规范⼀致的前提下,对我校⼈⽂社科类学科中的定性思辨类研究的学位论⽂格式在主体部分做如下补充规定:1、论⽂构成参照学术学位论⽂构成。
学位论文编排格式和装订要求
(1)编排格式
① 封面的标题要使用标准宋体2号字,加粗。
除题目外,学位论文封面其他内容一律用标准宋体四号字。
② 正文要使用标准宋体小4号汉字打印,每页为28行×3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每章的标题用标准宋体3号汉字打印,加粗。
③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④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2)装订要求
学位论文文稿用a4纸(210mm×1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打印,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a4纸的尺寸,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和保存。
论文格式排版要求论文格式排版要求论文格式排版要求一、论文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A4版面,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2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入页码居中。
文题和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全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版面不超过5页。
二、文章结构。
论文应依次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其中,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中英文表示。
论文应完整且简明扼要,需包括必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等;应保留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数据来源。
根据论文集出版需要,编辑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
三、论文格式1.正文以前部分(1)中文格式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文头顶空一行。
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
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全角格。
作者单位多于一个在作者姓名处用上角标注。
摘要:“摘要”二字小五号黑体;内容小五号宋体,不少于200字。
关键词:需列出3~5个。
“关键词”三字小五号黑体,其他小五号宋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中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2)英文格式英文字体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其中,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加粗、居中排;作者姓名用四号字体、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中间不加连字符;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用五号字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摘要,“Abstract”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不少于200个词,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关键词,“Keywords”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
医大学位发〔2017〕13号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办法(2017)为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学术竞争力,扩大对外影响,保证和提高学位授予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参评对象第一条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必须为当年度在我校答辩并获得博、硕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且须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发表。
参评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内容已在SCI收录的期刊发表,且期刊影响因子≥3.0或为中科院JCR分区位于二区及以上期刊;参评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内容已在SCI收录的期刊发表。
第二条参照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条件规定,我校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不接受下列论文:(1)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已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含副高级)的研究生学位论文;(2)涉密的学位论文。
第二章评选时间第三条每年6月中下旬,参评者需提前做好准备,逾期不予受理。
第四条评选进程第四条导师和科室推荐。
第五条二级部门审查及学位分委会评审。
各二级管理部门审查汇总本单位申报材料,并按时提交至各学位分委会,各分委会按时完成评选并汇总申请人材料,最后,上报至校学位办公室。
第六条校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会审查。
校学位办公室审查汇总各分委会上报的申请材料,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最终审查。
(1)专家评审会的人员组成要求9-11名博士生导师,其中,校外人员不少于1/2。
参评论文的指导教师须回避。
(2)参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审查方式为答辩审查。
参评者现场答辩,专家提问并现场打分,根据参评者得分进行排名,最后,择优为我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
(3)评分规则:根据所有专家的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该参评者的最后得分。
若限额最终有并列得分,须评审会专家进行第二轮打分。
第七条按排名报送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参加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第三章评选数量第八条学校每年将评选30篇优秀学位论文,其中,按照不同的学科共评选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篇。
【论文格式】1、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2、题目:黑体,三号,居中;一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3、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读者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但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摘要】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是论文(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论文(设计)主体的开端,应包括:论文设计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等。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设计)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结论结论是论文(设计)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按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课程论文评分标准】主要分为:论文结构20分;理论创新(理论阐述)10分;语言组织或文字表达 10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论文结构:20分A.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组织有序。
20分;B.论文层次一般,内容组织一般。
10-19分;C.论文层次不合理,内容组织不合理。
0-9分。
理论创新: 10分A.论文具有前瞻性,有较多的创新见解。
10分;B.论文具有前瞻性,有少数的创新见解。
6-9分;C.论文没有前瞻性,无创新。
0-5分。
语言组织:10分A.语言简练,通顺。
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要求及格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要求及标准一、指导教师、答辩小组成员在评分中要坚持严格要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独立完成的实际情况和评分标准作出评定。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过程成绩(30%),质量成绩(40%)和答辩成绩(30%)组成。
三、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成绩评定的依据标准依据:1、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态度情况;2、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情况;3、学生调研、收集资料及接受指导的情况;4、学生运用基本技能获取、利用信息的情况;5、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6、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的情况。
标准:共分上、中、低三档:上档:24——30分;中档:18——23分;低档:00——17分。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用五级记分(优秀:86分以上、良好:76-85分、中等:66-75分、及格:60-65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五、评分标准附件六: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要求1.毕业论文的形式结构: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目录。
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结论附录部分,包括:附录(需要时) 2.论文封面及首页2.1 封面由我院统一制作,格式见附件七;2.2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要求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字;3.目录3.1 目录起始范围:由中文摘要开始,至参考文献;3.2 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号用大罗马数字标注;3.3 引言至后记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引言第一页页码为“1”;3.4目录格式:见附件七。
4.中文摘要3.1 摘要内容:简要概括论文的观点和主要内容以及结论,语言力求精炼、准确;3.2 摘要字数:中文摘要在300字以内;3.3 关键词:3—5个,另起一行置于摘要下方。
按内容、领域从大到小排列;3.4 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3.5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见附件七。
本科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本科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为保证我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实现学位论文的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一、结构要求学位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外语专业除外),装订程序依次为:(1)封面,(2)任务书,(3)开题报告,(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6)正文,(7)附录,(8)参考文献,(9)外文资料,【没有外文资料的就空缺此项。
】(10)致谢,(11)小论文。
二、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格式见相关附件。
2.3.1任务书包括设计(论文)题目(含专题)、原始依据、参考文献、设计内容和要求。
原始依据要填写明确,且不得少于200字,包括设计(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的;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不得少于200字,包括设计(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论文题目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醒目,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5字,用三号字、黑体;任务书除题目外,其余各项用四号、加黑、宋体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任务书经指导教师和审题小组组长签字后,于第八学期前两周内交学院,答辩完毕后装订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
2.3.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格式由网上下载,要求不少于1500字。
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进度安排,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要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完成,指导教师和审题小组组长审阅签字后,学生保存并装订于毕业设计(论文)中。
课题名称、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用四号宋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内,语言力求精炼。
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7个。
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要有分号。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四、目录“目录”二字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
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学位论文的规范化要求:1、论文的打印和印刷纸张的规格标准为A4。
2、论文目录的要求(1)至少要示明“章和节”的标题、页码;(2)章的标题的字号:四号黑体加重;(3)节的标题的字号:小四黑体加重;(4)目的标题的字号:小四宋体。
3、论文摘要的要求(1)文字:中文一份;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分别各置一页内;字号小四宋体;(2)字数:中文600 字左右;(3)内容:重点概述本文研究的问题、意义、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结论。
4、论文关键词的要求(1)关键词数量:不超过3个,能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词组符合学术规范;(2)每个关键词字数:不超过5个字;(3)字号字体:小四号宋体;(4)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格式例示:关键词:资产重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5、论文正文排版的要求(1)字体字号:小4号、宋体;(2)行距:1 1.5;(3)每页须加“页眉”和“页码”。
6、论文中的标题格式和排版的要求(1)章的标题:小3号加重黑体;(2)节的标题:4号加重黑体;(3)目及子目以下的标题:小4号加重黑体;(4)标题一般要简明扼要,体现阐述内容的重点,无标点符号;(5)全文各部分或章节的题目的“编号”要尽量一致。
7、表格的要求(1)表格要有:编号,表名(小4号宋体加重),单位;表号和表名要居表上方正中,单位在表右上方;(2)表格中要注明“项目”(例如,数据的名称、时间);(3)资料来源要标明“作者、资料来源名称、时间”用小五宋体,置表格左下方;(4)表与上下正文之间各空一行。
8、制图的要求(1)图要有:编号,图名(小4号宋体加重),单位;图号和图名要居图上方的正中;(2)图形要标明计量单位;(3)图的资料来源要示明“作者、来源名称、时间”,用小五宋体,置图左下方;(4)图与上下正文之间各空一行。
1995 1996 1997 1998 年度图1:三明地区1995—2000年GNP增长状况9、注释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
学位论文格式及版式及其有关要求一.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特点和内容,以最恰当、简明的词语逻辑组合,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
2.目录用word自带的功能——自动生成目录3.摘要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
学位论文还要注明三至五个具有代表意义和提纲挈领式的“关键词”、放在摘要后。
摘要和关键词分别用中英文撰写,内容一致。
4.绪论或前言绪论或前言是论文主体的开端,是对本领域已有文献评述、应阐明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是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拟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
5.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着重反映论文研究的工作范畴、研究方法、并将调查、研究中的所得材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研究,提出论点,要突出创新。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条理分明。
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为4-6万字,硕士论文一般为2-4万字。
正文中标题层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号,例如: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
一般不宜超过四级,编号应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书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
6.结论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应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同时,要严格去界定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与导师或科研集体的成果。
7.参考文献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都要注明,并且在正文引用处标明。
参考文献根据文种(按中文、日文、英文、俄文、其它语种)集中,然后按作者的姓氏笔画或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的多篇文献被引用时,再按文献出版年份的先后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著录形式执行国际标准(GB7714-87),例如: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或著者.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8.附录以下内容可以放在附录内:(1)部分冗长的公式推导;(2)以备他人阅读时的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3)重复数据和图表;(4)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和单位;(5)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
学士学位论文论文格式要求学士学位论文的结构与格式要求1基本构成1.1首页1.1.1 论文编码:论文编码由学校代码、类别代码、专业代码、学号组成,如:RUC-BK-05237。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指论文的副标题,即对论文题名的解释或补充说明。
1.1.5 作者:论文作者姓名。
1.1.6 学院:论文作者所在学院的全称。
,如2009级。
由学院毕业论文评审小组或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最终确认的毕业论文成绩。
1.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对论文内容要点的中文概括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应控制在300—500字之间。
关键词3-6个。
1.3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对论文中文摘要的外文翻译。
关键词3-6个。
1.4 内容目录1.5 图/表目录(如没有图或表,可调至正文部分)1.6正文:论文的主体部分,字数在8000字左右。
1.7注释:对论文所使用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引文出处的说明。
注释采取脚注的形式。
1.8附录(附图):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表格、图形、图像或其他形式的,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
1.9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所有参考文献。
2 排版格式2.1用纸要求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采用国际标准A4型(297mm ╳210mm)打印纸或复印纸印制。
2.2毕业论文的排版要求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上(T):2 cm下(B):2 cm左(L):1.5 cm右(R):1.5 cm装订线(T):0.5 cm装订线位置(T):左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字迹必须清楚整齐,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一切不规范的简化字。
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
在“格式”选项中的“段落”设置窗口中,取消“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与网格对齐(W)”选项,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页眉:学校标志(教务处主页提供下载):高度为0.98 cm,宽度为4.13 cm,居中放置。
附件1:仰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一)评分要严肃认真,力求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着重看学生基本理论掌握的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
(二)正确掌握评分标准,防止过严或过宽的现象,优秀设计(论文)应严格把关,要求比例一般不超过10%。
(三)毕业设计(论文)按百分制评分,评分时,未参加答辩的设计(论文)成绩按指导教师评分计;参加答辩的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给分占60%,答辩成绩占40%,其中答辩成绩按答辩小组成员算术平均分计。
各分数段的评分,可参照下列标准执行。
1、优秀(100>X≥90),须同时具备以下各条件:①态度认真,勤奋努力,模范遵守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各项规定。
②能独立、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任务,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设计(论文)文本结构规范、格式正确,论文按封面、摘要(中英文)和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顺序装订。
④设计(论文)行文表述规范准确,文理通顺流畅,书写工整;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正确;图表、曲线等符合国家标准或工程要求。
⑤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齐全,正文字数不少于7000字。
⑥设计(论文)理论分析与计算准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对研究的问题有独到见解,富有新意或有较深刻分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较强的应用价值。
⑦在答辩中,能简明正确地阐述设计(论文)内容,准确深入地回答问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思路敏捷,表达清楚,逻辑性强。
2、良好(90>X≥80分),须同时具备以下各条件:①设计(论文)撰写期间,态度认真,遵守各项规定,表现良好。
②独立、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任务,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设计(论文)结构规范、格式正确,论文按封面、摘要(中英文)和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顺序装订。
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一、前置部分1、封面封面是学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论文若作为期刊、书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
但若作为学位论文则必须有封面。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题名(包括副题名)、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专业及研究方向、完成日期等。
对于封面,你一般都不需要操心,你所在的大学研究研究生院一般都提供统一的模版,你只需要按要求如实在上面提供你的信息即可。
2、版权页版权页是作者提供的版权声明,体现收藏单位对作者版权的尊重。
版权页通常置于论文的第一页,翻开封面即可看到有关版权说明。
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也就是说,首先,摘要以最概括、最简洁的语词描述正文的重要内容;其次,摘要通常不包括对原文的补充、解释或评论。
通常,对于一篇学位论文来说,摘要字数不宜过多,并应在有限的篇幅内说明本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并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摘要包括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用来概述原文的内容要点(尤其是创新点),向读者提供原文中的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的摘要。
报道性文摘内容著录详尽,基本能反映正文主要信息,一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正文。
指示性摘要是旨在把原文的主题范围、目的和方法概略地指示给读者的一种文摘。
文摘内一般不包含具体的数据、方法、设备、结论等内容。
因此,阅读指示性文摘不能代替阅读原文。
当受到文摘字数或其他因素限制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报道性文摘和指示性文摘相结合的撰写方法,即对论文的主要部分作详细报道,对其他次要部分则作简要介绍,这样的文摘便是报道/指示性文摘。
不管撰写何种形式的摘要,在撰写过程中,必须明确摘要的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1)目的:指出研究的对象以及目的,不是主题的简单重复;(2)方法:简述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所涉及的设备;(3)结果:陈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发现、新成果及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取得的数据和结果,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为统一我校学位论文结构及印刷排版格式,保证学位授予及学位论文的严肃性,根据《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凡在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者都必须遵守该规则。
本规范未明确要求的,按各学科科技文献惯例书写。
一、学位论文基本结构本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是基于医学学位论文常规格式设定的。
对于其他学科门类论文,可在此基本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合于各学科门类的相应修改。
对多篇子论文构成的复合论文,其论文主体部分按子论文单独依序撰写,但各子论文参考文献和致谢按复合论文统一撰写。
专业学位论文构成专业学位博士论文构成同学术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由“临床科研论著”和相应“综述”构成。
其论文结构如下:1、论文封面(格式可网上下载)2、题名页(格式可网上下载)3、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可网上下载)4、目录5、摘要(1)中文结构式摘要(含关键词,不少于200字)(2)英文结构式摘要(含关键词)6、英文缩略语7、论文(1)论文主体,包括标题、前言、临床资料、结果(含图片)、讨论(含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
(2)参考文献8、附录(1)综述(含参考文献)(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3)致谢(4)个人简介二、学位论文排版印刷要求(一)封面要求:封面模板可从网上下载。
(二)版面要求:页面设置:A4纸,单面印刷;边距:上:34mm,下:28 mm,左:31 mm,右:30 mm;无页眉。
页脚要求:页码居中,字体5号,位于下边距区内,前后不需要破折号。
文字量:按正文文字标准,每页28行、每行35个中文字符,计980个中文字符/页。
(三)文字要求:1、正文(1)中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
(2)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
(3)参考文献:宋体、五号、1.5倍行距、首行无缩进,段落悬挂与作者姓名首字符对齐。
本科学位毕业论文格式及写作规范本科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2、用中文撰写。
3、标题:论文原则上只分至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居中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左对齐,行距25磅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左对齐,行距20磅为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或特殊的排版需要,段前、段后及字间距可适当调节,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6、7、认真阐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新见解的意义。
应当严格区分研究生的成果与导师的科研成果的界限。
如果是探索性而不可能得出明确结论的研究课题,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8、参考文献: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标明出处。
所有引用过的文献,应按引用的顺序在文中编号排列。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结论之后。
参考文献应实事求是标注。
9、附录:凡不宜放在论文正文中,但又与论文有关的研究过程或资料,如较为冗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或者辅助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有关说明、调查材料等,均应放入附录。
附录以“附录A,附录B”形式标注。
10、英文摘要(见附件3):与中文摘要对应。
11、致谢:致谢对象仅限于对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完成等方面有较重要帮助的人员,切忌客套。
三、书写要求1、语言表述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
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2、层次和标题层次应清楚,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学位论文书写、装订要求
1 学位论文的录入、排版一般使用中文word XX或更高版本编辑,对某些特殊专业需要特殊符号、图形等用word 无法完成时,可使用其它软件编辑,但需保证可在word文档中显示及显示的效果;
2 除前文规定的特殊情况外,段落文字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汉字;
3 每页上下边距均为2厘米,左右边距2.5厘米(装订所在一侧的边距可稍大,便于装订),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字间距用标准方式,行间距用1.25倍,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4 页面设置选用a4(21×29.7厘米)纸型。
论文打印用a4复印纸;
5 学位的论文的录入、打印、复印工作可自行完成,但为了保证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及外形尺寸的统一,建议各位研究生到校图书馆研究生论文打印室统一打印、排版和印刷;
6 封面制作、装订及装订后的切割工作一律由校图书馆完成,费用自理。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六年八月前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研究生提交的用于其获得学位的文献。
博士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并具有独立从事创新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参考GB/T 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等相关文件,制订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以利于学位论文的撰写、收藏、存储、加工、检索和利用。
本规范适用于印刷型、缩微型、电子版、网络版等形式的学位论文。
同一论文的不同载体形式,其内容和格式应完全一致。
凡不符合写作规范的学位论文,一律不予受理。
本规范适用于在我校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各类学位论文,其中对不同学科门类学位论文的特殊要求分别作了说明。
各学科门类可依据本规范制订补充规定并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
本规范将在各学科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
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研究生院反馈。
自2017年起研究生学位论文均按照本规范执行,原有的《中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同时废止。
本规范共分3个部分,分别为:1.内容规范;2.格式规范;3.排版及印刷规范。
并有附录A-J。
目录前言 (I)1 内容规范 (1)1.1 学位论文基本构成 (1)1.1.1医学、理学、工学博士及学术学位硕士 (1)1.1.2 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 (1)1.1.3 管理学、教育学、哲学博士及硕士 (2)1.2 学位论文内容要求 (2)1.2.1 封面 (2)1.2.2 题名页 (3)1.2.3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4)1.2.4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1.2.5 中文摘要 (4)1.2.6 英文摘要 (5)1.2.7 英文缩略语 (5)1.2.8 目录 (5)1.2.9 正文 (5)1.2.10 注释 (6)1.2.11 附录 (6)1.2.12 参考文献 (6)1.2.1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1.2.14 致谢 (7)1.2.15 个人简历 (7)2 格式规范 (8)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1 文字、数字和符号 (8)2.2 密级标注 (8)2.3 章、节 (8)2.4 页眉、页码 (10)2.5 图、表、公式 (10)2.5.1 图 (10)2.5.2 表 (11)2.5.3 公式 (11)2.6 参考文献 (12)3 排版及印刷规范 (15)3.1 纸张规格和页面设置 (15)3.2 书脊 (15)3.3 封面排版 (15)3.4 题名页排版 (16)3.5 中英文摘要排版 (16)3.6 目录排版 (17)3.7 正文排版 (18)3.8 其他部分排版 (19)3.9 装订 (19)附录 (20)参考文献 (21)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1 内容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应以汉语撰写,来华留学生可以用英文撰写学位论文,但须同时提交不少于6000字的中文缩略本。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和终审(一)评定标准如下:优秀: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谨严,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创见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实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作者在答辩中有较为出色的表现。
良好: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实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作者在答辩中有较好的表现。
中等: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并且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作者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答辩。
及格:观点基本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相对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格式基本规范。
作者在答辩中能够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不及格: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不合格: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缺少层次感和逻辑性;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少于5000字;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
(二)成绩评定办法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应从学生写作态度是否认真,观点是否新颖、明确,材料是否翔实、有力,论证是否充分合理,科学性、逻辑性方面有无问题,论文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通顺,格式是否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论文进行审核,并按以下要求评定成绩:1、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论文评语及初评成绩并签字,初评成绩按五级制评分;对论文质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1)学科性。
选题要体现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学科意义;内容要有足够的知识含量。
(2)逻辑性。
论文的所有的观点和材料都应当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之中。
整篇文章应当自成一个理论认识系统,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缜密的论证体系。
中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评阅格式规范为统一我校学位论文评阅格式,保证学位授予及学位论文的严肃性,根据《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及《中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规范》,特制定本学位论文评阅格式规范。
一、格式要求1、凡在我校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者都必须遵守该规范。
2、该格式用于学位论文评阅使用,不作为最终完成上交的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3、用于评阅的学位论文里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单位名称等可以用作身份识别的信息,一旦发现将取消学位论文评阅资格。
二、学位论文基本结构本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是基于医学学位论文常规格式设定的。
对于其他学科门类论文,可在此基本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合于各学科门类的相应修改。
对多篇子论文构成的复合论文,其论文主体部分按子论文单独依序撰写,但各子论文参考文献和致谢按复合论文统一撰写。
(一)博士学位及硕士学术学位论文构成1、论文封面(格式可网上下载)2、目录3、摘要(1)中文论著摘要(博士不少于2000字,硕士不少于1000字)(2)英文论著摘要4、英文缩略语5、论文(1)论文主体,包括标题、前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附论文图片)、讨论和结论、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
(2)参考文献6、附录综述(含参考文献)(二)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构成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由“临床科研论著”和相应“综述”构成。
其论文结构如下:1、论文封面(格式可网上下载)2、目录3、摘要(1)中文结构式摘要(含关键词,不少于200字)(2)英文结构式摘要(含关键词)4、英文缩略语5、论文(1)论文主体,包括标题、前言、临床资料、结果(含图片)、讨论(含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
(2)参考文献6、附录综述(含参考文献)(三)人文社科类学科学位论文构成根据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研究教育规律,并参照国内其他文科高校的学位论文格式,在人文社科类学科学位论文构成基本保持与我校现行医学相关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一致的前提下,对我校人文社科类学科中的定性思辨类研究的学位论文格式在主体部分做如下补充规定:1、论文构成参照学术学位论文构成。
2、论文主体构成调整及相关说明。
①论文主体部分进行调整:调整前为标题、前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讨论和结论、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调整后为标题、前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
②具体调整内容见下表:3、除论文主体部分外,论文其他部分格式均与医学相关专业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一致。
三、学位论文排版要求(一)封面要求:封面模板可从网上下载。
(二)版面要求:页面设置:A4纸;边距:上:34mm,下:28 mm,左:31 mm,右:30 mm;无页眉。
页脚要求:页码居中,字体5号,位于下边距区内,前后不需要破折号。
文字量:按正文文字标准,每页28行、每行35个中文字符,计980个中文字符/页。
(三)文字要求:1、正文(1)中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
(2)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
(3)参考文献:宋体、五号、1.5倍行距、首行无缩进,段落悬挂与作者姓名首字符对齐。
格式示例:08 Frank A , Deng S , Huang X , et al. Transplantation for type I diabetes:vascularization whole organ pancreas with isolated pancreatic islets. Ann Surg.2004; 204: 631-640.9 Frank A , Deng S , Huang X , et al. Transplantation for type I diabetes:vascularization whole organ pancreas with isolated pancreatic islets. Ann Surg.2004; 204: 631-640.10 Frank A , Deng S , Huang X , et al. Transplantation for type I diabetes:vascularization whole organ pancreas with isolated pancreatic islets. Ann Surg.2004; 204: 631-640.2、标题(1)分栏标题:黑体、四号,居首。
前后各置实点项目符号一个。
(2)论文标题一级标题(主标题)…………………..…黑体、加粗、小二号、居中、段前、段后间距一行二级标题(分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三级标题(序号标题一、)……….黑体、小三号、加粗、居首四级标题(序号标题(一))…………宋体、四号、前空两格五级标题(序号标题 1、)……………..宋体、四号、前空两格六级标题(序号标题(1))……………..宋体、小四号、前空两格七级标题(文内标题①)………………..宋体、小四号说明:①论文标题中,一级标题下根据内容可不使用标题。
如使用标题,二级标题根据需要使用;三—六级标题中,五级标题不可省略;五级标题上仍须区分层次时,三级标题优先于四级标题。
②六级标题后可接正文。
(四)图表形式:(1)表题位于表前、左起空2格,按六级标题文字要求示例:表1,表题移植组糖尿病组024.06±1.92 24.06±1.921d 24.06±1.92 24.06±1.922d 24.06±1.92 24.06±1.92 (2)图题位于图下,左起空2格,按六级标题文字要求示例:图1,图题(五)参考文献一律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标注和著录。
(六)装订次序封面——目录——摘要——英文缩略语——正文——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参考文献——综述。
三、国标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摘录(符号同原文)《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引用文献的标准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
我校允许学位申请人根据各自论文实际,使用其中任何一种,但一部论文中必须使用同一种方法。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在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凡不是句子组成部分的文献序号及其方括号,须作为右上角标处理。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在起止序号中间加“~”。
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排列,序号编码不再加方括号。
1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1.1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1.2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1.3 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1.4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1.5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1.6 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7 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均可按专著著录2 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网络参考文献和中央文件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标注和著录。
(2)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
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
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缩写点(.)。
例如:缅甸、印度尼西亚人名多为一个字,如 Sukarno(印尼)应著录为(以下用"→"表示) Sukarno。
缅甸人名前的"吴"、"德钦"为尊称,书写时为"吴努",西文为U Nu, U Thant→Nu U和Thant U。
姓前名后:见于中国人(汉族等),日本人(但用拉丁字符转写时常用名前姓后的写法)、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
名前姓后:见于原苏联人、英国人、捷克人、丹麦人、芬兰人、意大利人、挪威人、波兰人、瑞典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巴西人等。
其中,英国、美国、加拿大人。
如J C Smith→Smith J C;连姓如 E. C. Bate-Smith→Bate-Smith E C;父子、几世如F. W. Day, Jr(小)→Day F W Jr, A. B. TollⅢ→Toll A B Ⅲ。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le,la,les或前置词de,du,de la,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
如 Jules Le Goff→Le Goff J ; Guy de Maupassant→de Maupassant G。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其缩写词,应写在姓前。
如 Paul von Hindenburg→von Hindenburg P; Hans zurHorst -Meyer→zur Horst-Meyer H。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 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
如 Silvio do Amaral→do Amaral S.西班牙人名常包括其父母姓,书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
如Casimir Gomez Ortega→ Gomez-Ortega C; Juan Perez y Fernan-dez→Perez y Fernandez j; Gonzalo Ley h(higo, "其子"之意)→Ley G h。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姓前有前缀或其变体,如 ed, ibn,ahedl, abdoul,abu, abou, aboul或el,文献著录时用连接号与姓相连。
如 Aly Abdel Aziz→Abdel-Aziz A; Kamel el Metwali→el-Metwali K。
无前缀或其变体者,如Hassan Fahmy Kahlil KhalilH F。
泰国人,如 Somsokdi Duangjai→Duangjai S。
(3)作者(主要责任者)为3人或不多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号相隔; 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中文)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西文、斜体),等”或“et al”前加“,”号,后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