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元素周期表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52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B.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2.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和周期分别是()A.第ⅠA族第六周期B.第Ⅷ族第六周期C.第ⅢB族第六周期D.第ⅢA族第六周期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ABCD4.已知A为第ⅡA族元素,B为第ⅢA族元素,A、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它们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A.n=m+1 B.n=m+11 C.n=m+25 D.n=m+10 5.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a<b;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A.a>b>c>d B.b>a>d>c C.c>b>a>d D.b>a>c>d6.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性。
以下各组粒子结构不相似的是()A.CO和N2B.O3和NO-2C.CO2和N2O D.N2H4和C2H4 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8.A和M为两种主族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B.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是11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9.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10.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它们()A.一定是同族元素B.周期数一定相差1C.只能形成1∶1型化合物D.只能形成1∶2型化合物11.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A组基础达标(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俄罗斯科学家用一种钙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在第六周期B.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ⅢA族C.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解析95号元素镅、115号元素、113号元素,原子序数都大于86而小于118,所以都在第七周期;115号比118号原子序数少3,应在第ⅤA族,113号元素在第ⅢA族;113号元素和115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答案 B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C.该元素的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D.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解析据图可知,该元素的名称是钠,其元素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选C。
答案 C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ⅠA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解析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A选项错误;ⅠA族中的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选项错误;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周期,D选项错误。
答案 C4.我国的纳米技术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
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 n+核外有28个电子。
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A.第三周期ⅤA族B.第四周期ⅢA族C.第五周期ⅢA族D.第四周期ⅤA族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结构的知识,又和科技前沿的纳米技术联系在一起,这种命题方式是以后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知识梳理]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和编排原则1.发展历程2.编排原则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自主思考】1.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哪些?提示短周期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有三种元素:若族序数(或周期数)为1,则为氢;若族序数(或周期数)为2,则为铍;若族序数(或周期数)为3,则为铝。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这种说法对吗?提示这个说法不正确。
H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是排在ⅡA族,而排在0族(其他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
[效果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2)一个横行即是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即是一个族()(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4)每一周期都是碱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答案(1)×(2)×(3)×(4)×2.观察元素周期表,确认每一纵行各代表哪一族,如: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第3纵行是第________族,第15纵行是第________族,第9纵行是第________族,ⅤB族在第________纵行,ⅢA族处于第________纵行等。
答案ⅢBⅤAⅧ5133.将下列元素或原子序数所对应的位置用短线连接起来。
①C a.第二周期第ⅥA族②O b.第三周期第ⅦA族③13 c.第二周期第ⅣA族④17 d.第三周期第ⅢA族答案①—c②—a③—d④—b探究一、周期表的结构【合作交流】1.为什么将Li、Na、K等元素编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个主族?提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主族元素属于同一主族。
2.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哪一个族?提示因ⅢB族中含有镧系和锕系元素,元素种类最多。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周期均从金属元素开始,以非金属元素结束B.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解析第一周期没有金属元素,A项错误;第二、三周期均有8种元素,第六周期有32种元素,B项错误;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项正确;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中除氢以外的所有元素,D项错误。
答案C2.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可能位于()A.ⅢA或ⅢB B.ⅣAC.ⅠB D.ⅠA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中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在第四、五、六、七周期中,第ⅡA族与第ⅢB族相邻,故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位于第ⅢA或ⅢB族,A正确。
答案A3.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和周期分别是()A.第ⅠA族第六周期B.第Ⅷ族第六周期C.第ⅢB族第六周期D.第ⅢA族第六周期解析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第六、七周期第ⅢB族分别为镧系和锕系元素,各有15种元素,由于第七周期未排满,故第六周期、第ⅢB族元素最多。
答案C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A族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原子序数为a+1的元素一定位于ⅢA族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32种元素C.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D.Ca是碱金属元素解析ⅡA族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若该元素为短周期元素,则原子序数为a +1的元素位于ⅢA族,若该元素为长周期元素,则原子序数为a+1的元素位于ⅢB族,A项错误;第四、五周期各有18种元素,B项错误;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中除H以外的所有元素,Ca是第ⅡA族元素,D项错误。
答案C5.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共有18个纵行。
第1纵行(除氢以外)为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是第18纵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元素位于第3纵行B.过渡元素在周期表中占10个纵行C.第17纵行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有+7价D.第16纵行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解析第17纵行中F无正价,第16纵行中的钋(Po)为金属元素,铝位于第13纵行,从第3纵行到第12纵行共10个纵行为过渡元素。
确定元素原子序数的常用方法学法指导不分版本一、利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原子序数例1:A、B两种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总数分别为m和n。
(1)如果A和B同在第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如果A和B同在第VI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答案:(1)(2)归纳:推测原子序数的方法1. 用各周期元素的种类总数作为基数规则①:对于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数值等于元素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等于相邻的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上一周期元素种类总数之和。
如。
规则②:对于第IIIA~VIIA族、0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相邻的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所求原子序数的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总数之和。
如。
例2:第3、4周期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结构相差2个电子层,A在第m族,B在第n族,B为非金属元素,则A、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A、ⅡA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依次为一二周期差2、二三周期差8、三四周期8、四五周期差18、五六周期差18、六七周期差32。
这些差值实际上都是相邻周期中前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目。
ⅢA~ⅦA以及零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依次为8、8、18、18、32、32。
这些差值实际上都是相邻周期中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目。
设B的原子序数为y如果A和B同在Il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A的原子序数为x=y+n;所以y =x-n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y=x+m如果A和B同在lI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A的原子序数为x=y+m;所以y=x-m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y=x+n确定元素原子序数的常用方法一、利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原子序数例1:A、B两种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总数分别为m和n。
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4.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5.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6.使学生对同位素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有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位素【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教学用具】元素周期表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元素周期表[师]请大家拿出自己亲手绘制的元素周期表。
[学生取表,教师把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挂于黑板上][师]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师]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这里介绍的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把元素周期表打乱重新排列: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严格地说是外围电子排布相似)的元素按电子层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元素周期表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要点一错误!1.形成。
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初步绘制完成。
2.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
2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3.周期。
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叫做周期。
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
第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第四、五、六周期称为长周期;第七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
4.族。
周期表有18个纵行,称为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
第8、9、10三纵行称为第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5.相互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应用思考】1.1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都是第ⅡA族吗?2同周期第ⅡA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提示:1不一定,0族的He原子最外层也是两个电子。
(2)不一定,第四周期之后的不是,因为有副族元素的存在。
要点二错误!【应用思考】2.观察元素周期表,确认每一纵行各代表哪一族,如: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第3纵行是第____族,第15纵行是第____族,第9纵行是第____族,ⅤB族在第____纵行,ⅢA 族处于第____纵行等。
提示:ⅢBⅤAⅧ 5 133.若某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什么位置?提示:若为阴离子,则它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它位于第四周期。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它们一定位于同一周期吗?提示:不一定,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一些是阴离子,有一些是阳离子,是连续的两个周期,阴离子在同周期,阳离子在下周期。
要点三错误!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第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共60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2.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
[讲述]门捷列夫把已经发现的63务。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的性质,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地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的顺序排列。
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周期表。
[板书]2.现行元素周期表(1)排序依据:原子的核电荷数(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3)结构特点:(1)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疑]1. 在元素周期表中横行和纵行称为什么?2.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多少周期?多少纵行,多少族?(2)周期①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
现在常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
②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符号为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符号为B。
第Ⅷ族:第8,9,10三个纵行。
如:铁、钴、镍。
O族: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O,因而叫做O族。
过渡元素:ⅢB族到ⅡB族共10列统称为过渡元素。
包括Ⅷ族和7个副族,是从左边主族向右边主族过渡的元素。
③1 2 3 4 5 6 7 8 9 10 11列数(4)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有一分界线,分界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左下方的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
(5)对角线规则:沿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质相似,这一规律以第二、三周期元素间尤为明显。
如锂和镁、铍和铝、硼和硅[小结]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1.每一横行原子电子层数相同2.每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练习】以下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板书】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实验探究]教材P6实验(1)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的坩埚中,观KO22Li.指出原子序数为5、19、26、35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周期和族表示)及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