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乡村医药除H b外,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表2)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危重疾病如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疾病原因,生理机能严重降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患者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体重也迅速下降。
再加危重患者多数处于组织损伤严重,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出现昏迷,令患者无法经口进食,导致患者极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这对疾病治疗及患者恢复极为不利。
早期康复运动可维持患者关节正常活动范围,防止肌肉失用性萎缩,增强患者心肌功能,促进全身功能恢复,且操作简便。
但康复运动无法解决患者短期内营养缺失的问题。
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直接输注营养到患者体内,不存在消化困难等问题,并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机体消化液快速分泌,保护胃肠黏膜,减少致病菌移位等[2]。
本文结果显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康复运动,能有效改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营养缺乏症状,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1]Jia K,Tong X,Liang F. Effects of sequential nutritional support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expression of regulatory T lymphocyte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8,14(14):1561.[2]胡莉,黄海燕. 早期康复治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2):66.(收稿:2018-08-20)(发稿编辑:高燕)表 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x-±s)组别例数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5212.7±4.5 8.5±3.932.9±14.0 50.2±12.4对照组 5212.7±4.3 11.9±3.233.7±12.5 34.4±10.2t,P 0,>0.05 4.86,<0.010.31,>0.05 7.10,<0.01加巴喷丁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青年难治性癫痫效果观察高峰癫痫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慢性综合征,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有效缓解,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因治疗无效而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
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依据随机双盲对照将9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为原抗癫痫药物联合使用加巴喷丁治疗。
治疗12 w 后,进行对照组及观察组疗效对比。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3%,而对照组为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4 w及12 w疗程结束后,癫痫发作与未用药前相比频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观察组发作频率在12 w疗程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明显。
标签:难治性癫痫;加巴喷丁;添加治疗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病。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
一般认为,经过正确的诊断、分型以及恰当使用一线抗癫痫药物约60%~80%患者发作可得到控制。
但仍有约20%~30%的患者即使经过多种抗癫痫药物( AEDs)的正规治疗,癫痫发作仍难以有效控制,成为难治性癫痫[1]。
难治性癫痫是指临床经过迁延、對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反应差的一组癫痫患者,即3种一线药物采用”最理想”的剂量单独或合并使用>2年仍有癫痫发作[2]。
难治性癫痫目前仍难以有效控制发作,找到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控制发作的常用方法。
我院对45例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难治性癫痫患者在传统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治疗效果予以分析,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难治性癫痫诊断患者90例,包括男43例,女47例; 年龄20~66岁,平均36.5岁,病程25~38个月,平均30.1月。
包括强直-阵挛发作42例,肌阵挛发作12例,失神发作7例,单纯部分性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7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均服用2种及2种以上抗癫痫药物,保持原服用药物不变。
加巴喷丁胶囊单药治疗癫痫感觉性部分发作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感觉性部分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9例癫痫感觉性部分发作患者,均给予加巴喷丁胶囊单药治疗,对患者服药前后3、6个月进行比较,记录发作的月平均次数,对比前后脑电图变化。
结果加巴喷丁单药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3、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分别达86.2%、93.1%,3、6个月后脑电图痫样放电明显抑制。
治疗用药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睡眠增多1 例,头晕2例,共济失调1例,恶心、呕吐1例。
结论加巴喷丁单药癫痫感觉性部分发作有效,不良反应少,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加巴喷丁;癫痫;临床研究加巴喷丁(gabapentin)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是人工合成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的拟GABA药,国外的研究表明临床上对控制癫痫的部分性发作和泛化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有较好的疗效[1,2] 。
本文观察2011年3月~2015年4月单独应用加巴喷丁治疗癫痫感觉性部分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29例癫痫感觉性部分发作患者,男16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7岁。
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42个月。
均为癫痫感觉性部分发作,其中一侧肢体麻木12例,自发性疼痛10例,飘动感4例,视幻觉3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视频脑电图监测,脑电图异常23例,其中发作期痫样放电13例,发作间期异常11例,表现为阵发性高幅慢波,未见明显尖波、尖慢波、棘波、棘慢波;5例脑电图为正常范围,均为发作间期脑电图。
入选标准:29例癫痫患者均来自本院神经科门诊,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推荐的癫痫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分类和1989年推荐的癫痫综合征分类;受试者依从性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妊娠或研究中可能妊娠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
全部患者均行头颅MRI,MRI异常17例。
加巴喷丁具有显著的抗惊厥作用,但详细的药理机制尚不明确。
通过动物实验提示发现,加巴喷丁和其他抗惊厥药作用机制基本相似,且加巴喷丁可以抑制癫痫发作,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
并且,近几年加巴喷丁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被广泛使用于临床治疗中,其可以用于癫痫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等。
这是由于加巴喷丁药物具有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以及拮抗钙离子通道等作用,实现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可有效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且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围术期疼痛临床治疗也具有较好作用。
但是,加巴喷丁药物也具有部分不良反应,现将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加巴喷丁具有的药理作用加巴喷丁与r-氨基丁酸的结构十分相似,但当前对于加巴喷丁所具有的作用机制尚不够详细。
王艳等[2]通过研究认为加巴喷丁作为一种临床治疗带状性疱疹疾病的有效止痛药物,该药物可以通过拮抗N-甲基-D 天冬氨基受体,抑制r-氨基丁酸受体进入人体通路,并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实现镇痛作用。
并且,加巴喷丁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并产生GABA样的抑制作用,促使人体内的GABA 合成增多,并减少GABA发生的降解情况。
并且,加巴喷丁作用于人体还可以抑制突触后膜的钙离子通道,并阻断发生病变的神经出现异常放电的情况。
因此,加巴喷丁通过对周围的神经或者人体的中枢神经产生影响,可以调整人体的异常感觉信息,并在人体脊髓中进行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充分发挥出加巴喷丁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显著帮助临床患者缓解疾病症状,缓解患者由于疾病产生的疼痛感。
并且,随着对加巴喷丁的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医生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缓解患者的疼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DOI:10.16662/ki.1674-0742.2021.10.191加巴喷丁的临床应用进展彭桂芳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广西崇左532200[摘要]加巴喷丁的构成和r-氨基丁酸(GABA)的构成相似,其属于一种1-(氨甲基)-环己烷乙酸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药物。
加巴喷丁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宋萍;廖建湘;张交生;王鑫娟;胡雁;陈黎;李冰;黄铁栓;肖志田;李成荣【期刊名称】《儿科药学杂志》【年(卷),期】2009(15)3【摘要】目的:观察国内新型抗癫痫药加巴喷丁(迭力)对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
方法:采用开放、前瞻性方法,7个月内连续入组于本院癫痫中心同一医生(通讯作者)处就诊的小儿难治性癫痫病人,取得家长同意并随访。
观察发作控制的效果和药物副作用。
加巴喷丁起始剂量20~30mg/kg[(28.6±7.5)mg/kg],逐渐加量,3d加至目标剂量。
结果:42例入组,男37例,女5例。
全部起病年龄在18岁以前,入组时年龄1.7岁至23岁,中位数年龄10岁。
部分性癫痫37例,症状性婴儿痉挛5例。
入组前使用过4种以上、平均6.5种抗癫痫药(中位数6)。
其中2例因1周内病情明显加重放弃加巴喷丁治疗。
1例回家后自动放弃使用加巴喷丁。
治疗观察时间最少20d,最长84个月(7年),平均(589.5±967.6)d,中位数90d。
9例能长期保持服药[(76.9±17.3)月,中位数83个月],7年保留率21%(9/42)。
5例(12%)发作完全停止,其余发作同治疗前。
治疗中10例发作加重,其中4例与加巴喷丁有关。
10例开始有效,1个月内发作复发如治疗前(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
对婴儿痉挛无效。
3例轻度睡眠增加,不影响日常生活。
未发现其他明显副作用。
结论:虽然经过平均6.5种以上抗癫痫药物治疗失败,加巴喷丁仍然可以使12%的病人达到无发作,而且没有明显副作用。
加巴喷丁可以作为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治疗选择。
【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癫痫;儿童;难治性;加巴喷丁【作者】宋萍;廖建湘;张交生;王鑫娟;胡雁;陈黎;李冰;黄铁栓;肖志田;李成荣【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1【相关文献】1.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潘云菲;董治春;程焱;李岱2.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应用加巴喷丁添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邵广田;邵璐斐;陈霄雷;任显芝;崔凤荣3.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J], 吴水生4.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分析 [J], 王亚男5.加巴喷丁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J], 罗志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陈宝泉;刘肖英;李彩文
【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年(卷),期】2007(16)11
【摘要】加巴喷丁(gabapentin)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为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口服易吸收,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小,且耐受性好.临床研究表明,其作为添加用药治疗癫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900-902)
【作者】陈宝泉;刘肖英;李彩文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91;河北省药物研究所,石家庄,050061;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6;R749.17
【相关文献】
1.新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J], 许律西
2.妊娠期妇女新型抗癫痫药的药物浓度监测研究进展 [J], 罗宸婧;杨勇;于锋
3.新型抗癫痫药之间及其与传统抗癫痫药的相互作用和机制 [J], 李里;袁淑华;朱雨岚;王维治
4.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J], 蔡元丽;杨甲甲;王
宇飞;白珂珂;李晖
5.抗癫痫药加巴喷丁(Gabapentin) [J], 刘鑫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依据随机双盲对照将9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为原抗癫痫药物联合使用加巴喷丁治疗。
治疗12 w后,进行对照组及观察组疗效对比。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3%,而对照组为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4 w及12 w疗程结束后,癫痫发作与未用药前相比频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观察组发作频率在12 w疗程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加巴喷丁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明显。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加巴喷丁;添加治疗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病。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
一般认为,经过正确的诊断、分型以及恰当使用一线抗癫痫药物约60%~80%患者发作可得到控制。
但仍有约20%~30%的患者即使经过多种抗癫痫药物( AEDs)的正规治疗,癫痫发作仍难以有效控制,成为难
治性癫痫[1]。
难治性癫痫是指临床经过迁延、对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反应差的一组癫痫患者,即3种一线药物采用"最理想"的剂量单独或合并使用>2年仍有癫痫发作[2]。
难治性癫痫目前仍难以有效控制发作,找到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控制发作的常用方法。
我院对45例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难治性癫痫患者在传统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治疗效果予以分析,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符合难治性癫痫诊断患者90例,包括男43例,女47例; 年龄20~66岁,平均36.5岁,病程25~38个月,平均30.1月。
包括强直-阵挛发作42例,肌阵挛发作12例,失神发作7例,单纯部分性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7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均服用2种及2种以上抗癫痫药物,保持原服用药物不变。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办法将9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无差异性,(P>0.05),见表1。
1.2病例选择①符合难治性癫痫国内定义标准:频繁的癫痫发作至少>4次/月,应用适当的一线ADEs 正规治疗,药物稳态血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内,无严重的药物副反应;至少观察2年发作仍不能控制,影响日常生活;无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占位性病变[3]。
②患者此前曾经同时服用2种以上针对其发作类型的一线抗癫痫药物,药物剂量合理,
服药时间至少12 w,但发作仍不<4次/月;③患者及家属知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因癫痫诊断分型不正确、用药不合理、剂量不足、用药未达疗程者而非难治性癫痫;②有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占位性病变者;③有血液病及肝、肾功能不全,各项化验指标超出正常值±15%者;④妊娠或研究中可能妊娠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⑤有可治疗的发作病因(如代谢紊乱、中毒、颅内感染活动期及占位病变等) 者;⑥患者既往无良好服药依从性。
1.4给药方法对照组给予原方案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巴喷丁胶囊(100 mg/粒),第1 d加服加巴喷丁胶囊3粒qd;第2 d加服加巴喷丁胶囊3粒,bid;第2 d加服加巴喷丁胶囊3粒tid,以后此剂量维持治疗12 w。
1.5评价指标疗效指标:①两组12 w疗程结束后比较有效率。
②治疗前8 w每月发作频率为基数,治疗4 w及12 w疗程结束后每月发作频率与基数相比:①无发作;发作停止。
②显效:发作频度减少≥75%。
③有效:发作频度减少≥50%,发作时间缩短,症状明显减轻。
④无效:发作频度减少<50%,发作症状无减轻。
⑤加重:发作频度增加≥25%。
有效率=(无发作+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③安全指标:治疗期间予以定期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科专科检查,以及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
1.6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有效率观察组为85.3%,对照组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4 w疗程及12 w疗程结束后发作频率与基线期对比,见表3。
2.3不良反应评估观察组加巴喷丁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嗜睡3例,头昏2例,疲乏和"反应慢"各1例,头痛1例,共济失调1例,便秘1例,鼻塞感1例。
多见于开始用药或增量时,多为轻度,一般1~2 w即过,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文献报道的眼球震颤、复视、鼻炎、低热少汗、思维迟钝在本组病例中未见,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
3讨论
临床上,由于癫痫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临床表现多
种多样样,加上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等,许多难治性癫痫是由于诊断错误、用药不合理及对药物不敏感等原因所导致的。
因此对难治性癫痫的患者,必须先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进一步研究,包括其诱发因素、发作的原因、发作类型、临床药物及其用量、多药联合、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等各种因素。
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新抗癫痫药物、添加药、物理疗法及手术是目前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主要疗法。
加巴喷丁的抗癫痫机制与现有的抗癫痫药物不同,研究表明其结构类似GABA,能间接影响脑内γ2氨基丁酸的合成和释放,对脑组织的新颖结合点有高的亲和性,易通过血脑屏障而发挥作用,在体内不代谢,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率3%),可控制各种癫痫发作。
最大优点是作用机制与常用抗癫痫药不同,合用时无相加的副作用,口服吸收迅速,不影响肝酶,易达稳定血浓度,但单独使用不比传统抗癫痫药好,对许多未能控制的癫痫,加用加巴喷丁可使治疗取得成功。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朱国行等[4]专家研究类似。
两组4 w治疗及12 w疗程结束后发作频率与基线期发作频率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观察组4 w 疗程结束后发作频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疗程的延长12 w疗程结束后发作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明显。
在观察
组中加巴喷丁治疗期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头昏等,程度均较轻,多可自行缓解,一般患者基本可以耐受,显示了其与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学峰,肖波,孙红斌.难治性癫痫[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
[2]bury J,Polkeg C,Duchowny M.Intractable focal epilepsy london[J].WB saunders.2000:476-498.
[3]吴逊,林庆.癫痫和发作性疾病.神经病学(第13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71-172.
[4]朱国行,丁美萍,肖波,等.加巴喷丁对难治性癫痫的治疗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92.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