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图案凤纹研究 PPT
- 格式:ppt
- 大小:5.33 MB
- 文档页数:27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一、综述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其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装饰图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本文旨在通过对凤纹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的研究,探讨其演变过程、象征意义以及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凤纹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的凤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
随着历史的推移,凤纹逐渐成为中国古代陶瓷装饰中的重要元素。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凤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优雅的美感。
在唐宋时期,凤纹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当时陶瓷装饰的主流图案之一。
元明清时期,凤纹继续发展壮大,与其他图案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陶瓷装饰风格。
凤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首先凤作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幸福的生活。
在古代人们常以凤为图腾,祈求神灵保佑国家安宁、家庭幸福。
其次凤作为皇室的象征,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
在封建时代,凤被视为皇帝的专属图案,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此外凤还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高贵,因此在古代女性的服饰、饰品中也常常出现凤纹图案。
在现代陶瓷设计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装饰元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设计师将传统凤纹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陶瓷作品。
同时凤凰图案也被运用到建筑、家居等领域,为现代生活增添了一抹古典韵味。
凤纹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使其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其装饰技艺也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陶瓷装饰图案,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文化内涵方面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因此对凤纹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陶瓷的历史演变、审美观念以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凤纹有助于揭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技艺特点和审美价值。
14(3)在西方神话中在西方神话中,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以此典故寓意不断追求、提升自我、不畏痛苦、义无反顾的执着精神。
“如此周而复始,义无反顾而使凤凰获得了永生,所以有了“不死鸟”的名称。
[33]”如(图3.4)“凤凰涅磐”就是对“火烈鸟”的诠释,其实,中西方的神话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以凤凰象征着活力、生命与激情等。
同时,中国现代的艺术家也将凤这种在断追求、提升自我、不畏痛苦、义无反顾的执着精神。
在现代作品中加以灵活运用。
如(图3.5)《火中凤凰》是唐小禾艺术家为荆州市博物馆门厅制作的大型磨漆壁画,整个画幅占据三面大墙,面15 图3.5火中凤凰来源:积已达90平方米。
作者用表现与象征的手法,娴熟地描绘了生命的力量和光华,表达了对生命现象的莫大惊异和对古老灿烂的楚文化的最佳礼赞。
画中七只造型奇特、精力弥漫、神态各异的凤鸟分别象征生命的三个阶段:西壁表现生命的初始阶段,是诞生的凤凰在蛮荒的大地上欣喜而激动的奔跑;正面是三只凤凰在烈火中翻腾、抖动,很好地体现了生命的追求精神,表现了生命的巨大欢乐和痛苦;东壁是描绘生命的最高境界,一对经过烈焰焚烧的凤凰,在澄明清澈而美好的太空中回环,舒畅自如,此时,已进入自由阶段的生命已与日月同辉,天地同在、美妙绝伦。
此画无论是从五彩斑斓的画面中汹涌着的情感表达,还是它展示着的宏伟壮阔的宇宙景观,以及洋溢着追求热情的生命律动,我们都能从中看到一脉相承的楚风余韵。
凤鸟是楚文化的母题;而红、黑是楚艺术的色彩基调。
七只凤鸟极度夸张的变形,使它们从原有的母题中脱胎而出,被赋予了很强的现代意味,我想,此时的凤凰已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凤凰,不是两千年前的凤凰,而是一只再生了现代凤凰!3.1.2凤纹的发展变化16原始社会时期凤纹和龙纹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期,彩陶上就已经出现了鸟纹(图3.5),这种纹饰很难说它就是凤鸟,它是一种类似于鸟形的比较抽象的图案,但从其造型等特征来看,又很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凤鸟的造型。
传统图案之凤纹传统图案之凤纹2015-01-12 10:15拾文化凤,这种美丽而又神奇的鸟儿,几千年来,一直被人民看作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
人们认为她能带来光明,让祥瑞降临于世。
她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人们能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
作为吉祥神圣的象征,凤鸟题材常常应用于宫廷、民间的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上;历代工匠画师、民间艺人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刻画力,创造性地描绘出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凤鸟纹样。
艺术家集天下鸟类之美丽于凤鸟一身,遂使她的形象更加完美无瑕。
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凤纹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当之无愧。
一、凤的神话和起源古老的神话,常常是古代艺术衍生的土壤。
中国最早的凤纹,也毫不例外地和中国远古代的神话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研究者对于这种相依的渊源关系,主要存在两种说法:一是玄鸟图腾说。
诗曰:「天生玄鸟,降而生商」,所谓玄鸟即是凤鸟。
就是说天上神凤降临而商朝出现。
凤鸟同龙蛇一样,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
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社会彩陶上描绘的一些鸟纹,就是凤的形象的雏形。
二是彩鸟祥瑞说。
此说本于《山海经·南次三经》: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异物志》也说:「其鸟五色成文,丹喙赤头,头上有冠,鸣曰天下太平,王者有道则见。
」后世人便一直认为,五彩鸟如果一出现,就是凤无疑,她象征着祥瑞。
汉代的《山阳麟凤碑》上刻有凤凰形状,下面注曰:「天有奇鸟,名曰凤凰。
」。
四川出土的「凤凰出」砖,在长方形砖体上镌刻一只娟秀美丽的长尾大鸟,「凤皇」两字在头部前方,「出」字在尾后下角处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见到凤凰出现的善良愿望。
上述两种神话传说,流传于民间,人们无例外地以丰富的想象,对她作了不断充实的探索性的形象描绘,逐步成型。
凤纹形象,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特点,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理想、追求和意愿。
论清代凤凰纹样凤纹是中华民族传统纹样代表,自春秋战国开始出现至今,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演进,承载了不同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内涵,发展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性符号。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发展时期,凤纹可以说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文化缩影的,与不同时期的民族的审美风尚,甚至与政治文化生活都紧密结合在一起,经历了形式与精神的嬗变。
尤其是在发展至清朝时,更是受到了来自满族、西方文化等异文化的冲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创新,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凤纹特色,也是我们今天最为常见的凤纹形式,同时,清朝是我国各种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人们不遗余力的采取各种工艺手法将这一传统纹样的演绎至极致。
现如今,学术界对于清代的装饰艺术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对其高度评价,认为其是中国装饰艺术发展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在继承千年纹样传统的基础上,博众彩之所长,是一个集大成的历史时期,还有一种认为是其已经到了装饰艺术的衰落期,极度的反复堆砌只是在炫耀技巧而已,艺术审美俨然降低。
但就笔者而言,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到清代的装饰纹样,其纤巧繁复也罢,其炫技也罢,过于奢侈华丽也罢,不可否认的是,清代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图案的精华,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传统纹样的主流,更重要的是,它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审美的,与社会时代的发展相统一。
清代的凤纹种类繁多,以往出现的各种凤的形象不仅被保留下来,而且得到进一步强化,比如乾隆后期受到尊孔复古的社会思潮影响。
将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的夔凤纹应用到了服饰之上,凤纹和卷草纹的综合运用显然是借鉴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浪漫主义风格,借鉴了汉代曲线式形态,并与凤纹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美感,比如清乾隆夔凤纹、彩绣团凤牡丹纹等,凤凰的身体特征并不明显,融于卷云纹之中,有气韵生动之感。
清朝的凤纹注重对凤凰的细节刻画和写实性,有的凤颈如鸡,丝羽分明,有的展开双翅,与花草植物形象合一,有的小羽细密,风味如同飘带,或作孔雀状等,表现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尤其是与更多的花草植物相结合形成新的凤纹形式,凤纹的载体种类也丰富多彩,除了服饰之上,还广泛应用于陶瓷、家具、玉雕、漆器、金银器等几乎各种工艺美术品类之中。
一原始社会龙纹龙纹见于红山文化中的玉器,并多处发现,最有代表性的是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
该玉龙长26厘米体卷曲呈C形。
长吻前伸,有兑成对称的鼻孔,所以有人认为龙头是由猪形演变来的,从而与原始农业生活有密切关联。
鸟纹多见于牙骨器的雕刻上。
有一件鸟形匕,用象牙制成的,条形的牙匕上,刻小身大尾的鸟,柄端成鸟首,鸟身和翅膀刻出羽毛状,背面有小孔,可以穿绳悬挂。
被称为双凤朝阳的牙雕碟形器,表现一对相向的双鸟,勾喙,圆眼,抬首向往;中间饰以五环同心圆,上有火焰状纹饰,如太阳光芒。
也有人认为不是太阳而是鸟卵,或称为双凤朝卵,寓意生育崇拜的含义,另一见双鸟纹骨匕,用兽肋骨刻成。
柄部有两组鸟首纹样,每组以一圆居中,分别可出两个反向的鸟首勾喙大眼,头颈外伸,有仪有爪,形成连体,因又称连体双鸟纹。
夏商龙纹龙是中华民族的化象征,在广阔的国土上,南北东西,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在民俗里,都有着龙的传说。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濮阳龙、北方地区红山文化的玉龙、南方地区楚文化的龙等。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工艺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史迹。
在商周以及战国青铜起的纹样中,不少交叠缠绕的小龙,以这些特征命名的为蟠螭纹、蟠虬纹等。
大体上在宋代以前,龙多于虎结合,有威武之意。
如:龙化虎变、龙争虎多、龙江虎浪等。
龙的象征意义,除了以上所表示的勇猛、威武、变化、险要等外,宋以后多表示天子、权力;在民间,则表示吉祥、喜庆、勇猛、神威等。
在商代青铜器纹样中,龙纹并不十分显要,但亦多种变化,如卷龙纹、双龙纹。
做为主要传承纹样。
凤纹凤纹是在商代后期出现的,比鸟纹更加华美,头上有冠,有的是长冠,垂直于颈部甚至是背部;有的是花冠,成花朵状;有的是多齿冠;呈羽毛状。
卷曲的羽尾有的显出孔雀翎羽,有的已和体干分开。
作为主要传承纹样。
西周在西周时期,凤纹作为时代流行纹样中的一种。
周代凤纹动态作回首卷尾,呈s状。
西周穆王时的凤纹,头上冠羽飘动,身后羽尾飞舞,颈上,头上冠羽飘动,身后羽尾飞舞,颈上有垂鳞状羽片,腹前有涡旋状的翼纹,十分优美,应是此时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