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3 2.3.2 循环语句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11
§循环结构宿州市第二中学白彬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循环结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中§的内容,是新课标教材的新增内容。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算法的程序化思想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培养算法思想对高中学生养成思考、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本节课所学习的是算法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中的循环结构,是算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种结构;循环结构是算法三大基本逻辑结构中最灵活,内涵最丰富的一种结构,该算法结构充分体现了算法的优势。
循环结构的学习,对于学生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循环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著名算法设计中,譬如二分法,欧几里德算法,秦九韶算法等,且循环结构是学习循环语句的基础,循环结构中蕴含的“递推”思想为必修五数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是整个算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赋值语句的基础上进行的,安排1课时。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是在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未出现的概念,同时也是掌握循环结构的关键,由此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循环结构的三要素的理解;难点:循环三要素的确定以及循环执行时变量的变化规律;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算法的概念、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及简单的赋值问题。
高一学生形象思维、感性认识较强,理性思维、抽象认识能力还很薄弱,因此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易懂的实例引入,通过对例子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经历循环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表达循环结构,并整理成程序框图。
二、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能理解循环结构概念。
学会画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把握循环结构的三要素:循环的初始值、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
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北师大版) 必修三全册教学案Killer whales have the secondheaviest brains among marine mammals (after Sperm whales, which have the largest brain of any animal). They can be trained in captivity (囚禁;关押) and are often described as intelligent, although 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telligence” is difficult in a species whos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al strategie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humans.Killer whales imitate others, and seem to deliberately teach skills to their kin. Off the Crozet Islands, mothers push their calves onto the beach, waiting to pull the youngster back if needed.People who have interacted closely with killer whales offer numerous anecdotes demonstrating (证明) the whales' curiosity, playfulness, and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Alaskan killer whales have not only learned how to steal fish from Iong lines, but also have overcome avariety of techniques designed to stop them, such as the use of unrated (未分级的;未征税的) lines as decoys. Once, fishermen placed their boats several miles apart, taking turns retrieving (恢复;取回) small amounts of their catch, in the hope that the whales would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move between boats to steal the catch as it was being retrieved. A researcher described what happened next: The killer whale's use of dialects and the passing of other learned behaviour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ave been described as a form of animal culture.Section_ⅠWarmup__&_Lesson_1_—_Prereading[原文呈现]VIKING VOYAGES①TO AMERICAThe Vikings②were the first Europeans to reach America③. They achieved④this long before⑤Columbus ever set sail⑥.The Vikings were a group of people whose ancestors⑦came from Scandinavia⑧. They controlled the seas and coasts of Northern Europe between the 8th and 10th centuries AD⑨. By around 900 AD, there were many places in Northern Europe where the Vikings chose to live⑩. In 982 AD, when a man called Eric the Red⑪decided to set sail further⑫west, there were as many as 10,000 Vikings living in Iceland ⑬.[读文清障]①voyage/'vɔIIdʒ/n.航海;航空②Viking/'vaIkIŋ/n.维京人,北欧海盗③名词中心词被序数词或the last 等修饰时,其后通常用动词不定式作后置定语。
§1.2.3循环语句------while 循环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1.2.3循环语句一、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2)会应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二、自主学习:1.“For 循环”是在循环次数已知时使用的循环,其一般形式为:3.说明:① for 与 end 成对出现。
② 步长为1时可省略。
③ 用于预先知道循环次数的情形。
循环次数=(终值-初值)/步长+1④ “;”的用处。
2.“while 循环语句”是在未知循环次数的条件下进行的循环,也可以在循环次数已知的循环中使用。
其一般形式为:当程序执行时,遇到while 语句,先对表达式所描述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成立,则执行while 和end 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判断上述条件,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执行,直到某一次不符合条件为止,这时不再执行循环体,将跳到end 语句后,执行end 后面的语句;三、典例分析:例1. 求平方值小于1000的最大整数。
例2.用while 循环语句编写一个程序,计算1×3×5× (99)练习: 设计计算:2×4×6×…×100的程序For 循环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环体 end练习:设计程序例3. 画出计算值的算法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四、快乐体验:写出下列各题输出结果1.for x=5:(-1):(-2)enddisp(x)输出____2.for x=5:(-1):(-2)disp(x)end输出________________3.s=0;for i=1:1:6s=s+i*(i+1);ends输出_________4.S=0;T=0;for i=1:1:5T=T+i;S=S+T;endprint(%io(2),s)输出________。
3.2 循环语句填一填1.For语句(1)格式For ________________ To ________循环体Next(2)适用X围For语句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循环结构.2.Do Loop语句(1)格式(2)适用X围Do Loop语句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循环结构.判一判1.循环语句与算法框图中的循环结构相对应.( )2.For语句与Do Loop语句都是循环语句.( )3.所有的循环结构框图都可以用For语句与Do Loop语句描述.( )4.For语句不能用来描述循环次数不确定的循环结构.( )5.Until语句中先进行条件判断,再执行循环体;While语句中先执行循环体,再进行条件判断.( )6.循环语句中一定有条件语句,条件语句中一定有循环语句.( )7.直到型循环语句和当型循环语句执行循环体的次数都可能是零.( )8想一想1.提示:循环语句中一定有条件语句,条件语句是循环语句的一部分,离开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无法循环,但条件语句可以脱离循环语句单独存在.可以不依赖循环语句独立地解决问题.2.直到型循环语句的设计策略是什么?提示:(1)直到型循环语句中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以决定继续循环还是退出循环.(2)在循环体内要有控制条件的改变,否则会陷入死循环.(3)控制循环次数的变量要综合考虑初始化时和Loop Until后两处,若初始值为1,则循环体中控制循环次数的变量要累加,若初始值为循环的次数,则循环体中控制循环次数的变量要递减.3.当型循环语句的设计策略是什么?提示:(1)当型循环也叫“前测试循环”,也就是先判断后执行.(2)While语句中的条件是指循环体的条件,满足此条件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时,则执行循环结构后面的语句.4.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提示:(1)解决具体问题构造循环语句的算法时,要尽可能少地引入循环变量,否则较多的变量会使设计程序比较繁杂,并且较多的变量会使计算机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导致系统缓慢.(2)While循环与Until循环一般可以相互转化.(3)恰当地设置判断条件,以控制循环的次数.思考感悟练一练1.下列关于WHILE语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给定的条件成立(真)时,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不成立(假)时,才停止循环B.WHILE语句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C.WHILE语句结构也叫直到型循环D.任何一种需要重复处理的问题都可以用WHILE语句来实现2.下面的程序,执行完毕后a的值为( )A.99 B.100C.101 D.1023.在上面的程序中,输出的结果应为( )A.7 B.8C.3,4,5,6,7 D.4,5,6,7,84.下列程序的功能是( )S=0For i=1 To 5S=S+1/(2]Next 输出S .A .计算S =12×1+12×2+12×3+12×4+12×5 B .计算S =12×1+12×3+12×5C .计算S =12×5D .无法确定5.下列程序中循环语句的循环终止条件是( ) m =1 Dom =m +3Loop While m <10 输出m .A .m =10B .m <10C .m >10D .m ≥10知识点一 For 语句的应用1.下列语句运行的结果是( ) S =0For i =-1 To 11 S =i *i Next 输出S .A .-1B .11C .100D .1212.画出求1+12+13+…+11 000的值的算法框图,并用For 语句描述该算法.知识点二 Do Loop 语句的应用3.当x =2时,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A .3B .7C .15D .174.下面是求满足1+3+5+…+n >2 020的最小自然数n 的程序框图,试把它设计成程序.综合知识循环语句5.写出下列框图所对应的算法语句.6.画出计算12+32+52+…+9992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基础达标1)①输入每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求全班60名同学的平均分;②求从1开始的连续100个整数的和;③求函数f(x)=|x|的函数值;④输入100个数,从中找出最大的数.A.1个 B.2个C.3个 D.4个2.For语句中,循环变量的初始值为2 002,终值为2 016,循环变量的值每次增加1,则循环体执行的次数为( )A.12 B.13C.14 D.153.以下算法运行的结果为( )t=2For i=2 To 8 Step 2t=t*iNext输出t.A.96 B.192C.394 D.7684.下列程序中的For语句终止循环时,S等于( )S=0For M=1 To 13 Step 3S=S+MNext输出S.A.1 B.5C.10 D.355.若i的初始值为0,当执行完Do i=i+1 Loop While i≤10后i的值变为( ) A.9 B.10C.11 D.126.下面算法语句的功能是( )S=0For i=1 To 100S=S+iNext输出S.A.求1×2×3×…×100的值B.求1×3×5×…×99的值C.求1+2+3+…+100的值D.求1+3+5+…+99的值A.程序不同,结果不同B.程序不同,结果相同C.程序相同,结果不同 D.程序相同,结果相同8.执行下面的程序,输出结果为________.S=0i=1DoS =S +iLoop While i <5 输出S .9.给出下列For 语句: S =0For i =1 To 10 S =S +i Next循环变量是________,循环变量的初始值是________,循环变量的终值是________,循环体是________.10.如图,把求11×4+12×5+13×6+…+150×53的值的程序补充完整,则(1)________;(2)________.11.分别写出下列算法语句A 和B 运行的结果:A :________;B :________.A : s =0 i =1Do s =s +i i =i +1Loop While s <20输出i .B : s =0 i =1Do i =i +1 s =s +iLoop While s <20输出i .12.执行下面的算法语句,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A =1 B =1 DoA =A +B B =A +BLoop While B <15 C =A +B 输出C .13.以下给出的是用循环语句编写的一个算法,写出该算法的功能,并画出相应的算法框图.I =1 Doa =I Mod 2If a =0 ThenEnd IfI=I+1Loop While I<=10014.给出某班5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60分及60分以上的为及格,要求统计及格人数、及格人数的平均分、全班同学的平均分,画出框图,并用语句描述该算法.能力提升15.根据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写出相应的程序.16.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价格为1 150元的冰箱,如果购买时先付150元,以后每月付50元,加上欠款的利息,若一个月后付第一个月的分期付款,月利率为1%,那么购买冰箱的钱全部付清后,实际共付出多少元?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程序.3.2 循环语句一测基础过关填一填1.(1)循环变量=初始值终值(2)预先知道循环次数2.(1)条件为真(2)预先不知道循环次数判一判1.√ 2.√ 3.× 4.√ 5.× 6.×7.×8.×练一练1.C 2.B 3.D 4.A 5.D二测考点落实1.解析:S=11×11=121.答案:D2.解析:算法框图为:用For语句描述算法为:S=0For i=1 To 1 000S=S+1/iNext输出S.3.解析:0×2+1=1,1×2+1=3,3×2+1=7,7×2+1=15,i=5>4,跳出循环,故输出s的值为15.答案:C4.解析:程序如下:5.解析:用算法语句描述为:S=1For i=3 To 99 Step 2S=S*iNext输出S.6.解析:由题意知各项指数相同,底数相差2,可以借助于循环语句设计算法.①程序框图:②程序为:三测学业达标1.解析:①②④中涉及数目较多,算法应设计为循环结构,故可用循环语句来描述;函数f(x)=|x|可看作是分段函数,而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应选用条件语句,故用不到循环语句.答案:C2.解析:一共循环了(2 016-2 002)+1=15次.答案:D3.解析:第一次循环t=2×2=4,第二次循环t=4×4=16,第三次循环t=16×6=96,第四次循环t=96×8=768.答案:D4.解析:S=1+4+7+10+13=35.答案:D5.解析:由Do Loop语句的形式和执行条件易得循环结束后,i=11.答案:C6.解析:由“S=S+i”可知该算法解决的是累加问题;由循环变量i的增量为1,从1到100可知,求的是1+2+3+…+100的值.答案:C7.解析:S甲=1+2+3+…+1 000,S乙=1 000+999+…+2+1,即甲、乙的程序不同,结果相同.答案:B8.解析:输出结果为S=2+3+4+5=14.答案:149.解析:循环变量是i,循环变量的初始值是1,循环变量的终值是10,循环体是S=S+i.答案:i 1 10 S=S+i10.答案:(1)S=S+1/i*(i+3) (2)i<=5011.解析:A:s=21,i=7时终止循环;B:i=6,s=20时终止循环.答案:7 612.解析:如果没有循环条件的限制,程序中的循环结构连同初始值,将依次给A,B 赋值为1、1,2、3,5、8,13、21,…,其中第1,3,5,…个数为A的值,第2,4,6,…个数为B的值;可见,当B=21时,循环结束,此时A=13,所以C=A+B=34.答案:3413.解析:该算法的功能是输出1至100的正整数中的所有偶数.算法框图如图所示.14.解析:框图如图:用语句描述为:M=0i=1S=0T=0Do输入x;If x>=60 ThenS=S+xM=M+1End IfT=T+xi=i+1Loop While i<=50P=S/MT=T/50输出M,P,T.15.解析:由算法框图可知,算法的功能是求12+32+52+…+9992的值.法一:用Do Loop语句描述如下:S=0i=1DoS=S+i2i=i+2Loop While i<=999输出S.法二:用For语句描述如下:S=0For i=1 To 999 Step 2S=S+i2Next输出S .16.解析:购买时付款150元,余款1 000元分20次付清,每次付款数组成一系列数. a 1=50+(1 150-150)×1%=60,a 2=50+(1 150-150-50)×1%=59.5,…,a n =50+[1 150-150-(n -1)×50]×1%=60-12(n -1)(n =1,2,…,20). 所以a 20=60-12×19=50.5. 总和S =150+60+59.5+…+50.5=1 255(元).程序框图如图.程序:a =150m =60S =0S =S +ai =1DoS =S +mm =m -0.5i =i +1Loop While i <=20输出S .。
必修1 第一章集合§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 集合的基本关系§3 集合的基本运算3.1 交集与并集3.2 全集与补集第二章函数§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2.1 函数概念2.2 函数的表示法2.3 映射§3 函数的单调性§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4.1 二次函数的图像4.2 二次函数的性质§5 简单的幂函数课题学习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 正整数指数函数§2 指数扩充及其运算性质2.1 指数概念的扩充2.2 指数运算的性质§3指数函数3.1 指数函数的概念3.2 指数函数和的图像和性质3.3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对数4.1 对数及其运算4.2 换底公式§5 对数函数5.1 对数函数的概念5.2 y=log2x的图像和性质5.3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第四章函数应用§1 函数与方程1.1 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1.2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2.1 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2.2 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3 函数建模案例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 简单几何体 1.1 简单旋转体1.2 简单多面体§2 直观图§3 三视图3.1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3.2 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4.1 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4.2 空间图形的公理§5 平行关系5.1 平型关系的判定5.2 平行关系的性质§6 垂直关系6.1 垂直关系的判定6.2 垂直关系的性质§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7.1 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7.2 棱柱、棱锥、棱台和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课题学习正方体截面的形状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1.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2 直线的方程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4 两条直线的交点1.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2 圆与圆的方程2.1 圆的标准方程2.2 圆的一般方程2.3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 空间直角坐标系3.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3.2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3.3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统计§1 从普查到抽样§2 抽样方法2.1 简单随机抽样2.2 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3 统计图表§4 数据的数字特征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 标准差§5 用样本估计总体5.1 估计总体的分布5.2 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6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7 相关性§8 最小二乘估计第二章算法初步§1 算法的基本思想 1.1 算法案例分析1.2 排序问题与算法的多样性§2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2.1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2.2变量与赋值2.3 循环结构§3 几种基本语句3.1 条件语句3.2 循环语句第三章概率§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1 频率与概率1.2 生活中的概率§2 古典概型2.1 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计算公式2.2 建立概率模型2.3 互斥事件§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 周期现象§2 角的概念的推广§3 弧度制§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与诱导公式4.1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4.2 单位圆与周期性4.3 单位圆与诱导公式§5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5.1 从单位圆看正弦函数的性质5.2 正弦函数的图像5.3正弦函数的性质§6 余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6.1正弦函数的图像6.2 正弦函数的性质§7 正切函数7.1 正切函数的定义7.2 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7.2 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8 函数y=Asin 的图像§9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1.1 位移、速度、和力1.2 向量的概念§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2.1 向量的加法2.2 向量的减法§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3.1 数乘向量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4 平面向量的坐标 4.1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4.2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4.3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5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6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7 向量应用举例7.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7.2 向量的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2.1 两角差的余弦函数2.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2.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3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必修5第一章数列§1 数列1.1 数列的概念1.2 数列的函数特征§2 等差数列2.1 等差数列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等比数列3.1 等比数列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解三角形§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1.1 正弦定理 1.2 余弦定理§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第三章不等式§1 不等关系1.1 不等关系1.2 比较大小§2 一元二次不等式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3 基本不等式3.1 基本不等式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4 简单线性规划4.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4.2 简单线性规划4.3 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 命题§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1 充分条件2.2 必要条件2.3 充要条件§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3.1 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3.2 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3.3 全。
第2课时神经调整的基本过程[目标导读] 1.通过教材P35人眼视网膜盲点的检查试验,体会感受器对刺激信息的接收。
2.结合教材P36图2-29,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
3.结合教材P37图2-30,阐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重难点击]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1.观看下面的细胞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该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3)很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2.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
3.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是诞生之后建立的。
反射的活动过程如图所示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反射弧至少包含2个神经元,反射过程越简单,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越多。
5.大分子物质(如分泌蛋白)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依靠于细胞膜的流淌性。
课堂导入上图所示的这两种反射相同吗?有什么区分?提示前者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较低级;后者是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较高级。
图中的小伴侣依靠什么结构接收到梅子酸的信息,这种信息如何在反射弧中传导、执行呢?探究点一刺激信息的接收和信号的传导反射是对内外刺激的反应,因此神经系统首先要感受刺激并能传导刺激。
结合教材P35~36图文,探究刺激信息的接收和信号的传导。
1.刺激信息的接收(1)结合眼球的结构和教材P35试验,争辩以下内容:①视觉的形成:视网膜上存在着感受光线刺激的感光细胞,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时,感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依据肯定的路线传入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使人产生视觉。
②教材P35试验中,黑色圆圈有时候会“消逝”不见的缘由是什么?答案在眼球底部略偏鼻侧的视网膜上,有一个视神经穿出眼球壁的特殊部位,没有感光细胞分布。
北师大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3课文阅读理解lesson2-3Step 1FastreadingⅠ.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suitable words.Ⅱ.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e______ that cars cause to people and the climate and possible _________.答案problems;solutionsStep 2CarefulreadingChoose the best answer.1.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conversations in Part 1?A.To show there are a lot of such conversations.B.To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C.To show there are accidents every day.D.To show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go to work.2.In Part 1,the author uses many data to .A.prove how stressed out,tired and angry people areB.prove there are a lot of carsC.prove people have died every year in vehicle accidentsD.prove cars have caused great damage to people and nature3.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e author .A.will follow the suggestionsB.thinks the suggestions are uselessC.is making an excuse for driving the carD.has no choice but to drive the car答案BDCStep 3PostreadingⅠ.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please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Cars have made people 1________(anger) and stressed out and caused the real costs socially.Take Britain for example.In the last 20 years,the number of cars on the roads 2._________(go) up by 25%.Over the last decade,3._______ average of 2,500 people have died every year in vehicle accidents.Traffic is one of the major 4.________(cause) of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Almost 30,000 deaths per year 5._________(cause) by air pollution.Some types of cancer are related to traffic pollution.Jenny Trowe of Greenpeace gave some advice about how to give up6.________(drive).Firstly,use your legs.Regular exercise can cut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7.______50%!Secondly,use public transport.Thirdly,think before 8.______(go).Before you get into your car,think about 9._______ you really need to make that journey.Besides,share cars.It is much cheaper and 10._____(kind) to the st,take action! Don’t just sit around and complain!1..angry 2 has gone 3 an 4 causes 5 are caused 6 driving 7 by 8 going 9 whether 10 kinderⅡ.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Have you ever seen traffic accidents?Have you considered the reasons?2.Are you willing to go to work by bike instead of by car,even if you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a car?Why or why not?Step 4Sentencelearning1.Traffic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as car engines produce various types of greenhouse gas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efore you get into your car,think about whether you really need to make that journe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We often think there is nothing we can do about the noise,pollution and danger of traffi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句式分析]本句为复合句。
安边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科导学稿执笔人:王广青总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字:王广青包级领导签字:学生:上课时间:第周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 3.2循环语句二、学习目标1.理解For循环语句和Do Loop循环语句在算法语句中的作用.2.能举例说明循环语句的作用,并掌握循环流程分析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三、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For语句(1)格式:(2)适用于预先________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1】下列程序中的For语句终止循环时,S等于().S=0For M=1 To 10S=S+MNext输出SA.1 B.5 C.10 D.552.Do Loop语句(1)格式:(2)适用于预先________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3)Do Loop语句的执行流程:先进入循环体,执行一次循环体后,检查While后的条件是否被满足,“是”则继续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体.【2】请用Do Loop语句设计一个算法求平方小于1 000的所有正整数的平方和.循环语句主要有两种类型:(1)For语句是表达循环结构最常见的语句之一,其格式为:(2)另一种是Do Loop语句,其格式为:【合作探究】1、使用For语句设计算法,计算1+3+5+…+999的值.【检测训练】1下列关于For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For循环中,循环表达式也称为循环体B.在For循环中,步长为1,可以省略不写;若为其他值,则不可省略C.理解For循环关键是理解为循环变量设定初值、步长、终值D.在For循环中,“End”控制结束一次循环,开始一次新的循环2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A.5 B.6 C.7 D.83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A.6 B.7 C.8 D.9反思栏。
【关键字】平衡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1课时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1.生物有肌体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
3.反馈调节是肌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
4.与水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5.与无机盐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是醛固酮。
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是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由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组成。
2.内环境(1)概念: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因处于肌体的内部,故称为肌体的内环境。
(2)组成及关系:3.内环境的稳态(1)含义:内环境的温度、pH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2)意义: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调节:主要是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方式。
1.下列液体是否构成内环境?①汗液②尿液③血浆④消化液⑤细胞质基质提示:③属于内环境,①②④⑤不属于内环境。
2.分析血浆、淋巴液与组织液中哪两者成分最相近,并说明理由。
提示:淋巴液与组织液的成分最相近,因为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下列物质哪些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并说明原因。
①纤维蛋白原②尿素③呼吸酶④消化液⑤血红蛋白⑥胰岛素提示:③④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③⑤存在于细胞内,④存在于外界环境。
4.血液常规检查时,参考值为什么有一个范围?提示:这说明:①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5.思考内环境稳态的对象及特点。
提示:稳态的对象有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
特点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
[跟随名师·解疑难]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1)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液,④是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⑤为血细胞,①②③共同组成了内环境。
(2)由图中可知:组织细胞的生活环境为组织液,血细胞的生活环境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为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为淋巴液、组织液。
3.2循环语句
考纲定位重难突破
1.理解两种结构的循环语句——For语句和Do
Loop语句.
2.掌握两种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并会应用.
3.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确两种循环语句的区
别和联系.
重点: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难点:循环次数的确定.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5页
[自主梳理]
循环语句的两种形式
适用范围一般形式
For语句
For语句是表达循环结构最常见的语
句之一,它适用于预先知道循环次数
的循环结构.
For循环变量=初始值
To终值
循环体
Next
Do Loop语
句
在一些循环结构中,预先不知道循环
的次数,要根据其他形式的终止条件
停止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用
Do__Loop语句来描述.
Do
循环体
Loop While
条件为真
1.下列问题可以设计成循环语句计算的个数为()
①求1+3+32+…+39的和;
②交换a,b两个数的值;
③对于分段函数,要求输入自变量,输出函数值;
④求平方值小于100的最大整数.
A.0B.1
C.2 D.3
解析:①和④用到循环语句,②用到输入、输出及赋值语句,③用到条件语句. 答案: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程序中,程序执行的顺序是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的
B .条件语句就是满足条件就执行,不满足条件就不执行
C .循环语句是框图中循环结构的实现
D .循环结构不可以嵌套
解析:考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特点. 答案:C
3.下列关于For 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For 循环中,循环表达式也称为循环体
B .在For 循环中,步长为1,可以省略不写;若为其他值,则不可省略
C .理解For 循环关键是理解为循环变量设定初值、步长、终值
D .在For 循环中,“End”控制结束一次循环,开始一次新的循环 解析:根据For 语句的格式与功能可知D 错误. 答案:D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6页
探究一 For 语句的应用
[典例1] 画出求1+12+13+…+1
1 000的值的算法框图,并用For 语句描述该算法. [解析] 算法框图为:
用For语句描述算法为:
S=0
For i=1 To 1 000
S=S+1/i
Next
输出S.
使用For语句描述算法的一般步骤:
(1)确定循环次数,即确定循环变量的初始值和终值;
(2)把反复要做的工作,作为循环体放在For与Next之间;
(3)输出结果.
1.设计一个计算1+1
3+
1
32+
1
33+…+
1
320的算法,并画出算法框图并用For语句描
述该算法.
解析:原式=1+1
3+
1
32+
1
33+…+
1
320,计数变量在指数位置上,累积变量与计数变
量的初始值都可看作1,利用循环结构设计算法.算法如下:
(1)S=1;
(2)i=1;
(3)S=S+1
3i;
(4)i=i+1;
(5)如果i≤20,则返回(3),重新执行(3)、(4)、(5),否则输出S.
相应算法框图及语句如下:
S=1
For i=1 To 20
S=S+1/(3i)
Next
输出S
探究二Do Loop语句的应用
[典例2]画出求满足1+3+5+…+n>2 011的最小自然数n的算法框图,并用相应的算法语句描述该算法.
[解析]算法框图如图:
用Do Loop语句描述为:
S=0
i=1
Do
S=S+i
i=i+2
Loop While S≤2 011
输出i-2.
(1)Do Loop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
(2)Do Loop语句可以不知道循环次数,但需要知道循环终止的条件.
(3)循环终止条件为假时终止循环,否则继续执行循环体.
2.求平方值小于1 000的最大整数,画出算法框图,并用Do Loop语句描述这个算法.
解析:算法框图如图所示:
用Do Loop语句描述算法为:
i=1
Do
S=i*i
i=i+1
Loop While S<1 000
i=i-2
输出i.
探究三循环语句的综合应用
[典例3]某高中男子体育小组的100 m赛跑的成绩(单位:s)如下:
12.1,13.2,12.7,12.8,12.5,12.4,12.7,11.5,11.6,11.7.
从这些成绩中搜索出小于12.1 s的成绩,画出算法框图,并用相应的算法语句描述该算法.
[解析]算法框图为:
用算法语句描述如下:
For i=1To10
输入G i
If G i<12.1Then
输出G i
End If
i=i+1
Next
解决此类问题应首先分析题意,构建数学模型,再将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步骤化、程序化.
3.某次对55个产品进行检验,测得55个质量数据不超过100克,请你用基本语句描述一个算法,用来统计质量在95~100克,90~94克以及小于90克产品的数量.
解析:用基本语句描述算法如下:
i=1
m=0
n=0
l =0 Do 输入S ; If S ≥95 Then m =m +1 Else
If S ≥90 Then n =n +1 Else l =l +1 End If End If i =i +1
Loop While i ≤55 输出m ,n ,l .
因循环中的控制条件理解错误致误
[典例] 设计计算13+15+17+…+1
37的值的算法语句. [解析] 算法语句如下: S =0
For i =1 To 18 m =1
2i +1
S =S +m Next 输出S .
[错因与防范](1)易出现For i=1 To 19(或To 17)共循环19次或17次造成结果错误.
(2)循环语句中的控制条件决定了循环次数,直接影响输出结果,这一点务必注意.
[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37页
1.下列程序中的For语句终止循环时,S等于()
S=0
For M=1 To 10
S=S+M
Next
输出S
A.1B.5
C.10D.55
解析:S=1+2+3+…+10=55.
答案:D
2.当x=2时,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输入x;
i=1
S=0
Do
S=S*x+1
i=i+1
Loop While i≤4
输出S.
A.3 B.7
C.15 D.17
解析:0×2+1=1,1×2+1=3,3×2+1=7,7×2+1=15,
当i=5时,跳出循环体,即输出的S的值为15.
答案:C
3.以下程序
s=0
For x=-1To11
s=x2
Next
输出s
该程序输出结果是()
A.-1B.11
C.100D.121
解析:该程序的执行过程为:
s=0,x=-1,s=(-1)×(-1)=1;x=0,s=0×0=0;x=1,s=1×1=1;…;x=11,s=11×11=121,
输出121.
答案:D
4.运行下面的语句,输出的值为________.
S=0
i=1
Do
S=S+i
i=i+1
Loop While S<18
输出i
解析:执行过程:
S=0,i=1;S=0+1=1,i=2;S=1+2=3,i=2+1=3;S=3+3=6,i=3+1=4;S=6+4=10,i=4+1=5;S=10+5=15,i=5+1=6;S=15+6=21,i
=6+1=7;S=21<18,所以输出i=7. 答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