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地理七
- 格式:ppt
- 大小:323.50 KB
- 文档页数:22
国际经济贸易地理主讲人宋国瑛前言国际贸易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地图的变化逐渐形成的,主要分成两个阶段:1、伟大的地理大发现;2、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瓜分世界。
国际贸易也就随之形成。
人类第一次进行国际贸易的历史可追溯到部落崩溃奴隶社会兴起之初的年代。
由于生产的进步出现了阶级和私有制,国家形成,使人们由最初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集团之间的贸易,最终越出国界,发展成国家之间的贸易。
当初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奢侈品。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贸易中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从地中海的东岸腓尼基和迦太基—古希腊—古罗马)、大西洋、太平洋。
总之,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一、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就是研究世界上个国家(包括国家集团)、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简单地说: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是贸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关系。
1、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对国际经济贸易所起的作用,这是最基本的因素。
2、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是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地理格局。
因为国际商品的流向和流量及结构的变化是和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
二、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肯定的讲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边缘学科)。
主要表现在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关系上即是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地理的分支又是国际贸易的分支。
但国际贸易是以地理为基础。
第二节国际经济贸易地理研究的内容、任务及方法一、研究的内容(一)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诸因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及劳动力发展的素质、社会综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等。
(二)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进出口商品市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商品竞争力大小的标志,所以对商品的种类、流向、流量的地理研究是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初中地理教案贸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形式和贸易方式;2. 掌握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 能够分析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图表和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2. 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观念;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贸易的形式和方式;2. 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 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2. 数据分析的解读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图表和数据;3. 案例分析材料。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国际贸易;2. 提问:什么是贸易?为什么各国之间会有贸易?二、教学内容与活动1. 介绍贸易的形式和方式: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2. 分析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就业等;3. 讨论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自由贸易政策、保护主义政策等;4. 案例分析:我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强调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2. 提问: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有哪些?二、教学内容与活动1. 分析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主义等;2. 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平衡国内外利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等;3. 案例分析:我国近年来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贸易摩擦?如何应对贸易摩擦?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强调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贸易形式、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的掌握程度;3. 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知识点解析基本技能:1.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业的布局和调整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之内,而是通过国际合作在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联合开发、生产、销售,并进行分工、协作,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世界贸易不断扩大。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谈重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2)国际合作及典型事例国际合作是指由多国共同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某一种产品的生产方式,这种合作可能是大公司的自愿联合,亦可能是由有关国家政府撮合促成。
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国际合作的典型事例如下:①“可口可乐”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分工协作生产销售产品的典型代表。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掌握着可口可乐软饮料的关键配方。
母公司授权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子公司和销售商,进行罐装生产和销售,使得可口可乐的生产销售网络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实际上是国际分工协作的产品。
③欧洲“空中客车”更是一种国际综合性产品,它由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联合制造。
(3)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的分工协作也越来越显著,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种冲突和矛盾也越来越多。
因此,需要在合作交往中建立必要的国际规则和经济秩序。
【例1-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技术、人才、信息逐渐成为()。
A.各公司的商业秘密B.各国竞争的手段C.各贸易组织竞赛的手段D.全球共享的财富解析: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
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 一、国家与地区1、地球村有19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2、国家: 面积:最大——俄罗斯 (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最小——梵蒂冈“袖珍国家”人口:超过一亿的有14个国家,中国最多地位:平等。
我国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地区:世界上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
目前有30多个,如北美洲格陵兰地区是丹麦的属地、大西洋中百慕大群岛是英国的属地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1、按经济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国家2、南北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别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3、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企业生产难经济结构单一,对发达国家依赖严重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农矿产品价格过低,企业生存困难有的国家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有的国家政局不稳,有的国家发展战略不当三、合作与发展1、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推动并加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各地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2、全球三个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 总部——瑞士日内瓦2001年12月11日 中国加入4、经济全球化特点:世界商贸活动更加频繁,规模不断扩大劳务、货币、金融、技术、信息等世界市场的发展,构成了完整而发达的世界市场体系形成了以亚太、西欧为中心的异常活跃和多极化的经济格局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既带来更多地发展机会也面临新的挑战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经济 发展水平高,科学技术发达,人均收入高 发展水平低,科学技术基础薄弱,人均收入低。
内部不平衡,一些领域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分布 北半球 南半球以及北半球南部生活 以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许多家庭有宽敞明亮的住房、各种家用电器和轿车大部分人生活在城市农业生产以半机械或手工生产为主多数国家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
第七章欧洲贸易强国复习思考题1.分析欧洲国家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英国:英国东濒北海,与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隔海相望;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千米就到法国。
英国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国家贸易的发展。
英国能源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水利等。
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
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
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英国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
英国本土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鱼类品种丰富繁多,特别是多格滩这个北海浅滩更为突出,这里盛产的鳕鱼、比目鱼、鲭鱼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法国:法国西濒大西洋的比斯开湾,西北隔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南滨地中海,东面与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相接,西南同西班牙、安道尔接壤。
国境线共长5300千米,海岸线长约3120千米。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
平原约占法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平坦的地形对法国农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利。
法国天然资源不丰富。
铁矿蕴藏量虽然达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铁矿石的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 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
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森林面积约1630万公顷,覆盖率30%,为欧洲首位。
德国:德国是西欧通往东欧、南欧通往北欧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欧洲走廊”之称。
德国自然资源匮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比较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储量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案(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制定单位:经济学院制定人:何金旗审核人:郎永峰(系主任)编写时间:2011年8月—、课程信息本课程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课,2个学分,共计划32课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基木经济规律和工产布局的规律,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化产分布和生产发展水平为基础,了解和研究它们不同市场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各口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供求、交换、运输状况,吸收和借鉴国外某些成功的经验,为健全和拓展我国市场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帀场多元化的需要。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文献阅读及讨论教学。
木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与国际关联;主耍国际经济组织;根据吐界贸易小心区的形成过程与分布,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冇利条件及存在障碍;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石油牛产与消费的地区分布、贸易流向及我国石油贸易动态;世界煤炭分布和贸易格局及我国煤炭出口贸易;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谷物贸易格局与小麦、玉米、稻米的贸易结构;世界旅游贸易的主要形式,旅游资源的发开发与利川;世界海运通道少主要航线走向;世界海运港口、口岸分布、类別为功能熟悉世界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的优点;世界铁路分布与大陆桥运输线;各地区经济贸易大国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历程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根据口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确定贸易活动安排;三大经济区域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冇利条件及存在障碍;根据石汕、煤炭、铁矿石、粮食等贸易格局,讨论我国应如何改革、完善现存的贸易制度、方式和策略;根据世界海陆空运输基木情况进行实例分析;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各洲主要大国的经济发展;屮国与各主要经济人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及潜在的发展机会;能运用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结合各国各地区特别是经济贸易发达国家的贸易時况,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
国际贸易地理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一题1.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水平是否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劣,会对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从历史上看,地处内陆或荒漠干旱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落后于沿海或有着丰茂水土条件的国家。
绝大多数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
地处中纬度、海陆交通便利,尤其是在江河入海口所形成的平坦地域,最有利于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和航运集散地。
在国际贸易成本构成中,运输费用占相当比重。
海洋运输相对于陆路和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而言,具有运量大、运费低的特点。
因此,从一国的江河湖海港口城市,以船舶装载大批货物运往国外港口城市,运费要比翻山越岭的陆路节省许多。
于是,一些靠近国际航线的沿海城市或有入海口的大江大河沿岸中下游城市,便逐渐发展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需要指出的是,地理位置的优劣,并非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态势的变化,某些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国家和地区,也能跃居发达国家的行列。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发达的互联网通讯和高速便捷的航空运输所削减。
由此可见,地理位置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运输成本和国际贸易中心地位有着重要影响,但切不可将其绝对化。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国际空运方式的日益普及,地理位置的优劣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
2、为什么说自然资源是世界财富的源泉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答: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要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如土地、水体、矿产、动植物等)和无形资源(如阳光、风力、地热、潮汐等)。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财富与源泉,是当代国际贸易大宗交易的主要标的,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