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补考学考情况分析表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补考分析报告背景介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补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补考指的是在正式考试未通过的情况下,由学校安排的重修考试,以给予学生补救的机会。
补考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重新评估学习成果和提升学业的机会。
因此,对补考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助于学校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补考分析,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学生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如性别、年级、专业等),以及与学生学业相关的数据(如课程成绩、平时表现等)。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学校的学生信息系统或教务系统获取。
此外,也可以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的形式主动收集学生的个人和学业信息。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足够的学生数据后,可以利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对补考数据进行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包括Microsoft Excel、Python的pandas库等。
在数据分析中,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补考情况的分析:性别分析首先,可以分析补考学生的性别比例。
通过性别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补考情况是否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
比如,是否有些性别的学生更容易因某些原因导致需要补考。
年级分析除了性别分析,还可以对补考学生的年级进行分析。
通过年级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补考情况是否在不同年级之间存在差异。
比如,是否有些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因某些原因导致需要补考。
专业分析此外,还可以对补考学生的专业进行分析。
通过专业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补考情况是否在不同专业之间存在差异。
比如,是否有些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因某些原因导致需要补考。
课程分析最后,可以对补考学生的课程进行分析。
通过课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课程更容易导致学生需要补考,以及哪些课程补考的比例较低。
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校和教师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据可视化为了更好地展示补考分析的结果,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表
说明:1、课堂表现20学分包括问答、倾听、纪律、思考四项,每项5学分.
提问数量的要求,每学期至少有10次提问.质量要求,好的提问优先加分.
倾听5分,到达要求得5分,未达要求不得分.思考5分,纪律5分,违反纪律者一次扣1 分.
2、作业表现20学分包括作业本、口算、当堂练的完成程度及改正后全对情况全部优-以上, 到达要求5分,作业要整洁,5分,不达要求不得分.〔看优+个数,一个没有的,不彳#5分〕
3、印象分20学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情况,学生在上课、作业、平时表现出来的勤奋、细心、大胆、有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给教师留下较好印象的可得总分值.
4、测验40学分为平时测验20学分与期末测验20学分.平时测验按10次算,每次2分, 85~100分得2分,75~85分得1.5分,60-75分彳# 1分,30~60分以下得0.5分,30分以下不得分.
期末测验一次算,85~100分得20分,80~85分彳导18分,70~80分得15分,60~70得10分, 30~60得5分,30分以下得2分.考零分者不得分.
5、总评成绩是将各项所得学分相加.85分以上为优,70~85良,60~70及格,60分以下为
不及格.。
补考情况说明1申请补考情况说明尊敬的校领导您好:2017年6月国旗护卫队队员因参加集训、高考试卷分析会、20X X届毕业生演出,出任礼宾而导致无法正常参加某些科目考试,特此申请补考,望领导核实批准。
队员名单如下:略国旗护卫队2017年07月07日2大补考详细情况说明各二级学院:20XX届毕业生经补考或重修考试后仍不及格者,在毕业前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者做结业处理。
选修课程不予补考,毕业前达到规定的选修课门数及学分即可。
最后一学期课程(含实习、设计、论文)不及格者,不予补考,作结业处理。
为了确保毕业前补考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具体事项安排如下:一、补考时间4月22日—4月24日二、补考试题及印刷每门课程应同时拟定同一水平的2套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两套试题不得重复。
已建成试题库的课程必须使用试题库组题,补考试卷按照学校统一的模版制卷。
4月15日前各单位将两套试卷交到教务处考务中心(综合楼-903室),考务中心随机抽取一套做为考试用卷,试卷印刷后各教学单位负责装订并统一交教务处(综合楼-917室)保管。
三、阅卷及成绩报送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本次毕业生大补考阅卷教师由教务处在具备该科目阅卷资格教师中随机选择。
阅卷时间4月22日—4月26日,阅卷地点为综合楼916室。
教育论文范文:对某高校期末考试补考情况的分析高等学校扩招之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学业成绩检测提出了挑战。
近几年,大学生考试成绩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许多大学教师感慨:“试题越来越容易,不及格的人数越来越多。
” 因此,研究探讨大学生补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对某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1 1-2012学年两学期期末考试补考情况进行了专门分析,期望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一、2011-2012学年期末补考情况(一)期末考试整体情况经管学院有5个专业和1个专业方向,共77个自然班。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有2 207名学生(剔除缺考、缓考以及转专业缺乏名单者)参加考试,全部考试课程54门,其中不及格课程涉及46门。
在46门补考课程中,数学、英语等公共课涉及15门课程,占补考课程门数的32.6%,不及格学生238人次,占40.3%;专业课涉及31门课程,占补考课程门数的67.4%,不及格学生352人次,占59.7%。
第二学期除去18个毕业班、482名学生实习不参加考试外,共59个自然班、1 725名学生参加考试,考试课程46门,其中不及格课程有37门。
在37门补考课程中,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涉及14门课程,占补考课程门数的37.8%,不及格学生335人次,占58.9%;专业课涉及23门课程,占补考课程门数的62.2%,不及格学生234人次,占41.1%。
(二)期末补考学生情况第一学期补考涉及416人共590人次,补考人数416人,占全部学生的18.8%。
最高分59.6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45.5分。
补考人数较之往年略有增加。
第二学期补考涉及385人共569人次,补考人数385人,占全部学生的22.3%。
最高分59分,最低分1.8分,平均分42.55分。
补考人数比例较第一学期略有提高。
二、分年级不及格情况的统计分析第一学期,一年级563人,不及格168人次,占29.8%;二年级568人,不及格267人次,占47.0%;三年级477人,不及格90人次,占18.9%;四年级480人,不及格56人次,占11.7%;五年级119人,不及格9人次,占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