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知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5
统计基础知识讲座统计知识宣讲材料一、统计概况二、常用统计指标解释(一)基础性指标(二)监测类指标(三)部分标准的确定(四)专业性指标三、社会质疑问题解答四、实例分析五、民意调查知识介绍一、统计概况1.统计工作体制介绍(1)行政管理体制:两条线。
A.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xxxx 调查总队→部分区县国家调查队(业务和行政垂直领导)。
主要承担普查和全面调查工作。
B.国家统计局→xxxx市统计局→区县统计局(业务受上级领导,行政受地方领导)。
主要承担抽样调查工作。
(2)业务管理制度变化。
直接上报、计划统计(一上,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时代,92年以前)→上报核实、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转型期(一上一下,中国模式,市场经济初期,92年—2000年)→下管一级(逐步国际接轨,评估统计,两上两下,2000年—2008年)→下算一级过渡期(两上一下,完全国际接轨,2009—2011年)→正式下算一级(一上一下,科学统计,推行企业一套表,2011年年报开始,2012年正式实施,统计方法制度大改革)。
2.现行统计工作开展模式统计法?第十六条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由此可见,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有周期性的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三种方式。
第一,周期性的普查。
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方式,是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全面报表,由于其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具有周期性。
根据?普查条例?规定,目前统计部门直接实施的普查主要有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三类,当然还有由相关部门实施,统计部门参与的污染源普查、水利普查等等。
(1)人口普查10年开展一次,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人口普查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自然人为对象。
人口普查表分为短表和长表两种类型。
短表调查醒目主要包括住户人口数量、住房情况,以及个人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户口等基本情况;长表是在短表基础上增加住户房屋用途、建成时间、结构、生活设施、墙体材料、来源、费用、炊事燃料、用水情况,个人出生地、迁移情况、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婚姻状况及妇女生育情况、收入及保险情况、健康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