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内容标准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斯福新政出台的背景;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

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表格法、情景教学法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作用。

通过提供的历史资料进行讨论和探究活动,学会对历史人物罗斯福和新政的客观评价,掌握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感受到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学会直面人生、直面社会、直面危机与挫折时应有的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甚至是灾难,我们将如何面对呢?面对1929年爆发的这场经济危机,美国民众又会有怎样的心理呢?

出示材料:

材料一: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

——柯立芝“材料二: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深刻感受美国胡佛政府初步应对经济危机的失败给美国民众带来的恐惧心理以及对胡佛政府采用的“自由放任”政策的不满。

出示图片材料“胡佛与罗斯福竞选总统的PK”: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失败;罗斯福上台,将用新政,也就是将采用政府加强干预经济的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新课学习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板书)

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阅读本课第一部分内容,自主归纳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大萧条,大恐慌(板书)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板书)

3.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入主白宫(板书)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简要介绍罗斯福,让学生感受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及伟大的人格魅力。

出示材料: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和林肯之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教师可用罗斯福的这句话“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让学生体会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信心。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板书)

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简单介绍新政的两个阶段,关键词“3R”。

出示材料: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复兴(Recover)

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Reform)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实施救济(Relief)贯穿新政全过程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学生自主学习新政的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列表进行梳理相关知识:新政的主要措施及积极作用。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板书)

2.工业方面(板书)

3.农业方面(板书)

4.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板书)

5.加强立法(板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及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能回答出该情境所反映的是哪方面的措施并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展示各组情境材料:

情景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引导学生思考: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主要目的何在?

学生思考回答: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当时整个国家银行信贷体系陷入瘫痪,所以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尽快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改革也就首先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开始。到1933年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说明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情境二: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指导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学生思考回答:措施是国家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效果是防止盲目竞争,调整企业关系。

情境三: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学生思考回答:通过保护劳工权利以缓和劳资矛盾。

复兴工业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了包括工时、工资、禁止童工及保障工会谈判集体合同权利等条款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其目的就是试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对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积极作用。

情境四: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学生思考回答:通过调整农业政策来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促进农业恢复。

情境五:图片“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情境六: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学生思考后回答:政府兴办公共工程,从而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

罗斯福新政还涉及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项目除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者和贫困者进行救济。“以工代赈”这一措施不仅增加了就业,部分地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刺激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新政期间,联邦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这些立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民众的利益。因此,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

出示材料:

材料一: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