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历程要点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150.04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1、14—15世纪,欧洲处于社会变革之中,正面临着新时代。
2、在意大利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手工工厂也开始出现了。
手工工厂的出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分工和协作的发展,为进一步改进技术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纺织业的兴起、脚踏纺车、脚踏织布机的推广使用,促进了金属冶炼和机械加工等行业的进步。
3、15世纪下半叶.远洋航海和探险事业应运而生。
意大利航海家哥仑布1492年发现了今天称作美洲的新大陆。
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在中世纪陆续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1.1 科学革命的突破近代科学首先在天文学和医学生理学两大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胜利。
1543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留斯的《人体的结构》。
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1.1.1 天文学革命哥白尼建立起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体系——“日心说”。
日心说认为,地球并非静止不动,也不处于宇宙中心,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既自转,又与其他行星一起围绕宇宙中心——太阳旋转。
※ 1.1.2 医学生理学革命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了《人体的结构》。
通过解剖,维萨留斯确定了男女肋骨数目相等,并不像《圣经》所说的女人是用男人的一条肋骨创造的。
英国医生哈维进而提出了血液大循环理论,并在1628年出版了《心血循环运动论》,从而标志着人体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
在哈维以后,比较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等生物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
1.2 经典力学的奠基1.2.1 开普勒在天空“立法”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充分利用了第谷留下的大量精确的天文观测资料,改进了哥白尼的学说,确立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为天体力学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天空的立法者”的美誉。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指出,行星的运动轨道不是传统认为的正圆形,而是横圆形;而太阳处于椭圆焦点之一的位置上。
第二章: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第一节近代科学革命1.1天文学革命一.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是波兰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于1543午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日心地动说。
其要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在以太阳为公共圆心的圆形轨道上绕日旋转;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有自转并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
根据这两个基本观点,哥白尼指出,太阳的东升西落不是太阳绕地球旋转,而是地球自转的表现;天球上恒星位置每年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也不是恒星运动所致,而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学说并非完美无缺,但是它从根本上纠正了自古流传并为基督教会所支持的地心和地静说的错误,当哥白尼的学说为世人所接受之后,它就不可避免地动摇了教会的权威,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当代著名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家库恩(T.S.Kuhn,1922-1996)称哥白尼日心体系的诞生为“西方人知识发展的划时代的转折点”,因为它不仅是天文学基本概念的变革,而且是人对自然的理解的根本变革,甚至是西方人价值观念变更的一部分。
但也有些人断言,哥白尼革命只不过是提出了地球每日绕自身轴旋转一周,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甚至有些科学史家根本否认存在一场“哥白尼革命”。
我们认为,尽管哥白尼体系有很多旧理论的痕迹和不完善之处,甚至在得到观测证实的精确程度上一度比托勒密理论还逊色些,但是它用日心、地动说代替统治天文学界多年的地心、地静说,是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用正确认识取代了谬误的认识。
哥白尼理论的意义至少有两方面:其一,它引起了整个宇宙观、世界观的巨大变革。
长期以来,教会利用地心说来说明上帝创造世界,说明上帝创造一切都是为了地球上的人类,所以有意把地球摆在字宙的中心。
而现在,在宗教教义中被说成是宇宙中心的地球已沦为一个普通行星,于是,上帝这个不可动摇的偶像也就随之而倒台了。
日心说动摇了宗教的自然观支柱,也就是动摇了宗教世界观的基础。
近代⾃然科学发展历程要点解读⽂艺复兴以后,理性主义的确⽴,促进了科学和⽂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近代⾃然科学成就巨⼤,出现了⾼等数学;建⽴了⽜顿⼒学体系和相对论⼒学体系;⽣物进化论学说诞⽣;物理、化学等也有突出成就。
近现代⾃然科学的发展,⼤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近代⾃然科学的兴起阶段:近代⾃然科学的开端就是天⽂学⾰命,⾃然科学的创始⼈哥⽩尼的“太阳中⼼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笛卡尔创⽴了解析⼏何,成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顿⼒学体系建⽴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这是⼈类认识史上对⾃然规律的第⼀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把实验法引进化学的波义尔成为近代化学的创始⼈。
哈维的⾎液循环学成为现代⽣理学的起点。
2、19世纪综合化阶段: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的辉煌成就。
电磁学的建⽴,为⼈类打开了“电⽓时代”的⼤门。
道尔顿建⽴的科学的原⼦论开创了⼈类在物质认识⽅⾯的新纪元。
物质的分⼦——原⼦结构学说确⽴使化学取得了飞速发展。
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规律,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周期律的发现,是⽆机化学的系统化和⼤综合。
达尔⽂创⽴的⽣物进化论学说,是对⽣物学的伟⼤综合,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物学的“神创论”思想。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础,是利⽤原⼦能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思想的⼀场重⼤⾰命。
3、飞跃阶段:20世纪四五⼗年代兴起的新科技⾰命即第三次科技⾰命,以原⼦能技术、航天技术、电⼦计算机的应⽤为代表,还包括⼈⼯合成材料、分⼦⽣物学和遗传⼯程等⾼新技术。
新科技⾰命使科技在推动⽣产⼒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科技转化为直接⽣产⼒的速度加快。
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随着科学实验⼿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
科技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学科越来越多,分⼯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另⼀⽅⾯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向发展。
四、⾃然科学的进步与⽣产⼒的发展近代⾃然科学是随⽣产⼒的进步⽽产⽣和发展的。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研究和认知的过程。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本文将对这四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第一阶段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起步阶段,也是观察和实证研究阶段。
在这个阶段,科学家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收集数据和获取关于自然现象的信息,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经典力学的奠基者牛顿和开普勒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
第二阶段是理论建模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科学家开始尝试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并通过理论来解析和推导实验结果。
电磁学和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了这个阶段,麦克斯韦和法拉第等科学家的贡献在此阶段功不可没。
第三阶段是量子力学的诞生和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科学家发现了微观世界的奇异现象,并建立了量子力学这一新的物理学理论。
量子力学不仅革新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对物质和粒子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爱因斯坦、波尔等科学家在发展量子力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阶段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多学科交叉阶段。
在这个阶段,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物学、化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天文学、生物技术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总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观察实证到理论建模,再到量子力学的发现与应用,最后进入了多学科交叉的阶段。
这四个阶段构成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为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认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参考以下写法: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详细探讨。
整篇文章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包括简要介绍近代自然科学的演进背景和意义。
同时,我们将明确文章的目的,即探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这四个阶段不仅在科学理论上有所突破和革新,同时也在科学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力。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四个阶段,并对它们的特点和意义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起点。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古典文化和自然进行重新审视,开启了现代科学的大门。
伽利略、开普勒、伏尔泰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建立了现代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实验方法。
他们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观点和理论,如地心说的否定、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等,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是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现象到本质的转变,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的新时代的开启。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和实验物理学工业革命的兴起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在这一阶段,人们加快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实践应用。
实验物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从静态到动态、从微观到宏观,一系列经典物理学定律相继建立,如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热力学定律、电磁学定律等。
这些定律不仅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还为工业生产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工业革命和实验物理学的发展使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为现代科学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和量子论20世纪初,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现代物理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统一和质能的等价,狄拉克和薛定谔的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规律。
这些理论不仅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还为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方向。
现代物理学和量子论的发展是自然科学走向复杂性和深度的关键一步,也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基础。
第四阶段: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3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在18世纪未,科学和技术直接的关系表现为两种相反的情况,一种情况是生产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工匠的经验和手艺,生产并没有尖锐地感到只依靠经验知识已经不够,迫切需要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
另一方面的情况是,在科学理论上已经发现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却没有在技术上很快实现出来。
3.1 天地演化的研究在天文学上,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1796年,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系统论》,独立地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与康德相比,拉普拉斯的假说更加完善,数学论证也更加严密。
1830—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3卷本的《地质学原理》写出来了,这是地质学上划时代的著作。
从地质学方面有力地支持了康德学说中关于自然界生成(渐变论)的观点.也是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的重要科学根据。
3.2 物理学的进展3.2.1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热力学19世纪40年代建立起来的能量守恒定律,被认为是自牛顿力学以后的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
德国医生、生理学家和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在其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全面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在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恒定不变.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不仅是物理学中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是整个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这一定律揭示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和生物能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转化遵从一定的数量关系。
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不可能制造出永动机)3.2.2 电磁现象的研究19世纪电学上的第一个成就是1800年发明了伏打电堆。
1821年德国化学家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
这是电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揭示了电流通过电路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1847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又提出了两个定律,即基尔霍夫定律。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又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 手工工场、 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 用新工具、 新能源, 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 任务和要求, 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同时,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 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 还 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能够支持、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 的科学人材,使他们从事科学研究。
2.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如:建立良好的科学教育基础和保持较高的科学普及水平。
科学不可能孤立 地产生, 必须有相应的科学普及、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教育和国民科学素质才有可 能产生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队伍。
政策保护。
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即欧洲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重视科技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3.人文主义、 地理大发现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科技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著作 / 天文学 / 《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物种起源》 《人类的起源》 生物学 《人在自然界 中的地位》 //成就与贡献 日心说 证明日心说 “近代科学之父” 万有引力定律三大力学定律进化论 论证人猿同祖 进化论逐渐被接受 改良蒸汽机 推动电力广泛应用 人物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 达尔文赫胥黎 瓦特 爱迪生 国别 波兰 意大利 英国 英国英国英国 美国 研究领域物理学 动力了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又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用新工具、新能源,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能够支持、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的科学人才,使他们从事科学研究。
2.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如:建立良好的科学教育基础和保持较高的科学普及水平。
科学不可能孤立地产生,必须有相应的科学普及、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教育和国民科学素养才有可能产生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队伍。
政策保护。
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即欧洲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重视科技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3.人文主义、地理大发现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技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中拉开序幕的,首先向宗教神学发起冲击的是天文学。
随后的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对科学革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也有重要意义,它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它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革命,它用实践突破了所谓经典知识界限,使人的思维方式从权威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
第二章: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第一节近代科学革命1.1天文学革命一.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是波兰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于1543午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日心地动说。
其要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在以太阳为公共圆心的圆形轨道上绕日旋转;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有自转并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
根据这两个基本观点,哥白尼指出,太阳的东升西落不是太阳绕地球旋转,而是地球自转的表现;天球上恒星位置每年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也不是恒星运动所致,而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学说并非完美无缺,但是它从根本上纠正了自古流传并为基督教会所支持的地心和地静说的错误,当哥白尼的学说为世人所接受之后,它就不可避免地动摇了教会的权威,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称哥白尼日心体系的诞生为“西方人知识发展的划时代的转折点”,因为它不仅是天文学基本概念的变革,而且是人对自然的理解的根本变革,甚至是西方人价值观念变更的一部分。
但也有些人断言,哥白尼革命只不过是提出了地球每日绕自身轴旋转一周,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甚至有些科学史家根本否认存在一场“哥白尼革命”。
我们认为,尽管哥白尼体系有很多旧理论的痕迹和不完善之处,甚至在得到观测证实的精确程度上一度比托勒密理论还逊色些,但是它用日心、地动说代替统治天文学界多年的地心、地静说,是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用正确认识取代了谬误的认识。
哥白尼理论的意义至少有两方面:其一,它引起了整个宇宙观、世界观的巨大变革。
长期以来,教会利用地心说来说明上帝创造世界,说明上帝创造一切都是为了地球上的人类,所以有意把地球摆在字宙的中心。
而现在,在宗教教义中被说成是宇宙中心的地球已沦为一个普通行星,于是,上帝这个不可动摇的偶像也就随之而倒台了。
日心说动摇了宗教的自然观支柱,也就是动摇了宗教世界观的基础。
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讲,日心说对地心说的背叛也是对近千年形成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浓厚宗教情结的挑战。
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主题。
一、科学方法的兴起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得益于科学方法的兴起。
科学方法的核心是观察、实验和推理。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科学家能够发现规律并提出假设。
然后,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假设,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总结。
科学方法的引入使得自然科学研究具有了系统性和可重复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二、物理学的突破近代物理学的快速发展是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从牛顿的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理学的突破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物理学的突破不仅涉及宏观世界,也涉及微观世界。
量子力学的发展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规律,为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化学的进步化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从拉瓦锡的化学反应定律到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化学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利用。
化学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化学的发展还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中最具活力和广泛影响的领域之一。
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生物学的发展不仅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也为医学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生物技术的兴起使得人类能够对生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挑战。
五、地球科学的进步地球科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中一个新兴的领域。
通过对地球的观察和研究,地球科学家能够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提供了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
地球科学的发展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推动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进步。
综上所述,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科学方法的兴起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系统性和可重复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课题: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时数:3目的:了解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了解近代科学革命的突破性领域,掌握近代科学方法重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难点:近代科学革命的突破性领域教具:方法:讲授课型:新授过程:前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是文艺复兴的重大成就之一,也是文艺复兴晚期的主要内容,它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氛围,具体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表现:一、宗教改革运动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前提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工场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三、新的仪器和生产技术的推动。
当时,天体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湿度计、水银气压计等新仪器设备的出出,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新的生产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一些实际问题,要求科学家要解决机械上和计算上的问题,因而促进了力学和数学的发展。
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远洋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社会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远洋航海需要丰富的天文和地理知识,从而推动了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研究。
新航路开辟极大地增长了人们的知识,为动物学、植物学、气象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材料。
环球航行的实现证实了地圆学说,人们的思想逐渐摆脱中世纪的传统偏见和各种荒谬观点,开始对大自然进行直接观察。
从此自然科学以广泛的实际材较和实验为基础,获得了全面系统的发展。
五、科学家们与宗教神学斗争的产物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他们不但坚持真理,而且敢于向束缚科学的神权挑战,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如布鲁诺被烧死,伽利略死于监禁中。
六、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的传入(P16)第1节科学革命的突破第2节经典力学的奠基第3节近代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第4节其他学科的初步发展第5节近代科学方法一、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教学内容:近代科学在天文学和医学生理学的突破经典力学的奠基和牛顿的综合工作知道其他学科的发展近代科学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近代科学在天文学和医学生理学的突破, 知道经典力学的奠基和牛顿的综合工作, 知道其他学科的发展。
教学学时:2学时,多媒体教室讲授2学时课程类型及教学方法:新授理论课(电子课件)重点难点:近代科学在天文学和医学生理学的突破, 知道经典力学的奠基和牛顿的综合工作教学过程:向未知地进军15世纪是人类向地球上未知的海洋和陆地进军的时代。
1403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西周游南海各地并远航至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东海岸。
觊觎东方财富的欧洲冒险家们则向南和向东探险。
1488年,巴托罗缪.狄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于1497-1499年间完成的航行最终确定了从欧洲经印度洋到东方的航线。
虽然很早就有学者知道地球是圆的,但哥伦布固执地相信它并没有人们说的那样大,因此他才坚持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遍地是黄金和香料的东方。
这一错误的估计使他作出那胆大包天的探险计划,1492年由他率领的三艘帆船抵达美洲大陆。
“我要废寝忘食地工作,作为一个细心的航海家,我将竭尽全力地完成使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陛下的信1519-1522年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最终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带来了经济的急剧扩张,使西欧工商业空前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商业的发达,使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地成为繁华的海上贸易中心,继尔佛罗仑萨成为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文艺复兴中国、印度和和阿拉伯等东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中世纪陆续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重新发现了希腊文明。
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口号,发掘、光大古希腊文化,树立起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大旗,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倡个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