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收集多媒体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中职最新课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电子工业出版社)第6章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任务1获取数字媒体素材任务2加工数字媒体任务3制作简单数字媒体作品任务4初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信息技术”是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教育部在2020年组织职教专家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本课程紧密围绕该标准,设置了8个基础教学模块。
这八个模块分别是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
每模块设计多个任务,共31个任务99个知识点,每知识点配套教学指南、教学视频、主题讨论,每任务配套在线作业,每模块配套在线测试,内容全面、实用、先进、职业特征显著。
第6章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教案任务1获取数字媒体素材教案1.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单元名称任务1获取数字媒体素材课时4学时所属章节第6章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任务1获取数字媒体素材任务描述除夕夜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新民俗。
2021年除夕夜,小华和全家人早早地吃完团圆饭后,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年年看,舞台岁岁新!20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从形式到内容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为观众带来众多惊喜。
尤其是武术节目《天地英雄》、舞蹈节目《牛起来》,创新视觉技术和各类表演为小华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更让他难以辨别是虚拟效果,还是真实存在。
同时,小华对春节联欢晚会使用的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查阅资料,小华明白自己感受到的视觉盛宴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而成。
我能学着做吗?任务分析小华非常明白,自己对数字媒体的感觉是从观看数字媒体技术作品和查阅文字资料开始的,但要学会制作完整的数字媒体技术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制作出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但他不会气馁。
小华决定,先从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开始,全面了解相关技术,然后认识数字媒体文件格式,帮助自己学会选择适用的文件格式,最后尝试获取音视频素材,若获取的素材不能满足需要,再进行必要的格式转换。
各类多媒体素材的常用获取方式一、文本素材的常用获取方式多媒体素材中文本素材是最基本的素材,且文本素材的开发又是资源开发的基础,因为各类资源的开发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文本。
在多媒体课件中它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如阐述概念、定义、原理和问题以及呈现标题、按钮名称、菜单名称等内容。
文本素材的采集与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如直接输入文本、扫描输入、语音输入等。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具体情况,选择其中较合适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得到文本素材。
1、文本素材的分类多媒体素材中的文本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文本;另一种是图形文本,图形文本是相对于应用程序运行时,用户所看到的文本内容而言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类型的文件实际上应该属于图文件类,通常称之为图形文本。
它们的区别是:1)产生文本的软件类型不同。
普通文本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例如:记事本、Word等),通过录入、编辑排版后而生成;而图形文字多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例如:Windows画笔、Photoshop等)来生成。
2)文件的格式不同。
普通文本为文本文件格式,例如:TXT、DOC、WPS等,除包含所输入的文字以外,还包含排版信息;而图形文字为图文件格式,例如:BMP、JPEG等。
最终是哪种类型取决于制作者所使用的软件和所选择的存盘格式。
图像格式所占的字节数一般要大于文本格式。
3)数据量不同。
通常,若文本内容相同,则普通文本的数据量相对较小,图形文本数据量相对较大。
但图形文本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对其进行透明效果、立体效果等特殊效果的处理,从而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美术字,以提高多媒体作品艺术性、表现力和的感染力。
2 文字的属性文字的属性一般具有以下几项:1)字的格式(Style)。
字体的格式有下列几种:普通、粗体、斜体、底线、和阴影等。
2)字的定位(Align)。
字的定位主要有四种:左对齐、居中、右对齐和两端对齐。
3)字体(Font)的选择。
由于Windows安装的字库不同,字体选项会有些差别,常用的有宋体、楷体、黑体、隶书、仿宋等等,还可通过可安装字库扩充更多的字体比如:方正舒体、方正姚体、华文宋体、华文隶书等等。
《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观点。
2. 掌握常见的文件压缩格式及其特点。
3. 学会应用常见的压缩工具进行文件压缩和解压缩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件压缩格式及其特点,学会应用常见的压缩工具进行文件压缩和解压缩操作。
2. 难点:理解文件压缩的原因和目标,掌握高级的文件压缩算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文字和视频等素材。
2. 准备常见文件压缩格式的样本文件,如ZIP、RAR等。
3. 准备常用的文件压缩和解压缩工具,如WinRAR、7-Zip等。
4. 准备用于演示的示例文件,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5. 确保网络通畅,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资源和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什么是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2. 文件压缩与解压缩的重要性。
3. 演示一些常见的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工具。
(二)讲解压缩文件的基本原理1. 讲解压缩文件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压缩、有损压缩、无损压缩等观点。
2. 介绍常见的压缩格式,如ZIP、RAR、7Z等。
(三)教学实验1. 要求学生应用压缩软件对文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操作。
2. 教师进行示范,并讲解操作要点。
3. 学生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互动讨论1. 讨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2. 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压缩格式,以及如何保证压缩文件的解压效果。
3. 分享一些压缩与解压缩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件压缩与解压缩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压缩格式和操作方法。
2.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文件进行压缩,并尝试应用不同的压缩格式,比较解压效果和文件大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各种常见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方法,包括zip、rar、7z等格式。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操作。
第6课收集多媒体素材(上)
一、教学内容
本科介绍通过文字、照相机、扫描仪、因特网等收集各种图片素材;为今后学习
应用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习收集一般素材的方法,学会储存和整理,并把特殊资料修改成自己用;学会分析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素材等。
(技能性目标)
学会用不同的软件、不同的工具收集不同的素材,注意图片的格式与使用,会在因特网上收集文字素材,经常总结自己的收集素材心得。
(情感性目标)
能把各种素材用褒贬眼光分析与使用,知道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用不同的图片素材,知道因人、因事使用素材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常见多媒体素材,会在因特网上采集文字材料;会用辅助工具收集素材。
四、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多媒体素材,教师播放一些素材给学生看,交流哪里见过这些素材和其他素材。
2、教师演示在因特网上收集文字素材,学生练习知道操作与方法,互相交流。
3、教师转播同学在因特网上下载图片,练习巩固知识,资源共享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会用辅助工具收集素材转进电脑里使用,交流成功心得,共同集中疑问请教别人或共同解决、请教老师等。
5、勤奋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五、作业练习
收集2008奥运出名场地、精彩节目等图片,并能分类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