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停运及注意事项停运后的保养
- 格式:ppt
- 大小:789.00 KB
- 文档页数:63
锅炉停用的保护方法常用的有两大类,即湿法保护和干法保护:1、湿法保护此类方法是将具有保护性的水溶液充满锅炉,杜绝空气中的氧进入锅内,从而避免或减缓锅炉因停炉而发生的腐蚀。
由于保护性水溶液配制的不同,具体有如下几种方法:(1)联氨法它是将化学除氧剂联氨和氨水以及催化剂硫酸钴配成的保护性水溶液打入锅炉中,使整个锅炉充满保护液。
联氨的加入量应使炉水的过剩联氨浓度在150~200mg/L 范围内。
加氨水的目的是为了使炉水的pH值达到10以上,加硫酸钴是起催化作用。
当注入保护性溶液前炉水的pH值已在10以上时,可不加氨水。
在注入保护性水溶液前,应关闭所有水系统的阀门和通路。
避免药液泄漏和氧气侵入炉水中。
维持锅内水压大于大气压力(如0.05MPa),封闭锅炉。
联氨法适用于停用时间较长或者备用锅炉。
采用此法保养的锅炉,在启动前应排尽保护性水溶液并用水冲洗干净,排放前应予以稀释。
应注意,联氨具有毒性。
(2)氨液法它是将氨水配制成800mg/L以上的稀溶液,打入党锅炉中,使锅内水压略大于大气压力。
在保养期间应定期5~10天检查一次含氨量,若有下降应及时予以补充。
此法适用于长期保养性锅炉。
(3)保持给水压力法它是用给水泵将锅炉给水(除过氧的水)充满锅炉的水、汽系统,维持锅内水压在0.05MPa以上,关闭全部阀门,防止空气渗入炉内。
要注意保持锅内压力,当压力下降时,可用给水泵再顶压。
每天要测定炉水的溶解氧,溶解氧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炉水。
此法最好加入亚硫酸钠,随给水一起进入锅炉,以提高防腐效果。
此法适用于短期停用的锅炉。
(4)保持蒸汽压力法用间断升大的办法保持锅炉蒸汽压力在0.1MPa以上,防止空气渗入锅炉的水、汽系统内。
此法适用于锅炉热备用。
(5)碱液法它是向炉内加添碱液(NaOH和Na3PO4),使炉水pH值达10以上,以抑制锅水中溶解氧对锅炉的腐蚀。
保养期间,每天检查,不得泄漏,保证锅水碱度。
此法适用于较长时间停用的锅炉。
锅炉停运防冻措施批准:审核:编写:锅炉停运后防冻措施1、锅炉房内的防冻,锅炉停运后加强门窗的管理,并由专人落实到位。
由于锅炉停运检修交叉作业较多,运行人员加强现场的巡回检查,及时将门窗关闭。
并通知施工人员随手关闭门窗。
发现有不执行者将进行严肃考核。
2、运行人员加强对采暖设备的检查,包括压力、温度、排汽等,在检修期间一定要保证锅炉房内的采暖设备正常运行。
3、锅炉停运后将连排倒置定排运行,并检查系统隔离是否可靠。
4、锅炉风机停运后将各风门挡板关闭,汽包补水至最高水位,进行锅炉的缓慢降温降压。
5、锅炉停运8小时后,启动风机进行锅炉的放料工作,并在炉膛下部温度降到180℃时,通知检修将锅炉9米人孔门打开。
6、返料器温度降到150~180℃时,打开返料器的事故放灰插板,将返料器的灰放尽。
7、锅炉停运后进行降温降压,当汽包压力降到0.8Mpa时,汽包上壁温度降到160~170℃时,锅炉进行全面放水。
锅炉的放水操作:压力降到放水压力时,首先打开对空排气门,将汽包事故放水门打开进行虹吸放水,当汽包水位有一个短暂的升高时,将各空气门打开进行锅炉的整体放水,在整个放水的过程中要进行各管路上温度的测量,保证放水管路通畅。
根据放水的情况及时开启定排底部放水,水放完后将定排总门、汽侧疏水总门关闭,防止由于定排汽反串导致管道冻结。
8、锅炉进行放水时,将连排、取样、加药门打开,并检查管路上的温度是否正常。
联系炉内将取样、加药末端阀门开启,将水彻底放空,当水放完后将连排、取样、加药门关闭。
9、锅炉停运后,不进行补水时,将给水平台的门进行确认并进行加关,并将给水管道的水放尽。
10、锅炉进行放水时联系热工人员对各仪表管进行放水。
汽包没有水后将就地水位计解列,并将放水门打开。
11、锅炉进行水压试验后,及时将定排总管伴热投运。
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过热器疏水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检修进行处理。
及时投运底部加热系统。
12、放空气管路的防冻,对管路上的保温进行检查,及时联系检查恢复,在空气门开启时对各个管道进行排查,检查是否有冻结现象。
一期锅炉机组的停止及保护3.1 压火停炉在锅炉运行中接到班长停炉指令或因供热超温需要暂时停运某台锅炉,待适当时候再启动运行,保持炉内存火不熄灭,叫压火停炉。
压炉停炉操作方法:1.适当减弱炉内燃烧强度,然后依次停止鼓、引风机,并关闭各小风室风门及引风风门。
为了停炉期间存火不熄灭,可适当加厚煤层(一般不超过150mm),炉排向前行走1-2米远,使炉排前面布一层生煤(备用时间越长,应越加厚煤层),之后停止分层给煤和炉排转动。
2.压火期间要定期检查炉膛,防止生煤自燃起火,烧坏煤闸板或剩余煤火因压火时间过长自然熄灭。
如停炉超过30小时以上时,可适当开启鼓、引风机进行缓慢吹火,缓火后,重新按以上操作方法压好火。
3.压火锅炉在做完上述压火程序后,要适当调整锅炉的窜水量,一般压火锅炉的流量调整为100~200t/h即可,流量过小锅炉产生汽化,流量过大影响运行锅炉窜量,在调整锅炉的流量时,要操作电动闸阀进行流量调整(要求开关回水阀门),不允许用手动球阀操作调整锅炉流量等。
3.5 紧急停炉当锅炉发生严重事故以及管网严重泄漏时,为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停炉。
1.锅炉运行中有下列情况,应紧急停炉。
1)循环水泵突然停止运行,又不能立即启动备用泵(停电或停水)。
2)锅炉冷却水突然失压,不能及时恢复。
3)锅炉和炉体受热面、管束泄露、变形。
4)锅炉前后拱突然局部脱落,还有继续发展扩大现象。
5)锅炉主要运行指示仪表全部失灵,无法监视安全运行。
6)锅炉燃烧设备或辅机设备严重损坏,炉墙倒塌,严重威胁运行安全,或无法运行时。
7)锅炉发生火警或附近发生火警,可能蔓延到锅炉房时。
8)热网管道阀门突然严重泄露,造成热网水迅速泄出。
2.紧急停炉操作1)循环泵由于机械或电气原因突然停泵或泵进出口减震器突然严重损坏泄漏,造成泵无法运行,同时备用循环泵又因某种原因不能迅速启动,锅炉无法运行,必须停炉。
停炉操作参照突然停电操作执行。
2)无冷却水停炉,依次停止鼓、引风机,停止炉排,熄火,按压火停炉操作。
锅炉停运后的保护方法有哪些
(1)干燥保护法,又可分为烘干法和干燥剂法,分别适用于锅炉检修期间的防腐和小容量中低压锅炉的长期停运保护。
(2)充氮法,适用于短期停运锅炉的保护。
(3)联氨法,适用于停运时间较长或者备用的锅炉,但对于再热器不适用。
(4)给水压力法,适用于短期停运锅炉,冬季时应注意防冻。
锅炉的作用是使燃料燃烧放热,并将水变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
锅炉主要由汽水系统、燃烧系统和附件组成。
汽水系统包括省煤器、汽包、下降管、集箱、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燃烧系统包括炉膛、烟道、燃烧室和空气预热器等;附件主要包括水位计、安全阀、阀门、吹灰器和防爆阀等。
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长期停备机组保养措施一、目的意义为了加强停备用设备的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使设备达到真正的有效备用,保证机组能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锅炉、汽机、电气、热工、化学和燃运等系统设备的停备用保养工作三、具体措施(一)停备用锅炉的保养1.锅炉保养范围(1)锅炉本体、省煤器、过热器及再热器等。
2.保养方式(1)锅炉停炉过程中的十八烷胺保养。
(2)锅炉检修后的气相缓蚀法保养。
(3)气相缓蚀法保养检查周期:第一次检查为保养后45天、第二次检查为第一次检查后60天。
3.职责分工(1)生技部负责总体协调,并组织各部门检查、评定保养效果。
(2)运行部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完成保养操作,并作好记录。
同时根据检查情况建立保养台帐。
(3)设备检修部负责保养设备和系统的安装、维护。
4.注意事项(1)气相缓蚀法保养期间,因炉侧受热面、机侧加热器内充满氨气,严禁未采取措施就在系统上动火和开启相关阀门。
(2)现场如有氨气异味,因查明泄漏点。
(3)气相缓蚀法保养保养结束后或系统恢复前需采用水冲洗方法置换或冲氮气法置换消除氨气(氨水)。
(4)对存在铜垫、铜接头的部分,应进行跟踪检查。
(二)锅炉专业辅机停机保养措施1. 停炉前将煤斗内存煤烧完用尽,并防止冲地板水进入。
2. 称重给煤机、刮板给煤机保持无积煤。
3. 新、老石灰石粉仓因停机时间关系未能烧空的应根据石灰情况投运加热器,防止粉仓板结。
同时新石粉仓所涉及的306石粉添加口应防止冲地板水进入。
4. 停炉前吹空新、老石粉系统管路。
5. 炉侧汽水系统阀门活动试验结合气相缓蚀法保养执行。
6. 炉侧集中供油系统无检修工作则,每周进行集中供油系统油循环,要求油循环到各转机轴承,循环时间2小时。
(1)运行部负责油循环操作工作。
(2)设备检修部负责及时调整各转机轴承进油流量,防止漏油、跑油情况。
同时每月对油质情况进行分析。
7. 锅炉所有吹灰器应每2月进行一次全行程的进退试验。
锅炉停炉后的保养方法问题:1、锅炉停炉后的为什么要保养?2、锅炉停炉后怎样保养?3、保养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4、停炉后的冷却和干式防腐锅炉停炉后保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锅炉受热面内壁的防腐保养;二是锅炉受热面外壁的防腐保养。
通常大家一致的观点是前者,往往很重视管壁内部的腐蚀,而忽视外壁的腐蚀,今天在这里我们就这两个方面,从停炉后的锅炉腐蚀保养和冷却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探讨,以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锅炉停炉后保养的意义:在锅炉停止备用期间或者检修期间,都要进行防腐保养。
这是因为锅炉停止运行后,锅炉汽水系统的金属内表面会遭到溶解氧的腐蚀。
外界空气必然会大量地进入锅炉汽水系统,此时锅炉已放水,但在炉管的金属内表面上往往因受潮而附着一层水膜,空气中的氧便溶解在水膜中,使水膜包含溶解氧,很容易引起金属的电化腐蚀。
当停运锅炉的金属表面上还有沉积物或者水渣时,腐蚀过程会进行得更快。
因此,锅炉在停运期间必须进行防腐保养。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锅炉汽水系统的腐蚀:1、氧腐蚀给水系统正常运行中不会有氧腐蚀,只有在除氧器运行不正常,还有停炉后没有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使空气进入受热面内。
2、沉积物腐蚀当锅内金属表面附有水垢或者水渣时,在其下面会发生严重的腐蚀,正常运行中金属表面在高温炉水中形成一层保护膜,反应如下:3Fe+4H2O====Fe3O4+4H2形成的Fe3O4氧化膜是致密的,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锅炉可以不遭腐蚀。
使保护膜受到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炉水的PH值不合适。
当PH小于8时或者大于13时腐蚀就会加快,因此炉水PH值一般在9—11之间。
3、水蒸气腐蚀锅炉在正常运行中,炉水有Fe3O4氧化膜保护,但是当炉水温度超过450℃时,就会由于热力等因素的影响,生成的Fe3O4氧化膜就不能保护,汽水温度570℃,反应生成Fe2O3,腐蚀加快。
水蒸气腐蚀属于化学腐蚀,发生这种腐蚀时,管壁均匀变薄,腐蚀的产物成粉末状或鳞片状,一般在锅炉内水平和倾斜的较小的管段,因水循环不畅和汽水分层,就可能在这些地方发生水蒸汽腐蚀。
锅炉停用的保护方法常用的有两大类,即湿法保护和干法保护:1、湿法保护此类方法是将具有保护性的水溶液充满锅炉,杜绝空气中的氧进入锅内,从而避免或减缓锅炉因停炉而发生的腐蚀。
由于保护性水溶液配制的不同,具体有如下几种方法:(1)联氨法它是将化学除氧剂联氨和氨水以及催化剂硫酸钴配成的保护性水溶液打入锅炉中,使整个锅炉充满保护液。
联氨的加入量应使炉水的过剩联氨浓度在150~200mg/L 范围内。
加氨水的目的是为了使炉水的pH值达到10以上,加硫酸钴是起催化作用。
当注入保护性溶液前炉水的pH值已在10以上时,可不加氨水。
在注入保护性水溶液前,应关闭所有水系统的阀门和通路。
避免药液泄漏和氧气侵入炉水中。
维持锅内水压大于大气压力(如0.05MPa),封闭锅炉。
联氨法适用于停用时间较长或者备用锅炉。
采用此法保养的锅炉,在启动前应排尽保护性水溶液并用水冲洗干净,排放前应予以稀释。
应注意,联氨具有毒性。
(2)氨液法它是将氨水配制成800mg/L以上的稀溶液,打入党锅炉中,使锅内水压略大于大气压力。
在保养期间应定期5~10天检查一次含氨量,若有下降应及时予以补充。
此法适用于长期保养性锅炉。
(3)保持给水压力法它是用给水泵将锅炉给水(除过氧的水)充满锅炉的水、汽系统,维持锅内水压在0.05MPa以上,关闭全部阀门,防止空气渗入炉内。
要注意保持锅内压力,当压力下降时,可用给水泵再顶压。
每天要测定炉水的溶解氧,溶解氧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炉水。
此法最好加入亚硫酸钠,随给水一起进入锅炉,以提高防腐效果。
此法适用于短期停用的锅炉。
(4)保持蒸汽压力法用间断升大的办法保持锅炉蒸汽压力在0.1MPa以上,防止空气渗入锅炉的水、汽系统内。
此法适用于锅炉热备用。
(5)碱液法它是向炉内加添碱液(NaOH和Na3PO4),使炉水pH值达10以上,以抑制锅水中溶解氧对锅炉的腐蚀。
保养期间,每天检查,不得泄漏,保证锅水碱度。
此法适用于较长时间停用的锅炉。
第十二章锅炉的停止及保养与防冻第一节锅炉停运概述锅炉机组从运行状态逐步转入停止向外供汽,停止燃烧,并逐步降温降压的过程,叫做停炉。
锅炉机组的停炉,通常分为正常停炉和事故停炉两种。
锅炉设备的运行连续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锅炉运行一定时间后,为了恢复或提高锅炉机组的运行性能,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停止运行,进行有计划的检修。
另外,当外界负荷减少,为了使发电厂和电网的运行比较经济、安全,经调度计划,也要求一部分锅炉停止运行,转入备用。
上述两种情况下的锅炉停运,都属于正常停炉。
无论是锅炉外部或内部的原因发生事故,如不停止锅炉设备的运行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危及运行人员的安全,而必须停止锅炉机组的运行时,这种情况的停炉叫做事故停炉。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若需要立即停炉,称为紧急停炉;若事故不甚严重,但为了安全不允许锅炉机组继续长时间运行下去,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停止运行时,这种停炉称为故障停炉。
故障停炉的时间,应根据故障的大小及影响程度决定。
锅炉的停炉过程是一个冷却过程。
因此,在停炉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使机组缓慢冷却,防止由于冷却过快而使锅炉部件产生过大的温差热应力,造成设备损坏。
锅炉停炉降压减温冷却的时间,与锅炉设备的运行状况、结构形式、锅炉尺寸等因素有关,应根据锅炉具体情况予以规定。
第二节锅炉停运过程一、停炉前的准备1值长应将计划停炉时间通知本机组值班人员及化学、燃料、热控、继保等有关人员。
2接到值长停炉命令后,做好停炉准备,准备好必要的操作工具。
3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吹灰工作。
4检查各自动调节系统投用状态,且运行正常。
5对燃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油枪能够可靠投用。
6校对汽包就地与集控水位计,水位计指示应正常。
7向空排汽门、汽包事故放水门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8对锅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记录所有缺陷。
9停炉三天以上,原则上要将粉仓烧净。
停炉七天以上,原则上要将原煤斗烧净。
10根据停炉目的确定停炉方式和停炉参数。
余热锅炉停炉保养规定机组停运后,为了有效减少余热锅炉的腐蚀,特做如下保养规定:机组停运三天内,若无检修工作,则采用汽包上水加氨法进行保养,使机组处于热备用状态;机组停运一周左右,则采用热炉放水烘干法进行保养;若机组停运时间超过一周,则采用热炉放水真空干燥法进行保养。
一、汽包上水加氨法保养机组停运前二小时,调节加氨量,维持凝水、给水、高/中/低压汽包内PH值在9.4-9.6左右;发电机解列后,将高/中/低压汽包水位上至+100mm后停运给泵及加氨泵;机组停运期间,若高/中/低压汽包任一水位降至-400mm时,启动凝泵、加氨泵向汽包上水,将高/中/低压汽包水位上至+100mm,并调节凝水及加药量,维持加药后凝水PH值在9.4-9.6左右。
二、热炉放水烘干法保养1、在机组转速到零后,立即关闭烟囱档板,尽量减少能量损失。
2、停机4小时后:1)开启余热锅炉高、中、低压疏水母管直排门。
2)开启余热锅炉低压系统各放水门,进行低压系统放水。
3)开启两台给水泵进出口门、中间抽头出口门、进出口疏水门。
4)开启两台再循环泵进出口门、进出口疏水门。
5)开启性能加热器水侧的各疏放水门。
6)强制开启主/再减温水系统隔离门、调整门,开启疏水门。
3、在停机8小时后,开启余热锅炉中压系统疏水门,进行余热锅炉中压系统放水。
4、在停机12小时后,开启余热锅炉高压系统疏水门,进行余热锅炉高压系统放水。
三、热炉放水真空干燥法保养1、热炉放水真空干燥法保养即热炉放水并利用真空系统对炉汽水系统抽真空进行保养。
2、在机组转速到零后,立即关闭烟囱档板,尽量减少能量损失。
3、停机4小时后:1)开启余热锅炉高、中、低压疏水母管直排门。
2)开启余热锅炉低压系统各放水门,进行低压系统放水。
3)开启两台给水泵进出口门、中间抽头出口门、进出口疏水门。
4)开启两台再循环泵进出口门、进出口疏水门。
5)开启性能加热器水侧的各疏放水门。
6)强制开启主/再减温水系统隔离门、调整门,开启疏水门。
机组停运前、后锅炉专业的相关操作一、机组停运前相关操作1.机组停运前,完成等离子拉弧试验,试验时,保证磨煤机煤量≯40t/h,防止等离子装置超出力运行损坏设备。
2.完成受热面全面吹灰一次,防止机组停运后受热面受潮产生酸性腐蚀;3.准备停运的机组,控制原煤仓煤位6—8米之间,防止原煤仓煤位过高造成长时间堆积产生自燃;4.烧空煤仓时,按照5-1-4-2、3顺序进行烧空,煤仓无法烧空时,关闭给煤机上插板,走空给煤机内原煤,磨煤机停运前,进行充分吹扫,清空内部积粉;5.烧空煤仓时,解除液压疏通装置的联锁,煤仓烧空前,手动启动空气炮进行敲打,清除煤仓壁上积粉;6.机组停运过程中,控制机组降负荷速率不得高于3.25MW/min,降温降压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
机组负荷175MW以上时,主、再热蒸汽温度不低于566±5℃正常范围内;7.机组负荷低于160MW时,解除协调控制方式,采用机跟随方式。
8.机组正常停运时,不进行锅炉转态操作,控制主、再热蒸汽温度不低于500℃,降温、降压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9.锅炉停运过程中,严禁解列任何保护进行停运;10.机组准备解列时,关闭给煤机上插板,走空给煤机皮带后,待锅炉负压波动或磨煤机火检明显波动时准备进行解列;11.机组解列采用汽轮机手动打闸联跳锅炉保护触发锅炉MFT动作;12.机组解列前,主蒸汽管道疏水挂“禁操”,防止锅炉泄压过快;13.关闭361阀暖管疏水电动门及启动分离器至过热器减温水电动门及调门,防止过热器进水;二、机组停运后相关操作1.检查锅炉MFT动作后联动设备动作正常,否则手动进行相关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并录入缺陷系统;2.锅炉熄火后,保持30—40%风量进行锅炉吹扫,吹扫时间5—10分钟,防止锅炉通风实际过长造成锅炉快速冷却;3.进行通风吹扫时,禁止启动炉膛吹扫程序,防止因吹扫后停运送、引风机造成锅炉再次触发MFT;4.锅炉完成吹扫后,调整送风机出力,待引风机出力降至最低时,停运单侧风烟系统:停运第一台送风机,检查引风机联跳正常。
锅炉停运及停运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锅炉停止运行
1、停运前对各燃气调压柜及和锅炉连接的燃气管道进行检漏(检漏方法:用肥皂水涂刷或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漏。
)
2、接到停运通知后,停止锅炉运行,关闭燃气调压柜前燃气总进口阀门.
3、逐渐关闭燃气调压柜进、出口阀门。
4、打开进锅炉燃烧器的燃气管道的放散阀,对燃气管道进行放散泄压。
5、放散5分钟后,关闭燃气进口的手动球阀,关闭燃气放散阀。
6、然后对燃气调压柜进出口阀门内的残余燃气进行排放,卸掉调压柜内管道燃气压力。
二、天然气使用注意事项
1.停运期间严禁在天然气调压柜及附近管道堆放易燃物品或吸烟。
2.夏季检修期间严禁利用天然气管道作电焊接地线。
严禁用铁器或其他硬物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3.在天然气管道附近场所进行施工作业应备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4. 定期对厂内燃气管道的各个法兰接口、丝扣接口处、阀门处经常进行检漏。
5.定期巡视检查燃气管线管线及其附属设施附近是否有异味、周围植物是否枯萎、水面是否冒泡等异常现象或燃气泄漏发出声响,以确定是否漏气。
6.经常检查沿线管道及附属设施有无占压现象,调压设备、支线阀是否灵敏有效,燃气压力是否增加,计量表、用气设施是否正常。
7.定期对燃气流量计校验,对燃气调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8.未经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安装、拆除、拆修、改装、迁移燃气管道及其他燃气设施。
9.冬季注意锅炉防冻,可以用氮气保养,也可以开启微小循环,保证活水。
锅炉长时间停炉防腐、防冻预案《锅炉运行规程》第四章锅炉的停止及设备防腐第五节停炉后的防腐锅炉停炉后,由车间领导根据具体情况、停炉时间长短,选择下列方法对锅炉进行防腐保养。
一、蒸汽压力法备用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时,采用此方法为宜。
停炉后需紧闭本体及风烟系统各孔门、挡板,当汽压降至0.5MPa时需点火升至3.0MPa,保养期间保持炉水合格,否则应配合化验人员进行处理。
二、余热烘干法锅炉停运后,若需进行检查或冬季为了防冻,应用余热烘干法防腐。
停炉后待汽压降至0.5MPa时,开启所有定排、连排门、空气门、疏水门、放水门、对空排汽门,将炉水放净,利用炉内余热,对锅炉内进行烘干,烘干一段时间后,需紧闭上述所有阀门及主汽门,开启主汽门后空气门即可。
如长时间停运应在定排总门、给水总门、连排总门处加盲板,防止汽、水倒串。
另外在定排阀门处通入氮气,过热器出口集箱空气门开启,将汽水受热面内的空气赶出,并保持汽包压力0.05~0.2Mpa。
三、给水压力溢流法锅炉备用时间在30天左右,可采用此法(冬天除外)。
当汽压降至0.5-1.0MPa时,开启炉水取样门,和所有空气门,由给水小旁路,大旁路调节门控制水量,待空气门见水后关闭空气门。
使锅筒压力维持在0.5-1.0MPa,溢流水量50-200kg /h 。
采用此法须派专人监视锅筒压力,每班需对炉水化验一次,保持合格,否则应设法进行处理。
第六节锅炉的防冻冬季停炉后,为防止冻坏存水的管道设备,应采取下列措施:一、将伴热系统全部投入运行状态,并加强监视检查。
二、将炉本体各门、孔、挡板均严密关闭,防止漏入冷风。
三、冬季禁止采用给水压力溢流法保养,应选用余热洪干法或蒸汽压力法。
四、各转动机械轴承冷却水应适当关小,不能关严,保持水流量。
第四部分机组停运及停后保养1机组停运1.1机组停运前的准备1.1.1锅炉停运前的准备1.1.1.1通知煤控、灰控关于机组停运安排及要求,做好机组停运的准备工作,燃油储存量能满足停炉要求。
1.1.1.2机组计划停运,应安排烧空各煤仓:停炉五天之内,根据检修措施安排煤仓是否烧空,停炉十五天以上,全部煤仓烧空,提前通知煤控值班人员,合理控制各煤仓煤位。
1.1.1.3确认燃油系统、油枪吹扫空气系统运行正常,所有油枪进行试点火,对于有缺陷的油枪,通知检修人员尽快处理。
1.1.1.4检查等离子点火装置良好备用。
1.1.1.5对锅炉各受热面进行一次全面吹灰,其中包括空预器吹灰,禁止在停运过程中对锅炉本体进行吹灰。
1.1.1.6做好辅汽切换的准备工作,若无邻机运行,做好辅助锅炉的启动前检查与准备工作。
1.1.1.7通知化学值班人员做好机组停运保养的准备工作。
1.1.2汽机停运前准备1.机组的正常停运应根据检修工作的具体需要选择停机方式,控制汽缸金属温度。
如汽机润滑油系统、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汽机本体等需要停盘车后方能工作的检修项目,应选择滑参数停机,停机的汽机高压缸第一级内缸内上壁温度以330℃为目标。
2.进行交流润滑油泵(TGOP)、辅助油泵(AOP)和直流事故油泵(EOP)的自启动试验,确认各项试验正常。
3.进行高中压主汽门、调门活动性试验以及抽汽逆止阀活动性试验,确认各项试验正常。
4.进行直流事故密封油泵及小机直流事故油泵、顶轴油泵的试转,确认各油泵正常。
5.如果停机期间要进行“高、中压主汽门严密性试验”,应根据试验要求和有关规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1161.2机组减负荷1.2.1 机组负荷1000MW减至900MW1.2.1.1 在机组负荷1000MW至900MW之间,机组采用定压运行方式。
1.2.1.2 维持主蒸汽压力在额定汽压,缓慢减少锅炉的燃烧率,逐渐减少汽机负荷指令,以1%/min的负荷变化率,减负荷至90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