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节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公式F=μF 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学习重难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重点)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重点难点)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重点)【知识回顾】初中摩擦力内容复习:一、摩擦力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相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1.产生条件:(1) ;(2)发生;(3)接触面不光滑。
2.作用点:摩擦力发生在上,所以摩擦力的作用点就在接触面上,但为了研究方便,可把摩擦力的作用等效到一个点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可将摩擦力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有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起作用;有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起作用。
三、摩擦力的大小测量和影响因素1.使用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通过或增大接触面,可以增大摩擦,通过减小压力或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减小摩擦。
四、摩擦的利用和防止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3)将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
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4)使接触面互相分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 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的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 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 认识摩擦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习重点】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学习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和静摩擦力的大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3.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等。
【合作探究】探究一、滑动摩擦力【做一做】感受摩擦力①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相对运动的力;②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慢慢向前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要运动的力;③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的力。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能够运用摩擦 cre-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重点1. 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三、导学难点1.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具体影响。
四、导学内容1. 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
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摩擦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得物体在运动时受到阻碍。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外力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外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外力时,物体会遏制运动或减速运动。
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方法不同。
对于静摩擦力,可以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_s = μ_s * N其中,f_s为静摩擦力,μ_s为静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对于动摩擦力,可以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_k = μ_k * N其中,f_k为动摩擦力,μ_k为动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五、导学案例小明用力推动一个木箱,发现木箱并没有挪动。
请问木箱受到的是什么力?如何计算这种力的大小?六、导学练习1. 请简述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2. 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为什么?3.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20N,支持力为100N,求静摩擦系数的大小。
4. 一个物体受到的动摩擦力为10N,支持力为50N,求动摩擦系数的大小。
七、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掌握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学会了如何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物理素养。
学案13 摩擦力【学习目标】1、掌握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大小的确定;2、掌握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大小的确定;3.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滑动摩擦力影响因数实验探究【知识梳理】一.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方向三.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四.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典例分析】1.摩擦力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同等条件下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___小得多。
2.体重为500N的杂技演员在进行爬竿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竿,这是靠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为 N, 方向;当他匀速下滑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10 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1)当弹簧秤读数为1 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向_____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3 N时,木块仍未被拉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向______.(3)当弹簧秤的读数是4 N时,拉着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向______.(4)开始运动后,使木块减速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 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 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5)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9 N时,木块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6)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4.自行车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摩擦;自行车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_________来增大摩擦。
5、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8.3摩擦力教师寄语: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会观察和分析。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2、探究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学习重点:摩擦力的定义,知道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学习难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1、地面上滚动的小球为什么会慢慢停下来?2、我们必须施加一定力才能把桌子推动,试分析原因二、自主学习1、静摩擦1、摩擦力可以分成两类:滑动摩擦力2、动摩擦滚动摩擦力1、静摩擦: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有时,在产生的阻碍物体的力,叫静摩擦力。
2、定义:2、动摩擦: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在时,在产生的阻碍物体的力,叫动摩擦力。
1、接触面粗糙1、静摩擦:2、物体对接触面有压力3、3、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动摩擦:2、物体对接触面有压力3、三、合作探究(阅读P24探究部分内容,组内交流完成以下内容)静摩擦力1、观察下图总结关于静摩擦力方向小组讨论总结:静摩擦力的方向:2、观察下图,讨论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是1、(举例说明)影响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2、(举例说明)举例说明:1、人走路时,两脚的摩擦是。
前脚的摩擦力向,后脚的摩擦力向。
2、人爬杆时,手和杆之间的摩擦是。
大小等于。
动摩擦力:1、观察下图说明动摩擦力的方向。
如左图,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下滑。
如左图物体在F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
总结:动摩擦力的方向:2、动摩擦力的大小:○1本实验中“探究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应怎样拉动物体,为什么?甲图中铜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2甲乙两图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乙图中铜块受到多大了摩擦力?和甲图比为什么变大了,说明动摩擦了和什么有关?○3乙丙两图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说明什么变大了?更能说明动摩擦力和什么有关?四、应用与提高(知识就在你身边,阅读科学世界。
)1、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哪些地方摩擦力起不良作用?2、说一说以上实例,有益的摩擦力是如何增加的,有害的摩擦力是如何减小的。
摩擦力导学案
一、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压力N成正比.
(2)公式:f=μN其中N表示压力,μ叫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与两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情况(粗
糙、干湿程度)有关.
二、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_______相切并且与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由_________决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4.最大静摩擦力
(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_________,也即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f max表示.
(2)相关因素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三、摩擦力的调控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之间的_________程度.(2)增大物体间的_________.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减小物体间的压力.(2)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产生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无关.()
(5)汽车轮胎的花纹有利于增加轮胎与接触面的摩擦.()。
《摩擦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能够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能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了解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2、难点(1)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
(2)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分析。
三、知识回顾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平衡力?四、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比如,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让我们能够稳步前行;推动重物时,需要克服摩擦力才能使物体移动。
那么,什么是摩擦力?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五、知识点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虽然没有运动,但有沿桌面滑动的趋势,书与桌面之间就存在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比如,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铅笔与纸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例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滚动摩擦力。
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导学案一、导入1.1 引入话题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摩擦力的存在?比如在行走时,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会使我们停下来,或者在推动物体时,摩擦力会使我们感到阻力。
那么,摩擦力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1.2 进修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 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表现形式- 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探究过程2.1 实验探究1)实验一:摩擦力的存在材料:桌子、书本步骤:将一本书本放在桌子上,用手推动书本。
观察书本的运动情况。
2)实验二:摩擦力的大小材料: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滑润圆滑的桌面步骤:分别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桌面上,用力推动它们。
观察不同材质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2.2 知识解析-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互相阻碍运动的力量。
-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拙水平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3 例题演练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施加一个5N的水平拉力,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求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答案: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施加在木块上的水平拉力,即5N。
2)一个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推力,小车的动摩擦力为8N。
求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小车的加速度等于推力减去动摩擦力,即10N-8N=2N。
三、拓展应用3.1 实际应用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汽车行驶时的刹车、滑雪时的制动、橡皮擦擦拭铅笔时的擦除等。
请同砚们思考摩擦力在这些情境中的作用是什么?3.2 探究延伸请同砚们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材质的物体在不同表面上的摩擦力大小,并总结实验结果。
可以尝试应用不同的材质和表面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观点和分类,掌握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作用,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运用。
摩擦力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影响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培养学习的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习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研究决定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力大小的问题教学方法教法1、对摩擦力的定义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2、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采用探究式教育模式3、对增大减小摩擦力采用猜想与反驳教育模式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二人小组复述)1 力的三要素是、、2 二力平衡条件是、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二、创设情境新课引入1、拔河比赛:让力气最小的女生与力气最大的男生拔河,男生手握涂有洗洁精的一端,力气较小的女生获胜。
思考:是什么帮助了女生(板书课题)2、讨论:生活中你们还见到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三、自学导航(合作交流)探究一、什么是摩擦力1、学生体验:手用力推或者拉桌子你有什么感觉?用手压在桌子上向前推或者向后拉你有什么感觉?2、小组讨论:(1)摩擦力产生在怎样的物体之间?(2)两个物体在什么状态下能产生摩擦力?(3)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4)你能总结出摩擦力的定义吗?探究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猜想,(每个小组结合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猜想四: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探究。
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学生思考:你用什么测?测力计拉力和摩擦力是一个力吗?你怎么才能从测力计读数知道摩擦力?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小组间交流讨论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制订出正确的探究计划3、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1)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2)各小组将自己探究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展示4、得出结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5、交流评估(1)第一小组发现,当拉力不水平时,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2)第四小组发现,设计出让测力计静止时读数(3)第六小组发现,压力并不是重力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改进意见及探究中的发现应进行表扬和鼓励。
第三节摩擦力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能利用“平衡法”判断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科学更加关心、更加热爱的情感,并乐于为科学奉献的思想。
重点、难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自主学习:一、什么是摩擦力?如何理解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二、静摩擦力:1、如图物体受一向右的力F作用,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由于保持相对静止,一定有一个力与F保持平衡,这个力是什么力?F2、什么是静摩擦力?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5、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判断?第一题中的F逐渐变大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此时静摩擦力如何变化?6、静摩擦力是一种被动力,与外力有无关系?7、静摩擦力的大小在什么范围内?典例探究:例一: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试做出A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例二:(1)观察课本57页小孩推箱子的图,若小孩用20牛顿的力推,箱子不动,则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静摩擦力为,若小孩用30牛顿的力推,箱子仍然不动,则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静摩擦力为,由此可知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力大小,随着推力增大而________。
(2)用水平力F将黑板擦压在黑板上,由于受到重力,则黑板擦有向运动的趋势,黑板擦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
摩擦力导学案
时间: 课型:新授 课时:
学习目标 :
(1)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预习导学
1.什么是力? 2.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知识点一:
1:摩擦力的概念
摩擦力: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___________时,就会在
产生一种______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_______,符号是 。
摩擦力有几种? 、 、
(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 第二.接触面不光滑 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a .静摩擦力:
(1)概念:若两相互接触,而又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对滑动趋势,而又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接触面之间出现的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力,谓之“静摩擦力”。
(2)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随实际情况而变,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其数值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二力平衡)。
(3)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b .滑动摩擦力:(2)大小:
【练习】
1.下列现象中各属于哪种摩擦
①小孩子从滑梯滑下,小孩和滑梯间的摩擦是 ;
②自行车刹车时,沙皮和车轮钢圈的摩擦是 ; ③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和刨刀的摩擦是 ; ④人走路时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 ; ⑤手握住酒瓶,酒瓶和手间的摩擦是 。
2.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 ;用圆珠笔写字时,与纸面的摩擦是 。
3.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方木块,火车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不考虑空气阻力),这些力分别是_____ ,火车紧急刹车时,木块将向_____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填“前”或“后”) 4.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
B 、
一个物体只有跟另一个物体表面
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知识点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 方法来研究。
如图为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 其中甲和乙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丙为一水平棉布表面。
器材:一长木板,弹簧测力计,木板,砝码,棉布 (1)观察图中的甲和乙,你得出的结论
是 。
(2)观察图中的甲和丙,你得出的结论
A、0 N
B、5N
C、大于5N
D、小于5N
2.一辆重100牛顿的小车,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需用推力10牛顿,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
A.100牛顿B.10牛顿C.50牛D.55牛顿
3.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0.4牛时,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增大为0.6牛时,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0.4牛B.0.6牛C.0牛D.0.2牛
4.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0N的木箱,受到水平向右100N推力时,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N,摩擦力的方向是;在木箱下垫上几根圆木后仍然匀速水平向右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水平方向上木箱受到的合力是N。
5.如图,用一水平力F=30 N将重20 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方向_____.
知识点三、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1 2
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1 2
3 4
【练习】
1.沿竖直杆向上爬时手要将杆握紧,这是用的办法来增大摩擦;而拔河时脚要穿鞋底花纹大的鞋,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来增大摩擦。
2.塑料瓶盖的外缘常有一些竖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机械手表戴久了要给它擦油是为了____________。
3.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 自行车由于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4.有一种办公用椅。
为了移动方便,在椅子腿下面安装小轮子,安装这轮子的作用是( )
A.增大椅子的稳度B.变滑动为滚动C.使椅子坚固耐用D.起装饰作用
巩固提升:
一.判断题
(1)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自行车刹车闸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
(2)在接触面之间加润滑油,可以消除摩擦……………………………………()
(3)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
(4)物体运动越快,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 )
(5)物体静止时,就一定没有受到摩擦力…………………………………… ( )
(6)如果没有摩擦,我们就寸步难行…………………………………………() 二.选择题
1.某人用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只箱子,但箱子没有动,这是因为( )
A. 推力小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
B. 箱子惯性太大了
C. 箱子受到的地球引力大于推力
D. 推力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相互平衡
2.空降兵某团进行跳伞训练,伞兵打开伞后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若人自身重700 N,伞和其他装备重100 N,则他们受到的阻力大小是()
A.100 N B.700 N C.800 N D.600 N
3在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在脚底下放一条毛巾B、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C、人沐浴时穿的拖鞋鞋底带凹凸花纹
D、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4.下列做法中,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 B.足球守门员戴上手套 C.篮球表面上印有花纹 D.旱冰鞋安装上滚轮。
5.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垫上一块胶皮将瓶盖拧开
B. 往轴承中注入些润滑油
C. 在皮带传动中将皮带张紧些
D. 在皮带传动中往皮带上涂皮带蜡
6.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C.皮带传动中,在皮带上涂“皮带蜡”
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滚动轴承并加润滑油
7.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易打开
B、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好拉了
C、冬天路上结冰,在冰面上撒些细沙,就更安全。
D、搬运笨重的货箱时,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
8.在奥运会上,"体操王子"------李宁,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C.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9.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 B.冬天下雪后,在汽车上坡的地方洒上一些炉灰,目的是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生活中离不开摩擦,摩擦越大越好 D.工人师傅用的锉刀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锉刀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10.用手握酒瓶,使瓶口朝上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到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