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商重要技术标准v1(2)课件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7
ESD-HBM目标等级---liukanghui---背景20多年来,HBM (2 kV)和MM (200 V)的IC组件级ESD目标电平基本保持不变,没有更多数据来改变这些电平。
正如本文档中所显示的数据,OEMs所要求的今天增强的静态控制方法并不能证明这些更高的HBM/MM水平是合理的。
在当今最新的硅技术中,ESD过度设计到这种程度,越来越多地限制了硅的面积和性能,并导致产品创新周期更频繁地延迟。
HBM&MM 的ESD 要求回顾一直以来,HBM-2kV 仍然是一个安全“通过”电压目标。
当HBM 测试达到方法3015.7(1989)时,测试仪波形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在这一点上,美国军方停止修改规范,并将HBM 规范的进一步开发转交给ESD 协会和JEDEC 的标准委员会HBM 目标水平动机人们首次对HBM 进行了系统测量(如惠普研究),包括坐在移动椅子上的人。
在第一届EOS/ESD 研讨会上发表了一些关于人体模型的早期工作的总结。
这些早期HBM 研究的工作人员发现,即使戴着腕带,也很容易产生1-2千伏的HBM20世20世纪70年代初汽车行业开始制定ESD 合格等级,福特采用了MM 和200 V ,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更关注HBM ,克莱斯勒在长时间考虑更高的电压后规定了2 kV HBM 的最低标准。
与此同时,RCA TV 部门决定采用2kv HBM 和专门设计的“显像管”测试模型,但没有人接受后者70年代和80年代初根据客户的这些要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半导体公司开始为组件制定内部HBM 标准,2KV HBM 规范成为其中最常见的规范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于原因C, HBM 测试基本与现场的Overstress 破坏无关引入MM 动机a) MM 模拟了未接地的烙铁接触半导体引脚引线引起的故障。
b)此时MM 比HBM 更能模拟CDM 现场的损伤失效。
c)MM 模型中的零欧姆放电电阻导致热损伤的峰值电流高于HBM ,可以进行电压更低的MM 测试由于先进的自动化制造中ESD 控制的显著改善,原因A 不再存在原因B 也不再存在,因为较新的CDM 测试方法比MM 测试更好地再现了这些失败引入MM 动机ESD控制环境的变化和改进ESD历史处理程序早期•ESD控制程序已经实施了很多年。
集成商重要技术标准要点进入2010年后,通过对TD二期、三期的工程实施和日常2G工程的建设以及日常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集成商在方案设计和施工及维护过程中若干重要控制点的技术标准进行讨论后,制订规范如下:1.分场景分布系统方案设计模板规范1.1.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及要点1.2.方案模板注意事项1.2.1.方案地址一定要写清楚,要有建筑物地理位置图,并表明建筑物的经纬度。
1.2.2.在建筑物楼层描述中,描述出每个楼层的功能属性和建筑面积。
描述本期的覆盖目标。
1.2.3.设计思路描述中要说清楚信源的选取,描述清楚是几载频的FLEXI(FLEXI微蜂窝改成堆叠式FLEXI)。
1.2.4.设计思路里要描述清楚该物业点的分区情况,且有平面图加以说明,信源设备安装数量和位置要列表说明。
1.2.5.机房情况描述中明确机房是租赁还是新建,及所在楼层、位置等信息。
1.2.6.材料单中设备型号厂家要标清楚,无源器件顺序不能更改。
1.2.7.文档内容用小四号字,标题用四号字,图片大小需要统一,并居中加1磅黑边框。
1.2.8.整改方案文件夹必须包括三个文件(方案文本说明、图纸、材料清单)。
1.3.分布系统场景分类说明及方案设计注意事项GSM室内分布系统场景分类1.4. 分布系统勘测及模拟测试规范2.方案中功率预算考虑到多网合路及扩容,方案设计需要根据下表对信源部分进行功率预留。
表格 1 BTS功率设计注:2.1.值对应为GSM900频段,DCS1800需要另外考虑,实际值两者很接近,室分基站以WBC 2:1合路为主,最大为8载频。
2.2.高于6TRX/扇区配置的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站型和合路器情况另外计算,注意其它特殊情形的基站和合路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2.3.此表只是大概计算值,用于估算,需与基站工程师核实基站的站型及合路器的具体配置后精确确定发射功率变化。
另外,标称值容许有±2dB的误差。
2.4.站点开通时集成商应向BTS工程师说明预留多少功率,并登记在册,同时要求BTS工程师也作登记。
2.5.对于火车站汽车站、大型广场、大型超市及卖场、大中型商务写字楼、高校、医院、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预计将来可能话务量会有很大提高的站点需要进行功率预留,具体可以参见表格1。
2.6.对于普通的住宅小区、小型商场、工厂、地下室、中小型娱乐场所等预计话务量不会有太大提升的场景如果预留功率会导致增加干放,那么此类站点就不考虑进行功率预留。
3.方案中严禁出现的几点设计错误3.1.覆盖方式采用信源+光纤分布系统的,严禁出现信源分路后直接接入分布系统和光纤系统有重叠覆盖区域的情况。
3.2.同上,在TD-SCDMA系统设计时,出现交叠覆盖的多台RRU,其中距离同BBU最远的RRU和最近的RRU之间的路由长度差不得超过3km,如图:3.3.系统中使用干放的,严禁出现干放级联的情况。
3.4.系统中有源设备只使用干放的,干放数量最多不能超过4台,推荐使用3台以下。
光纤直放站的配置,推荐使用1拖4以下,最多不得超过1拖6。
3.5.以上几点如果在设计方案中出现,要求集成商对方案进行修改后再次上报,但该站点的工程分配不再考虑该厂家。
3.6.TD改造及建设中涉及RRU级联的原则:同一小区的首尾RRU最大距离差为2.5Km。
RRU261与RRU261的级连建议不超过3级,最多不超过5级。
避免261和268混合级联(因为导致261功率降额)。
参与合并的RRU必须连接在同一块BBI板上。
不建议使用大于8个RRU 通道(path)做合并配置(底噪抬升3dB);不允许超过16个RRU通道(path)做合并配置.必须保证级连的RRU能扩展到6载波的容量。
如果一个O(3)室内站点需要使用多个RRU,建议优先使用跨光纤合并RRU的组网方案;另外,为了以后扩容时分裂小区方便,建议以多个小区的组网思路进行设计3.7.光纤拉远距离设计原则(以TD为本)单级最大拉远距离40km;多级级联时,整个级联链的最大拉远距离40km。
光纤长度超过500米时,需使用单模光模块和单模光纤。
参考下图:3.8.单光纤RRU级联且RRU合并:单光纤级联且RRU合并时,由于每个RRU处理延迟等效500米的光纤延迟,因此同一小区的首尾RRU最大距离差为3Km-0.5Km=2.5Km,整个级联链的最大拉远距离仍为40Km(如上图)。
4.设备开通调测规范及选取规范4.1.设备开通调测原则4.1.1.有源设备输入功率范围在0~-5dBm之间,过高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过低输出功率不够。
4.1.2.有源设备上/下行增益设置差值不超过3dBm,保证上/下行链路平衡,不得出现上/下行增益正常设置后自动变化的情况。
4.1.3.有源设备的上行底噪电平开通时不得高于-110dBm。
4.2.各类场景下室分系统设备的选择4.2.1.办公写字楼大规模写字楼——堆叠式FLEXI+干线放大器、堆叠式FLEXI+光纤分布系统中小规模写字楼——堆叠式FLEXI+干线放大器4.2.2.居民小区大型高层住宅小区——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堆叠式FLEXI +光纤分布系统单栋高层住宅小区——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多层建筑小区(家属院及有规划小区)——堆叠式FLEXI +光纤分布系统、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密集多层小区(都市村庄)——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郊区别墅——堆叠式FLEXI +基站隐蔽天线市区别墅——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堆叠式FLEXI +光纤分布系统4.2.3.商业类建筑大型家具、建材、服装等商贸城——FLEXI宏蜂窝或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大型购物商场——堆叠式FLEXI+干线放大器小型超市——堆叠式FLEXI4.2.4.宾馆酒店四星级酒店以上——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堆叠式FLEXI +光纤分布系统三星级以下——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4.2.5.校园网宿舍楼、教学楼——FLEXI宏蜂窝+光纤分布系统图书馆——堆叠式FLEXI +干线放大器4.2.6.交通枢纽大型机场、火车站、汽车站——FLEXI宏蜂窝+干放、堆叠式FLEXI +干放、FLEXI宏蜂窝+光纤分布系统、堆叠式FLEXI +光纤分布系统小型货车站、汽车站——堆叠式FLEXI+干线放大器4.2.7.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大型体育场——FLEXI宏蜂窝+干线放大器大型会展中心——FLEXI宏蜂窝(堆叠式FLEXI)+干线放大器4.2.8.娱乐场所KTV、洗浴中心、酒吧——堆叠式FLEXI+干线放大器备注:优先选择纯无源系统,同时对于党、政、军重要站点及后期维护困难的站点一律采用纯无源系统。
各种系统的设备选取优先级为:1)、纯无源系统;2)、FLEXI+干线放大器;3)、FLEXI+光纤直放站5.分布系统质量测试评估标准本评估要求只涉及到系统入网后的运行检验,不涉及到省公司的验收标准,但不能达到本评估要求的不能进行三方公司的工程验收。
本评估要求不作为工程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
工程开通后,要求集成商必须提供测试报告,分公司进行新站开通测试也要求按照本规范进行,要求及内容如下:5.1.评估标准:5.1.1.每个测试层面要求定点CQT测试人员做5次主叫(东、南、西、北、中),每次通话时长45秒,间隔15秒。
5.1.2.地下停车库、垂直电梯、以及涉及到的主要场所,如:大堂、会议中心、商场、餐厅、娱乐、健身中心等为必测项目。
5.1.3.除以上地点,一般商务楼层和住宅楼层只需随机抽查,不低于总层数的30%,测试地点需包括顶楼、底楼和中间楼面。
5.1.4.测试手机以自动双频模式为主。
5.1.5.切换测试测试:每个出入口测试4次,出入各2次。
5.1.6.空闲模式小区重选测试:每个出入口测试4次,出入各2次。
5.1.7.应控制室内覆盖系统在室外的信号泄漏覆盖范围,通过调整相关参数,保证小区重选和切换平滑过渡。
5.1.8.室内场强参考标准在-45(+5dBm)~-75dBm(-5dBm)的范围内,测试点离天线端口距离大于3米。
如遇特殊情况,室外宏站的信号电平值在出入口大于-45dBm,可根据该点的C/I比适当调整室内基站的功率。
5.1.9.紧邻主干道的建造物外,室外的室内信号电平应小于-90dBm ,不影响室外宏站,在道路上不允许占用室内信号,隔马路后应基本无室内站信号,保证占用室外宏站。
紧邻次干道的建筑物外,室外的室内信号电平应小于-85dBm ,不影响室外宏站,在道路上不允许占用室内信号,隔马路后应基本无室内站信号,对某些要覆盖到建筑物外围的室内信号,必须在不影响室外宏站的情况下,严格按照设计文本控制场强。
5.1.10.室内覆盖系统优化评估测试内容和评分要求见附件。
5.1.11.室内覆盖系统评估以实际所得分数为准:优 100分—85分良 84分—80分不合格低于80分5.2.评估内容:5.2.1.接通率(16分)在测试中如未发生未接通现象,满分16分。
如发生未接通现象,每次扣2分。
在发生未接通的地点重复测试10次,如在10次重复测试中再发生未接通现象,每次扣2分。
本项评分为扣分制,得分可以为负数,即从总分中扣分。
5.2.2.掉话率(16分)在测试中如未发生掉话现象,满分16分。
如发生掉话现象,每次扣2分。
在发生掉话的地点重复测试10次,如10次重复测试中再发生掉话现象,每次扣2分。
本项评分为扣分制,得分可以为负数,即从总分中扣分。
5.2.3.话音断续、背景噪音率(12分)在测试中如未话音断续、背景噪音现象,满分12分。
如发生话音断续、背景噪音率现象,每次扣2分。
在发生话音断续、背景噪音率的地点重复测试10次,如10次测试中发生话音断续、背景噪音率现象,每次扣10分。
本项评分为扣分制,得分可以为负数,即从总分中扣分5.2.4.单方通话、回声、串话率(14分)在测试中如未发生掉话现象,满分14分。
如发生掉话现象,每次扣2分。
在发生掉话的地点重复测试10次,如10次测试中发生掉话现象,每次扣10分。
本项评分为扣分制,得分可以为负数,即从总分中扣分。
5.2.5.覆盖率定义:覆盖率=(>=-75dB总次数)/取样总次数×100%(满分:10分)大于等于97%(10分)大于等于95%(8分)大于等于92%(6分)大于等于88%(4分)小于88%(0分)5.2.6.切换成功次定义:在主要出入口的平稳切换成功次数(双向)。
(满分10分)切换全部成功(10分)切换不成功次数为1--2次(6分)切换不成功次数为3--4次(3分)切换不成功次数大于5次(0分)5.2.7.重选指标定义:空闲模式下在主要出入口小区重选从室外到室内、从室内到室外的成功次数。
(满分6分)小区重新选择全部成功(6分)小区重新选择不成功次数为1--2次(4分)小区重新选择不成功次数为3--4次(2分)小区重新选择不成功次数大于5次(0分)5.2.8.室内覆盖场强要求室内场强在-45~-75dBm的范围内,测试点离天线端口距离大于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