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
- 格式:ppt
- 大小:5.51 MB
- 文档页数:125
气旋与反气旋一、引言气象学中,我们经常听到和讨论有关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
气旋和反气旋是天气现象中常见的一个部分,它们对于天气预测和气候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分类以及与天气的关系。
二、气旋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气旋是一个大气系统,它以某一方向为中心,空气旋转方向呈逆时针转动(在北半球)或顺时针转动(在南半球)。
气旋是由大气中的强烈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形成的。
在大气中,气温、气压、湿度等因素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空气运动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了气旋。
气旋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包括地球自转、地表的温度差异、地形的影响等。
地球自转产生了科里奥利力,使得气流受到了水平偏转的作用,从而成为了气旋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地表的温度差异以及地形的影响也会导致气旋的形成。
例如,在地形高低起伏的地方,气流会因为受到地形的阻挡而形成气旋。
三、气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尺度和形成位置,气旋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旋分类:1.中尺度气旋:中尺度气旋是指直径在几百到几千公里之间的气旋,它们通常在大型高压和低压系统之间形成,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中尺度气旋可以是独立的天气系统,也可以与其他天气系统相互作用。
2.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个大规模、持续时间较长的气旋系统,通常伴随着强风、暴雨和高海浪等恶劣天气。
热带气旋包括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等。
3.温带气旋:温带气旋是指在温带地区形成的气旋系统,通常伴随着降水和变化多端的天气。
温带气旋在不同季节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包括冷锋、暖锋和降雪等。
4.重力波:重力波是一种气旋的特殊形式,它是由空气流动的不稳定引起的,通常在地面遇到山脉或大规模的不平坦物体时形成。
四、反气旋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反气旋是与气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它是一个以某一方向为中心,而且空气顺时针旋转(在北半球)或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的大气系统。
与气旋不同的是,反气旋的旋转方向与气旋相反。
气旋反气旋知识点总结
一、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
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环流中的两种基本的大气涡旋结构。
气旋是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
大气涡旋,比如东半球的低压;反气旋是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大气涡旋,比如东半球
的高压。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机制
气旋的形成以辐散为主,表现为地面风和高空风的辐合,此时将导致地面气压下降,风速
增加。
而反气旋的形成以辐合为主,表现为地面风和高空风的辐散,此时将导致地面气压
上升,风速减小。
气旋和反气旋的对流结构
气旋和反气旋在对流结构上也有所不同。
气旋的空气从外向内旋转,产生从地面到高空的
上升气流;反气旋的空气从内向外旋转,产生从高空到地面的下沉气流。
气旋和反气旋的影响
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气旋在地面会形成低气压天气,带来阴雨
或者雷雨天气;而反气旋在地面会形成高气压天气,带来晴朗和干燥的天气。
气旋和反气旋的应用
气旋和反气旋在气象预测和气象服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气旋和反气旋的变化和运动轨迹
对天气预测有着重要的影响,预测气旋和反气旋的移动和变化有助于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总结
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环流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测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形成机制、对流结构、影响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下)Char3 气旋与反气旋1、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
气旋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相反。
温带的气旋和反气旋冬季强于夏季,海上的气旋强于陆上的,陆上的反气旋强于海上的。
气旋按地理分为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按热力结构分为锋面气旋和无锋气旋反气旋地理分为极地、温带和副热带反气旋;按热力结构分为冷性和暖性反气旋2、涡度方程涡度:表示流体质块的旋转程度和旋转方向ξ / t >0表示气旋性涡度增加,反气旋性涡度减小ξ / t 3000km的长波,以地转涡度平流为主槽前脊后:有偏南风时,v>0,有负的地转涡度平流,负变高H槽后脊前:有偏北风时, v 0 有正变高0 0tt2槽线、脊线上无变高,槽无加深减弱,向后移动即向西移动。
厚度平流随高度变化项:自大气中,温度平流总是随高度减弱的,高空脊上,风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时Vg·▽T0,等压面降低,槽加深。
非绝热加热随高度变化项:当非绝热加热随高度增加时,>0,等压面降低4、ω方程解释L0,有上升运动ω0时,有上升运动高空槽上,风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V·▽hT0)槽前脊后有南风分量时有负的地转涡度平流,有北风分量时有正的地转涡度平流。
对于偏南北向的槽,地转涡度平流使其向西移动。
对于东西向的槽,不会移动。
横槽在槽(脊)线上为偏北气流时,有正的地转涡度平流,对涡度局地变化有正贡献,使槽加深(脊减弱);为偏南气流时,槽减弱(脊加强)。
相对涡度平流:散合项、曲率项、疏密项散合项:槽前Ks>0,有正曲率涡度平流A>0, H / t 0,脊加强。
曲率项:槽前曲率Ks/ s0,使平均层与1000hpa间的厚度减小,等压面高度升高,气旋向前移动。
温度绝热变化项:稳定大气中rd-r>0,ω0或冷却dQ/dt0表示气旋性涡度增加,反气旋性涡度减小ξ / t 3000km的长波,以地转涡度平流为主槽前脊后:有偏南风时,v>0,有负的地转涡度平流,负变高H槽后脊前:有偏北风时, v 0 有正变高0 0tt2槽线、脊线上无变高,槽无加深减弱,向后移动即向西移动。
气旋与反气旋知识点天气的变化常常让人感到神秘而又充满了各种奇妙的现象。
其中,气旋与反气旋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天气现象,它们不仅在大气科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气旋与反气旋的定义气旋和反气旋都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旋转气流系统,它们具有相对稳定的中心和不同的流向。
气旋顺时针旋转,而反气旋则逆时针旋转。
二、气旋的形成原因与特征气旋的形成主要与大气的温度差异和风向变化有关。
当冷空气和暖空气交汇时,由于冷空气密度较大,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域,暖空气则会围绕低气压中心逆时针旋转,形成一个大范围的旋转气流系统。
气旋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中心气压较低、顺时针旋转、强风和降水等。
它们多数会带来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大风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反气旋的形成原因与特征反气旋的形成和气旋类似,也是由于大气的温度差异和风向变化导致。
当冷空气和暖空气交汇时,暖空气密度较大,会形成一个高气压区域,冷空气则会围绕高气压中心顺时针旋转,形成一个旋转气流系统。
反气旋和气旋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中心气压较高、逆时针旋转、气流较为平静。
反气旋的天气条件相对较好,往往是晴天或少云天气,给人带来适宜的气候环境。
四、气旋与反气旋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不仅仅在天气层面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它们还对海洋、地质和生物环境等方面产生影响。
在海洋中,气旋常常会引起海洋表面风力的增强,形成风暴潮,导致海浪剧烈,给航行和渔业带来威胁。
而反气旋则相对较为平静,不会对海洋产生过多的影响。
在地质方面,气旋和反气旋也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气旋通常会带来较多的降水,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而反气旋则相对较干燥,对水资源的补给较少。
在生物环境方面,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天气条件也会对各类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气旋通常会带来湿润的环境,适宜植物的生长,但也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水源污染。
反气旋则干燥,对某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环境不利。
第三章气旋与反气旋各种尺度的气旋与反气旋是造成大气中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的重要天气系统。
因此,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
第一节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一.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气旋: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
涡旋中的空气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
反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流场中的涡旋。
涡旋中的空气在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二.气旋、反气旋的水平尺度以最外围的闭合等压线作为涡旋的范围气旋直径:平均而言,东亚气旋比欧洲和北美的尺度小反气旋直径:一般>;小者数百公里;大者面积可达亚洲大陆的3/4三.气旋反气旋的强度(强度一般用中心气压表示)气旋中心气压平均而言,温带的气旋冬季强于夏季,海上的强于陆上的反气旋中心气压平均而言,温带的反气旋冬季强于夏季,陆上的强于海上的四.气旋、反气旋的分类气旋:地理分类按热力结构分类:反气旋:地理分类:按热力结构分类:第二节涡度与涡度方程一.涡度概念1.定义:度量空气块旋转程度和旋转方向的物理量2.表达式:相对涡度(3.1)水平风>>垂直风:(3.3) 3.绝对涡度(3.2)图3.1 相对涡度与绝对涡度关系示意图绕z轴旋转 K:4.地转风涡度:(3.6)二.涡度方程1.P坐标系中的涡度方程推导:(1)(2):①②③④⑤(3.12)2.讨论:①相对涡度平流输送项图3.2 相对涡度平流物理意义:槽前脊后借助西南风将正相对涡度大的往小的方向输送,使得其固定点正相对涡度增加(),反映等压面高度降低(),相反,槽后脊前引起等压面高度增加(),槽线处变高为零(),所以,槽无加深减弱,向东,即向前。
②地转涡度平流输送项槽前脊后槽后脊前结论与①相矛盾,所以讨论以为界线③涡度的垂直输送项④扭转项或倾侧项斜压大气在斜压大气中,有风的垂直切变,有绕沿水平轴旋转的空气块(涡管),同时垂直速度在水平方向分布不均,使得绕水平轴旋转的空气块发生倾斜,在垂直方向有涡度的变化⑤水平散度项地转参数~~三.绝对涡度守恒(3.14)四.简化涡度方程简化涡度方程为:五.位势涡度守恒即1.推导条件:近似正压大气(*)大气不可压根据水平散度定义再考虑整层大气不可压代入(*)中即,位势涡度守恒2.讨论:假设不变研究青藏高原附近的低值高值系统的变化处在西风带中,在青藏高原西风带中,底值系统(高空槽、低中心)上(下)山,气柱缩短(伸长),为了保证整层大气的不可压缩性,必伴有水平辐散(合),同时在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反气旋(气旋)涡度生成,考虑准地转运动有等压面高度升高(降低)低值系统(槽、低中心)减弱(加强);反之,高值系统上山,加强;下山,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