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照明施工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12
陕西政和汉唐工程有限公司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颁布时间:实施时间: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使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规范化、完整化,确保施工的正确化,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为公司设计、施工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统的指导性文件。
2、技术要求3、设计3.1 设计规范JT/T 609-2004 《公路隧道照明灯具》JTJ 026.1-199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 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TJ 026-9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3.2 设计要求附件1、附件2、附件34、施工规范4.1 隧道照明灯具安装4.1.1划线定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灯具安装高度先确定灯具安装位置。
测量高度时要利用已经形成的参考物作为测量基础(如已经完工或初步完工的路面,道沿等),先划出一条水平安装基准线,保证灯具安装高度水平一致,然后按照施工图的灯具距离定位灯具安装位置;4.1.2灯具支架安装:在已经确定的位置上安装灯具支架。
安装时注意灯具的型号,灯具支架的孔距和相互距离;4.1.3 灯具安装:按照图纸要求的型号,安装灯具。
灯具安装前要将灯具打开检查,保证光源、触发器、整流器、电容安装完好;4.1.4 接线:接线时按A、B、C三相循环连接灯具,保证三相电流平衡;如图纸要求保护线缆,则灯具连接线穿保护管;4.1.5 调试:灯具安装接线完成以后,每个回路单独进行调试,确保单个回路正常。
4.1.6 回路调试正常后,将灯具尾线固定。
固定时要求方式统一,线形整齐美观;4.1.7 系统调试。
4.2 LED疏散指示灯4.2.1 前期检查:检查测量所有LED疏散指示灯安装预留孔,对没有预留孔或者预留孔尺寸偏小的要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通往安装预留孔的预埋管,存在漏埋、预埋管管径偏小或者管道不通的要及时进行处理;4.2.2 LED疏散指示灯安装:支线电缆敷设后,安装灯具,连接电源线,固定灯具。
隧道灯光施工方案隧道灯光对于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提升司机的能见度,还能够减少驾驶者的视觉疲劳。
为了确保隧道灯光施工的效果和质量,本文将提出一份隧道灯光施工方案,并重点关注施工方法、照明标准和灯具选择等内容。
一、施工方法隧道灯光施工的方法应科学合理,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以下施工方法:1. 脚手架法:对于高隧道或跨越式隧道,我们将搭建脚手架以支撑灯具的安装和维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悬臂吊装法:对于天花板较高的隧道,我们将使用悬臂吊装的方法进行灯具的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3. 使用工业爬梯:对于较矮的隧道,我们将使用工业爬梯来进行灯具的安装和维护,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二、照明标准为了确保隧道内部的照明效果符合标准要求,我们将按照以下照明标准进行施工:1. 照明强度: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和用途,照明强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我们将根据相关标准,确保在隧道内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的情况。
2. 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我们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灯具,以确保照明的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符合要求,保证隧道内的物体能够呈现真实的颜色,减少驾驶者的视觉疲劳。
3. 照明均匀度:我们将根据隧道的几何形状和照明要求,合理设置灯具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整个隧道内的照明均匀度,避免出现明暗交界过于剧烈的情况。
三、灯具选择灯具的选择是隧道灯光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照明效果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我们将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选择适合的灯具:1. 光效和能耗比:我们将选择具有较高光效的灯具,以达到较好的照明效果,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
2. 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我们将选择具备良好色温和高色彩还原指数的灯具,以确保隧道内物体的真实呈现,提高驾驶者的视觉舒适度。
3. 光的分布特性:我们将选择具有良好均匀性的灯具,以确保整个隧道内的照明均匀度,避免明暗交界过于突兀,影响驾驶者的视野。
4. 灯具的寿命和维护成本:我们将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较低维护成本的灯具,以降低运维成本和频繁更换灯具的工作量。
隧道照明环境规范1.引言本文档的目的是为隧道照明环境提供规范指导,以确保隧道的照明设施符合安全要求,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减少事故风险和不适感。
本文档适用于公路、铁路、地铁等各类隧道。
2. 照明亮度要求2.1. 白天隧道照明在白天应保持适当的亮度,使隧道内外的亮度过渡平滑,避免驾驶员在进入隧道时眩光或黑暗的不适感。
照明亮度应根据遮阳设施和隧道长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2.2. 夜间夜间隧道照明要求明亮稳定,以确保驾驶员具有良好的视觉条件。
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应适应不同速度的车辆,并保持连续性,防止瞬间亮度变化引起的视觉干扰。
3. 光源选择3.1. 高效能光源选择高效能的LED灯具作为隧道照明光源,以提供较好的亮度和节能效果。
LED灯具应具备长寿命、高亮度和高色温等特点,同时能够抵抗湿度和振动等隧道环境的不利因素。
3.2. 紧急照明光源隧道应配备备用灯具,以确保在主要照明系统故障时,仍能提供基本的照明和安全逃生条件。
备用灯具应采用紧急照明电源,具备长时间持续亮度和防水性能。
4. 灯具布局4.1. 均匀分布隧道内的灯具应均匀布置,避免产生强烈的亮度差异和阴影。
灯具的间距应根据照明亮度要求和隧道尺寸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整个隧道内的照明均匀稳定。
4.2. 高度要求灯具的安装高度应考虑隧道车流高度和照明范围,以避免灯具过低或过高造成的照明不均或盲区。
5. 照明控制5.1. 光感控制隧道照明应配备光感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隧道内外的光照条件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以确保在白天和夜间都能提供合适的照明水平。
光感控制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和稳定性能。
5.2. 紧急照明切换隧道照明系统应具备紧急照明切换功能,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转换到备用灯具和紧急照明电源,以确保隧道内的照明不中断。
6. 日常维护隧道照明设施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包括定期的灯具检查、故障维修和清洁。
定期维护计划应制定,并确保专业人员按时进行维护,以保证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隧道照明规范隧道照明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对于保障隧道安全和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照明规范旨在制定隧道照明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一条是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舒适性。
照明系统应采用合适的灯具和灯光布局,满足隧道内的照明要求,并避免产生眩光、阴影和反射等不良影响。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二条是照明系统的亮度和均匀度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既满足驾驶员对前方的能见度要求,又不会造成过高或过低的亮度,避免对驾驶员产生不适。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三条是照明系统的照度要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能量,对于驾驶员来说,照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对隧道内道路和物体的识别能力。
照明系统应保证隧道内的照度满足安全和舒适的要求。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四条是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明系统是交通设施的一部分,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长时间运行不出现故障,减少对隧道的维护和修复成本,并确保隧道的正常使用。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五条是照明系统的节能和环保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明系统是能耗较高的设备,应采用高效能的灯具和节能控制装置,合理调节照明亮度和时间,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六条是照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明系统应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机制,定期检查和维修照明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灯具故障和安全事故的问题。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七条是照明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明系统应安装合适的监测和控制设备,及时了解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能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照度和亮度的调节,确保照明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总之,隧道照明规范是保障隧道照明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要求,确保照明系统的设计、布置、亮度、均匀度、照度、可靠性、节能环保、维护管理和监测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进而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一、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是确保隧道内部视觉舒适性和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个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隧道周围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包括照明强度、照明布局、节能环保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二、照明强度要求隧道工程的照明强度是指隧道内各个区域的照度水平。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道路类型,对照明强度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城市隧道、高速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的照明强度要求分别为150lux、100lux和200lux。
在特殊情况下,如出口、坡口、转弯处等视觉复杂区域,要求增加照明强度以确保安全。
三、照明布局设计在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中,照明布局是一个关键因素。
一个良好的照明布局可以确保隧道内部光线均匀分布,减少亮度差异,避免阴暗区域和闪光区域的出现。
照明布局设计应该根据隧道的几何特征、车流量和速度、道路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照明灯具的间距应该根据照明强度要求和灯具类型来确定,以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
四、节能环保设计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也应考虑节能和环保。
在照明灯具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LED灯具,因为LED灯具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启动时间短等优点。
此外,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隧道照明的智能管理,如根据光照强度和车流量来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减少光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应急照明设计隧道工程的应急照明设计是确保在灯光故障或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照明亮度,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应急照明设计中应采用备用电源或独立电路供应,以防止因电力故障导致黑暗。
此外,应急照明设备应具备自动开启和持续供电的功能,并应设置在紧急出口、避难区域等关键位置,以提供可靠的照明保障。
六、通风与照明的结合设计通风与照明是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的两个方面。
在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中,应结合通风系统来进行设计,以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公路隧道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行车安全及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隧道的设计中,照明与通风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讨论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并探讨如何在设计中满足这些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要求在公路隧道的照明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照度要求:公路工程规范明确规定了隧道内的照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长度以及路段的环境条件,规范要求隧道内的照度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视野来判断道路状况。
2.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位置也是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且安装位置应能够提供均匀、充足的照明效果,不产生强烈的反射光线,以避免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和眩光。
3. 照明控制:照明系统应具有恰当的控制功能,以适应不同时间段、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通过光控和时控等方式实现自动调节,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照明效果。
二、通风设计要求良好的通风设计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乘车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1. 新风供应:规范要求隧道内应保持良好的新风供应,以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员的呼吸舒适。
通风设计需要合理安排气口和排风设备的位置,以实现空气的流通和置换。
2. 烟雾排除: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等,通风系统应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烟雾,以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规范要求通风设计应考虑烟雾探测和报警装置,并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的流量和排风口的位置,以实现快速的烟雾排除。
3. 应急供电:规范要求通风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应急供电系统,以确保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应急供电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通风设备的运行。
结论公路工程规范中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指导了隧道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隧道的照明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的照度标准,并合理选择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提供良好的行车视野。
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隧道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程,其照明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规范进行详细的阐述,以确保照明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隧道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隧道内部的可见性和安全性,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
2.原则(1)照明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照明设计要考虑隧道的特殊性,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避免或减少反光和眩光。
(3)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能源节约,采用高效率、节能的照明设备。
(4)照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方便、快捷、安全。
三、隧道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1.照度要求混凝土隧道内的照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一般为30~60lx,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2.光源要求混凝土隧道的光源应采用优质、高亮度、长寿命、抗震性能好的LED光源或其他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光源。
3.色温要求混凝土隧道的光源色温应为4000K左右,色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驾驶员的视觉效果。
4.光源布置要求(1)光源应均匀分布在隧道内,避免出现明显的亮度差异。
(2)光源应避免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避免产生眩光。
5.照明设备的防水、防爆要求混凝土隧道的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能够防水、防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应急照明要求混凝土隧道应设置应急照明,以备发生断电等紧急情况时使用,应急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四、隧道照明设计的具体措施1.设计照明方案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应根据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流量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照明方案,确定照明器具的数量、布置和灯光角度等参数。
2.选择光源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高效率、节能的LED光源,并确保其抗震性能和寿命。
3.确定照度要求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定合理的照度要求,并根据隧道的特殊性进行适当调整。
4.制定照明器具的布置方案混凝土隧道照明器具的布置方案应均匀、合理,避免出现明显的亮度差异和眩光问题。
施工照明使用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现场照明使用管理,提高施工安全和工作效率,保护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的照明使用管理。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照明设施,并加强对照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施工照明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照明使用管理水平。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合格的专职或兼职照明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照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照明设备,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施工现场的照明设施符合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保证施工现场的照明设施与施工作业相匹配,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照明设备的管理,制定设备的使用标准和管理规范,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条工人在使用照明设备时应当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因不当使用而造成安全事故。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照明使用管理的水平。
第十二条照明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处理照明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如遇紧急情况无法及时处理,应当采取临时措施保证照明使用安全。
第十四条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应当定期进行年度检定,并保持检定记录。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制定照明使用管理预算,并做好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工作。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照明使用管理档案,记录照明设备的购买、使用、检修和报废情况。
第十七条照明设备的购买、安装和维护费用应当纳入施工单位的费用预算,确保照明使用管理的可持续性。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合理选择灯具的类型、功率和数量。
施工照明使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施工照明的使用管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和工程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建设工程的施工照明使用管理。
第三条施工照明使用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合理利用照明设备,提高施工现场能见度,保证工人的安全生产和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负责施工照明使用管理的机构或岗位,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确保施工照明使用符合规定。
第五条施工照明使用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管理流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操作规范,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施工照明设备管理第六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的特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照明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第七条施工照明设备的选购、验收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具备相应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第八条施工照明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使用维护必须由具有相应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
第九条施工照明设备的供电必须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定,保证供电线路的安全可靠。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定期检查施工照明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施工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到期必须进行淘汰,不能再用于施工现场。
第三章施工照明使用管理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并设置照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保证施工现场的照明均匀、明亮。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合理的照明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照明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良好的使用效果。
第十四条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应定期检测电气线路和接地保护的可靠性,确保照明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十五条施工照明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使用,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随意更换灯泡和灯管。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照明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对公路隧道照明的要求隧道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夜间或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为驾驶员提供必要的照明,确保行车安全。
因此,公路工程规范对于公路隧道照明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本文将从照明亮度、照明设计、灯具选择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确保公路隧道照明满足规范要求。
1. 照明亮度要求公路隧道的照明亮度是确保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指标。
公路工程规范规定,隧道内应保持适宜的照度水平,一般要求在150-300勒克斯(lx)之间。
此外,进出口区域的照明亮度差异不应过大,以避免驾驶员出现视觉疲劳或突然的亮度变化。
2. 照明设计要求公路隧道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到驾驶员的行车需求和视觉感知。
首先,照明应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死角或者过于明亮的区域。
其次,照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照明亮度要求,并根据隧道的长度和形状进行合理安排。
此外,照明设计还应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和照明控制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3. 灯具选择要求公路隧道的灯具选择是确保照明效果和安全性能的关键。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使用具有防爆、防水、防腐等特性的灯具。
灯具的色温、色彩还原指数等参数也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照明效果的质量。
此外,灯具的安装高度、角度和间距等也需要根据隧道的实际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4. 维护要求隧道照明的维护对于保持照明效果和延长灯具寿命至关重要。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对隧道照明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灯具的更换、清洁、电源线路的检查等。
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规范对隧道照明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包括照明亮度、照明设计、灯具选择和维护等。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确保隧道内的照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保障行车安全。
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安装和维护,并定期检查和更新照明设备,以确保公路隧道照明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隧道照明施工规范与照明设计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隧道照明的施工规范和设计对于确保隧道内安全、顺畅的交通流动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隧道照明施工规范与照明设计的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施工规范1. 照明设计合规性:隧道照明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如国家标准《隧道道路照明设计规范》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隧道的特点,如长度、曲线半径、坡度等,合理选择照明设备和布局。
2. 灯具安装与维护:照明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确保固定稳固、不易受损。
在隧道内,灯具的维修和更换应方便快捷,以减少对交通运行的影响。
3. 照明布局与区域划分:根据隧道的不同区域,如入口、出口、弯道等,采用适合的照明布局方案。
应注意照明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明暗差异导致驾驶员视线不连续。
4. 紧急照明设备:隧道内应设置应急照明、备用照明和应急电源等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停电等紧急情况。
应急照明设备需经常检修和检测,确保可靠性和功能性。
5. 能源效率与环保:照明设备的能源消耗应符合国家的节能要求,选择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照明设计1. 光照度要求:隧道内的光照度应满足国家标准和道路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
根据道路等级和车辆速度,确定适当的光照度水平,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辨认道路和交通标志。
2. 色温与色彩还原指数:隧道照明的色温应适合人眼观察,常见的色温为4000K-5000K。
此外,色彩还原指数应达到要求,使得驾驶员能够准确辨认物体和颜色。
3. 光线均匀性:隧道内应采用合适的照明布局和灯具设置,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
在弯道、斜坡等地方,应特别注意光线的均匀性,避免过强或过弱的照明造成驾驶员的视觉干扰。
4. 防眩光措施:隧道照明设计中需要考虑防止直接光照射入驾驶员眼睛,对于在隧道内的灯具,应具备相应的防眩光措施,如使用遮光罩或合理的灯具布局等。
5. 紧急照明系统:隧道内的紧急照明系统应具备自动监控和切换功能,在断电等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启动,确保隧道内的照明能够持续提供光线。
隧道工程照明系统安装技术规程一、前言隧道工程照明系统是隧道内部安全和舒适行驶的重要保障,其合理的安装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选材、施工等方面详细介绍隧道工程照明系统的安装技术规程。
二、设计1. 设计标准隧道工程照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的要求,并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2. 设计参数隧道照明系统的设计参数应包括照明等级、照度、照明均匀度、光色、光源寿命等。
具体参数可根据隧道的分类、长度、流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 设计方案隧道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包括灯具类型、灯具数量、灯具布置、光源类型、电气设计等内容,设计方案应满足隧道内部照明需要,同时保证安全和舒适性。
三、选材1. 灯具隧道照明灯具应选用可靠、安全、经济的品牌产品,具备良好的防水、防爆、防腐性能,同时要求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确保灯具的质量和性能。
2. 光源隧道照明系统的光源应选用高效、稳定、节能的LED光源,具备良好的色温、色彩还原性和寿命,同时要求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确保光源的质量和性能。
3. 电缆隧道照明系统的电缆应选用阻燃、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电缆,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能,同时要求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确保电缆的质量和性能。
四、施工1. 灯具安装灯具应安装在隧道内壁,灯具的间距、高度、角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安装前应先进行灯具试验,检查灯具是否完好,灯光是否均匀。
2.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应遵循安全、规范、美观的原则,电缆敷设前应先进行电气试验,检查电缆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电缆的可维护性。
3. 控制系统安装隧道照明系统的控制系统应安装在隧道外部控制室内,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控制系统安装前应进行控制器试验,检查控制器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现场施工管理现场施工应遵循安全、文明、规范的原则,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能,现场施工管理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安全检查,确保隧道照明系统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隧道照明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 引言
本技术方案旨在提供隧道照明工程施工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达到标准要求。
2. 施工步骤
2.1 准备工作
- 撤离和封闭隧道,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 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照明设备、电缆、接线盒等;
- 检查电源供应情况,确保电力稳定。
2.2 安装照明设备
- 根据隧道长度和要求确定照明设备的数量和布局;
- 使用合适的支架和固定装置安装照明设备;
- 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3 铺设电缆
- 根据设计要求和电力务实确定电缆的类型和规格;- 在隧道墙壁或天花板上预留必要的安装通道;
- 将电缆安全可靠地铺设至照明设备位置。
2.4 连接和接线
- 使用合适的接线盒和接线工具进行电缆连接;
- 根据电路图进行正确的接线工作;
- 进行必要的绝缘和安全检查,确保电路连接可靠。
2.5 调试和测试
- 对安装完成的照明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
- 确保设备亮度、色温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 进行必要的照明效果检测和能耗测试。
2.6 完工与验收
- 清理施工现场,保持隧道干净整洁;
- 进行照明工程的验收工作;
- 提交施工报告和相关资料。
3. 注意事项
- 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
- 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图纸进行施工;
- 照明设备和电缆安装过程应避免损坏;
- 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关施工经验和证书。
以上是关于隧道照明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公路工程隧道照明规范要求在公路工程隧道照明规范要求方面,为了确保隧道内的安全性和通行效果,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人们对于隧道的通行感受直接受到照明设备的影响,因此隧道照明设施的布置和设计应充分考虑隧道的长度、形状、通风条件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其次,隧道内的照明设施应确保车辆和行人的正常视觉,避免眩光或者过暗影响驾驶员视线和判断能力。
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和功能,可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和照明器具。
一般来说,应采用均匀、柔和、无阴影的等离散照明和表面照明方式,以减少照明设施对驾驶员视线和注意力的干扰。
此外,考虑到隧道环境一般都是封闭的,照明设施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也非常重要。
隧道内可能存在的高温、高湿等环境条件,要求照明设施具备防水、防尘、防腐蚀等特性,能够稳定工作并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的频次。
另外,针对隧道应急照明要求,照明设施应该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并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应急照明设备的配置和位置应考虑到疏散通道的路径和需要照亮的区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线,使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最后,为了降低能耗并提高节能效果,照明设施的选择和使用也应按照相关的能耗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
例如,可采用LED灯具、光电开关等智能照明产品,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照明设施的污染。
此外,隧道内的照明设施数量和照度的设置,也应按照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隧道照明规范要求包括隧道照明设施的布置和设计、照明效果的要求、照明设施的防水耐久性、应急照明设备的配置、能耗节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满足这些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才能确保隧道内的安全和通行效果的有效改善。
以上即是公路工程隧道照明规范要求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隧道工程照明设计规范要求解析隧道工程照明设计在确保行车安全和提升驾驶员路途体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一套合理的照明设计规范成为必备,以确保隧道内照明设施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对隧道工程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解析,从光源选择与布局、照度要求、色彩表现、反光要求以及照明设备的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源选择与布局隧道工程照明设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并根据隧道的特点布局照明设备。
以节能、环保为前提,光源的选择可以考虑采用LED灯具作为主要光源。
此外,合理的光源布局应当能够保证隧道内部光线的均匀性,避免出现过亮或过暗的情况。
二、照度要求隧道工程照明设计规范对于照度要求提出了明确的指标,以确保行车安全。
一般而言,隧道的照度要求包括轴线照度和水平照度两个方面。
轴线照度是指隧道中心线上的照度,应当达到一定的数值,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情况。
而水平照度是指隧道内各个位置的照度均匀性,要求照明设备布局合理,保证隧道内无死角。
三、色彩表现隧道工程照明设计规范中还要求对照明设施的色彩表现进行要求。
在隧道内部,光源的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需符合规定标准。
色温一般应当控制在5000K左右,以确保道路颜色的真实性。
同时,照明设施的色彩还原指数应当达到一定数值,确保驾驶员能够准确辨认交通标志和行车指示。
四、反光要求为避免驾驶员因反光而产生干扰,隧道工程照明设计规范对照明设施的反光要求提出了明确要求。
照明设备的反光属性应当符合标准,以防止因光线反射而产生刺眼的情况,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五、照明设备的维护隧道工程照明设计规范还关注了照明设备的维护问题。
为确保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行,规范要求对设备的维护应当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以保证隧道内的照明效果。
结论隧道工程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对于照明设施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在选择光源和布局设备时,应考虑节能环保的因素,并确保光线的均匀性。
对照度要求的满足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同时色彩表现和反光要求能够提升驾驶员的观察体验。
陕西政和汉唐工程有限公司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颁布时间:实施时间: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使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规范化、完整化,确保施工的正确化,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为公司设计、施工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统的指导性文件。
2、技术要求3、设计3.1 设计规范JT/T 609-2004 《公路隧道照明灯具》JTJ 026.1-199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 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TJ 026-9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3.2 设计要求附件1、附件2、附件34、施工规范4.1 隧道照明灯具安装4.1.1划线定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灯具安装高度先确定灯具安装位置。
测量高度时要利用已经形成的参考物作为测量基础(如已经完工或初步完工的路面,道沿等),先划出一条水平安装基准线,保证灯具安装高度水平一致,然后按照施工图的灯具距离定位灯具安装位置;4.1.2灯具支架安装:在已经确定的位置上安装灯具支架。
安装时注意灯具的型号,灯具支架的孔距和相互距离;4.1.3 灯具安装:按照图纸要求的型号,安装灯具。
灯具安装前要将灯具打开检查,保证光源、触发器、整流器、电容安装完好;4.1.4 接线:接线时按A、B、C三相循环连接灯具,保证三相电流平衡;如图纸要求保护线缆,则灯具连接线穿保护管;4.1.5 调试:灯具安装接线完成以后,每个回路单独进行调试,确保单个回路正常。
4.1.6 回路调试正常后,将灯具尾线固定。
固定时要求方式统一,线形整齐美观;4.1.7 系统调试。
4.2 LED疏散指示灯4.2.1 前期检查:检查测量所有LED疏散指示灯安装预留孔,对没有预留孔或者预留孔尺寸偏小的要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通往安装预留孔的预埋管,存在漏埋、预埋管管径偏小或者管道不通的要及时进行处理;4.2.2 LED疏散指示灯安装:支线电缆敷设后,安装灯具,连接电源线,固定灯具。
安装时要对照图纸核对指示灯面板图形或者文字,保证安装位置正确。
4.2.3 调试:安装完成后先进行单回路调试,无误后进行整体系统联调。
最后对指示灯安装缝隙进行防水处理。
4.3 电缆桥架安装根据电缆桥架承重程度,分为单臂托架和双臂托架;4.3.1 前期检查:察看测量隧道壁弧度,根据测量弧度定做桥架托臂底座安装角度。
有明显落差的隧道壁须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定做托臂(如紧急停车带须定做90度托臂以及相应的桥架弯头),保证桥架安装后整体水平、美观;4.3.2 划线定位:按照图纸要求高度先确定桥架托臂安装位置,测量高度时要利用已经形成的参考物作为测量基础(如已经完工或初步完工的路面,道沿等),先画出一条基准线,然后根据托臂间距确定托臂安装位置;4.3.3 桥架托臂安装:在已经确定的位置上安装桥架托臂,特殊的地方需要安装特殊定做的托臂,必要时进行托臂组装。
初步调整托臂角度;4.3.4 电缆桥架安装:安装电缆桥架。
根据隧道弯曲程度可选择不同长度的桥架,较直隧道可选用长桥架(4米-6米),转弯处可选用短桥架(1米-2米)。
桥架之间以及桥架与托臂之间要可靠固定,桥架之间要用接地线连接。
调整托臂角度,使桥架平直、美观,可多个角度进行观察调整。
4.4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分干线电缆、支线电缆、接地线缆4.4.1 前期检查:按照线路路由核查现场实际情况,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电缆敷设方式;对已经存在的预埋管道或其他单位施工的与埋管道要预先进行试通,确保可以正常敷设电缆。
隧道施工中,要重点核查电缆沟到配电箱预埋管、配电箱到桥架预埋管、过弧预埋管(有LED疏散指示灯时,要检查其线缆预埋管),对不通的管道、对照图纸漏埋的管道、管径偏小的管道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报监理办,协商处理方案,并尽快处理;4.4.2 电缆沟支架安装:需要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先对电缆沟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电缆沟支架尺寸,及时采购。
安装时先画出基准线,确定支架安装位置后再进行安装,保证支架高度水平一致;4.4.3 电缆沟敷设接地扁钢:电缆沟敷设电缆中,地线采用扁钢,则敷设电缆前先将接地扁钢焊接好。
扁钢要进行防腐处理,扁钢连接处必须满焊,扁钢搭接长度应大于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扁钢要与每个电缆沟支架牢固焊接,并相隔一定距离与接地极连接,对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出口接地扁钢接入联合接地;4.4.4 干线电缆敷设:干线电缆分电缆沟内敷设和桥架敷设。
1)、电缆沟内敷设:电缆在支架上分层水平敷设,一般长距离电力电缆或者粗电缆敷设在下层(当有高压电缆或控制电缆时,高压电缆敷设在最下层,其次时控制电缆,再时电力电缆),短距离电力电缆或者细电力电缆敷设在上层。
敷设中禁止电缆交叉叠压,并留有一定余量,以免电缆缩短受到拉力。
在每个电缆沟支架处对电缆进行绑扎固定。
电缆进、出控制配电箱时要留有适当余量;2)、桥架敷设:电缆在桥架上水平敷设,一般长距离电缆敷设在外侧,短距离电缆敷设在内侧。
尽量避免电缆之间交叉叠压,并留有一定余量,以免电缆缩短受到拉力。
电缆每隔1m—1.5m进行捆扎固定。
电缆进出控制配电箱时要留有适当余量;桥架敷设中,如果地线采用扁钢,则在敷设电缆前先敷扁钢(扁钢须进行防腐处理),并连接好后再敷设电缆。
扁钢连接可采用铜螺丝固定或搭接对焊(对焊时要对焊口进行防腐处理)。
4.4.5 支线电缆敷设:隧道照明支线电缆一般在桥架上敷设,和灯具连接,一般连接方法分为:预分支电缆连接,穿刺线夹连接和普通干包连接。
灯具接线一般按照A、B、C三相火线循环连接,以保证三相电流平衡。
支线电缆接线中一定要处理好接口处和支线电缆头的绝缘处理,防止打铁短路。
支线电缆在桥架和进出控制配电箱处留有适当余量。
LED疏散指示灯支线敷设一般在电缆沟敷设或者穿管敷设,和灯具连接,连接方法分为:预分支电缆连接,穿刺线夹连接和普通干包连接。
灯具接线一般按照A、B、C三相火线循环连接,以保证三相电流平衡。
线缆敷设时要预留适当余量。
当穿管敷设时要预先检查试通预埋管,没有问题后再穿线。
4.4.6 接地线缆敷设:电缆沟地线一般采用扁钢接地,接地线截面除设计另有要求外,均采用40x4镀锌扁钢或者φ16圆钢,接地线每间隔一定距离于接地极连接,连接处均需电焊或气焊,焊口进行防腐处理。
接地极间距由设计决定,一般宜为5米。
桥架接地线一般采用扁钢或者铜芯电缆,并间隔一定距离通过预埋管与电缆沟接地线连接或者与接地极连接。
4.4.7 电缆标示牌:为接线和以后维修方便,每根电缆上都要有标示牌,标明电缆回路编号、起点、终点和电缆型号。
要求每条回路两端必须有标示牌,路由中,每个电缆竖井、弯道处、电缆分岔处都必须有标示牌,其它路由每间隔5—10米要有标示牌。
4.5 控制配电箱安装隧道内控制配电箱一般采用暗装4.5.1 前期检查:检查测量所有的控制配电箱安装预留孔,对尺寸偏小或者存在问题的预留孔要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通往配电箱的预埋管,存在漏埋、预埋管管径偏小或者管道不同的要及时进行处理;4.5.2 控制配电箱安装:按图纸配电箱编号对应安装控制配电箱并固定。
安装前要检查配电箱内电器件是否完好。
进出线路接线时要求箱内布线整体。
4.5.3 调试:系统安装完成以后进行调试。
调试无误后,对控制配电箱安装缝隙进行防水处理。
附件1隧道照明隧道作为高等级公路的特殊路段,当车辆在驶入、通过和驶出隧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视觉问题。
为适应视觉的变化,需设置附加电光照明,关于隧道照明设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中国在这方面虽起步较晚,但也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原则和标准1. 隧道照明设计的原则为解决车辆驶入或驶出隧道时亮度的突变使视觉产生的“黑洞效应”或“白洞效应”,许多国家各自确定了一些设计原则和标准:如美国IES、英国BS、日本《隧道照明设计指南》、国际照明协会的CIE标准以及中国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等。
共同遵守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隧道内不管是白天或夜间均需设基本照明;(2)白天车辆进入隧道时,路面亮度应逐渐下降,使司机的视觉有一个适应过程,将入口段分为引入段、适应段和过渡段;(3)确定引入段、适应段和过渡段的长度(S),通常按车速(V)以T=2s的适应时间来确定,可用S=VT/3.6(m)来估算;(4)出口段也应设过渡照明,在双向交通情况下和入口段相同;(5)夜间出入口不设加强照明,洞外应设路灯照明,亮度不低于洞内基本亮度的1/2;隧道内应设应急照明,其亮度不低于基本亮度的1/10。
2.隧道照明设计的标准依据以上原则,中国JTJ 026-9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给出了明确的标准。
设计及其改进方法1). 照明计算按照规范要求公路隧道照明应考虑4个因素:◎路面亮度;◎路面亮度的均匀性;◎闪烁的防止;◎眩光的控制。
(1)路面亮度计算,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是先计算平均照度,而后根据路面所选用的材料,选定一换算系数,再换算成亮度,计算平均照度的公式为:E=NΦSUFKK1/(BS)式中:N为灯具排列方式(相对排列时为2,交错排列时为1);UF为路面直射光利用系数;K1为因相互反射作用使照度上升的系数;ΦS为灯具中全部光源的总光通量(lm);K 为减光系数;B为路面宽度(m);S为灯具间隔(m)。
其中,N、ΦS、B、S由设计而定,UF、K、K1通常可分别取0.38、0.48、1.23,也可由查表或计算得到。
(2)亮度均匀度的定性判断路面及洞壁下半部分亮度均匀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在灯具安装间距确定后,可按下述方法定性判断是否满足均匀度的要求,即相对排列S≤2.5h;交错或中间排列S≤1.5h。
式中:S为灯具安装间距;h为灯具安装高度。
(3)闪烁的防止闪烁效应是由于照明器不连续布置,司机的视觉不断经受明暗变化的刺激,使人产生不快感。
闪烁效应的频率低于2.5Hz或高于15Hz时可不计。
闪烁频率(F)主要与灯具安装间距(S)和车速(V)有关,即F=V/S。
据此,将不产生闪烁效应的布灯间距列于表3。
(4)眩光的控制,眩光是由视线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强烈的亮度对比,引起不舒适或造成视觉下降的现象。
所以要尽量避免采用高亮度大光源照明,以控制眩光。
2). 区段的划分及亮度的确定(1)规范要求的照明曲线按表1的标准要求,规范中给出了白天照明渐变梯度图(照明曲线,如图1)。
对规范中给出的照明曲线,这里提出3种处理方法,以设计车速80km/h为例,第1种是简单处理,就是将120m入口按引入段40m,亮度为80cd/m2;适应段40m,亮度为46cd/m2;过渡段40m,亮度为4.5cd/m2,这样大梯度过渡如图1中粗线所示,因平均亮度低于规范要求的亮度,显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