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
- 格式:pptx
- 大小:19.56 MB
- 文档页数:49
《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课标要求:识记:(1)消费的类型(2)恩格尔系数(3)消费结构理解:(1)影响消费的因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的关系(3)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二、知识方法能力梳理(一)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1)主要因素:①居民的收入;②物价水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过去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2)根本原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3)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其他因素。
知识点2、消费类型:(1)消费划分标准①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③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知识点3、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及其关系、变化的原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变化原因: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②直接原因: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表明: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小则表明生活水平越高。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点1、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大家有我也要有)——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人无我有)——不值得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一个有我也要有)——不健康(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理智消费知识点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多彩的消费》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本课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现象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关于生活消费的知识,同时是对前两课关于商品和价格知识的提升,又为后面学习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做好了铺垫(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难点: 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在全市属于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学习时需要从学生身边案例入手,举例要生动具体贴切,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他们勤思考、深分析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1.情景引导、演示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多彩的消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准备学案。
八、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首先提问:1.深圳消费市场火爆的原因是什么?2.影响消费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3.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着什么变化?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明确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情景一:李女士和张先生2008年结婚。
他们的共同爱好是旅游,当时两人的月收入一共是12000元,每逢假期,两人就结伴出游,游遍国内的山山水水。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多彩的消费》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理解不同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认同合理、健康、绿色的消费观念。
2.科学精神:能够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分析消费现象,培养理性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法治意识: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依法维权的观念,促进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
4.公共参与:关注社会消费趋势,积极参与消费决策和社会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消费类型与消费心理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现实生活中消费现象的案例和数据•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资料等)•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文本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介绍消费类型、消费心理及消费观等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不同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表现及影响。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消费现象,分享个人消费经验,促进思想碰撞。
•角色扮演法:模拟消费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消费决策过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情境导入:展示一组反映不同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图片或视频(如奢侈品购买、网购狂欢、二手市场交易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从而引出新课主题——多彩的消费。
2. 新课教学(一)消费类型与消费心理•消费类型介绍:讲解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等不同类型的消费方式及其特点。
•消费心理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不同的消费心理,并分析它们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己或身边人的消费经历,分析其中的消费心理,并探讨如何避免不良消费心理的影响。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绿色消费倡导:介绍绿色消费的概念、意义及实践方式,强调环保、节约、可持续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一年级《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必修)目录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张军我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四种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2)知道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3)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
(4)、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提高在消费实践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能力。
(2)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消费方案的能力。
(3)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4、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我的学习过程一、生活引入1、每课一诵本在上节课里,我们学习了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下面我们背诵复习第一框消费的类型的口诀::消费看钱花,多少看物价;类型也不多:目的和方式。
2、新课引入通过对第二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产的相关知识,产品生产出来后,我们应该怎样消费呢?答:理性消费。
那什么是理性消费、怎样才能做到理性消费?这是本框学习的内容。
二、基本功训练1、知识点学习知识点1:消费心里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表现:跟风随大流特点:仿效性、随大流、盲目性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题目1: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
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异心理B、从众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答案:B简易分析:本题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盲目跟风,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