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饮食

  • 格式:docx
  • 大小:27.49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饮食

食之保健

说道保健养生,就不能不提饮食。饮食是养生之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养生就必须学会如何健康的饮食。我国有着古老的饮食养生历史。不同的食物在不同的时节食用会有不同的效果。

春之食

春天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春季应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为清温平淡,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吃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胃寒的人可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

适当增加饮食中的果蔬比重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春天,又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复发,活力加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如春季常见的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大都因为新鲜果蔬吃得少而造成的营养缺乏所致,所以,在饮食上应适当增加饮食中的果蔬比重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可增强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芝麻、青色

卷心菜、菜花等。

此外,从科学饮食的观点来看,春季还应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对比例,以增强抵抗力,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春季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的食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土木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功能。且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而酸入肝,甘入脾,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增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伤害脾胃之气。

有鉴于此,春季饮食调养,宜选甘温之品,忌酸涩,主要以补益脾气为主,故可多吃一点大枣、山药、锅巴等。

千金难买春来泄,消脂排毒正当时。

整个冬天,大多数人处于蛰伏状态:深居简出、运动量减少,又偏好膏粱厚味之食物,一冬下来,体内积存了大量的脂肪和毒素。古语有说:“千金难买春来泄”,意思指的就是“春季消脂排毒正当时”。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偏信民间的排毒药物,其实,简单的苹果和鲜奶就有非常好的排毒功效。

试试早上起来喝一杯鲜奶,吃一个苹果。温和有益,又有排毒的效果。其他的水果,例如:草莓、樱桃、葡萄也有不错的排毒功效。

还有海带绿豆汤,因海带中的胶质成分能促进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绿豆性寒凉,可清热解毒,所以,饮用此汤,毒素自然会随着大小便排出。

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对症食补。

祖国医学提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但必须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其平补、清补的饮食,以免适得其反。

以下几种人最适宜在春天进补:中老年人有早衰现象者,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瘦者,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者,春天气候变化大,受凉后易反复感冒者;过去在春天有哮喘发作史,而现在未发作者,到夏天有夏季低热者。

夏之食

夏日炎炎,暑热难耐。虽然如此,但如果在度夏时能够了解人体的生理特点,调理得当,夏天也能成为补益身心的良好时机。夏季的饮食养生调养是增强人体对炎热气候的适应能力及防治暑热、暑湿的有效手段,并对增强人体在秋冬季节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中医养生常强调药补不如食补,可见食补在健康养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那么,在炎炎夏日里如何注意饮食,安然度过民间常说的“苦夏”呢?

夏季食养宜清补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脾主水谷运化。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膳食宜清淡,这样才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清补的膳食一般总热量略低,其营养素的构成为两高两低,

即蛋白质含量宜略高、纤维素含量应略高,脂肪及糖的含量应略低。因此清淡食品多以素食为主。主食宜用粳米、麦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米饭和软食,以及各种汤、羹、糊等。副食宜用味酸(以性凉或平为佳)或性味甘凉(或甘平)的肉类、禽蛋类、水产类、蔬菜类、瓜果类、乳蜜类等食物,并宜用酸甜类调味品。食物烹调应以凉拌、炒、蒸、煮、炖、烩为主,并保证盐分的适度摄入。

宜选用祛暑利湿、清热解毒之品

具有祛暑利湿、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性味甘凉,可健脾利湿、渗湿、利水、可祛暑热的食物有黄瓜、绿豆、荠菜、金针菜、东瓜、冬瓜子等;性味甘凉或性平、可清热解毒或者清热祛暑的食物有荷叶、牛蛙肉、茶汁、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甜瓜、高粱、芹菜、苋菜、菱、甘蔗、马兰头等;具有清热之功的食物还有菊花、苦瓜、香蕉、荸荠、生萝卜、茄子等;可清热利湿的食物有青菜、芹菜、金针菜、茼蒿、茭白、竹笋、荸荠等。另外,能够健脾利湿的食物还有蚕豆、赤豆、鲫鱼、鲢鱼、白扁豆、薏苡仁等。

以祛暑生津为主,滋阴益气为辅

夏季津液亏损较多,故在选择食物时宜以祛暑生津为主,滋阴益气为辅。具有这类功效的常见食物有炒大麦粉、菠菜、藕、茭白、西瓜、甜瓜、菜瓜、桃子、柠檬、苹果、葡萄、椰子、橙子、柚子、柑、甘蔗、绿豆、番茄、竹笋、黄瓜、胡萝卜、枸杞苗、豆腐、滑菜(冬葵)、鹅肉、白鸭肉、鸡蛋、牛奶等。另外,桑葚、莲子等也能清热

除燥,是药食两用食物,也可在夏季常食。

宜控制冷食冷饮

夏季适当食用冷饮,能起到一定的祛暑作用,然而不可食用过多。夏季尤要注意对脾胃的保护,但过食冷饮会损伤脾胃,例如,雪糕、冰砖、蛋筒等是用牛奶、蛋、糖等制成,营养虽好,但过食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的胃肠壁收缩,可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又如,各种碳酸饮料、汽水等,大多营养价值不高,多饮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等症状,故不宜多服。

秋之食

立秋一过,秋天降临,在“贴秋膘”之时,特别要注意饮食,虽然时节已入秋,但是气温还是夏季,天气闷热难耐,饮食要务必讲究。

暂时不要吃太多的高蛋白食品,如肉类

经过一个夏天炎热的天气,立秋之后,很多“苦夏”或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不过此时人的肠胃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

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材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