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山羊放牧饲养管理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3.56 KB
- 文档页数:2
波尔山羊养殖技术要点一、舍饲饲养波尔羊和杂交羊较适宜于舍饲,农区养羊也以舍饲为主,有的配合季节性放牧或〃系牧〃。
羊场和专业户饲养的羊群都有专用的羊舍和运动场,并设有饲槽和水槽。
饲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定时、定量、定质、定人。
要按时喂羊,使羊形成条件反射,利于消化吸收。
要根据不同羊只,确定喂草量、料量;要既能吃饱,又不浪费;要保证饲料质量和花色品种;有条件的要按饲养标准制定配合日粮;饲养人员也要相对固定。
②、饲草、饲料、饮水要清洁,不喂霉变草料,饲草不能带水,冬天最好饮用温水。
③、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粪便要经常打扫。
④、要搞好春秋两次防疫和经常性的驱虫。
⑤、搞好羊场平时的卫生、消毒工作,羊粪要堆积发酵处理后使用。
⑥、增加羊只运动,保持羊体卫生。
(一)、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种公羊对提高羊群的生产力和杂交改良本地羊种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波尔羊数量少,而需求量又很大的情况下,在饲养管理上更要严格要求。
对种公羊的要求是体质结实,保持中上等膘性,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
而精液的数量和品质,取决于饲料的全价性和合理的管理。
种公羊的饲养,要求饲料营养价值高,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及无机盐等,且易消化,适口性好。
较理想的饲料中,鲜干草类有营蓿草、三叶草、山芋藤、花生秸等,精料有玉米、麸皮、豆粕等,其他有胡萝卜、南瓜,麦芽,骨粉等。
动物蛋白对种公羊也很重要,在配种或采精频率较高时,要补饲生鸡蛋、牛奶等。
波尔种公羊要单圈饲养,公羊要单独组群放牧、运动和补饲,除配种外,不要和母羊放在一起。
配种季节一般每天采精1次一3次,采精后要让其安静休息一会儿。
种公羊还要定期进行检疫、预防接种和防治内、外寄生虫,并注意观察日常精神状态。
邻水县饲养的波尔羊以舍饲为主,公羊每天放牧结合运动的时间为4小时一6小时,干粗料为山芋藤、花生秸,任其自由采食,每天按体重的1%补饲混合精料(配方见表2 - 2)。
采精较频时,每天补饲2个鸡蛋。
波尔羊养殖方案一、波尔羊介绍品种:波尔山羊产地:原产于南非特点:短毛,头部一般为红(褐)色并有广流星(白色条带),身体为白色,一般有圆角、耳大下垂。
体躯结构良好四肢短而结实,背宽而平直,肌肉丰满,整个体躯圆厚而紧凑。
品种概况:波尔山羊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肉用山羊品种,以其体型大、增重快、产肉多、耐粗饲而著称于世,有“肉羊之父”之美称。
原产于南非,短毛,头部一般为红(褐)色并有广流星(白色条带),身体为白色,一般有圆角、耳大下垂。
体躯结构良好四肢短而结实,背宽而平直,肌肉丰满,整个体躯圆厚而紧凑。
羔羊初生重3-4Kg左右,周岁平均日增重200克以上,6月龄公羊体重可达42Kg,母羊37Kg,成年公羊体重最高可达140Kg,一般为90-95Kg,母羊最高可达90Kg,一般为70-75Kg。
波尔山羊繁殖性能优良,一般常年发情,6-7月龄即可配种,一年二胎或二年三胎,产羔率每窝2-3只。
使用寿命长,生育年限为10年。
屠宰率52%以上,肉厚而不肥,肉质细、肌肉内脂肪少、色泽纯正、多汁鲜嫩。
板皮质地致密、坚牢,可与牛皮相媲美。
波尔山羊适应性极强,几乎适合于各种气候条件饲养,在热带、亚热带、内陆甚至半沙漠地区均有分布,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活泼好动,群居性强,易管理。
用其改良本地山羊,杂交一代生长速度快、产肉多、肉质好,体重比本地山羊提高50%以上,显示出很强的杂交优势,故被推荐为杂交肉羊生产的终端父系品种。
是提高我国山羊生产性能,加速山羊生产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二、效益分析波尔羊是九十年代中期引进国内,因其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肉质鲜嫩闻名,因此初期引入我国后被当作宠物来炒作。
那时一只好的种公价格在8-10万,一只羊羔的价格也要拿1万元来预订。
由于价格昂贵,导致国内保有量极少,非典时期波尔羊的价格恢复理性。
因波尔品种生长速度快,耐粗性好,疾病抵抗力强,出肉率高,是国内肉羊的主流产品,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波尔品种作为发展的原因。
波尔山羊的养殖技术
波尔山羊是一种适应力强、适合草原地区养殖的优良羊种。
以下
是一些波尔山羊的养殖技术:
1. 圈舍建造:选择适合草原环境的稳固建筑物,确保能够提供
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隔离功能。
舍内应干燥通风,底部需铺设合适的垫料。
2. 饲料供应:波尔山羊以草为主食,可以补充少量粗粮和浓缩
饲料。
需要定期为其提供新鲜的饮用水,以保证羊只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3. 疫病防控:根据当地的疫病防控规定和兽医的建议,进行预
防接种和免疫程序。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4. 繁殖管理:选择优良的种羊进行繁殖,控制配种数量和时间,确保繁殖效益。
注意孕妇羊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补充。
5. 疾病治疗:对于生病或受伤的羊只,应及时分开隔离治疗,
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6. 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草原资源,避免过放牧和过度放牧,保
持草原的生态平衡和稳定。
7. 定期清理环境:保持饲养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羊舍和周
围环境,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请注意,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需根据当地环境、气候和饲养条
件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只提供了波尔山羊养殖的基本技术,具体细节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应用。
波尔山羊养殖技巧波尔山羊是全世界都非常有名的一种肉羊,原产于非洲。
波尔山羊有着生长能力强,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等各种优势,在我国有着比较广泛的养殖面积。
波尔山羊养殖技术:波尔山羊引种初期1、引种准备波尔山羊是一种非常爱干净的羊种,适宜生长在凉爽干燥的环境中。
因此我们在引种前要对羊圈及周围环境做好卫生清理工作,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饲喂食槽要清洗干净,保证羊圈通透性强,有着良好的遮阴防潮性能。
并且冬季可有效保温,准备好防寒避风设施。
2、饲喂管理在引种的时候,由于种羊经过长途运输的运输,到达目的地之后,营养缺乏,身体疲惫。
因此引种后要让波尔山羊充分休息,不可让其受到惊吓,等其适应周围环境后再提供饮水。
注意饮水温度,不可与体温有太大的差别。
保证干净新鲜,不可饲喂变质污染的水源。
并且由于波尔山羊空腹时间较长,第一次的饲料量不宜过大,保证6成左右饱即可,调整好种羊的胃肠功能。
3、分群梳毛在第一次饲喂后让波尔山羊再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在休息时间内,对波尔山羊进行清点工作。
按照性别、体型、年龄及健康状况等做好分群饲养。
生长瘦弱的羊只要做好特殊护理,尽早恢复长势。
分群后每天对每只羊进行两次梳毛,促进波尔山羊的体表血液循环,提高羊毛光泽度。
并且让波尔山羊逐渐熟悉饲养人员,提高亲近度,便于后期饲养。
4、观察防病波尔山羊的抗病能力是比较强的,不过发生病害后在前期是比较难发现的。
因此在引种后要经常观察波尔山羊的活动、进食及粪便情况等。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找出原因进行治疗,如果在引种后2天出现咳嗽、拉稀等现象是比较正常的,但持续时间长的话则要及时治疗。
5、饲养过渡波尔山羊在引种之前与生长环境与饲养地的生长环境是会有所不同的,因此在引种之后要适当的改变饲养方法。
但是在改变的时候不可一次性全部改变,要让波尔山羊有一个过渡过程。
防止波尔山羊产生应激反应。
但是也要保证波尔山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饲养环境,恢复长势,发挥其饲养优势。
波尔山羊的繁殖技术1发情波尔山羊初情期一般为6月龄~8月龄,发情季节明显。
波尔山羊纯不纯看哪里,波尔山羊的养殖方法1、毛色:纯种波尔山羊头颈部80%以上是褐红色的毛,而且褐色较重,其余部分被毛细而洁白。
2、耳朵:纯种波尔山羊耳朵宽且长,全部下垂,颜色为红褐色。
3、角形:纯种波尔山羊的公羊角较宽,母羊角小而直。
4、肚形:纯种波尔山羊腹部较大,前胸开阔,多为“母猪”肚形。
5、腹部:纯种波尔山羊后躯较宽且平整,屁股浑圆、丰满,肌肉发达。
6、腿部:纯种波尔山羊四肢较为粗壮且短,蹄部多为黑褐色。
一、波尔山羊纯不纯看哪里1、毛色纯种波尔山羊头颈部80%以上是褐红色的毛,而且褐色较重,其余部分被毛细而洁白;杂交改良羊被毛粗而较白,头颈只有少部分为褐红色。
2、耳朵纯种波尔山羊耳朵宽且长,全部下垂,颜色为红褐色;杂交改良羊的耳朵较宽且短,一般不是从耳根开始下垂,而是距耳根2厘米处才下垂,颜色多为白色。
3、角形纯种波尔山羊的公羊角较宽,母羊角小而直;杂交改良羊的公羊角较长,母羊有的为小角,有的无角。
4、肚形纯种波尔山羊腹部较大,前胸开阔,多为“母猪”肚形;杂交改良羊腹部较小,多为“圆筒”肚形。
5、腹部纯种波尔山羊后躯较宽且平整,屁股浑圆、丰满,肌肉发达;杂交改良羊后躯较差。
6、腿部纯种波尔山羊四肢较为粗壮且短,蹄部多为黑褐色;杂交改良羊四肢较为细长,蹄部多数无黑褐色。
二、波尔山羊的养殖方法1、羊圈建设羊圈应具备防雨淋、防晒、防疾病传播、防野兽危害等功能,底部要预留一定的高度供其排泄,达到排泄物与休息区分离的效果。
舍外要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为波尔山羊舍面积的2-5倍。
料槽要大一点,避免喂食的时候大量洒出,水槽置于料槽的斜上方。
2、饲喂管理波尔山羊体型较大,在冬春等饲草资源比较少的时候,要做好补充精饲的工作,例如麸皮、玉米等,并要备好充足的秸秆等粗饲,保证越冬期间有充足的饲料。
初期喂养的饲料水分要多一些,而后期的喂养则要多增加一些高蛋白的物品。
此外,应供给充足而干净的饮水,冬季应饮温水,夏季可以在水里增加一点微量盐。
波尔山羊放牧饲养管理介绍
首先应选择好放牧场地。
春季,应利用好各处的春草资源,包括平原、川地、沟渠、路边、低洼地、林场、河边、丘陵地及冬季未能到达的地方。
夏季在牧草旺盛时,抽穗开花时营养价值高,是抓膘的好时机,应选择干燥、通风、凉爽、饮水方便、蚊蛇少、最好能进行洗澡的地方放牧。
炎热季节到来之前应注意波尔山羊场地的遮荫和通风,夏季放牧应充分利用早、晚凉爽时,让羊吃饱。
秋季天高气爽,雨水少,地面干燥,而且草木茂盛,百草结籽,秸秆收获,营养价值高,是抓秋膘的大好时机,在农区秸秆收获的同时,留茬地可利用15天左右,此时可大群放牧。
冬季,气候寒冷,放牧只能吃到枯黄的牧草和树叶,此时应注意饲喂夏秋季节收割的优质牧草和秸秆。
应注意豆科和禾本科的搭配。
有条件的地方可种植苜蓿和其它牧草,在冬季喂羊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可利用青贮等形式弥补枯草期的不足。
放牧时一般在较大的放牧草场采取满天星放牧法;在长而狭窄的地带采取一条龙放牧法,此时应注意前挡后让;在零星的地方可采取拴定法,尤其是农作物旁边地头的草,更应如此。
尽量避免在雨后或露水过多时放牧。
山区和牧区放牧应注意保护牧草和保持牧草的多样化。
放牧场地较近时,不应让羊只饮沟渠池塘里的水,保证羊在出牧和归收时饮足清洁的水,冬季应把、水温掌握在40℃左右,夏季应把水温控制在20℃以下,最好饮用深井水。
春秋季节饮常温洁净水即可。
放牧场地较远时,最好选择有流动的清洁河水或洁净的泉水的地方。
可在饮水中
加入食盐,尤其是在夏季。
每只羊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掌握在8克左右,一般掌握在5~10克。
放牧时羊群的大小可根据草场的情况、羊的性别和年龄来决定。
牧区母羊可按200~250只一群,去势育肥公羊可在150~200只一群,种公羊80~100只一群。
山区和农牧区羊群的组织数目可按牧区数目的二分之一。
农区可把母羊组成30~40只一群,去势育肥公羊20~30只一群,种公羊10只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