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史记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859.21 KB
- 文档页数:20
司马迁和《史记》的介绍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史记》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二章“古代史家及其著作”,第二节“司马迁与《史记》”。
详细内容包括司马迁的生平、成书背景、《史记》的体例与特点,以及《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成书《史记》的过程。
2. 掌握《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我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3. 通过学习《史记》,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史记》的体例与特点,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教学重点: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成书背景及其在史学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司马迁的画像和《史记》的古籍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位古代史家是谁吗?他的著作对我们了解历史有什么帮助?”2. 新课讲解:(1)介绍司马迁的生平,讲述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成书《史记》的过程。
(2)详细讲解《史记》的体例与特点,如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等。
(3)阐述《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强调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史记》中的经典篇章,如《项羽本纪》、《吕后本纪》等,让学生了解《史记》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4. 例题讲解:讲解《史记》中的一道题目,分析其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司马迁生平2. 《史记》成书背景3. 《史记》体例与特点4. 《史记》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及其成书《史记》的过程。
(2)分析《史记》的体例与特点。
2. 答案:(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因直言进谏,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
在困境中,他发愤著述,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2)《史记》采用纪传体,是一部通史,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
司马迁与史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史记》中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四章《古代史学家与历史记录》的第三节“司马迁与史记”。
详细内容包括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编纂背景、史记的体例与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史学成就,理解史记的编纂背景。
2. 掌握史记的体例和主要内容,领会其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3. 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对古代史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史记的体例和主要内容,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教学重点: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编纂背景,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史记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司马迁雕像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位历史学家是谁吗?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 讲解:介绍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其编纂史记的背景。
3. 分析:详细讲解史记的体例和主要内容,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领会史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史记中的典型事例,提高史料分析能力。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史记对后世史学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司马迁与史记生平简介编纂背景史记体例与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史学成就。
(2)分析史记的体例和主要内容,谈谈其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3)谈谈你对司马迁与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认识。
答案:(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他历经艰辛,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3)司马迁与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编纂的史记为后世史学树立了典范,对后世史学研究和史书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货殖列传司马迁教学重点:1、司马迁和《史记》。
迁史2、如何看待司马迁关于财富占有决2如何看待司马迁关于财富占有决定道德水平的观点。
3、重点段落的翻译(开头两段和结尾三段)。
、司马迁和《史记》一、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开始撰写《史记》。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史记后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史学巨著《史记》《史记》分五个部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总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是皇帝级别的人,世家是诸侯级别的人,列传是大臣级别的人或者其他有特色的人,表是世系,书是或者其他有特色的人表是世系书是典章制度。
也可以把本纪、世家、列传看作人,表看作时,书看作空。
《史记》描述时空和人的关系是部整体性描述时、空和人的关系,是一部整体性的通史。
二、题解“货殖”是指以获取赢利为目的的生产或经营的活动,简单说就是经商,做买卖。
“货殖”在本文中指人,指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
在本文中指人指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货殖列传》是司马迁为春秋末到西汉时的著名“富商大贾”所写的传记。
司马迁为之立传的有:范蠡、计然、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巴寡妇清、蜀卓氏、程郑、宛孔氏、乌氏倮寡妇清蜀卓氏程郑宛孔氏曹邴氏、刀间、师史、宣曲任氏、桥姚、无盐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