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240.50 KB
- 文档页数:7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审定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热忱.(shén) 坍.塌(tān) 干涸.(hé) 拈.轻怕重(niān)B.戳.穿(chuō) 派遣.(qiǎn) 抽噎.(yē) 刨.根问底 (páo)C.栋.梁(dòng) 狭隘.(yì) 拣.选(jiǎn) 哄.堂大笑(hōng)D.废墟.(xū) 呼啸.(xiāo) 滚烫.(tàng) 悲守穷庐.(lú)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书斋门槛絮说微不足到B.绷紧头颅衰悼大廷广众C.撬门荒辟诘问言外之义D.肚脐疮疤辫子切切察察3、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这一问题很难理解,经过他的点拨,我才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B.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左右的花粉。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
5、对下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⑴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
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
⑵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⑷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bǔ)迭.起(dié)彭湃.(bài)气冲斗.牛(dǒu)B.彷.徨(páng)花圃.(pǔ)深邃.(suì)迥.乎不同(jiǒng)C.呜咽.(yàn)山涧.(jiàn)徘.徊(huái)锲.而不舍(qì)D.亘.古(gèn)愧.怍(kuì)踱.步(duó)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屏障抱歉取谛心不在焉一泻万丈B.斑斓泛滥震悚大庭广众家喻户晓C.咀嚼烦锁卓越妇孺皆知酣然入梦D.惶恐懊悔诧异群蚁排衙鞠躬尽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_________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____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_________。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电视剧《狂飙》讲述的是省督导组与京海市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养成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各项中结合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面临祸患而不忘国家,这是忠心的表现: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信的表现: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置生死于度外,这是坚贞的表现。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眼睑.(jiǎn) 怂.恿(sōnɡ) 忧郁.(yù) 怅.然(chànɡ)B.虐.待(nüè) 蜷.伏(quán) 丰腴.(yú) 栅.栏(zhà)C.缀.行(chuò) 假寐.(mèi) 搏.击(bó) 意旨.(zhǐ)D.哺.乳(pǔ) 嗔.怪(chēn) 驯.养(xùn) 伫.立(zhù)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帷幕潮汐雾霭花香鸟语B.悬殊致密凋零偷偷摸摸C.萌发踪迹追溯草长莺飞D.邀请希疏次弟周而复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D.自黄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自从上了初中后,使我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了。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担心”“想念”“出现”“应当”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B.“凌乱”“强壮”“清脆”“笔直”等词语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羞怯.(què)余晖.(huī)咒.骂(zhòu)神彩奕.奕(yì)B.麝.香(shè)敛.翅(liǎn)匍匐..(púfú)大相径.庭(jìnɡ)C.温驯.(xùn)小凫.(fú)虐.待(nüè)哺.乳动物(pǔ)D.嗔.怪(zhēn)蹒.跚(pán)模.样(mú)脸色煞.白(shà)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荫蔽岐斜祷告恍然大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
B.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
我们正当青春年少,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吧!C.你说话和气一点行不行?老是这样咄咄逼人....,谁还愿意跟你交流呢?D.这鬼天气,淅淅沥沥....的雨还停不停?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无锡的城市特色。
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jiá)匿.笑(nì)徘徊.(huái)霎.时(shà)B.倔强.(qiàng)胆怯.(qiè)蜿.蜒(wān)诀.别(qué)C.模.样(mó)弧.形(hú)冀.中平原(jì)截.然不同(jié)D.绽.开(zhàn)感慨.(gǎi)小心翼翼..(yì)花团锦簇.(cù)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黄晕窠巢杂乱无章争先恐后B.发髻澄清吝啬家喻户晓C.粗犷憔悴决别兴高采烈D.信服人声鼎沸花枝招展淅淅沥沥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D.在第54届世乒赛中,马龙卫冕男单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分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D.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B.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C.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D.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今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殉职(xùn)啜泣(cuò)狭隘(ài)B.佩服(pèi)热忱(chén)嘶哑(sī)C.坍塌(tān)纯粹(cuì)瞬间(sùn)D.慷慨(kānɡ)滑稽(jì)禁锢(ɡù)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搓捻缭亮霹雳翻来复去B.烘托葱茏询职人迹罕至C.优雅伶仃劫掠沉墨寡言D.宽敞点缀倜傥妄下断语3、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7、诗文默写。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g)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榉.树(jǔ)恍.惚(huǎng)拈.轻怕重(liān)D.鄙薄.(bó)琢.磨(zuó)抽噎.(yè)参差..不齐(cēn c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D.在第54届世乒赛中,马龙卫冕男单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广贺高铁建成通车之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B.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
C.回想初中三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情感。
5、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绿茶茶艺表演的第九道程序是“春波展旗枪”似乎是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跳舞,十分生动有趣。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释.然(shì) 负荷.(hè)B.轮廓.(kuò) 俯瞰.(kàn) 叮嘱.(zhǔ)C.确凿.(zhuó) 倒悬.(xuán) 模拟.(nǐ)D.遨.游(áo) 稠.密(chóu) 烧灼.(zhuó)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纯粹殉职翻来复去咄咄逼人B.慷慨飘渺人迹罕至人声鼎沸C.蜷伏帐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D.炫耀晕眩废寝忘食害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新航线陆续开辟,使盐城南洋机场的通达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5、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A.夸张——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B.反复——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的心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C.排比——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D.比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生命也不可重复,你只有一个人生。
②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我不相信他会对其他生命负责。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窠臼(kē) 霎时(chà) 粗犷(guǎng) 菜畦(qí)B.贮蓄(zhù) 菡萏(hàn) 倜傥(tǎng) 秕谷(bí)C.攲(qī)斜 攒成(cuán) 直窜(cuàn) 整宿(xiǔ)D.搓捻(liǎn) 譬如(pì) 侍弄(shì) 徘徊(huá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奥秘轻捷花枝招展B.鉴赏憔悴一霎波光鳞鳞C.烂漫骄媚睫毛咄咄逼人D.高邈嘹亮郎润混为一谈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C.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旨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②从天边微波粼粼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③山是静的,海是动的。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真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 滑稽.(jī) 御聘.(pìn) 疲倦不堪.(kān)B.中.伤(zhònɡ) 澄澈.(chè) 庇.护(bì) 杞.人忧天(qǐ)C.较.量(jiāo) 女娲.(ɡuō) 蓬勃.(bó) 随声附和.(hé)D.头衔.(xián) 凯.歌(kǎi) 呈.报(chénɡ) 骇.人听闻(hài)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原委吝啬刨根问底道听途说B.云宵烂漫漠不关心当仁不让C.慷慨倜傥意味深长力不遐供D.鉴赏题纲真知灼见诲人不倦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长假最后一天,返程高峰随之到来,为应对浩浩荡荡....的车流,交警部门称,已制订了交通应急处置方案。
B.他在国际上获得演艺大奖的消息被传得满城风雨....。
C.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
..连环D.虽然这个特大涉黑集团案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偶、借代)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比喻、拟人)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设问)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6、下面一段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体魄.(pî) 菜畦.(wā) 收敛.(1iǎn) 泯.然(mǐng)B、炽.痛(chì) 镐.头(gǎo) 惩.罚(chéng) 皂荚.(jiá)C、确凿.(zuî) 玉簪.花(zān) 云鬓.(bìng) 鸡毛掸.子(dǎn)D、骊.歌(lì) 嫉妒..(jí dù) 金柝.(tuî) 胡骑.(jì)2、下面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潜心贯注惹人注目荒草萋萋五彩斑谰B.妇儒皆知沥尽心血博学多识鞠躬尽悴C.义愤填膺兀兀穷年迥乎不同九曲连环D.慷概淋漓峰芒毕露人声鼎沸亦复如是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C.《社戏》是一篇短篇小说,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和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二、阅读《邓稼先》回答5-7题“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5、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任人宰割: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比喻个人或国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任别人侵略,剥削,压迫。
B、当之无愧:承受得住打击和困难,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的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D、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事或信念有执着的追求。
6、画线句子属哪种表达方式?用意是()A、记叙。
为两弹元勋成功而兴奋。
B、描写。
写出两弹元勋试验成功的过程。
C、抒情。
讴歌了邓稼先的不朽业绩。
D、议论。
表示两弹爆炸的意义。
7、邓稼先被称为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的原因是()A、成功研制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B、他有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C、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D、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三、阅读《伤仲永》完成8-10小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8、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世隶耕(属于)借旁近与之(给)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稍稍宾客其父(客人)C不能称前时之闻(对称)泯然众人矣(消失的样子)D卒之为众人(最终)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守住)9、下列语句翻译不准确的是()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把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此(有人)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都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于方仲永的成长,每天领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D、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最终他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10、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B、“余闻之也久”在行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是指方仲永的家世出身和写作天赋。
D、本文借事说理。
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说理部分点名方仲永的“泯然众人”根本原因,强调后天教育和培养对人才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古诗默写(4分)1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岑参)12、,弹琴复长啸。
(《竹里馆》王维)1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急! :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14、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1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五、阅读《题春晚》完成16-17题(共4分)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6、这首诗中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7、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六、综合性学习(6分)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18-20题。
【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8、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之黄河】阅读下面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之黄河】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
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社戏》选段,完成21--26题。
(共13分)①……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1、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1分)2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它的作用是_______ (2分)23、“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他”指代__________。
(1分)24、第②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找出并填写,错字不得分。
(共4分)从触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从嗅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听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结合上下文,第③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
(共3分)26、第③段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不是一般的语序,目的是()(2分)A、朗读时有音节感,有力B、强调最后的两个形容词C、不致于写成太长的句子,长句难懂D、突破老格式,进行大胆创新八、阅读《细细的潮音》完成27--31题(共13分)①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