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中和反应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306.00 KB
- 文档页数:12
深州市第二中学导学案主备人:
A、牛奶
B、苹果
C、豆制品
D、葡萄5.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A.偏低B.偏高C.相等 D.无法比较6.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
液的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7.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
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目标回顾
(以知识树的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
五、作业布置,评价反思
完善学案内容,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树整合知识形成体系
课堂延伸,巩固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酸碱度一、溶液的酸碱度——pH
1.pH的范围
2.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pH的测定方法
二、测定pH
三、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第2课时溶液的pH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溶液酸碱度的测定,进一步加强对酸、碱溶液知识的掌握。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设计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2)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对酸碱度的测定,加强学生对定量实验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教具准备】玻璃棒、玻璃片、pH试纸、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导入新课】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通常还需要知道溶液酸碱度。
利用指示剂只能检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度,那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讲解】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pH的范围在0~14之间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液的pH,并且强调测量的注意事项(见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从实验结果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回答】pH<7的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pH>7的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
【过渡】学习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不仅能从理论上知道溶液酸碱度对生活、生产及科研的意义,还能对今后的实际应用起到指导作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2~P64资料及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污染情况(正常雨水pH约为5. 6,酸雨的pH<5.6)。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提出问题】不合理使用洗发液对头发有什么影响?(提示:洗发液呈碱性)【活动与探究2】请同学们完成教材“探究”,并作好实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