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及其他抗生素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11
常见抗生素记忆口诀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抗生素种类繁多,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对于医学生、医务人员以及普通大众来说,记住这些抗生素的相关知识并非易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常见的抗生素,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记忆口诀。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青霉素类“窄谱天然青霉素,溶链葡球最灵敏。
氨苄阿莫是广谱,产酶耐药加棒酸。
”这句口诀中,“窄谱天然青霉素”指的是青霉素 G 等天然青霉素,它们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作用较强。
“氨苄阿莫是广谱”则说的是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它们的抗菌谱较广。
“产酶耐药加棒酸”意思是如果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导致耐药,可以加用克拉维酸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二)头孢菌素类“一拉二呋三克肟,四代吡肟五代罗。
”“一拉”指的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拉定;“二呋”是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三克肟”代表第三代头孢菌素,像头孢克肟;“四代吡肟”说的是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五代罗”指的是第五代头孢菌素头孢洛林。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红霉素,支衣军团百日咳。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这类药物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以及军团菌感染、百日咳等有较好的疗效。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链卡庆,耳毒肾毒要记清。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使用这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其耳毒性和肾毒性。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治四体,衣支螺立最好记。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和立克次体感染。
五、氯霉素类抗生素“老眼昏花,儿女厌养。
”“老眼昏花”指的是氯霉素可能导致的视神经炎等眼部不良反应;“儿女厌养”意思是氯霉素可能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六、喹诺酮类抗生素“沙星家族喹诺酮,泌尿呼吸和肠道。
抗菌谱广活性强,儿童孕妇莫用它。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常用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肠道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的简单分类及使用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根据其化学结构、杀菌作用和药理特性,抗生素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多粘菌素类等。
下面将对这些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进行详细解释。
1. 青霉素类(Penicillins):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细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谱效,青霉素分为普通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不同类型,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
2.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3.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均有效。
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四环素类包括土霉素、多西环素、甲氧西林等。
4.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
这类药物应用范围广泛,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但因其潜在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使用时需要谨慎。
5. 磺胺类(Sulfonamides):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经常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过敏反应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6. 喹诺酮类(Quinolones):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很常用的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都有效。
常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等疾病。
8. 多粘菌素类(Polymyxins):多粘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强大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抗生素是一种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不仅是医药业的里程碑,也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大进展。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发现历史、种类及应用。
一、抗生素的发现历史最初,人们对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食物添加剂来自偶然的发现。
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多种微生物,为寻找可解决疾病的药物而奋斗。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从自己的实验室收集到一些细菌,然后放下了一些用来培养这些细菌的培养皿。
当他在一个星期后回到实验室时,他注意到其中一个培养皿上有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上面的细菌并没有按照预计的方式生长,它们周围的区域开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透明区域,这说明有一些物质在阻止这些细菌生长。
弗莱明发现这些物质来自一个黄色的真菌,后来发现这个真菌是青霉素。
青霉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生素。
它在二战期间被广泛使用,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
经过数十年的进步,在发现许多新的抗生素的同时,已经出现了对许多细菌菌株的耐药性。
二、抗生素的种类常见的抗生素可以分为五大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和胃肠道感染。
它们通过破坏细胞壁或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来杀死细菌。
目前卡那霉素、头孢菌素一代二代为代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杀菌机理是阻断蛋白质的合成,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病。
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病、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病等。
代表药物有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如肺炎、巨细胞病毒、流感等。
这类药物机理是抑制细菌酶的分解作用,从而阻止其生长和分裂。
代表药物有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和胆道感染等疾病。
它们主要作用是抑制菌体合成物质和核酸合成,阻止细菌复制,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代表药物有磺胺噻唑、苯磺酸氨氯地平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肺部消炎第一名药是什么肺部消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肺部消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发热等。
针对肺部消炎症的治疗,药物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然而,在众多肺部消炎药物中,哪一种药物是被公认为第一名的呢?利福平:肺部消炎领域的首选药物在肺部消炎治疗中,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利福平(Levofloxacin)被认为是第一名药物。
利福平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强效的抗菌活性,可有效针对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包括肺部消炎。
以下是利福平的特点:1. 广谱性利福平对革兰氏阴性、阳性细菌以及其他一些病原体均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这使得它成为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2. 高效性利福平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阻碍其生长和繁殖,从而果断地抑制感染的扩散。
其高效的抗菌活性可以迅速缓解肺部炎症症状。
3. 口服或静脉注射利福平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使得治疗过程更加灵活和便捷。
这意味着即使在住院患者或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中,利福平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4. 耐受性良好利福平的耐受性良好,大多数患者能够很好地耐受该药物。
通常情况下,利福平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如肝脏损伤和心律失常等,这使得它成为肺部消炎治疗的可靠选项。
5. 个体化治疗利福平的剂量和使用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感染情况的不同,医生可以确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大的疗效。
肺部消炎治疗中的其他药物选择除了利福平之外,还有其他药物也具有在肺部消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肺部消炎的治疗中。
该类药物通过杀灭细菌来治疗炎症,对某些细菌尤其有效。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是常见的肺部消炎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3. 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是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肺部消炎。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合成来起作用。
抗菌消炎药有哪几类?因此,掌握一定相关用药常识,对于自我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从所治疗疾病上,抗感染药物可分为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和抗寄生虫药。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抗细菌药物。
抗细菌感染药物分类治疗细菌感染药物品种很多,按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等。
就其主要品种介绍如下: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但价格较为昂贵。
有可能发生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慎用。
应用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后因其可将体内正常有益细菌杀死,易发生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等,应引起重视。
.青霉素类常用有青霉素G、青霉素V、甲氧西林(新青I)、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等。
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青霉素类药物主要优点为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少,孕妇及儿童使用较为安全,不影响肝功能。
但应注意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苞括过敏性皮炎。
血清病、皮疹、接触性皮炎等。
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新型β-内酰胺类如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斯他丁(商品名:泰能)、美罗培南等。
碳青霉烯类是迄今开发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一类,具有广谱、强效、细菌耐药发生率低等特点,但价格昂贵。
适用于全身各处感染。
剂量偏高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惊厥、抽搐、头痛等。
另外应注意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问题。
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荫性杆菌有良好杀菌作用,适用于下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等。
不同品种特点不同。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为常用品种,其中奈替米星抗菌活性较强、耳肾毒性较低。
链霉素现主要用于治疗结核。
大观霉素(壮观霉素)可用于治疗淋病。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列出2种:红霉素(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阿奇霉素(口服常释剂型、颗粒剂)。
多为碱性亲脂性化合物。
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抑制活性较高。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通常为抑菌药,个别在高浓度时为杀菌药。
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23S结构的特殊靶位和核糖体蛋白质相结合,阻断转肽酶的作用,干扰mRNA作用,从而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如下图所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之间无明显交叉耐药性,故多用于后两者的耐药菌感染。
无严重不良反应,毒、副作用较低,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磺胺类抗生素概述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磺胺类抗生素列出1种:复方磺胺
甲唑(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口服常释剂型)
磺胺类是合成的抑菌药,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
作用机制:磺胺类通过竞争性抑制叶酸代谢循环中的对氨基苯甲酸而
抑制细菌性增殖。
如下图所示:
共同特点:
1、抗菌谱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志贺菌属、大肠杆菌、伤寒
杆菌、产气杆菌以及变形杆菌等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此外对少数真菌、衣原体也有效。
2、细菌对多种磺胺药间有交叉耐药性。
3、磺胺药中有可供局部应用和肠道不易吸收而口服易吸收者,后者吸收完全,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
4、由于磺胺类药主要经肝代谢灭活,形成乙酰化物的溶解度降低,因此,易引起血尿、结晶尿及肾损害,其不良反应还有恶心、呕吐、皮疹、发热、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肝脏损害等,故肝肾功能差的尿路感染患者应慎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概述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列出3种: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口服常释剂型)、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
喹诺酮类抗生素共同特点
1.抗菌谱广:G+、G-细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环丙、司帕等)
2.作用机制独特(抑DNA回旋酶),与其他抗菌药无明显交叉耐药性。
3.PAE较长。
4.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
5.不良反应较小
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1)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
2)诱导细菌DNA紧急修复系统(SOS)
3)改变细胞壁成分
耐药机制:
氟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后已出现细菌耐药性,其机制主要是染色体突变,不存在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如下:
1)细菌DNA促旋酶亚基A或拓扑异构酶变异,亲和力下降
2)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下降使进入细胞内的药物减少
3)药物主动外排导致细胞内药物浓度下降
此类药物作用机制大都相同,因此可出现交叉耐药性
药物相互作用:
1)H2受体阻断药及Mg2+、Al3+、Ca2+、Fe2+降低其生物利用度,避免同服。
2)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 CNS兴奋、惊厥的发生率增大。
3)抑制茶碱类、华法林、咖啡因的代谢,避免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