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2-1 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
- 格式:ppt
- 大小:869.50 KB
- 文档页数:24
04 课后优化训练A.NaOH的摩尔质量是0.040 kg/molB.1 mol H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D.O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析A中,摩尔质量的单位是kg/mol,NaOH的摩尔质量应为40 g/mol即0.040 kg/mol,A选项正确。
B中,1 mol H2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
C中,1 mol H2O的质量为1 mol×18 g/mol=18 g,质量的单位不是g/mol。
D选项,O2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错误。
答案 A2.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A.10 mL H2O B.0.8 mol H2SO4C.54 g Al D.1 g CaCO3解析对于纯洁物来讲,其摩尔质量的大小是不变的,与其质量多少无关,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A、B、C、D中四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8 g/mol、98 g/mol、27 g/mol、100 g/mol,摩尔质量最大的是D项。
答案 D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4 g氧气中含氧分子数为2N AB.1.7 g OH-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 AC.49 g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2N AD.58.5 g氯化钠中所含的离子数为N A解析58.5 g NaCl为1 mol,含有离子数为2N A(包括N A Na+和N A Cl-)。
答案 D4.[2021·河北正定中学高一测试]假如1 g H2O中含有a个H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18a B.9aC.2a D.a9解析 1 g H2O的物质的量为n(H2O)=1 g18 g·mol-1=118mol,含有H原子:2×118mol=19mol,依据公式n=NN A,可得N A=Nn=a19 mol=9a mol-1。
"【红对勾】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 1-2-1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双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的量确实是物质的质量B.阿伏加德罗常数确实是6.02×1023C.6.02×1023/mol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D.科学上规定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 mol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大体物理量之一B.0.5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量为1.5 N AC.64 g氧相当于2 mol氧D.1 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 mol 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利用摩尔时必需指明粒子的名称C.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个D.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为N A个4.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质量相等的O2和O3中所含原子数相等B.物质的量相等的O2和O3中含氧分子数相等C.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D.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中含碳原子数相等5.(双选)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N A个氢分子与N A个氧分子的质量比为1∶1B.1 mol氢气的质量与N A个氢分子的质量相等C.16 g氧气中含有的氧分子数为N AD.44 g CO2与28 g CO所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 A6.相同质量的以下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C2H6B.N2C.CO D.O27.20 g某元素中含有0.5 N A个原子,那么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 B.4C.40 D.308.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相较较,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量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量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量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量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量之比为7∶11A.①和④ B.②和③C.④和⑤ D.①②③④⑤9.(双选)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B.2 mol NO和2 mol NO2含原子数相同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10.(双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28 g N2和28 g CO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 AB. 2 g H2和2g O2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 AC. 28 g CO和44 g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2N AD.98 g H2SO4和98 g H3PO4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4N A11.(双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7.1 g氯气和7.1 g液态氯所含的分子数都是0.1 N AB. 36.5 g氯化氢和36.5 g盐酸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 AC. 1 mol Mg转化为MgCl2必然有N A个Cl2分子参加了反映D. 1 mol Fe转化为Fe3+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12.多少摩尔CaCl2溶解在1 mol H2O中,才能使Cl-与H2O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A.0.1 mol B.10 molC.0.5 mol D.0.05 mol课后作业1.AB。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本节教材位于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的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物质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懂得了“物质的量”这个新物理量的应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物质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能力,同时为电解质溶液,中和滴定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的学习为学生高中的化学计算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2、掌握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存在的关系:3、掌握摩尔质量的定义;4、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质量存在的关系。
核心素养: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通过举例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掌握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存在的关系:2、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质量存在的关系。
学生复习上节课已学的内容,并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本节需要的多媒体课件。
【引入】比一比,谁更厉害!我一口气能喝下6000万亿亿个水分子,有多厉害!我一口气能喝36克水,我才厉害!如何比较质量这个宏观量与微粒数目这个微观量呢?我们可以利用物质的量将两者联系起来,在对其进行比较。
【过渡】你学过哪些物理量?它们是用于衡量什么的?单位是什么?“物质的量”是什么?怎么用?【展示】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讲解】我们可以看出: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讲解】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础物理量,是一个专用名词,符号:n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3.物理意义:是用来描述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课标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并能运用N A 进行计算。
3.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
1.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n 。
[特别提醒]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质量”。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 。
(1)标准: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_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2)计量对象: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
[特别提醒]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 mol H,1 mol H 2,而不能表示为1 mol 氢。
3.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其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 A ,单位为“mol -1”,约为6.02×1023 mol -1。
3.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在以“g·mol -1”为单位时,其数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4.物质的粒子数、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 =N N A =mM。
物质的量(1)概念: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 A。
(2)近似值:6.02×1023。
(3)单位:mol-1。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 A。
4.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单位是g/mol(或g·mol-1)。
(2)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或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物质的量 本资料已超过600人复制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__粒子__的集合体,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及单位:符号为__n __,单位为__摩尔__。
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符号:__mol__。
(3)标准:1 mol 的微粒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__0.012__ k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__6.02×1023__。
(4)计量对象:__离子__、__原子__、__分子__、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 mol NaCl ;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 mol 铅笔。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1 mol 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__粒子数__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符号:__N A __。
(3)数值及单位:__6.02×1023_mol -1__。
(4)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粒子数(N )的关系:__n =AN N__。
三、摩尔质量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__M __。
单位__g/mol 或g·mol -1__|数值—以g·mol -1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__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__相等|关系—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__n =Mm__ 1.物质的量——“四化”: 专有化—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在表述时不可增减,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微观化—物质的量只用于表示微观粒子的多少,不适合表示宏观物质的数量。
如1 mol 乒乓球的说法是错误的| 具体化—在使用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时,必须具体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 mol H 2表示一摩尔氢分子,而1 mol 氢的表述是错误的| 集体化—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很多个微粒的集合体,其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透彻理解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物质的量”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SI )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的单位是摩尔。
“物质的量”同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一样,是用来描述物质属性的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是不可以分割的,若写成“物质量”“量”等都是错误的。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
摩尔同“米”“秒”“千克”等意义相似,都是单位名称,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阿伏加德罗是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物理量,其符号为A N ,近似值为6.02×1023。
当一种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且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时,其所包含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当和化学式一起指明粒子的种类,如0.5molH 、0.8molN 2等。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即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符号是M 。
它是有单位的,单位是g·mol -1或kg·mol -1,通常用g·mol -1(或g·mol -1)。
1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在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要注意物质的摩尔质量与1mol 物质的质量以及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不相同的。
如: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H 2O 的质量是18g ,H 2O 的摩尔质量是18g·mol -1。
物质的量(n )、质量(m )和摩尔质量(M )之间存在关系:n =M m。
2.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称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常用的单位为mol/L (或mol·L -1)。
B表示各种溶质,B n 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的体积,其数学表达式为=V n B。
摩尔质量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修一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②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粒个数和物质质量之间的桥梁。
过程与方法:①学会比较、学会归纳,培养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转化能力。
②培养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命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体验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
2.内容分析
摩尔质量的教学是物质的量教学的延伸,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学生已经对物质的量有所认识,将这种认识方法迁移过去是本节课的主要设计思想,避免了对摩尔质量概念形成过程中繁琐的讲解。
学习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的形成。
学习难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质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学情分析
①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对应的单位;
②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③欠缺抽象思维。
三、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