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格式:ppt
- 大小:432.50 KB
- 文档页数:15
2015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点:税收负担的转嫁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所谓税负转嫁,是指纳税⼈通过各种途径将应缴税额全部或部分地转给他⼈负担从⽽造成纳税⼈与负税⼈不⼀致的经济现象。
所谓税负的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
税收经过转嫁的过程最终会把负担落在负税⼈⾝上,这时税收的转嫁过程结束,税收负担也找到其最终的归宿。
(⼆)税负转嫁的形式
1.前转
2.后传
3.消转
4.税收资本化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
1,商品经济的存在
2.⾃由的价格体制
(四)税负转嫁的⼀般规律
1.供给弹性较⼤需求弹性较⼩的商品的征税较易转嫁
2.对垄断眭商品课征的税较易转嫁
3.流转税较易转嫁
4.征税范围⼴的税种较易转嫁。
第五章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5.1税收负担转嫁与税收负担归宿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是税收负担运动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在政府课税对其经济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后的必然反应,而税负归宿则是税收负担转嫁的最终结果●5.1.1税收负担转嫁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将由自己直接缴纳的税款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活动●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基本方式:前转和后转◼前转税收负担前转: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销售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也被成为“顺转”✓是税负转嫁的最典型而且也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常见于卖方市场✓生产厂商是名义上的纳税人,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是实际的税收负担者◼后转税收负担后转:是指纳税人在有关的经济活动中,通过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购进价格的方法,将其缴纳的税款向后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销售者承担✓也被称为“逆转”✓在国内市场上主要出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或发生在买方市场之中;在国际贸易中,尤其是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向后转嫁税负比较常见✓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是税收负担向后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指的是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要缴纳的税款,按一定的贴现率折算为现值,然后通过从购进价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的方式,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承担➢与一般意义上的税收负担向后转嫁不同的是,税收资本化是将未来多年多次应当缴纳的税款折算成当期价格,并作一次性转嫁➢税收资本化大多发生在诸如土地和房屋等具有长期收入的资本品的交易中➢这种税收流合并到资本价格中的过程,就是“资本化”的过程,因此它也被称为“税收折入资本”或“税收还原”◼混转税收负担混转:税负转嫁的方向,通常会受到诸多经济因素和现实条件的影响,现实中的税负转嫁过程往往是一部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而另一部分税收负担向后转嫁✓也称作“散转”●税收负担转嫁的条件◼税收负担转嫁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税收负担转嫁离不开市场交易中的自由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容易实现税负转嫁的税种主要是那些与商品流通密切相关的间接税●税收负担转嫁的实质◼税收负担转嫁的实质:是在宏观税收负担或税收收入总水平既定的前提下,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与负税人之间的一种再分配◼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税收调控其实就是对税收负担分配的某种安排。
税负转嫁的含义和方式(1)税负转嫁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导致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税收的最后负担者。
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补:税负归宿就是税收的承担者)。
(2)税负转嫁的方式补:商品流转顺序:(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代理)→零售商→消费者(前)流转过程中会涉及到“运输公司、物流公司”等。
①前转又称顺转或向前转嫁。
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
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
②后转又称逆转或向后转嫁。
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税收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
③混转也称散转。
前转+后转,部分转嫁+部分自行消化,实践中较为常见。
④消转。
纳税人通过降低征税物品的生产成本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
通过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
实际上税负并没有转嫁,而是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了,消转是一种特殊的税负转嫁形式。
⑤旁转也称侧转。
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如压低运费。
⑥税收资本化也称“资本还原”。
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是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
税收资本化是现在转嫁未来的税收,如土地交易的课税。
税收资本化与后转在转嫁媒介与转嫁方式上存在不同:①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而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
②后转是在商品交易时发生的一次性税款的一次性转嫁,税收资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
第一章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第一节税收的定义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对税收的理解(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2)税收的交纳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税收名词的演进:税、租税、捐税、赋税、课税。
第二节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分配关系问题:解决社会产品归谁所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
征税的过程:就是把国家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非分配过程。
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社会产品按价值的最终用途分;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1)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2)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
(3)税收分配是为了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税收的特征:(1)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2)税收的强制性: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资源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税收与国有企业商家利润:(1)分配依据不同,作用范围不同(2)形式特征不同。
税收与国债:(1)财政作用不同(2)形式特征不同税收与货币财政行:(1)税收有物质保证,货币财政发行没有物资保证(2)税收具有固定性,货币财政发行不具有固定性(3)货币财政发行是国家在迫不得已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方法。
税收与罚没收入:(1)两者都具有无偿性(2)罚没收入不具有固定性(3)税收与罚没收入的特征不同,作用也不同。
税收与费:(1)主体不同,费一般由其他机关、经济部门、事业单位收取的(2)费具有有偿性(3)费是专款专用。
第二章税收的要素与税收分类第一节税收要素税收要素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税法构成要素的组成部分。
征税对象(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