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数据信号基带传输
- 格式:pdf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63
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5.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八进制码元,速率为2400波特,则这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 解:22log 2400log 87200bps b s R R M ==⨯=5.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已知:信息代码 1 1 1 0 0 1 0 1 (1)写出相对码: 1 (2)画出相对码的波形图(单极性矩形不归零码)。
解:(1)写出相对码:1 0 1 0 0 0 1 1 0 (2)画出相对码的波形图(单极性矩形不归零码)。
5.错误!未定义书签。
独立随机二进制序列的“0”、“1”分别由波形()1s t 及()2s t 表示,已知“0”、“1”等概出现,比特间隔为b T 。
(1)若()1s t 如图(a )所示,()()21s t s t =-,求此数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并画出图形;(2)若()1s t 如图(b )所示,()20s t =,求此数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并画出图形。
解:(1)此时这个数字信号可表示为PAM 信号()()nbn s t a g t nT ∞=-∞=-∑其中序列{}n a 以独立等概方式取值于1±,[]0a n m E a ==,221a E a σ⎡⎤==⎣⎦;()()1g t s t =,其傅氏变换是()()sinc b b G f T fT =所以()s t 的功率谱密度为()()()222sinc as b b bP f G f T fT T σ==。
(2)此时这个数字信号可表示为()()nbn s t a g t nT ∞=-∞=-∑其中序列{}n a 以独立等概方式取值于()0,1;()()1g t s t =,其傅氏变换是()sinc 22b b T T G f f ⎛⎫=⎪⎝⎭由于1122n n a b =+,其中n b 以独立等概方式取值于1±,所以 ()()()1122n b b n n s t b g t nT g t nT ∞∞=-∞=-∞=-+-∑∑()()12n b n u t b g t nT ∞=-∞=-∑一项的功率谱密度是()()22sinc 4162b b u bG f T T P f f T ⎛⎫==⎪⎝⎭()()12b n v t g t nT ∞=-∞=-∑是周期信号,可展成傅氏级数:()()212bmj t T b m n m v t g t nT c e π∞∞=-∞=-∞=-=∑∑其中()()222222111221212sin 21102240other 2b b bbbb mmj t j t T T T T m b T T n bb b b b b b bc g t nT e dt g t edtT T m k T m m T m G m T T T m mT πππππ∞----=-∞=-=⎧±=±⎪⎛⎫⨯⎪⎪⎛⎫⎪⎝⎭====⎨⎪⎛⎫⎝⎭⎪⨯ ⎪⎪⎝⎭⎪⎩∑⎰⎰所以()()12b n v t g t nT ∞=-∞=-∑的功率谱密度是()()()222111214421v nn k b b n k P f c f f f T T k δδδπ∞∞=-∞=-∞⎛⎫⎛⎫-=-=+- ⎪ ⎪-⎝⎭⎝⎭∑∑于是()s t 的功率谱密度为:()()()22211121sinc 1624421b b s k b T T k P f f f f T k δδπ∞=-∞⎛⎫-⎛⎫=++- ⎪ ⎪⎝⎭-⎝⎭∑5.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基带传输系统频带传输系统(调制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信号: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数字信号。
(如各种二进制码PCM 码,M ∆码等)数字调制信号: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形成的带通信号。
5.1、基带信号的码型一、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原则:1. 对传输频带低端受限的信道,线路传输的码型的频谱中应该不含有直流分量;2.信号的抗噪声能力强;3.便于从信号中提取位定时信息;4.尽量减少基带信号频谱中的高频分量,节省传输频带、减小串扰; 5.编译码设备应尽量简单。
二、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1、单极性不归零码NRZ (Non Return Zero )脉冲宽度τ等于码元宽度T特点:(1)有直流,零频附近的低频分量一般信道难传输。
(2)收端判决门限与信号功率有关,不方便。
(3)要求传输线一端接地。
(4)不能用滤波法直接提取位定时信号。
2、双极性非归零码(BNRZ )T =τ,有正负电平特点:不能用滤波直接提取位定时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3、单极性归零码(RZ)τ<T特点:(1)可用滤波法提取位同步信号(2)NRZ的缺点都存在4、双极性归零码(BRZ)特点:(1)整流后可用滤波提取位同步信号(2)NRZ的缺点都不存在5、差分码电平跳变表1,电平不变表0 称传号差分码电平跳变表0,电平不变表1 称空号差分码特点:反映相邻代码的码元变化。
6、传号交替反转码(AMI)τ)归零码表0用零电平表示,1交替地用+1和-1半占空(T5.0=示。
优点:(1)“0”、“1”不等概时也无直流(2)零频附近低频分量小(3)整流后即为RZ码。
缺点:连0码多时,AMI整流后的RZ码连零也多,不利于提取高质量的位同步信号(位同频道抖动大)应用:μ律一、二、三次群接口码型:AMI加随机化。
7、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3HDBHDB3码编码步骤如下。
①取代变换:将信码中4个连0码用取代节000V或B00V代替,当两个相邻的V码中间有奇数个1码时用000V代替4个连0码,有偶数个1码时用B00V代替4个连0码。
第5章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知识点:(1 信号设计——码型、波形是数字编码传输的基础;(2 随机数字波形序列的功率谱特性;(3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构成及其主要知识;(4 消除符号间干扰理论——Nyquist 准则基本原理及实施技术;(5 均衡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层次:(1 掌握主要码型如双极性不归零码、AMI 、差分码等构成特点,理解其他码型特征;(2 理解功率谱构成特征,掌握决定功率谱的主要参量;(3 掌握奈氏第一准则及有关参数、关系,理解第二准则基本思想;(4 了解均衡目的及主要做法;(5 掌握并理解各典型例题及简答填空内容。
第五章数字信号基带传输返回本章讨论了三个问题:(1)发送信号的码型与波形选择及其功率谱特征;(2)符号间干扰及奈奎斯特准则——关于ISI 的产生机理与消除ISI 的基本原理;(3)作为消除ISI 及其它噪声、干扰影响,进行的接收波形均衡,以及直观评价接收效果的方法(眼图)。
现分别总结如下:1. 数字基带信号码型与波形设计(选择),首先应适于通信传输的基本要求,尽可能保证较高的可靠性及带宽利用率。
常用码型针对不同的要求,各有不同特点。
就二元信号来说,NRZ 、AMI 、CMI 、差分码等各有优势,并有很好的功率谱特性。
HDB 3码多用于PCM 基群线路码型,以及A 律PCM 各次群。
从减少平均误差来看,自然码不如格雷码。
用什么形状的波形表示各种码型,也需考究。
通常为便于介绍原理,多利用方波,这样单符号能量似乎最大。
从减少ISI 及适应限带信道特性系统来看,方波并不是最佳的。
另外,还应考虑二元或多元符号波形之间的正交性,以利较佳接收,如NRZ 、AMI 、CMI 等,均具有正交性或变相正交,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系统,较多为收发同步模式。
便于收端提取同步,往往是选择码型的主要考虑之一。
2. 数字基带信号作为随机信号采样,它具有具体的自相关函数及相互确定的功率谱。
它完全取决于三原则先验概率、码型波形形状及传输速率或码间间隔。
第5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5.1引言5.2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密度¾数字PAM信号是以脉冲载波的幅度携带数字信息。
5.2.1 数字脉冲幅度调制(PAM)¾MPAM 信号的时域表示式可写为: ()()1,2,...,0i i T ss t ag t i M t T ==≤≤MPAM 信号波形也可表示为另一形式:()()n T s n s t a g t nT ∞=−∞=−∑5.2.2 常用的数字PAM信号波形(码型)1. 单极性不归零码(NRZ)2. 双极性不归零码3. 单极性归零码(RZ)4. 双极性归零码5. 差分码(相对码)6. 多电平的PAM信号波形(MPAM)第5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 双极性不归零码{}:1110010n b 10n A a A +⎧=⎨−⎩12b t rect T ⎛⎞−⎜⎟⎝⎠0t()T g t 1b T3 单极性归零码(RZ)t()T g t 12b T 1()2T t g t rect τ⎛⎞=−⎜⎟⎝⎠{}:1110010n b②差分译码1n n na b b −=⊕习题5.2(p186)已知信息代码1 1 1 0 0 1 0 1(1)写出相对码(初始值为1);(2)画出相对码的波形图(单极性矩形不归零码)5.2.3 数字PAM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计算¾如何求PA 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证明随机过程的平稳性–对于循环平稳过程求其平均自相关函数–通过平均自相关函数求功率谱密度()()n T s n s t a g t nT ∞=−∞=−∑2(1/)22(1/)()()s ssj f T mT a s a m j fmT j ma m P f T R m eR m eeπππ∞−+=−∞∞−−=−∞+==∑∑∵∴P a (f )是f 的周期函数,周期为1/T s 。
其傅氏级数形式为=12()()sj fmT a a m R m eP f π∞−=−∞==∑2()()sj fmT a am P f R m eπ∞−=−∞=∑1/221/2()()sssT j fmT a s a T R m T P f edfπ−=∫系数为[][]{}()()()n n m n n n m n m Cov a a E a E a a E a +++=−⋅−2[][]()[][][]an n m a n n m n n m E a E a R m E a a E a E a σ+++⎧+==⎨⎩设广义平稳随机序列{a n } 是实的且互不相关22200a aam m mm σ⎧+==⎨≠⎩20[][][]0an n m n n m m E a a E a E a m σ++⎧==−=⎨≠⎩例5.2.10二进制信息序列{b n }的取值为+1或-1,m b =0,方差为1,各符号之间互不相关,序列a n =b n +b n-1(算术加)。
习题集第五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5-1 已知信息代码为110010110,试画出单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差分码、双相码、CMI码和密勒码。
5-2已知信息代码为11000011000011,试画出其相应的差分码(参考码元为高电平),AMI码和HDB3码。
解:5-3 已知二元信息代码为0110100001001100001分别画出AMI码和HDB3码。
5-4 设基带传输总特性H(ω)分别如题5-4所示,若要求以 波特的速率进行 数据传输,试检验各种H(ω)是否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串扰的条件?题5-4图解:(1)根据奈奎斯特定理,本系统适于传送 速率的信号,而待传的信号码元速率为2/T S 波特。
即R S <2/T S ,故不能满足消除码间串扰条件。
(2)本系统适宜传输R B =W C /π=3/T S速率的信号。
即RR >2/T S ,故此系统也不能消除码间串扰 (3)本系统适宜传输R B =W C /π 其中故 故此系统满足奈奎斯特定理,能消除码间串扰。
(4)本系统的 即R B <2/T S ,故此系统不能消除码间串扰。
(b)(a)(d)(c)ss c B T T w f R 1/2==<==πππSS C T T W ππ22/4==s s B T T R 2/2==ππss c T T w ππ==2/2ss B T T R 1/==ππ5-5 某一具有升余弦传输特性α=1的无码间串扰传输系统,试求: (1)该系统的最高无码间串扰的码元传输速率为多少?频带利用率为多少? (2)若输入信号由单位冲激函数改为宽度为T 的不归零脉冲,要保持输出波形不变,试求这时的传输特性表达式。
(3)若升余弦特性α=0.25;α=0.5时,试求传输PCM30/32路的数字电话(数码率为2048Kb/s)所需要的最小带宽?解:(1)若此系统的带宽为B 时 则其频带利用率为R B =1波特/H Z(2)只要系统的传函满足奈奎斯特带宽的要求冲激序列和脉冲宽度为T 的序列都能满足传输信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