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 教师与课程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7.23 MB
- 文档页数:28
有价证券投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价证券的基本概念,掌握股票、债券、基金等不同类型证券的特点及投资原理;2. 使学生掌握有价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评估方法,了解影响证券价格变动的因素;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情况,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流程和规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证券市场动态,独立完成投资决策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处理证券投资相关数据,提高投资分析的效率;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见解,共同完成投资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有价证券投资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2. 培养学生具有风险意识,学会在投资过程中遵循法律法规,遵循市场道德,诚实守信;3.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面对投资市场的变化,能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投资素养为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为未来的投资理财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有价证券概述- 证券的种类与特点- 证券市场的功能与构成2. 股票投资- 股票的类型与投资价值- 股票市场分析: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 股票交易流程与规则3. 债券投资- 债券的种类与投资特点- 债券的收益与风险评估- 债券交易市场分析4. 基金投资- 基金的概念与分类- 基金的投资策略与风险- 基金业绩评估与选择5. 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评估- 风险与收益的度量- 投资组合理论- 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6. 证券投资实践- 模拟投资操作- 投资案例分析与讨论- 投资策略与技巧分享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系统性地安排了有价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分析方法、风险评估及投资实践等内容。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培训班授课教师简介安青松经济学硕士,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处长。
曾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会秘书,自1995年起从事上市公司监管工作至今,先后担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巡回检查处处长、监管协调处处长,主持制定《关于上司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2000年组织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参与制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参与了琼民源/郑百文/蓝田股份等多起上市公司违规案件调查处理工作,对上市公司问题有深入的研究。
陈东应用金融硕士,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总监,北京天相财智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内投资者关系积极实践者之一。
通晓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设计、执行;熟悉股票发行政策、程序、方法。
曾参与国内多家上市公司的IPO推介策划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咨询。
陈禄南开大学国际金融、法学双学士,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律师.曾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证券投资、公司设立、资产清理等业务工作,2000年10月开始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审核部从事创业板发行审核工作,2001年2月—2003年10月借调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审核一处从事发行审核工作(法律法规方面),2003年12月-至今借调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从事主板上市公司日常持续监管工作。
陈志刚天职孜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项目经理。
中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执业资格的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0年开始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主持了多家公司的股份制改制、发行上市审计、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
郭旭东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会计系西方会计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5年—1998年2月 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工作,任项目经理,并取得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专业资格。
1998年2月到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工作,一直从事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制度建设及证券市场有关财务会计问题技术咨询。
现任会计师监管处处长,负责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土地等中介机构的资格认定和监管。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性的金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和风险意识。
本课程在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实际投资活动密切相关,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市场有效性假说等;2. 了解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法律法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风险;3. 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4. 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进行证券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5. 培养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包括证券投资基本理论、市场运作机制和法律法规、投资分析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实践教学包括模拟投资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具体教学内容与要求如下:1. 理论教学:(1)投资组合理论:介绍风险厌恶、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最优投资组合的确定等基本概念和原理;(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阐述市场均衡条件下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有效性的判断;(3)市场法律法规:介绍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发行、交易、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4)投资分析方法:介绍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宏观经济指标、行业趋势、公司财务数据等方面;(5)实际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投资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践教学:(1)模拟投资操作:通过模拟证券交易平台,让学生进行实际投资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投资心得和经验,加深对证券投资的理解;(3)案例分析:针对实际投资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二)开设部门:金融学院(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证券投资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和投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证券投资学》已成为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有一些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也会选修投资类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证券市场的架构、交易工具、运作机制和运行规律,掌握证券投资的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和有价证券的定价原理,熟悉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方法,为未来从事经济工作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希望教师在全面阐述西方成熟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和运行规律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证券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中国的金融改革,同时要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课时数及分配表:(五)考核:1、考核形式:以闭卷考核为主,教师可安排平时考查。
2、试卷结构:可安排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概念题、计算题、简答题等。
(六)所用教材:《证券投资学》(第二版)霍文文编著高等教育2004年7月(七)参考书目:《投资学》(美)滋维·博迪等著机械工业2000年5月(八)讲授提纲:本提纲按照各章中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将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分为四个层次,学习要求依次为了解、熟悉、掌握以及重点掌握。
导论掌握投资的概念;熟悉证券投资与实物投资的概念和关系;熟悉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概念和关系。
第一章证券投资要素了解投资主体的含义;熟悉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和资金来源;了解机构投资者含义和特征;熟悉政府及政府机构、企业法人、金融机构的投资目的和X围;熟悉证券投资者与证券投机者的定义、区别;了解证券投机的作用。
熟悉有价证券、股票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股票的特征;了解普通股票、优先股、后配股、混合股的含义;掌握普通股股东的权利;熟悉股息的种类;了解优先股票的特征、作用、种类;了解股票按票面额形态分类、按投资主体分类、按上市地和投资者不同分类;掌握债券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债券按发行主体分类;熟悉债券按计息方式、按募集方式、偿还期、发行期、记名与否分类;掌握债券按市场所在地、按债券形式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性质;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与股票债券的区别;掌握证券投资基金按组织形式分类;掌握证券投资基金按基金可否赎回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收益风险目标分类、按资金来源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对象分类;了解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机构。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是金融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金融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必修课程,也是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券经纪人资格、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
开设本课程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全面了解证券投资与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具备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和专业技能、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现代理财应用性技能人才。
在学习了货币金融学、宏观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为学生以后学习证券投资分析、投资运作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本门课程以《经济学原理》、《经济数学》、《金融概论》、《金融市场基础》课程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证券投资分析分析》、《证券交易》等课程的基础,学习完本课程后可以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2.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并列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重点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锻炼提高相关实践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基础理论讲授并穿插实践能力提升,课程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资本证券市场理论与实务相关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在教学实施中突出学生的工作角色,采用任务引领、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启发引导、分组讨论、模拟交易、讲座教学与观摩教学等教学方法,强调学习方法、工具的应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的实践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践的方式。
以学生所学书本知识为基础,将所学理论和实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中所涉与的每一工作任务模块都以相关的证券市场制度法规为基准,按照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逐项学习各项证券投资业务的操作要点。
另外,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到证券经营机构进行现场观摩,并邀请证券投资分析一线实践专家到校指导学生,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丰富的体验、感受真实工作氛围的机会,培养学生胜任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
《证券投资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任课教师是跨境电子商务学院、科学技术学院的王健博士。
王博士主要采取的是线上直播+线下自主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课程中包含很多的实时大盘走向,政策及事件的影响分析和实践操作环节,辅以金融实验室等仿真模拟工具,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和互动,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知识和常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投资思维和金融理念。
现今的证券业是全球日渐一体化的领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和联系。
此次新冠疫情爆发,世界各国都措手不及,金融和经济收到巨大影响。
中国作为最先受影响的国家,施行了有力的应对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以不小的代价换取了振奋人心的结果。
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同学们了解我国证券领域相关政策运行机制和资金操作规律,在欧洲汽车工业彻底停摆,美股十天四熔断的外部金融环境下,让大家明白我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力排万难,稳步前进的来之不易,增强自豪感与归属感。
希望通过这次的课程,让同学们对金融大环境的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借着自我居家隔离期间线上授课的机会,更方便和熟练地使用各类模拟软件和仿真平台,迸发思维的火花,找到一些新思路新想法。
18金融工程1班的同学对于课程的接受程度较好,课堂互动频率高,线上学习热情比起线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证券投资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掌握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投资工具的特点及其运作方式;2. 培养学生运用财务分析、技术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等方法,评估证券投资价值和风险;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法规和交易规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和决策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投资组合理论进行资产配置的技能;3.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运用证券交易软件和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证券投资产生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 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遵循合法、合规的投资行为;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投资实践中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证券投资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投资经验尚浅。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交易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证券投资技能和风险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掌握证券投资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投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证券投资基础:包括证券市场概述、证券投资工具(股票、债券、基金等)的特点及分类、证券交易的基本流程和规则。
- 教材章节:第一、二章- 进度安排:2课时2. 财务分析:财务报表解读、财务比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等,以评估企业投资价值。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进度安排:3课时3. 技术分析:股价走势图、技术指标(如MACD、KDJ等)、图形分析等,预测股票价格趋势。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进度安排:3课时4. 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指标、经济周期、政策影响等,分析宏观经济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证券投资学 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市场运作机制;2. 学生掌握股票、债券、基金等主要证券产品的特点、评估方法及其投资策略;3. 学生了解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掌握风险度量和管理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财经资讯、分析工具对证券市场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2. 学生能够设计合理的个人投资组合,进行投资决策和执行;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投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投资观念,理性看待投资风险与收益,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观念;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财经素养,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健康的投资心态。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证券投资学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证券投资基础:包括证券市场概述、证券投资工具(股票、债券、基金等)的基本属性及交易规则,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证券市场分析:涵盖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市场趋势判断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投资组合管理:涉及资产配置、投资组合构建、风险与收益分析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证券投资风险与管理:包括风险类型、度量方法、风险控制策略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投资,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进度合理,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实际投资分析和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证券投资学课程
课程简介:
证券投资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有一些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会选修证券投资学。
课程主要讲授证券投资的要素、证券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证券交易的程序和方式。
讲解证券投资的收益、风险和证券组合理论、定价理论、定价方法以及投资对象的选择。
介绍常用的投资分析方法,即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
了解证券投资管理,投资管理和业绩评估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证券市场的架构。
交易工具。
运作机制和运行规律,掌握证券投资的收益。
风险之间的关系和有价证券的定价原理,熟悉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方法,为未来从事经济管理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师简介:
xx,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经济学会会员,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夏洛特分校研究学者,2008年度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在《管理工程学报》、《经济管理》、《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系统管理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软科学》、《南方经济》、《系统工程》、《当代财经》等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文章20多篇,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