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PPT GISchar4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60
1.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对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建立的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借以查明地下岩体的地质构造,寻找矿产或解决各种水文、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勘探方法。
2.地球物理场:存在于地球及其周围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空间。
电法勘探(电性差异),地震勘探(弹性),重力勘探(密度),磁法勘探(磁性),放射性勘探(放射性)。
3.电阻率法(导电性差异):为了探测地下地质对象的存在与分布首先要在地下空间建立人工电场流,然后研究由地质对象所产生的电场变化,从而达到找矿和探测地下构造的目的。
4.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导电矿物含量,岩石的结构、构造、孔隙度,岩石的含水量及含水矿化度,温度、压力等。
5.非均匀介质中稳定电流场的实质:由场源和界面上的积累电荷产生的。
(高阻排斥、低阻吸引)6.视电阻率:电场分布范围内,地下各种电性不均匀体和地形起伏的一种综合反映。
7.勘探深度:是指在给定装置条件下能产生可靠相对异常、可查明探测目标的最大深度。
8.接地电阻:从电极表面到大地无穷远处之间的大地电阻。
改善方法:在电极周围浇水,将电极打深,多根电极并联9.ρs A和ρs B两条曲线相交,交点位于直立良导薄板顶上方;在交点左侧ρs A>ρs B,在交点的右侧,ρs A<ρs B,这样的交点称为联合剖面曲线的“正交点”。
反交点:在直立高阻板左侧ρs A<ρs B ,在右侧ρs A>ρs B,的曲线交点。
10.中间梯度法的应用:追索岩脉:对于直立高阻脉来说,其屏蔽作用明显,排斥电流使其汇聚于覆盖层,从而使ρs曲线在高阻脉上方出现突出的高峰11.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点:1.电极布置一次性完成.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故障和干扰,并且提高了效率:2.能够选用多种电极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可以获得丰富的有关地电断面的信息;3.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
4.可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能计算出电阻率成像的反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