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典型激光器原理共99页
- 格式:ppt
- 大小:7.24 MB
- 文档页数:3
ONE KEEP VIEW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精品文档目录CATALOGUE•激光基本原理•激光器类型及工作原理•激光技术应用领域•激光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激光安全与防护知识普及•总结与展望PART01激光基本原理激光产生条件粒子数反转高能级粒子数大于低能级粒子数,是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
增益大于损耗增益介质中的受激辐射放大作用要大于各种损耗,才能实现光放大。
光学谐振腔提供正反馈,使受激辐射光在腔内多次反射、放大,形成稳定振荡。
激光发射过程泵浦过程通过外部能量输入(如光、电、化学等),使增益介质中的粒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实现粒子数反转。
受激辐射过程处于高能级的粒子在外部光子的作用下,跃迁到低能级并发出与入射光子完全相同的光子,实现光放大。
光学谐振腔内的振荡过程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在腔内多次反射、放大,形成稳定的光场分布和振荡模式。
功率激光的功率决定了其能量大小和输出能力,高功率激光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和加工能力。
稳定性激光的稳定性决定了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应用尤为重要。
光束质量激光的光束质量决定了其聚焦能力和传输效率,优质的光束质量可以提高激光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波长激光的波长决定了其颜色和应用领域,不同波长的激光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激光特性参数PART02激光器类型及工作原理工作原理通过激励源(泵浦源)将能量传递给工作物质,使其产生粒子数反转分布,然后在谐振腔内通过受激辐射产生激光。
特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医疗等领域。
构成由工作物质、泵浦源和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构成主要由放电管、反射镜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在放电管中充入一定种类和压强的气体,通过高压放电激励气体分子或原子,使其产生受激辐射并放大,形成激光输出。
特点具有光束质量好、输出功率大、效率高、结构简单等优点,常用于高精度测量、光谱分析等领域。
构成主要由染料溶液、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一.光学谐振腔结构与稳定性激光是在光学谐振腔中产生的。
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使光在腔内来回反射多次以增长激活介质作用的工作长度,提高腔内的光能密度。
显而易见的是,不垂直于反射镜表面的傍轴光线经过有限次的反射就会投射到平面镜的通光口径之外,而使得激活介质作用的工作长度只得到很有限的增长。
所以,光线能够在谐振腔中反射的次数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能够使腔中任一束傍轴光线经过任意多次往返传播而不逸出腔外的谐振腔能够使激光器稳定地发出激光,这种谐振腔叫做稳定腔,反之称为不稳定腔。
我们讨论光学谐振腔的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1.共轴球面谐振腔的稳定性条件光学谐振腔都是由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块反射镜组成的。
无论是平面镜还是球面镜,无论是凸面镜还是凹面镜,都可以用“共轴球面”的模型来表示。
因为只要把两个反射镜的球心连线作为光轴,整个系统总是轴对称的,两个反射面可以看成是“共轴球面”。
平面镜是半径为无穷大的球面镜。
如果其中一块是平面镜,可以用通过另一块球面镜球心与平面镜垂直的直线作为光轴。
平行平面腔的光轴则可以是与平面镜垂直的任一直线。
当然两个平面镜不平行不能产生谐振,不在讨论之列。
图(2-1)共轴球面腔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共轴球面腔的结构可以用三个参数来表示:两个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R1、R2,和腔长即与光轴相交的反射镜面上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L。
如果规定凹面镜的曲率半径为正,凸面镜的曲率半径为负,可以证明共轴球面腔的稳定性条件是111021≤⎪⎪⎭⎫ ⎝⎛-⨯⎪⎪⎭⎫ ⎝⎛-≤R L R L (2-1) 上式左边成立的条件等价于⎪⎪⎭⎫ ⎝⎛-11R L 和⎪⎪⎭⎫ ⎝⎛-21R L 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这就要求两镜面的曲率半径为正时必须同时大于腔长或同时小于腔长。
如果镜面的曲率半径同时为负,尽管上式左边成立,右边的不等式却不成立。
如果镜面的曲率半径一正一负,则需要具体讨论。
2.共轴球面腔的稳定图及其分类为了直观起见,常用稳定图来表示共轴球面腔的稳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