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知识三:三节奏和节拍
- 格式:docx
- 大小:13.36 KB
- 文档页数:5
中考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基础知识点清单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基础知识点清单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而音乐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中考中,音乐乐理常常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份中考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点清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音符与音程1. 音符:音符是音乐中最基本的音符号,用来表示音的持续时间。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2. 音程:音程是指两个音高度之间的距离。
常见的音程有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等。
在乐理中,音程有助记名字,如纯一度又称为“同音”,大二度又称为“大节”,小三度又称为“小节”。
二、音阶与调式1. 音阶:音阶是一组有规律的音组合。
常见的音阶有自然大调音阶、和声小调音阶等。
自然大调音阶由七个音组成,音程分别为全、全、半、全、全、全、半。
2. 调式:调式是由一个音作为基准音所构成的音阶。
常见的调式有C大调、A小调等。
调式可以根据基准音的不同而变化。
三、节拍与节奏1. 节拍: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是音乐的韵律基础。
节拍用拍号表示,常见的有2/4拍、3/4拍、4/4拍等。
2. 节奏:节奏是不同音符的组合所形成的有规律的音乐节奏。
在乐谱上,节奏通过不同音符的排列和连接表示。
四、乐谱符号1. 拍号:拍号用于确定一小节内的拍子数和音符类型。
常见的拍号有2/4、3/4、4/4等。
2. 谱号:谱号用来标识音符所在的音高位置,常见的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3. 休止符:休止符用来表示休息,即无音的时长。
常见的休止符有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
五、乐谱记号1. 渐强记号(<):表示逐渐增强音量。
2. 渐弱记号(>):表示逐渐减弱音量。
3. 重复记号:用来指示乐谱中需要重复的部分。
4. 装饰音记号:用来装饰音符,如颤音(~)、连音线(-)等。
六、音乐表达1. 节奏的速度:节奏的速度通过速度记号来表示,常见的有快速(Allegro)、中速(Moderato)、慢速(Adagio)等。
课题:节拍与节奏教学目标:掌握音值组合法则的运用、指挥图示教学重、难点:音值组合法教学方法:讲解、做题授课时间:2010。
9.20 第3、4节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三章节奏与节拍一、节奏与节拍节奏—-是指音在交替进行过程中形成的时值上的相互关系。
节奏的主要特征是音的长短关系。
节拍---是指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有规律滴循环重复。
节拍的主要特征是音的强弱关系。
二、拍子与拍号以某种时值的音符表示节拍的单位叫做“拍”.将“拍”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在音乐中,由一个强拍到另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称为“小节"。
拍是组成小节的基本单位,小节是计算乐句、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常用单位。
用以表示不同牌子的符号,称为“拍号”.拍号的外形借用了算术中的分数形式,如2/2、4/4、6/8等,它的含义是:每小节的拍数(横线上的数字含义)以何种音符为一拍(横线下的数字含义)2/2即表示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读法:二二拍.6/8即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读法:八六拍。
三、弱起节奏与不完全小节从弱拍或弱位开始的节奏叫“弱起节奏”.弱起节奏最常见的形式是从小节的最后一拍或最后的半拍开始(一般不超过半小节)。
由这种弱起节奏开始的乐曲,第一小节由于不足一小节的拍数,因此称为“不完全小节”.不完全小节不足的拍数由乐曲最后一小节补足,这两小节的拍数等于一个完全小节的拍数。
四、拍子类型由于单位拍的数目、强弱层次、先后次序的不同,拍子被分为: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交错拍子、散拍子、一拍子等类型.1、单拍子每小节的单位拍数为两拍或三拍的拍子,叫做“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强拍和必须有弱拍。
常见的单拍子有:二拍子2/4、2/2,三拍子3/4、3/8。
2、复拍子一小节内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拍子,叫做“复拍子”.复拍子与单拍子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次强拍。
节奏和节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但是它们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节节奏、节拍一、节奏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
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二、节拍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
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
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
“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
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
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
第二节拍子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
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
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
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
(等于半拍加半拍)图示: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
乐理知识三:三节奏和节拍节奏和节拍有密切的关系,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情。
节奏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含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例如小节、拍子、重音的位置和循环周期等等。
当我们说一个人“节奏感好”的时候,意思是这个人能够恰如其分地调动这些因素,使音乐富于艺术性,而不只是钟表般地精确。
节拍的概念是很具体的,它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
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是一种节拍,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是另一种节拍,, 。
从乐谱上来看,节奏是无所不在的,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记号和速度标记中;节拍则简单得多,它由拍号和小节线标记出来,一目了然。
1. 拍子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称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秒,依此类推。
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
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两拍,十六分音符是半拍。
2. 拍号拍号是一个分数,写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第一行谱表的左端,跟在谱号之后,如果有调号,则顺序为谱号T调号T拍号)。
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时值,也就是说以几分音符做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有几拍。
例如: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拍号的分母部分只有2、4、8 三种,也就是说,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为拍子的基本时值。
节奏和节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节节奏、节拍一、节奏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二、节拍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第二节拍子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图示: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打起拍子来是这样的:用手掌拍击一下,这样称为“板”,再用食指点一下,这样称作“眼”;象京剧里常说“慢三眼”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三眼”表示有三个弱拍,加上一个强拍,实际就是指4/4拍;如果平时说一个人唱歌“没板没眼”的,也就是说明这个人的节奏不好,拍子不准确;音乐的拍子,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的,比如当乐曲寻求规定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那么每拍占的时间是每分钟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为二分之一秒,如果规定的速度为每分钟120拍的时候,那么每一拍占的时间是半秒钟半拍是1/4秒,现在是半秒钟打一拍,前面是一秒钟打一拍,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快,后面讲速度一节中我们还会讲到,以此类推;这也就是拍子的时值,当拍子的时值定下来之后,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八分音符就相当于半拍,全音符相当于4拍,二分音符相当于二拍;而十六分音符则是1/4拍,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拍里有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有4个16分音符;再比如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这样,当拍子的时值确定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连在一起;如2/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叫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在一个小节里,只有一个强拍,一个弱拍出现,然后每小节不断重复出现;这种2/4的节奏很适合队列行进的时候使用,所以大部分进行曲都采用这种2/4拍的形式;谱例1: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3拍,叫做3/4拍;也就是一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出现,每小节重复出现,第一拍是强拍,第二三拍是弱拍,这就是3/4拍;这种节奏很适合旋转,因此常常用在圆舞曲里华尔兹;象大家熟悉的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他的作品有大部分是三拍子的;谱例2:下面介绍4/4拍,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4拍,叫作4/4拍,在4/ 4拍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又是弱拍;谱例3:6/8拍与2/4 3/4拍不同的是: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这样在每小节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第四拍是次强拍,第五拍和第六拍又是两个弱拍,这样每小节6拍,反复出现;谱例4:在音乐作品中,单位拍并不是固定在一种音符上;它可以使用各种音符作为单位拍;比较常用来作单位拍的有四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长短音符交替进行;第三节拍号和拍号的画法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拍号要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因为在五线谱中把全音符作为整数1看待;全音符是1,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时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为例,每小节有2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就要写为2/4,如果每小节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就标画成3/4,这样以此类推;下面举例看看拍号与音符时值的关系:谱例1:拍号要标画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画在乐曲第一行谱表的后面,但如果有调号,要先画调号再画拍号顺序是这样的:谱号-->调号-->拍号;在谱表上标画拍号时要以三线五线谱中间的那条线当作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外再画横线;如果乐曲在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中途变化拍子,还需要标画新的拍号;第四节小节、小节线、终止线一、小节音乐总是跌宕起伏,强弱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出现不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的,必须按着旋律的结构,组织成最小的、有规律的组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可以;这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小节;规律是这样的,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每当一个强拍出来,不管后面跟不跟弱拍1/4的就没有弱拍跟在后面或是有几个弱拍,在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前这即构成了一个小节,当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后,又形成第二个小节,这样循环往复;比如,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一个弱拍,这就是“二拍子”,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两个弱拍,那么这就是“三拍子”,强拍后面出现三个弱拍子,那就是“四拍子”,以此类推,总之,在一小节里是不能出现两个强拍的;除非在弱拍上,特别标上了强音记号;二、小节线每一个小节之间是由小节线来划分的,小节线是一条条与谱表相垂直的坚线,上面顶到第五线,下面画到第一线,上下两边切记不可出线,以免与音符混洧;这样一条条的纵线就叫“小节线”,小节线把谱表分成一节一节的,从而形成了小节;三、终止线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终止线的上下两端也是不可以出线的,要与第一线和第五线对齐;谱例1:有时,一个段落结束,或者在一个段落内,但需要转调的时候,也画两条小节线但是两条细线,以区别终止线;谱例2:四、弱起小节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谱例1: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请看谱例:谱例2:这种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注释: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第五节单拍子和复拍子单拍子:是指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强拍,而后面有固定的一个弱拍、两个弱拍或者几个弱拍,但从头到尾都是很规律的,每小节反复重复,这种拍子叫“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例如每小节有两拍,或者有三拍的这种拍子,都叫单拍子;下面我们举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一、单拍子比如2/4,这个符号叫做四分之二拍;表示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也即把四分音符看成是一拍,如果打拍子就是一上、一下每一小节打两下,第一下是重拍也就是板第二下是弱拍也就是眼;谱例1:下面有几个问题要注意:1、如果在一小节内,只有强拍,而没有弱拍的话,这种不叫单拍子,而叫“一拍子”以后会讲到;2、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音的时候,唱出来也是应该从强到弱,虽然只有一个音符,但在音乐表现中要体现这种感觉,把强弱变化唱出来;二、复拍子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的拍子,叫做复拍子;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别的,在这中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因为是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区别于第一拍,要比第一个强拍弱一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1、比如4/4拍,就是复拍子;它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谱例12、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由两个3/8拍组成的;谱例2单拍子和复拍子在记谱的时候,必须要按着拍子号,把散音符有机的、按着拍子连起来记,形成一个音组,这种有规则的记谱法也叫音符组合法,怎么来形成有规律的音组呢首先我们把复拍子拆成单拍子以单拍子为单位来进行音符组合;比如,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四拍,它也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而2/4拍也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这样在写谱子的时候,应该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这样既有规律,而且在视谱时也比较清楚、简单易读;谱例3:再比如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6拍,也可以拆成两个3/8拍;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仍然是以八分音符为一单位形成两组;谱例4现在我们认识了单拍子和复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混合拍子;第六节混合拍子混合拍子,顾名思义,它不是单一的拍子,而是有不同类的拍子组合起来的拍子;所谓不同类是指分母相同而分子不同的拍子出现在同一小节内;叫做混合拍子;这种拍子是每小节由强弱等数交替和强弱不等数交替出现,也就是相同单位拍,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加在一起形成的拍子,比如2/4+3/4=5/4拍,那么这个5/4拍就是混合拍子;谱例1:还有一种组合方法是反过来,3/4+2/4=5/4拍;注:混合拍子中在每小节里只可以有一个强音,因此第二组或第三组的强音都只能屈居次强音,不能称强音;第七节特殊拍子这里介绍一些平常用得很少的特殊拍子,这些拍子一般在戏曲音乐里用得多一些,比如一拍子,和散拍子,还有变拍子;一、一拍子一拍子看名称就知道,每小节只有一拍,也就是说在一拍子的节奏里,每小节只有强拍,是有板无眼的拍子,比如京戏里的垛板,河北梆子里的快板、流水板,大都采用这种节奏,为的是突出音乐语言的力度,并有一种紧迫感;比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扮土匪上山捣座山雕匪巢中一段唱腔“穿林海”就用了大段的1/4拍子,来表现杨子英剿匪的急切心情;谱例:二、散拍子散拍子一般也是用于民间戏曲,乐曲里运用的通常叫做"散板",这种拍子无板又无眼,而是由演员来确定,演员根据音乐的内容的和情绪的需要自由的掌握速度的快慢和声值的长短;可以起到抒情的作用;散拍子往往用虚线来代替小节线,这样表示可以灵活、自由一些,另外还常用到一个符号“ 艹”,这也是散板的标号,有了这个符号就不用分小节,只把音符、表情、记号标出就可以,由演员或者演奏员自由的掌握;谱例:第八节变拍子由于作品的需要,有时固定的拍子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节奏,一种速度,这时候需要变换拍子往往是因为情绪或是歌词的需要,这种变换我们称其为“变拍子”;在变换拍子的时候,一定要标清拍子号,否则,后面的拍子与前面标的拍子号不一致就不对了;谱例1第九节打拍子会打各种拍子,在音乐的演唱和演奏当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识谱,提高你的识谱能力,并且能帮助你培养好的音乐感;现在我把一些常用的拍子的图示画出来,请你认真的练习;第十节连音符连音符是常见的,尤其是在乐曲之间的经过音,经常出现连音符;什么叫连音符呢,就是在符尾的上面或者符尾的下面,分别标有数字的一组音符,叫“连音符”;连音符的种类很多,依照数字分别叫几连音,比如符尾的上方标着5,就是“5连音”,标着6,就是“6连音”,标着3就是“3连音”以此类推;这种连音是在有一定音值音符的位置,出现比规定的音符多,但时值没改变,而且这种增长不是成倍的增加,这就产生了连音符,比如一个四分音符,应该有两个八分音符,如果用5个十六分音符都挤在这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这就出现了5连音,如果有三个八分音符占了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就形成了“三连间”,而有七个十六分音符占了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就形成了“七连音”;谱例1:一般连音符的数字的标写方法只在符尾处写上数字就可以了,是几连音就写几,如果出现休止符就要在数字的两边画上连线,以示这休止符和音符之间的关系,但是要跨在一起;见前图—最后一小节第十一节切分音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形叫“切分音”、“切分音”在一小节之内,可以用一个音符来标写,而如果跨了小节的“切分音”就必须写成两个音符,并且要加延音线;延音线是一个弧线;谱例1第十二节速度一基本速度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作曲家根据音乐的性质而定的,有的作品抒情些,有的作品是歌唱性的,还有紧张的、行进的、活泼的、跳跃的等等,达到这个目的,作曲家都要在每一部作品上首先规定一个快慢的“时间表”,这就是“速度”;准确的速度才能有准确表达的基础,这种在音乐作品中规定的快与慢,就叫“速度”;“速度”是由音乐作品中作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音符时值长,拍子就慢一些,音符时值短,拍子就快些;每一个音乐作品都不一样,而拍子也是千变万化的,为了准确的表达作曲家对音乐作品的要求,因此在每一部作品的开头都会用标明情绪,标明速度一般是用音乐术语标明的另外还要标明每分钟有多少拍,这样就明确的表示了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只要完全按着这些要求去作,至少在速度上,在情绪上是正确无误的;音乐速度的表示有两种,一种是用文字来表示的,比如“快速”、“中速”、“慢速”、“稍快”等等,还有一种是用音乐术语来表示的,这些音乐术语都是意大利语,目前国际上多采用这种标记,比如:Andante慢板、Allegro快板、Presto急板、Pill mosso稍快等等;再准确的标志就是前面所说的,标明一分钟里唱多少个几分音符,比如:=56,这个记号告诉你,每一分钟唱56个4分音符,就是说明,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唱56拍,再比如:=72这是说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要唱72拍;这就很具体的表明了作曲家对作品在速度上的要求;为了有准确的速度,人们发明了“节拍机”,在节拍机上,标有各种速度;并有只指针象钟表一样发出滴达声来提示你速度的快与慢;这是很科学的,目前国际上广泛的使用这种机器,从儿童学琴,音乐家练琴到大乐队排练;都离不开“节拍机”;二临时变化速度音乐进行的速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速度,还有一种是临时变化速度,基本速度就是前面讲的,乐曲固定要求的速度,或者是比较大段使用的速度;还有那种临时变化速度,是根据乐曲需要临时标记的,比如:渐快、突慢、还原等等;音乐的速度很重要,因为同一首曲子处理的速度不同,曲子的性质会是完全两样的,收到的艺术效果完全不同;谱例:快步进行速度、轻松愉快慢板、抒情的你可以按着谱例上标的速度,打着拍子来唱这两段相同的音乐,你会发现两种奇妙的、不同的音乐;还有一种要说明的是换拍子时,单位拍的时值不同,但作曲家有固定的速度关系,这种情况下,往往把两边的不同的音符用等号来等同起来;比如谱子上经常出现这种符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更多资讯来自。
乐理知识三:三节奏与节拍节奏与节拍有密切的关系,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它们并不就是一回事情。
节奏就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含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例如小节、拍子、重音的位置与循环周期等等。
当我们说一个人“节奏感好”的时候,意思就是这个人能够恰如其分地调动这些因素,使音乐富于艺术性,而不只就是钟表般地精确。
节拍的概念就是很具体的,它指强拍与弱拍的组合规律。
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就是一种节拍,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就是另一种节拍……。
从乐谱上来瞧,节奏就是无所不在的,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记号与速度标记中;节拍则简单得多,它由拍号与小节线标记出来,一目了然。
1、拍子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称一拍。
拍子的时值就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就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就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拍子的时值就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就是一秒,半拍就是二分之一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就是半秒,半拍就就是四分之一秒,依此类推。
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
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就是四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十六分音符就是半拍。
2、拍号拍号就是一个分数,写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第一行谱表的左端,跟在谱号之后,如果有调号,则顺序为谱号→调号→拍号)。
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时值,也就就是说以几分音符做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有几拍。
例如:2/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节奏、节拍、拍子、小节节奏和节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但是它们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节节奏、节拍一、节奏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
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二、节拍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
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
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
“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
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
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
第二节拍子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
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
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
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
(等于半拍加半拍)图示: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
节奏及节拍节奏与节拍是音乐中极为重要的音乐元素,它与音高一起共同构成了音乐的旋律,人们把其中的节奏节拍称为音乐的骨架。
试想,如果音乐中没有节奏、节拍,只是一些音符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所以说在音乐中节奏节拍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段旋律也离不开节奏节拍。
第一讲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节奏与节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奏存在于节拍之中;节拍也离不开节奏。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音乐的骨架,来支撑起音乐的律动。
有时人们容易将这二者弄混,,其实只要搞明白二者的侧重点就可以很轻易清楚它们的区别。
1.1 基本概念1.1.1 节奏节奏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节奏可以理解为音乐中所有的布局、段落、快慢、长短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人们甚至是经常将“节奏”一词用于生活之中,如:生活的节奏、说话的节奏、运动的节奏等。
这种情况就是将节奏的概念扩展,使它的外延扩大,这就包括有时间方面、空间方面、社会方面的因素,是将节奏这一概念借用到音乐以外的其它领域。
狭义的节奏则是我们在乐理中和其它音乐理论中所常用到的基本概念。
它是特指音与音之间的长短关系,严格地说:节奏就是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这就说明节奏不但有长短关系、而且是有一定强弱关系的,但节奏的概念中是以长短关系为主的,虽然强弱关系是不能缺少的关键因素因为根据定义可知,没有强弱就无法组织起音的长短,正是有了强弱才能表现出节奏的律动。
单纯的节奏是不考虑音高因素的。
京剧盗御马1.1.2 节拍在音乐中,节拍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重复,就形成了节拍。
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在节拍中,强弱的关系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它与节奏不同的是,节拍偏重的是时间片段、而且是相同的、并且要循环重复。
如一强一弱的循环重复两拍子、一强两弱的循环重复三拍子等,可见在这种循环重复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强弱关系的顺序。
在节拍中,这种相同的时间片段就叫做“单位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拍”。
理想和目标作文(4篇)理想和目标作文(4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理想和目标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理想和目标作文1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困难。
在挫折面前,你选择了什么?是倒在它面前,伏首称臣,举手投降;还是咬紧牙尖,把挫折当成前进道路上的堡垒去攻克。
邓亚萍在河南省集训队招人时,她满以为自己可以进入省队,但她因为“个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而落选了,年幼的邓亚萍伤心地哭了邓亚萍放弃了吗?没有!她励志一定要当个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不断给自己加大训练量。
经过几年的拼搏,邓亚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她为我国争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
邓亚萍终于成功了!那么,又是什么使她战胜运动生涯中种种挫折的呢?是因为她找到了志向,奋斗的目标,不用像一匹野马横冲直撞。
她以顽强的意志,走上了成功之路。
邓亚萍的故事令我明白:励志是战胜困难的法宝,人生的旅途到处充满了艰辛、挫折,只要你有惊人的毅力,远大的理想,那么任何困难都算不了什么。
有人说,在困境中可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是的,朋友,挫折并不可怕,好好利用,是我们成长中不可多得的一笔精神财富。
我们何必去畏惧它呢。
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那将是一个愚蠢的选择!伴随着祖国不断走向富强,21世纪已经是个高度文明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何等的激烈。
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建设祖国母亲的后继者,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没有敢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怎么行。
要像邓亚萍那样,立下志愿,竭尽全力。
让我们从容不迫地面对挫折吧!满怀信心,面向未来,才不愧对自己的人生。
理想和目标作文2理想是我们心中的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或是一盏明灯,它可以为我们指出进步的方向,然而,理想也是被需要的一个奋斗的学习目标,但他需要让我的努力来当做代价实现,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理想”顾名思义,就是幻想自己长大以后的职业或是工作,但有时也有另外的意思,理想是人的学习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就必须付出代价,付出自己的辛勤,人们说百衣天使是安琪儿,但安琪儿如果没有理想,有怎么会无所畏惧地与病魔做斗争呢?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也不是因为她的`理想而奋斗吗?如果不是那她有为什么会献身于科学呢?那她有怎么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因为理想吗?理想它可以让人从疲惫不堪是立刻充满活力。
乐理节拍知识点总结乐理节拍是指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单位,它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和节奏感。
掌握乐理节拍的知识对于学习音乐、演奏乐器以及音乐创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乐理节拍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节拍的定义、种类、记号、练习方法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乐理节拍知识。
一、节拍的定义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单位,它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和节奏感。
通常情况下,每小节内都有一个固定的节拍数,例如4/4拍子表示每小节有4拍,3/4拍子表示每小节有3拍,这些拍子就是乐谱上所用的常见节拍。
二、节拍的种类1. 二拍子节拍:二拍子节拍是指每小节内有两拍的节拍,常见的有2/4拍子和2/2拍子。
在这种节拍下,每小节的第一拍通常是强拍,第二拍通常是弱拍。
2. 三拍子节拍:三拍子节拍是指每小节内有三拍的节拍,常见的有3/4拍子和3/8拍子。
在这种节拍下,每小节的第一拍通常是强拍,第二拍是中拍,第三拍是弱拍。
3. 四拍子节拍:四拍子节拍是指每小节内有四拍的节拍,常见的有4/4拍子和4/2拍子。
在这种节拍下,每小节的第一拍通常是强拍,第三拍也会比较强,第二拍和第四拍通常是弱拍。
4. 其他节拍: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基本节拍以外,还有复合节拍、不规则节拍等其他节拍形式,它们在音乐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节拍的记号在乐谱中,节拍通常是通过拍号和节拍符号来表示的。
拍号用分数形式来表示每小节内的拍数,例如4/4表示每小节有4拍,3/4表示每小节有3拍。
而节拍符号则用不同的拍号符号来表示,例如4/4拍子的节拍符号是一个黑色实心圆圈,3/4拍子的节拍符号是一个黑色实心圆圈再加一个竖线。
另外,还有特殊的拍子标记,例如3/8拍子可以用如下形式表示: 8 . 8.四、节拍的练习方法1. 节拍练习:学习乐理节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节拍练习来掌握。
可以通过打拍子、跟着节拍器节奏练习、听音乐时用手指敲击节拍等方法来进行练习。
2. 理论学习:了解乐理节拍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不同拍子的特点和表示方法,对于节拍的理解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乐理知识三:
三节奏和节拍
节奏和节拍有密切的关系,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情。
节奏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含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例如小节、拍子、重音的位置和循环周期等等。
当我们说一个人“节奏感好”的时候,意思是这个人能够恰如其分地调动这些因素,使音乐富于艺术性,而不只是钟表般地精确。
节拍的概念是很具体的,它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
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是一种节拍,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是另一种节拍,, 。
从乐谱上来看,节奏是无所不在的,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记号和速度标记中;节拍则简单得多,它由拍号和小节线标记出来,一目了然。
1. 拍子
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称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秒,依此类推。
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
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两拍,十六分音符是半拍。
2. 拍号
拍号是一个分数,写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第一行谱表的左端,跟在谱号之后,如果有调号,则顺序为谱号T调号T拍号)。
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时值, 也就是说以几分音符做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有几拍。
例如: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
有三拍;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拍号的分母部分只有
2、4、8 三种,也就是说,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为拍子的基本时值。
拍号之所以写成分数,是因为在五线谱中将全音符作为整数、即时值分割的基础单位看待。
全音符的标记是C,设C等于1, 二分音符的时值自然是, 当一小节中有两拍(两个二分音符)时,其时值为,得出分数形式的拍号;当一小节中有三拍(三个二分音符)时,时值为,分数形式的拍号为。
同样道理,四分音符的时值是,每小节有两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写为,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号)即写做,依此类推。
在谱表上写拍号时,用三线(即中间的那一条线)代替表示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写。
如果乐曲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若中途变化拍子,则需标记新的拍号。
常见的拍号和音符时值的关系:
3. 小节
音乐总是由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这种交替不能杂乱无章、任意安排,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最小的节拍组织一小节,然后以此为基础循环往复。
比如,当两个强拍之间只有一个弱拍时称作“二拍子”,节拍就是这种类型;当两个强拍之间有二个弱拍时称作“三拍子”,象和;两个强拍之间有三个弱拍称“四拍子”,常见的是。
两个小节之间用“小节线”隔开。
小节线是一条与谱表垂直的细线,上顶五线,下接一线,正好将谱表切断,无论上、下加线离开谱表多么远,小节线都不能超出谱表之外。
作品的最后一个小节画两条小节线,并且右面的一条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个段落的结束。
小节线后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强拍,并且,每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其余均
为弱拍(复拍子和混合拍子又作别论,下面将会谈到)。
4. 单拍子和复拍子
上面提到的、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称为 子都属于这一类,如(强 —弱)、(强 —弱)、 弱)等。
如果一小节中包含两个以上同种类的单拍子,
为“复合拍子 ”或“复拍子”。
这时,小节线后面的那
一拍当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强 拍,第二个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称为 “次强拍 ”。
最常见的复拍子是 (),其节奏感觉是强 —弱—次强 —弱;余者如()是强 —弱—弱—次强 —弱— 弱,()亦为强 —弱 —弱—次强 —弱—弱。
复拍子中还有九拍子和十二拍子,值 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之外,复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三拍子为基础 的,即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
5. 混合拍子
由不同类的拍子组成的复节拍称作 “混合拍子 ”。
所谓不同类指的是拍号的 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如构成,构成。
混合拍子的重音位置要根据它所包含的 单拍子来决定。
同为拍子,如果是,其强弱规律为强 —弱—弱—次强 —弱;若 是,就应该是强 —弱 —次强 —弱—弱。
同样道理,七拍子也有 2+2+
3、2+3+
2、3+2+2几种。
这些不同的组合在乐谱上通常是没有标记的,但是根据乐 曲的旋律和伴奏规律一般不难判断。
关于各种拍子就介绍到这里,这些知识是提高读谱能力、培养良好乐感的 基础,平日练习时必须注意不同节拍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并尽量地将它们表现 出来。
下面是常见节拍的指挥图示,建议在练习时按照指挥图示给自己打拍 子,这对正确地把握节拍感觉会有一些帮助: ■
6. 重音
单拍子”。
所有的二拍子和三拍 (强 —弱—弱)、(强 —弱—
出现两个以上的重音,就称
弱;
重音的基本概念是有意识地加强某个音,使它的力度超过周围的音。
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重音不仅是构成节拍的基本要素,也是传达作品内涵的重要手法,还能够组织一些独具特色的节奏型,是一个很有表现意义然而又经常不被重视的因素。
上面讲过的“强拍”都是重音,这种重音的位置是由小节线标明的,因此和乐曲的节拍完全一致,被称为“节拍重音”。
在音乐上有一个说法,“凡是长的,就是强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力度相当的情况下,时值较长的音会产生较强的感觉,这样产生的重音叫做“时值重音”。
唱一遍下面的例子,立即就可以感觉到时值重音的存在:
■节拍重音是由小节线标记的,时值重音无需标记。
其它情况下,可以根据乐曲表情的需要,人为地规定某个音为重音,这就需要标记重音记号“>(”也
可写做A或V)。
这种重音没有一定的名称,有人称之为节奏重音”有人称
之为“表情重音”;实际上,当人们说“重音”时,指的多是这种情况。
上述重音都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它们在物理上的确比别的音强一些,因之可统称为“物理重音”。
与此相对的是“心理重音”。
心理重音的产生有两种原因:
一是当某种节拍已经在听众心里形成固定的观念后,在应该出现强拍的地方即使没有物理重音,甚至根本没有声音(休止符),他也会在想象中产生重音的感觉;二是有些乐器(比如风琴、手风琴)的键盘本来是没有力度变化的,无论怎样敲击,发出的音量都不会更大,但演奏者在应该出现重音的地方仍然会弹奏得有力一些。
有力的动作可能会使得音符时值发生微小的变化(造成时值重音),但更多的还是演奏者的心理感觉。
7. 时值的非常规分割
前面提到的时值分割都是以二为基础的等倍数关系:
全音符的时值是二分音符的两倍,二分音符的时值是四分音符的两倍,四分音符的时值是八分音符的两倍,, ,这是常规的分割方式。
如果不按照这种规律,而是将一个单位的时值分割为任意等份,就形成时值的非常规分割。
将两个常规音符的时值平均地分割为三个同类音符,叫做“三连音”,例如在拍子中,用三个四分音符取代两个四分音符,或是三个八分音符取代两个八分音符、三个十六分音符取代两个十六分音符,如下例:
■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用五个同类音符取代四个音,构成“五连音”,下例是用五个十六分音符放在应该是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地方,也就是说,将一拍的时间分作五个等份,而不是四个:
■用六个音取代四个构成“六连音”、七个音取代四个构成“七连音”、九个音取代八个构成“九连音”。
每一种连音群都可以包含休止符,休止符的时值与连音群中一个音符的时值相同:■
8. 切分音
切分音的作用是打破正常节拍的强弱规律,先看下面的例子:
■在上面的例子中,凡是切分音都标了重音记号(在演奏或演唱时,切分音应该略强一些)。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地方本来是弱拍,不该有重音出现,但是,由于使用
了切分音,使得本来应该是强拍的地方变成了弱拍,这就是切分音的特征:
由弱拍开始,并持续到下一个强拍,从而改变了重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