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策划案例】格兰仕的价格策略
- 格式:docx
- 大小:13.30 KB
- 文档页数:2
案例二:格兰仕的总成本领先战略格兰仕前身为桂洲羽绒制品厂,1991年,格兰仕看到微波炉在中国是一个朝阳产业,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潜力巨大、增长速度快的大市场,于是决定战略转移,进入微波炉市场。
格兰仕之所以能够在微波炉领域成功,是因为其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总成本领先的发展的正确战略,并为之努力奋斗。
产品成本在竞争中有决定性的意义。
成本越低,说明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越少,在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的利润就越大,或者说在消耗同样多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生产且更多的产品。
成本越低,单位产品的价格也有可能降低,就越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成本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
成本领先要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在差异化方面创造的价值必须与竞争厂商相等或相近,。
如果成本领先,也采用低价策略,但产品质量低于竞争者,顾客在质量上损失的价值不能从低价中得到的利益以弥补,那么仍然建立不起来竞争优势。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如果仅仅有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销售费用、采购成本、管理费用及科技开发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仍然会陷入困境。
对此,格兰仕人有清醒的认识,格兰仕的规模经济不是仅仅局限于生产规模,而是基于质量的全方位的实践。
其举措包括:第一产品细分化从微波炉产品生命周期来看,现在单一品种、单一款式单一功能者已很难在市场上立脚,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产品细分阶段。
格兰仕于是针对不同消费层面的消费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公司开发具有个性化特征鲜明,工艺款式独特的产品,不但受到消费者欢迎, 而且带动了整个微波炉市场需求层次的升级。
格兰仕在产品开支上的策略是消除品种系列空白,对竞争对手实行全方位包围,实行品牌的高低档双向延伸。
在2001年7月底召开的格兰仕电器全球新品推广会上,又有100多款新技术新品出。
第二成本促销为降低促销费用,格兰仕动了大脑筋,主要利用新闻和报纸软性广告来提升自己的形象,保持一种与消费者的亲和力。
营销策划经典案例:格兰仕引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往往需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营销策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桩经典的营销案例──格兰仕,该案例展示了一个企业如何通过精准的目标市场定位、创新的产品设计以及全面的营销策略来实现销售增长和品牌影响力提升。
一、目标市场定位格兰仕作为家电行业的一员,最初面临的问题是市场份额较小,品牌知名度不高。
针对这个问题,格兰仕采取了精准的目标市场定位策略。
通过对市场调研和顾客分析,格兰仕确定了家庭厨房电器的市场潜力,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市场。
这一定位不仅与格兰仕的产品线相匹配,还与家庭主妇等潜在用户群体需求紧密相连。
二、创新的产品设计格兰仕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出一系列高品质、高性能的厨房电器产品,如豆浆机、电饭煲、油烟机等。
这些产品不仅具备功能完善、易于操作的特点,而且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厨房体验。
格兰仕的产品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口碑推荐,实现了销售量的快速增长。
三、全面的营销策略格兰仕在营销策略上采取了一系列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首先,格兰仕与知名厨师和烹饪节目合作,通过产品赞助和合作广告宣传,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其次,格兰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积极参与用户互动,通过发布厨房烹饪技巧和分享用户心得等内容,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参与。
此外,格兰仕还通过线上线下的促销活动、经销商培训等方式,不断扩大销售网络和提高销售能力。
结论通过精准的目标市场定位、创新的产品设计和全面的营销策略,格兰仕成功实现了销售增长和品牌影响力提升。
它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制定营销策划方案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精心制定营销策略,并持续地进行创新和升级。
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声誉。
格兰仕案例分析一、快速渗透策略,用低价格快速抢占市场,确立市场领先地位1996年8月,格兰仕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微波炉的价格战,降价幅度平均达40%,在那个年代在微波炉领域还没有什么品牌,还可以采用单纯的产品观念来做市场,因此格兰仕最早抓住机遇,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形成规模效应,而规模效应的最大的特点是产品价格和成本都比较低,因此采用低价策略,占据中国市场的34.7%,部分地区和月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确立市场领先者地位。
二、促销活动,变相降价,买一送一,买一赠几但是随着厨房小家电领域的不断竞争、美的、海尔等各种家电品牌都涉足到小家电,对其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1997年格兰仕看到了市场形势的变化,趁洋品牌尚未在中国站稳脚跟,国内企业尚未形成气候之际,抓住时机,于春节后发起了微波炉市场的变相的价格战。
格兰仕采用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发动新一轮的让利促销攻势,市场上的价格激战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市场潜在消费能力的增长,市场容量快速扩大,格兰仕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微波炉生产企业之一。
三、以成本优势,用优势价格让其成为龙头企业在取得市场的绝对优势后,格兰仕并没有因此而停滞,反而乘胜追击,加紧了市场的冲击力度,格兰仕凭借其规模优势所创造的成本优势,再度将12个品种的微波炉降价40%,全面实施“薄利多销”的策略,以抑制进口品牌的广告促销攻势。
四、组合促销,再次冲击市场确保霸主地位1998年6月13日,微波炉生产规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在国内微波炉市场又一次实施“组合大促销”以同步组合重拳打向市场,被同行业称之为毁灭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再度在全国市场引起巨大震动。
五、结论格兰仕靠着规模优势所创造的成本优势以价格策略,获得了微波炉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加速了微波炉这一产业的价格下降趋势。
通过降价,格兰仕成功地为这个行业竖起了一道价格门槛:如果想介入,就必须投巨资去获得规模,但如果投巨资做不过格兰仕的盈利水平,就要承担巨额亏损,即使做过格兰仕的盈利水平,产业的微利和饱和也使对手无利可图。
第三十九讲案例分析基本背景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它的前身是桂洲羽绒制品厂是一个从事羽绒制品的乡镇企业。
当时它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没有谁会想到几年之后格兰仕集团竟会一跃而成中国家电市场上微波炉产品的垄断性企业。
最新数据表明格兰仕微波炉目前在大部分一类地区的市场份额均已高达7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80之多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在整个家电行业都是极为罕见的。
毫无疑问格兰仕已经稳稳地占据了其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格兰仕并不是微波炉市场的先行者但它入市不久就充分利用降价策略向竞争对手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使得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在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中谱写了一个个经典的价格战案例被称为“降价屠夫”。
自1995年8月份格兰仕第一次荣登销售榜首至今已经连续六年保持不败市场份额高居不下从1995年全年的25.1到1996年全年的34.5再到1997年的47.6再到1999年5月的67.1再到2000年6月的74.1格兰仕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并有不断扩张的趋势可以说是一统天下独占鳌头。
而在国际市场格兰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近35在连续几届的广交会上格兰仕微波炉的出口量占到行业总出口量的85以上业绩非凡。
格兰仕近年来的价格策略格兰仕的降价策略是要么不降价要降就大幅度地降。
所以格兰仕每次下调价格调价幅度都在20以上甚至达到40。
1996年8月3个型号平均降价24.61997年78月17立升机型降价降幅达401997年1011月5个型号降价平均降幅为32.31998年7月17立升机型降价幅度为24.3等等。
从非烧烤型微波炉的市场平均零售价格看1996年初为1500元/台到2000年5月已下降到600元/台以下降幅达60。
烧烤型微波炉的降价幅度更大从1996年1月的2780元/台下降到2000年5月的950元/台降幅达66。
如此高的降价幅度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震撼效果这也是格兰仕降价策略较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价格屠夫格兰仕营销案例分析价格屠夫格兰仕(Pricing Butcher Galanz)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
该公司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广东佛山。
他们以生产和销售高质量、价格实惠的家电产品而闻名,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
一、市场背景中国家电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
众多国内外品牌争相进入市场,消费者面临着选购家电产品时的多样化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二、营销目标价格屠夫格兰仕的营销目标是通过提供价格实惠的家电产品,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增加销售额。
他们希望以其优惠的价格策略吸引消费者,建立品牌忠诚度,并扩大其在家电市场的影响力。
三、营销策略1. 降低成本:价格屠夫格兰仕通过持续的成本管理和供应链优化,降低生产成本。
他们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成本上的优势。
此外,格兰仕还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减少浪费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
2. 精细定价策略:价格屠夫格兰仕采用精细定价策略,根据产品的定位和市场需求进行价格制定。
他们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价格敏感度,以此来确定最适合的价格点。
他们还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关注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确保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3. 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线:价格屠夫格兰仕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线,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
他们不断研发新产品,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款式和新功能,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营销效果价格屠夫格兰仕通过其价格实惠的策略,迅速在中国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他们的销售额不断增长,市场份额也稳步提升。
此外,他们还扩大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产品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五、结论价格屠夫格兰仕的营销案例分析表明,通过降低成本、精细定价和提供多样化产品线,可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然而,成功不仅仅依赖价格,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也需要加以重视。
价格屠夫格兰仕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和持续创新的努力。
价格屠夫格兰仕营销案例分析概述价格屠夫格兰仕是一家以家电销售为主的零售企业,以其低价策略而闻名。
在这个案例分析中,我们将探讨价格屠夫格兰仕如何使用低价策略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以及他们的成功秘诀。
背景价格屠夫格兰仕成立于2000年,最初是一家小型家电店铺。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通过提供低价产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并逐渐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席之地。
战略格兰仕的主要营销战略是低价策略。
他们通过大规模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能够将这些成本节省下来并以低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这一策略使得格兰仕能够在市场上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并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此外,格兰仕还非常注重售后服务。
他们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售后团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快速和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这种注重客户体验的做法使格兰仕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进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实施格兰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他们的低价策略:1. 供应链管理格兰仕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大量采购来获得更低的价格。
他们还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确保产品在生产和配送过程中的高度效率。
这些措施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从而使得格兰仕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
2. 广告和宣传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格兰仕积极进行广告和宣传活动。
通过在媒体上投放广告、参加展览会以及运营社交媒体账号等途径,格兰仕成功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并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他们的产品。
3. 售后服务格兰仕非常重视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快速和高质量的售后支持。
他们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售后团队,并通过电话、在线客服等渠道提供24小时的售后服务。
这种注重售后服务的做法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格兰仕产品后能够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忠诚度和口碑。
成功秘诀价格屠夫格兰仕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成功地结合了低价策略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格兰仕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并在市场上迅速获得了市场份额。
格兰仕价格战格兰仕价格战第一篇近年来,格兰仕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重要代表之一,一直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家电产品,并在市场上保持着竞争优势。
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格兰仕也不得不面对价格战的考验。
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一种常见策略,企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量,并在市场份额上取得优势。
然而,价格战也需要企业具备足够的实力来支撑,因为价格战往往会导致利润率下降,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正如格兰仕所面临的情况一样,价格战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销售量,但也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一方面,降低产品价格会直接导致利润率下降,给企业带来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价格战可能会对消费者形成“低价即低质”的印象,从而对格兰仕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在价格战中保持竞争优势,格兰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格兰仕需要全面评估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确定能否承受价格战带来的损失。
其次,格兰仕可以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增加附加值来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减少。
例如,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延长产品保修期限或是增加附赠礼品,都可以提升消费者对格兰仕产品的信任和认可度。
此外,格兰仕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定位和市场推广活动来凸显产品的独特性和价值,进而形成品牌竞争力。
在应对价格战的同时,格兰仕也需要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紧密合作,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与供应链的紧密合作,格兰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价格战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格兰仕在价格战中需要谨慎应对,不能仅仅依靠降低产品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增加附加值、有效的市场定位和与供应链的合作,格兰仕可以在价格战中保持竞争优势,并取得持续的市场增长。
第二篇格兰仕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知名品牌,近年来在市场上遭遇了严峻的价格战。
价格战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对格兰仕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检验,也是促使格兰仕实现创新发展的机遇。
价格战虽然会对企业的利润率产生一定的压力,但也可以推动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
格兰仕价格战案例分析 价格战一般是指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商业竞争的一种行为,也泛指通过把价格作为竞争策略的各种市场竞争行为。
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书中从经济学的角度科学地证明了价格战是消费者选择的必然。
而我们通过管理经济学可以得知,当产品需求富有弹性时,通过降价,能刺激需求和销售量大幅增加,有利于企业增加销售收入;当需求缺乏弹性时,若使产品降价,将会使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少,此时反而适宜采用厚利限销策略。
通过提高价格,减少需求和销售量,达到增加企业受益的目的。
因而,若当某一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时,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说,企业是会主动发起价格战的。
价格战的种类依据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种类。
从营销方面讲,可以分为高价战与低价战;从动机上分,可以分为主动价格战与被动价格战等。
市场上有很多低价取胜的案例,但也有高价取胜的经典。
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社会地位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程度往往是有差异的,有些消费者注重的是品牌和质量,而对价格的在乎程度往往是次要的。
价格战本身是一种市场竞争手段,具有杀伤力强、短平快等诸多优点,被广大厂商所看好和采用,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行业更为普遍。
如今的“价格战”实际上是指价格竞争,是企业应用价格战略的一个突出表现。
价格竞争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下最基本的竞争形式,也是最容易应用的竞争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价格战几乎波及到所有行业,从彩电到微波炉,从旅店业到日用品行业,从超市到其它零售业等等不胜枚举。
国内外学者对价格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其实价格战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
因为现阶段“价廉”因素在我 国居民对产品偏好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往往可以为企业所利用,长虹发起的彩电价格大战以及格兰仕发起的微波炉价格大战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对价格战问题的思考 张庚淼,孔令夷)价格战爆发有一定的经济规律,一般而言价格战很少发生在高度差异化的行业。
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案例市场竞争战略的成功典范格兰仕,素有“价格屠夫”之称,它在微波炉市场上频频以“价格武器”清理门户,令不少竞争者望而却步,从而牢牢占据了国内近70%的市场份额,全球35%的市场。
2002年,即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格兰仕又率先在国内发起空调价格战,其近20款主打机型全面降价,欲将空调生产发展成为继微波炉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生产制造中心。
格兰仕通过自身努力,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整合了全球制造资源,在全球大生产、大流通、大配套的产业链中,将自己定位于大生产制造环节之中,使其成为微波炉、空调的世界工厂。
众多世界名牌微波炉、空调等家电产品均产自格兰仕。
惊人的发展轨迹被经济专家称为“格兰仕现象”或“格兰仕模式”。
一、公司背景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是一家以微波炉、空调为主导产业,以小家电为辅助产业的全球化家电生产企业,其前身是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厂,创始人是梁庆德。
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格兰仕在全球家电市场取得了辉煌业绩。
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从而达成共识:从现行业转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
经过市场调查,他们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的主导产品。
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断。
1992年9月,中外合资的格兰仕电器有限公司开始试产,第一台以“格兰仕”为品牌的微波炉正式诞生。
到1995年格兰仕以销量20万台,一跃成为市场的龙头企业。
格兰仕并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成功,其在国际市场上也是频频告捷。
1999年1—9月,出口创汇突破7000万美元;10月进入出口高峰期,出口微波炉日发货突破5万台。
同年格兰仕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列家电行业第二。
在短短几年内就迅速覆盖到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的声誉日高。
日前,仕微波炉已占欧洲市场的40%,南美市场的60%,非洲市70%,东南亚市场的60%,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突破35%。
格兰仕的降价战略第一部分关于格兰仕和微波炉行业格兰仕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于1992年6月正式更名为格兰仕(集团)公司。
1992年以前,格兰仕还只是一家以生产羽绒制品为主的乡镇企业,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它已经是一家集家电、轻纺、工贸等多行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
2000年销;2000年76%场占有率达40%以上)。
微波炉行业微波炉进入国内市场的历史并不长,只有10年时间左右,但成长速度非常快,正处于成长发育期。
近些年,国内微波炉市场规模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扩大。
潜力巨大的微波炉市场一度引起中外众多厂商的青睐,从夏普、东芝、松下、惠而浦、LG、三星等国际品牌,到国内不胜枚举世闻名各种品牌,最多时国内曾经有近百个微波炉厂家行业。
格兰仕进入微波炉待业之后,从1996年开始屡屡掀起“降价风暴”,经过几年惊心动魄的价格大战,大量小规模的厂家被迫退出市场,一些外国品牌也不得不徘徊观望,能与格兰仕一争的仅剩下处市场第二位于韩国的LG。
目前中国只存有30多个微波炉厂家,其中不少厂家年产量不足10万台。
年产量达到1200万台的格兰仕在中国抢占了六到七成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是格兰仕已经垄断了国内市场。
表一格兰仕的降价策略是要么不降,要降就大幅度地降。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格兰仕每次下调价格,幅度都在24%以上,甚至达到40%;并且格兰仕很少同时全线降价,更多的是大幅调低一个规格、有时是调低一个系列。
24%到40%降幅的巨大落差意味着档次的骤调,格兰仕的不断降价实际上就的30于1而格兰仕自身却不断成长,名列榜首。
第三部分评析部分先弄清两个定义——价格战略VS价格战“价格战略”是企业通过价格的合理化调控来制定合适的销售策略,以达到产品的销量增加的目的。
在这里,价格是合理的价格,是在产品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成本得到控制和降低情况下、含有一定利润的价格,价格的调控是对总体利润的多少进行调控,因此企业可以在“价格战略”下长期生存和发展。
格兰仕的海外销售案例及分析微波炉巨人格兰仕的成功主要得力于有效的战略、策略设计及其实施。
其中主要的战略、策略就是与总成本领先战略相关的价格策略。
格兰仕在以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微波炉业务,以迅速规模化和严格管理来培养成本优势,以大幅度降价来抬高行业进入壁垒,以高质量和低价策略赢得市场。
可以说,格兰仕的成功在于价格策略,可就是这价格策略遭到的非议最多。
格兰仕产品的低价策略不利于塑造品牌的市场形象,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
人们对格兰仕的责难源于对格兰仕的期望。
人们期望格兰仕到国际市场与霸占高端市场的跨国公司进行竞争,而不是在自家门口与同处于低端市场、勉强生存的同胞们拼杀。
尽管格兰仕的低价策略遭到很多的非议,可是格兰仕的选择仍不失为智慧之举。
事实上,价格策略也是格兰仕的立身之本。
格兰仕的降价——低价策略,如其董事长所言,来自于日、韩产品进军欧美市场的经验和沃尔玛经营战略的启发。
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档,其主要特征是:一档——新产品创新能力强;二档——高质量;三档——低价格。
日本企业在欧美的市场形象经历了从低价格到高质量的过程,只有少数顶尖企业如SONY打进第一档。
就连沃尔玛也是低价策略,可见,低价策略并非低级策略,也非仅仅是新手进入市场的策略。
格兰仕的降价——低价策略,通过主动降低利润,对潜在的竞争对手树起更高的进入障碍,同时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迅速做大了微波炉市场。
格兰仕的低价策略已经使得微波炉行业的利润率变得很低,可是美的集团还斥巨资公开叫板格兰仕。
可见这个行业远未达到人们所想象的饱和程度。
美的集团的行动意味着微波炉行业的竞争将更惨烈,格兰仕恐怕要更加重视其价格策略了。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曾为中国企业进言:抛弃价格战,进入高端市场。
就长期战略来看,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从短期来看,却无异于以卵击石,他忽视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应该说,格兰仕的低价策略充分考虑了自己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弱势。
格兰仕进军家用空调市场同样重视使用价格战。
案例分析11格兰仕的价格领先策略1.案例介绍1)现有营销战略分析无战略,则无策略。
公司要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应考虑多种因素,其核心因素为核心竞争力。
分析格兰仕公司在微波炉市场的十年激战历程,可定义其核心竞争力为:制造成本领先优势。
格兰仕公司通过整合国际资源,切入微波炉国际价值链中的生产环节,成为微波炉市场的领导者。
在保持优势价格的前提下,格兰仕公司同时注重质量和服务,从而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在2001年取得了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70%、国际市场占有率35%的业绩。
由此可分析出,格兰仕公司现有的营销战略可用六个字概括“低价格、高质量”。
沃尔玛对大量品种商品低价销售,同时提供杰出的服务和保证。
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是竞争对手的1/3,提供同样舒适的飞行和出色的服务,它成为美国唯一盈利的航空公司。
格兰仕公司杀进了空调市场,但是核心竞争力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变化。
格兰仕公司唯有在现有的营销战略上进行营销策略的调整,以适应空调市场竞争的不同特点。
仅仅做营销策略调整是否能适应空调市场的竞争呢,下面分析中将展开论述。
2)新营销策略分析(1)空调市场及竞争分析对比当格兰仕公司切人微波炉市场时与切入空调市场时的不同市场特征,可见前者处于市场开发期而后者处于市场成熟期。
看一下2000年空调产量比例的情况,空调市场品牌众多,但是各自占有份额相差不大,无一家超过20%。
这一方面说明没有行业巨鳄,另一方面说明市场竞争激烈。
(2)空调消费者行为分析根据麦肯锡公司对中国空调市场消费者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格兰仕公司的整体营销策略模型中,它必须以价格领先策略为核心,其他策略紧紧围绕并支持核心策略展开的价格战。
3)新旧营销策略实施比较(1)价格领先策略核心策略为价格领先策略。
其本质为:始终通过降价保持与竞争者的价格优势,同时保持认知价值。
其直接后果为:市场份额扩大,短期利润下降。
案例资料:格兰仕的降价策略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最新数据表明,格兰仕微波炉目前在大部分一类地区的市场份额均已高达70% 以上,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在整个家电行业都是极为罕见的。
毫无疑问,格兰仕已经稳稳地占据了其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格兰仕并不是微波炉市场的先行者,但它入市不久,就充分利用降价策略向竞争对手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使得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在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中谱写了一个个经典的价格战案例,被称为“降价屠夫”。
在争夺市场份额的进程中,格兰仕遇到了一个顽强的竞争对手——天津的LG。
天津LG于1996年初进入中国微波炉市场,很快就成为格兰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1998年,当格兰仕处于事业的巅峰、占有率一路飙升的时候,天津LG没有被扫地出门,而是以10%的占有率保住了自己的市场。
从1998年后期开始,天津LG转守为攻,不断抢占新的市场,到2000年4月,天津LG的占有率已接近30% 。
很显然,天津LG不想成为微波炉市场的追随者,而是以市场挑战者的姿态,向格兰仕频频发起攻击。
综合分析格兰仕这些年来的价格策略,可以看到以下三个显著特点:“价格屠夫”——价格下调幅度大格兰仕的降价策略是,要么不降价,要降就大幅度地降。
所以, 格兰仕每次下调价格,调价幅度都在20% 以上,甚至达到40%。
l996年8月,3个型号平均降价24.6%;1997年7~8月,17 立升机型降价,降幅达40%;1997 年10~11月,5个型号降价,平均降幅为32.3%;1998年7月,17立升机型降价,幅度为24.3%,等等。
从非烧烤型微波炉的市场平均零售价格看,1996年初为1500元/台,到2000年5月,已下降到600元/台以下,降幅达60%。
烧烤型微波炉的降价幅度更大,从1996年1月的2780元/台,下降到2000年5月的950元/台,降幅达66%。
如此高的降价幅度,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震撼效果,这也是格兰仕降价策略较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营销策划案例】格兰仕的价格策略广东顺德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
其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桂洲羽绒制品厂”,1985年5月更名为“桂洲畜产品工业公司”。
1992年10月,格兰仕投资300万元美元引进日本松下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波炉生产流水线及生产技术。
1993年,试产一万台微波炉并投放市场。
三四年后,格兰仕微波炉已占稳了国内微波炉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微波炉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格兰仕成功地运用价格策略,经历“三大战役”,在市场中确立起重要地位。
1996年8月,格兰仕首先在上海,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强力推进“40%大幅度降价”的策略以抢占市场,确立市场领先者地位。
当月,格兰仕的微波炉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2%的最高记录,全年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35%。
趁洋品牌尚未在中国站稳脚跟,国内企业尚未形成气候之际,格兰仕抓住时机,于1997 年春节后发起了微波炉市场的“第二大战役“———阵地巩固战。
1997年春节,格兰仕在北京和上海实施“买一送一”让利促销攻势,凡购买一台微波炉送一台价值380元的电饭煲。
1997年5月底,格兰仕突然宣布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实施“买一赠三”,甚至“买一赠四”的促销大行动。
品牌消费的高度集中使得格兰仕的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格兰仕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微波炉生产企业之一。
在取得市场的绝对优势后,格兰仕乘胜追击,加紧了市场的冲击力度,发动了微波炉市场的“第三大战役”——品牌歼灭战。
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再度给格兰仕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市场契机。
1997年10月,格兰仕凭借其规模优势所创造的成本优势,再度将12个品种的微波炉降价40%,全面实施“薄利多销”的策略,以抑制进口品牌的广告促销攻势,“格兰仕”微波炉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最高时达到58.9%。
1998年6月13日,微波炉生产规模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格兰仕,在国内微波炉市场又一次实施“组合大促销”:购买微波炉可获得高档豪华电饭煲、电风扇、微波炉饭煲等赠品外,又有98世界杯世界顶级球星签名的足球赠品和千万元名牌空调大抽奖。
这种以同步
组合重拳打向市场,被同行业称之为毁灭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再度在全国市场引起巨大震动。
格兰仕的价格策略从实施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
但它也遭到许多争议,如“价格战”易引起同行业的联合攻击;低价策略不利于塑造品牌形象,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而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顾客需求的变化,格兰仕的价格策略是否能支持其在微波炉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待深入的思考。
根据以下资料编写:格兰仕微波炉:价格策略的成功[EB/OL].201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