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BIM应用(超详细,应用点大而全)
- 格式:pptx
- 大小:193.63 MB
- 文档页数:9
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则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化的、集成化的建筑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新型技术手段,通过建模和信息共享,实现项目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它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还可以改善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介绍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BIM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BIM技术,设计者可以将轨道交通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模型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化管理,从而使得设计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工程的结构、管线、设备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
BIM技术还可以模拟工程的可行性,提前识别潜在的设计问题,减少设计错误,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多学科协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轨道交通工程涉及土木结构、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等多个学科,设计者需要进行多学科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各个学科的设计方案能够相互匹配,互相协同。
BIM技术可以将不同学科的设计信息集成到一个模型中,实现设计信息的多学科协同,提供一个协调一致的设计方案,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BIM技术还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虚拟仿真。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设计者可以模拟轨道交通工程的建筑结构、设备布置、人流分布、设计场景等各种情况,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评估和优化,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阶段BIM技术还可以实现施工信息的动态管理。
BIM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引言建筑信息模型〔BIM〕已经成为当代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
BIM可以通过集成高度详细的建筑模型和相关数据,实现工程的可视化、协作和信息整合,从而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地铁工程作为一种复杂的根底设施工程,也可以通过BIM技术来优化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
BIM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1. 地址选择和土地评估在地铁工程的初期阶段,BIM可以用来帮助选择最正确的地点和评估土地的适用性。
BIM模型可以用来建立分析和模拟,以确定站点的最正确位置。
同时,BIM可以提供关于目标地点地质和地下设施的详细信息,以帮助评估建设的可行性和风险。
2. 地下空间规划和设计地铁工程中,地下空间规划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BIM可以通过建立精确的地铁隧道、车站和站台模型,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全面的空间规划。
BIM模型可以提供关于各种地下设备和管道的信息,并在设计过程中引导决策。
3. 协调各专业设计地铁工程需要多个专业的设计团队合作,如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机电工程等。
BIM可以作为协调各专业设计的强大工具。
BIM模型可以集成各专业设计的信息,并自动检查冲突和干预。
这样,设计团队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快速识别和解决问题,防止延误和本钱增加。
4. 施工模拟和优化地铁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
BIM可以用来模拟和优化施工过程,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通过建立施工模型和使用施工仿真软件,BIM可以帮助规划和优化施工顺序、资源调度和材料使用,从而减少施工时间和本钱。
5. 设备维护和管理地铁工程建成后,BIM还可以用于设备维护和管理。
通过将设备的信息集成到BIM模型中,维护团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并进行预防性维护。
此外,BIM还可以用于设备管理,包括维护记录、设备替换和零件订购等。
结论BIM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从工程的初期阶段到建造和运营阶段,BIM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减少本钱,并确保工程的质量。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开展和应用,相信在未来,BIM将在地铁工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BIM应用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轨道交通项目。
而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也开始逐渐借助BIM技术优势,建立数字化建设流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并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
一、设计阶段在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实现数字化建模,减少设计错误和漏洞。
设计人员可将市政规划、研究报告、线路规划、站点规划等数据导入到BIM模型中,建立全景式的建筑模型。
同时,BIM还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实现对建筑和设施的全面分析,更好的探索设计空间,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二、施工阶段在轨道交通项目的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智能化的进度管理和资料管理工具。
使用BIM技术可以精确定位施工现场,减少现场测量工作,降低误差和成本。
同时,BIM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材料管理、工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运营阶段在轨道交通项目的运营阶段,BIM技术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数字化的设施管理平台。
利用BIM技术,运营企业可以对轨道交通设施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轨道线路、站台、电气设备等。
BIM可以及时反馈设施的状况和维修情况,提高设施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总结而言,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广泛应用,可以为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多个环节提供智能化的工具和系统支持,实现数字化建造,并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降低建造成本和风险。
BIM将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重要工具之一,将有助于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运作效能。
BIM技术在上海地铁管线综合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7-07-14T15:11:31.720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14期作者:方瑾[导读] 针对传统地铁建设机电管线综合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设计的方法。
(上海同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摘要】针对传统地铁建设机电管线综合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设计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的管线综合工作中。
结果表明,BIM技术三维管线综合有效控制了管线碰撞造成的返工,节省了工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管线综合;建筑信息模型【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4-0058-03 1.引言1.1 背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发展阶段,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共已通车路线96条,规划或在建路线446条。
上海市全网运营线路总长已达617公里,车站增至366座(364座+磁浮2座)。
“十三五”期间,上海申通集团还将承担约220公里的轨交新线(段)建设任务。
地铁建设中涉及专业极其繁多,包括供电、通信、信号、消防、FAS等多达41个大小专业。
各专业之间相互独立,信息共享不畅,再加上地铁本身空间有限,因此各专业的各个结构件、设备和管线之间难免会相互影响,发生碰撞[1,2],故而设计阶段的各专业管线综合排布便尤为重要,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地下空间,而且可以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返工修改,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材料等的浪费[2]。
1.2 二维管线综合的缺陷传统的碰撞检测的方法即二维管线综合设计的方式。
最初各个专业分别设计好自己专业的二维图纸,之后各专业在同一张建筑底图上,根据管线综合专业的规则,分别绘制出各自专业的结构件、设备和管线。
在协调会议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商讨解决已经发现的碰撞冲突[3,2]。
二维管线综合设计协调了各专业之间的工作,修改了部分明显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施工。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BI M应用
佚名
【期刊名称】《工程质量》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通过在设计阶段建立项目三维信息模型,继而录入施工过程中项目的土建、机电设备等相关信息,打造了一个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一体化系统信息管理平台,为后期运营维护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页数】4页(P93-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7
【相关文献】
1.浅谈数字化管理系统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11标数字化工地建设概述 [J], 郑鑫
2.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在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段项目中的应用 [J], 黄志华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应用 [J], 朱大缓
4.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及应用 [J], 陈志光;秦朝葵;计雪松
5.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改造工程对信号系统的优化设计 [J], 施宇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05-14T10:42:25.51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4期作者:倪军海[导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发展迅速。
倪军海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310000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发展迅速。
BIM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相结合,以其在工程设计中的突出优势和特点逐步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起到辅助优化作用,促进项目建设各方之间的有效联系和沟通。
BIM技术通过建立建筑信息模型,以三维数字化为载体,将建筑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管理阶段的信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集中协调。
在实践中,利用BIM模型可以及时发现设计问题,深入优化设计方案,保证设计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应用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功能定位上不同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有关部门投资建设的公共服务项目,是为履行自身职责向群众提供有偿或免费的公共产品;二是具有公共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参与主体多,项目复杂,业主、监理、材料供应商、总承包商等变更频繁;三是项目投资量大,涉及利益相关者多;四是项目投资回收期长,五是项目影响范围大,易受不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六是随着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规模和影响逐渐增大,复杂性在不断提高,管理模式呈现出优良的特点。
2BIM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价值在规划前期,需要完成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准备工作,从轨道交通概念到具体设计环节进行论证分析,并实施城市交通线路布局和总体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线网规划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
在符合线路总体网络的施工线路布局基础上,根据施工线周围的具体人口、经济状况和出行需求,对网络中的每条线路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的规划需要建立在大量详实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将涉及到城市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决策。
上海轨道交通bim标准
上海轨道交通BIM标准是指在上海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工程
建设中,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这些
标准通常涵盖了BIM在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等阶段的应用要求,以及数据交换、协作管理、模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范。
具体内容
可能包括BIM模型的构建要求、数据格式规范、信息交换标准、协
同设计流程、BIM模型的应用范围和深度等。
在上海轨道交通领域,BIM标准的制定可能涉及到轨道交通建
设的特殊要求,比如车站、隧道、站场、信号系统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以及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相关的要求。
此外,还可能涉及
到与相关方的协作要求,比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营方等之间
的信息交换和协作流程。
总的来说,上海轨道交通BIM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推动轨道交通
建设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效率和
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各方协作,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
发展目标。
关键词:BIM;轨道交通;城市交通;工程管线;综合设计引言2010年以来,国内的建筑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均开展积极研究和应用。
随着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它可以发现并解决很多传统综合管线无法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BIM技术应用于上海某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设计和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反思和解决策略。
1项目概况本工程所在线路为上海市轨道交通新一轮建设规划中重要的市区级线路,是继1、2号线纸后的又一条A型车8节编组高运量的线路,本轨交车站位于上海市西郊城市副中心,目前线路及车站均在建。
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规模约为244.2m×19.94m,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地下一层为地铁站厅层,车站设4个出入口(预留1个),2座风亭,1个消防专用出入口、2部无障碍电梯,其他地面附属不赘述。
车站站台层板下净高最低为4.90m,站台层板下净高为4.50m。
设计中,初步考虑站厅层公共区控制高度3.45m,站台公共区控制高度为3.0m。
2BIM技术含义及特点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
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三大特点。
该工程中,笔者运用BIM这三大特点进行综合管线设计和现场施工配合,利用BIM技术提供的三维可视化环境,直观反映出管线的走向、排布,对管线与施工区域的冲突、管线与装修部分的冲突进行模拟、排查、分析,为拟定具体的管线迁改方案提供可靠的仿真模拟,结合施工组织,以实现给使用者以舒适的空间体验为目的确定可实施方案。
(1)可视化BIM 技术的可视化效果是区别于传统CAD技术最显著的一点。
将传统的二维线条构件形成三维立体模型,根据大原则空调管线走最上方,其次强电,其次弱电,设计将管线排布、空间走向及设备构件等转换三维成果,辅以局部剖面及局部轴侧图,更清晰的呈现管线关系。
同时还可通过浏览,慢走等多种仿真手段指导施工。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BIM应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应用一、BIM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优势与价值1.1 提高项目设计与施工效率BIM可以实现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的数据分享、协同和集成。
通过BIM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能够减少设计和施工中的错误和重复工作,提高设计效果、减少施工时间,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
1.2 优化资源利用与减少浪费BIM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轨道交通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动态变化和相关资源的使用情况。
通过BIM模型的建立和维护,可以对项目中的资源使用进行优化,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
1.3 提高项目管理与运营水平BIM技术可以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使得项目管理与运营更加科学和高效。
通过BIM模型可以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模拟,帮助项目管理者制定更精确和有效的决策,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果。
二、BIM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主要应用领域2.1 设计阶段的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阶段,BIM可以实现多学科的协同设计和冲突检测。
通过建立BIM模型,不同学科的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协同性。
BIM模型还可以检测出设计中的冲突问题,避免施工中的错误和纠纷。
2.2 施工阶段的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施工阶段,BIM可以实现施工进度的优化和施工过程的协调。
通过BIM模型可以对施工进度进行模拟和优化,帮助施工人员进行计划安排和资源调配。
BIM模型还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协调和监控,避免施工中的错误和延误。
2.3 运营阶段的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运营阶段,BIM可以实现运营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通过BIM 模型可以对轨道交通设施和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实现设备运行和维护的远程控制和故障预警。
BIM模型还可以对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运营管理者进行决策,提高项目的运营效果。
三、BIM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存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3.1 技术挑战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应用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如大数据处理、模型精度与真实性等问题。
探讨BIM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的应用BIM技术大多是用来进行结构建模、碰撞建筑、施工模拟等方面,在地下结构的应用还需多加研究,对BIM技术的应用范围加以推广。
例如香港作为我国BIM技术应用的重点发展区域,有25座地铁站采用了BIM技术。
通过实际应用统计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还解决了地铁站采光、烟雾疏通、人流疏散摩擦碰撞等多项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对各项因素进行深度检测的效果可见一斑。
在使用BIM技术建设地铁站且取得良好反响的还有上海市,上海的地铁12号线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对车站的设备安装和运营维护进行了考量,最后的结果显示,12号线的地铁车站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目前来看,我国BIM技术的理论研究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实践应用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二、BIM技术的优势2.1可视化优势在地铁车站设计中,很多设计工作还要依靠于传统的CAD软件,通过平、立、剖等方式来展现设计成果。
在现在的设计中,由于地铁车站设计的规模相对较大,紧急依靠基于二维图纸的构想和设计是很难完成的。
而BIM技术能够做到"具体真实展现事实"的需要,有效提升建筑的设计质量和效果,能让设计师通过三维立体的思考方式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方便设计过程中的改动和调整,可视化效果非常明显。
2.2协调性优势BIM技术还能够对建筑模型信息进行修改和添加,借此实现对模型数据以及效果图的实时更新,与实际情况具有一定协调性。
此外,BIM技术还可以用于各项任务工作的检查,保证建筑施工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3模拟性优势BIM技术便于后续模拟工作的顺利进行,可实现日照模拟、紧急疏散模拟等可持续设计,能降低污染问题,提高建设质量。
BIM技术的全方位模拟性能还能够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精细模拟,使施工安排更加合理科学,从而节约施工时间,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2.4BIM技术的优化性BIM技术便于实现项目的优化分析。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轨道新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李俊玺【摘要】With reference to China's advanced high speed railway track technolog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ail transit line design experiences and focuses on track innovations in Shanghai rail transit Line 12, including prefabricated track slab, turnout slab and floating slab, three-way turnout, CPIII track control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urban rail transit track design standards and technologicalinnovation.Operational practice shows that these new technologies have upgraded the overall technical standards of track, and have been improved during the cause of development, design and application.%借鉴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方面的先进技术,总结既有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经验,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专业设计标准和技术创新的角度,重点阐述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轨道采用的预制轨道板、预制道岔板、预制浮置板、对称三开道岔、CPⅢ轨道基础控制网的技术创新.运营实践表明,这些新技术提升了轨道专业整体技术标准,同时结合研发、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使这些轨道新技术更完善、更合理.【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7(061)004【总页数】5页(P5-8,18)【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预制板;三开道岔;轨道基础控制网【作者】李俊玺【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9.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多个专业和系统。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李季摘要:为了使BIM技术广泛应用到城市交通轨道的领域,本文以上海交通轨道金海路站项目为依据,利用BIM技术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
从五个方面对于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分别为施工全过程、施工风险、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
通过实践证明,BIM技术能够为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起到信息化以及精细化的作用。
同时,BIM技术在城市交通轨道施工中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BIM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管理1 前言城市交通轨道的管理关系着我国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大国形象,因此,我们应该在短时间内完成安全、高品质的施工任务。
面对这样繁重的施工工作任务,传统模式的交通施工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如此繁重的工作需求,BIM技术属于一种三维模型数据化的使用工具,其利用模型数据整合信息,从而提高建筑质量、工作效率,同时能够缩短工期以及节约成本。
2 工程概况及重难点分析上海金海路以南侧为主体结构,有与其成T字形的12号线换乘。
东侧基坑58m,西侧91m,外包总厂208m。
车站地下二层是站台,地下一层是站厅,站台宽12m,车站开挖深度17m。
工程难点如下:12号线连接结构的施工方式,减少12号线受到施工降水的影响,保障高压线下方施工安全[1]。
同时保障12号线不出现报警监测值,并且如何在出现报警后进行合理的措施也是施工的重点。
3 建立BIM施工模型3.1 平台软件选择BIM技术当中软件平台的选择是核心,在利用各类软件比对完成之后,选择Autodesk Revit对BIM施工模型进行建立,与此同时通过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来对BIM模型进行综合应用。
3.2 建立BIM模型的总体思路在准备工程施工时,利用招标文件进行BIM框架的构建,然后利用相关的二维图纸、勘察文件以及施工文件进行三维的BIM模型构建,包括整体建模,添加信息以及参数。
并且不断改进BIM三维模型。
4 城市轨道施工当中BIM技术的管理应用4.1 可视化三维BIM模型三维的可视化模型能够对于任何部件的空间特征以及几何位置直观的反应出来,从而节省施工人员的识图时间,使其更清楚、直观的了解设计意图。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模式研究辛佐先【摘要】在研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BIM应用的3种典型模式:参建方各自委托BIM分包模式,业主统一委托BIM 分包模式,业主主导、专业咨询、各方实施模式,并且给出了3种应用模式的组织架构、特点和适用条件.结合现阶段BIM发展水平给出了建议模式.【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4(017)008【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模式【作者】辛佐先【作者单位】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0032,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12.1;U231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为BIM)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BIM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它能够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利用协调一致的信息,对建筑物进行分析、模拟、可视化、统计、计算等工作,从而帮助用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影响。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信息化目标为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
BIM技术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应用正逐渐普及,目前正在策划的新建线路普遍拟采用BIM技术,业主采用何种模式应用BIM,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1 城市轨道交通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1.1 BIM技术适应的特点轨道交通项目与一般的市政建设项目、民用项目相比,项目具有点多、线长、面广、规模大、投资高、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且机电系统复杂,设备繁多,建设、运营风险高、社会责任大,对建设和运营,特别是运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
目前轨道交通行业设计采用传统二维图纸表示法,表达方式抽象,只有经过专业训练并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能正确和完整地理解,给将来运营维护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