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准时间研究表表格格式
- 格式:docx
- 大小:11.76 KB
- 文档页数:1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ISO9001-2015)1、目的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以及相关算法,使标准工时更具完整性,使相关系统和管理运行更加顺畅合理。
2、范围安公司3、职责质量部对于本文件的受控实施和监督执行。
4、程序4.1.定义:4.1.1标准工时:4.1.1.1标准工时: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普通熟练工作者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正常的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4.1.1.2宽放时间:宽放时间是用于补偿个人需要、不可避免的延迟以及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效能下降。
增加宽放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a).作业宽放由来:通常如果工作能以最快的速度永不停歇的进行下去,这样的产出将是最高效的。
但即便是机器设备也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养、维护才能确保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
b).作业宽放目的:劳动者在任何工作环境下作业,都必须适当予以宽放时间用来补偿个人需要,才能与实际作业所需时间相吻合,更趋人性化。
4.1.1.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4.1.2员工定义:4.1.2.1直接人员:指生产产线上从事生产操作人员。
包括装配、调整、检查检测和不良品维修人员。
他们是生产线上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
4.1.2.2间接人员:指不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此处包括车间班长,物料配送人员、设备保养人员、工具保养人员。
间接员工虽然不从事直接的生产操作,但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4.1.3时间定义:4.1.3.1正常作业时间:指以每天8小时为基准的作业时间,其单位为分钟。
正常作业时间包括“前准备时间”和“净作业时间”。
4.1.3.1.1前准备时间(95分钟):a).早会(早会,交接班)10分钟b).清洁(工治具、设备、车间、更衣)30分钟c).中餐时间15分钟d).间隙时间(上午15分钟,下午15分钟)30分钟e).首检时间10分钟4.1.3.1.2净作业时间:指对作业对象作业的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工程处程序文件惠阳厂台式制造部关于标准时间测算方法的规定1.0目的:规范标准时间的测算方法,为生产线平衡、均衡生产、制造周期的估算、产能和工时利用率的计算、以及直接人工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2.0范围:适用于惠阳厂台式制造部生产部门所有工序的作业时间研究。
3.0定义:标准时间:指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特定的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 *(1+宽放率)宽放:是指被研究对象----操作者,在工作周程当中用以处理私事(喝水、上厕所等)、恢复疲劳、应付管理、少量的搬运、少量品检、少量前后准备等活动所需时间。
该些时间是在操作中少量发生,但不可避免的,(在研究记录中难于处理但不可忽略的,)是制定的标准时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是标准时间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是在研究中被详细记录的部分,)是指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正常情况下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特定操作所需的时间,它是标准时间中除去宽放时间的部分。
正常时间=标准时间-宽放时间=秒表时间研究中的观测时间*评比系数=PTS法中的计算时间秒表时间研究:使用秒表计时器对作业的执行情况作直接、连续观测的一种时间测定方法,它的结果被称作“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还要通过与标准概念(比如正常速度概念等)比较以衡量该观测值是否能合理严谨用以作为标准时间的组成部分----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预定时间系统(Predetermine time system):PTS法,它通过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
PTS法的结果即是正常时间,它排除了被研究个体对研究结果的干扰,而且它在研究时间上具有前瞻性----它能够实现在新品小批试生产阶段同时完成时间研究而不需要等到大量生产、工人熟练,在数据维护方面简单易行,数据可重复利用程度高。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ISO9001-2015)1目的1.1应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制定标准工时,编制标准工时表;1.2将标准工时导入标准工时库应用于生产管理。
2范围2.1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
3职责3.1车间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工艺流程,测量标准工时,编制标准工时表;积累、分析工时数据,制定通用作业工时标准(运用综合数据法);3.2生产车间经理:负责标准工时表的执行,按标准工时表排定的工位及作业内容组织生产,审核各班组生产日报表;3.3工艺工装职能:负责对标准工时表校对、审核;3.4燃具产品部长:负责对标准工时表审定、批准;3.5综合管理职能:负责标准工时导入标准工时库,各功能模块应用输出,并应用于生产管理;3.6技术管理职能:负责标准工时表归档管理,发放;4工作流程图5工作程序5.1标准工时制定原则5.1.1在产产品:所有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必须制定相应品名的标准工时,超过3年未生产产品的标准工时表可以不维护更新,但保留旧版电子档,以备查看;5.1.2新增产品:新产品试产时需制定一个临时工艺流程图,在批量生产后5个工作日须发行新版正式标准工时表;新版标准工时表版本号统一定为“00”版;5.1.3工艺变更:当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须调整相应变更工位的工时数据,并升级发行新的标准工时表,版本号为原版本号加“1”,并在表上相应位置注明升级原因。
例:原版为“00”版,升级后发行版本为“01”版,以此类推。
5.1.4制程改善:当对生产制程进行改善时,改善成果将通过“标准工时”的降低,“线平衡率”的提高来体现;改善完成后须升级标准工时表,以进行相应措施的固化;5.1.5与实际差异过大:当正式版标准工时表投入使用后,若发现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差异时,需要就部分或全部工位进行重新观测分析,再升级发行新版标准工时表;差异过大的标准为:在去除外部影响与内部问题后的产出工时与投入工时的差异超过10%;5.2数据测量标准工时制定初期阶段以秒表法为主,待积累了大量的作业单元数据进行分析后,再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常用作业的工时标准参数表,以在后期制定标准工时时直接取用,提高制作效率。
模特法实例某厂有一条汽车用发电机的装配生产线。
现介绍如何用作业测定的方法确定该流水生产线的标准时间并对其进行改善。
该发电机装配主要包括:前盖、轴承、轴承盖、定子、压块及螺钉、转子、后盖总成(包括后盖和整流桥)、皮带轮、调节器、硅脂、集电环保护套、黑罩盖和一些装配件。
第1工位动作因素分析双手操作程序作业内容上料定位工位号 1 工作地布置位置MOD数139 时间秒 17.931 定员 1 单元左手时间右手动作叙述分析式次数MOD 次数分析式动作叙述 1 从工位器具中拿取前盖并判断型号M4G1E2D3 1 102 将前盖放置于随行板上 M4P2 1 63 从工位器具中拿取定子并判断型号M4G1E2D3 1 104 将定子放入前盖M4P5 1 9 5 校正定子位置M2R2 1 4 校正定子位置6 校正引出线M1R2 3 9 3 M1R2 校正引出线7 取压板M3G3 4 24 4 M3G3 取螺钉8 组合压板与螺钉M3P5 4 32 组合压板与螺钉9 32 4 M3P5将组合件插入前盖镙孔 10 按下绿色按钮放行M3G0 1 3 1 M3G0 按下绿色按钮放行总计139 UT通过对这八个操作单元的10次观测,得到每个操作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
单元1,2,3,5,6,8的评比系数为110%,而第4,7操作单元的评比系数为100%,以第1单元为例,(宽放率为15%)则:正常时间观测时间X 评比系数0.143 X 110% 0.157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 X(1+宽放率)0.157 X 1+15% 0.181 如此类推,将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之和求出后,即得组装手电筒的作业时间。
感动中国人物――蓝领专家孔祥瑞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武汉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他先后主持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50多个,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近9600万元,成为人人敬佩的“知识型产业工人”。
科研课题时间表模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科研课题时间表模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
科研课题时间表
项目名称: [填写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填写项目负责人姓名]
项目开始日期: [填写项目开始日期]
项目结束日期: [填写项目结束日期]
阶段一:立项与准备(预计XX个月)
第1周-第2周:确定研究问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第3周-第4周:撰写立项申请书,准备申请材料。
第5周-第6周:提交立项申请,等待审批结果。
第7周-第8周:获得立项批准,确定研究团队成员。
第9周-第10周:分配研究任务,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第11周-第12周:采购实验器材和试剂,安排实验场所。
阶段二:实验研究与数据收集(预计XX个月)
第13周-第14周: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第15周-第16周: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
第17周-第18周:撰写实验报告,整理研究成果。
第19周-第20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研究成果。
第21周-第22周:继续进行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数据。
第23周-第24周: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处理和分析。
阶段三:研究总结与成果展示(预计XX个月)
第25周-第26周: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汇总研究成果。
第27周-第28周:修改和完善研究总结报告,提交结题申请。
第29周-第30周:等待结题验收,准备研究成果展示。
第31周-第32周:完成研究成果展示,接受同行评议。
安全生产、操作及使用规范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及《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和合格标准、职责要求及《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本制度不适用于公司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3 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Q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5-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4术语和定义本制度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4。
1 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4。
2 易燃易爆场所指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50016 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5 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
5.1 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范围:易燃易爆场所凡含天然气、氢气等的塔、储罐等设备上的动火作业,以及内充有易燃易爆介质、有毒介质、助燃介质的容器、设备、管道的带压动火,均属特殊动火。
5.2 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运营燃气管道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范围:CNG站、配气站及其它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以外的动火,均属一级动火.5.3 二级动火作业5.3。
1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范围:除上述规定以外的设备、管道以及公司配电室、变压器室等的动火,均属二级动火(主要是调压箱、室)。
生产管理表格44个1.市场计划表1-1 设厂计划(一)表1-2 设厂计划(二)表1-3 设厂计划(三)2.生产计划表2-1 长远生产计划表表2-2 生产计划综合报表表2-3 月份产销计划汇总表表2-4 产销计划拟定表表2-5 设备利用率分析表表2-6 生产效率分析表表2-7 月份生产计划表(一)表2-8 月份生产计划表(二)表2-9 订单安排记录表(一) 表2-10 工作量分析表2-11 产量记录表表2-12 工作日报单表2-13 制造月报表表2-14 各部门合格率控制表表2-15 时间研究记录表表2-16 生产记录表表2-17 用料记录单表2-18 制造异常反应表表2-19 制造通知单表2-20 标准作业时间评定表(一) 表2-21 突发性工作量分析表(二)表2-22 最重要作业时间分析表2-23 作业标准时间研究表3.进度安排表3-1 生产进度安排检查表表3-2 生产进度计划表表3-3 生产管理安排核对表表3-4 生产故障分析表表3-5 生产进度表(一)表3-6 机器工作负荷图表(一)表3-7 生产进度控制表(一)4.生产记录表4-1 生产状况记录表表4-2 部门机器运转日记表4-3 生产用料记录单表4-4 考核人员记录表各表4-5 生产班次产量记录表5.生产日报表5-1 生产日报表表5-2 作业日报表(范例A)表5-3 作业日报表(范例B)6.生产月报表6-1 生产月报表表6-2 生产计划科月报表表6-3 工作效率及工时月报表设厂计划(一)一、产销计划设厂计划(二)二、详细制造过程设厂计划(三)三、制造过程及设备分析长远生产计划表月日订定审核:填表:生产计划综合报表月日至月日月份产销计划汇总表类别页次审核拟定产销计划拟定表月份总经理 ________________ 副总经理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 填表_____________设备利用率分析表年度类别生产效率分析表月份生产计划表本月份预定工作数________日审核计划月份生产计划表(二)月份总经理厂长审核拟定订单安排记录表(一)月日至月日 NO.产量记录表年月日工作日报单厂长科长线长制造月报表年月日班经理科长组长制表各部门合格率控制表时间研究记录表生产记录表部门:审核填表料记录单年月日注:生产状况的日数表示该工作项目的天数。
工程处程序文件惠阳厂台式制造部关于标准时间测算方法的规定1.0目的:规范标准时间的测算方法,为生产线平衡、均衡生产、制造周期的估算、产能和工时利用率的计算、以及直接人工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2.0范围:适用于惠阳厂台式制造部生产部门所有工序的作业时间研究。
3.0定义:标准时间:指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特定的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 *(1+宽放率)宽放:是指被研究对象----操作者,在工作周程当中用以处理私事(喝水、上厕所等)、恢复疲劳、应付管理、少量的搬运、少量品检、少量前后准备等活动所需时间。
该些时间是在操作中少量发生,但不可避免的,(在研究记录中难于处理但不可忽略的,)是制定的标准时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是标准时间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是在研究中被详细记录的部分,)是指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正常情况下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特定操作所需的时间,它是标准时间中除去宽放时间的部分。
正常时间=标准时间-宽放时间=秒表时间研究中的观测时间*评比系数=PTS法中的计算时间秒表时间研究:使用秒表计时器对作业的执行情况作直接、连续观测的一种时间测定方法,它的结果被称作“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还要通过与标准概念(比如正常速度概念等)比较以衡量该观测值是否能合理严谨用以作为标准时间的组成部分----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预定时间系统(Predetermine time system):PTS法,它通过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测定。
PTS法的结果即是正常时间,它排除了被研究个体对研究结果的干扰,而且它在研究时间上具有前瞻性----它能够实现在新品小批试生产阶段同时完成时间研究而不需要等到大量生产、工人熟练,在数据维护方面简单易行,数据可重复利用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