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烘烤技术指导
- 格式:docx
- 大小:12.35 KB
- 文档页数:6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烟叶的烘烤是烟叶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改变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性。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如下:1.根部烟叶的烘烤:根部烟叶较为薄嫩,容易失水和发霉。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0-12小时,使其叶面温度逐渐上升。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0%,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根部烟叶应呈现淡黄色,有清香气息。
2.茎叶烟叶的烘烤:茎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中脉和叶柄,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8-20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茎叶烟叶表面应呈现深黄色,有独特的茎叶香气。
3.中叶烟叶的烘烤:中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0-4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24-26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中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果香气息。
4.顶叶烟叶的烘烤:顶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5-50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0-32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顶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花香气息。
5.烟梗烘烤:烟梗是烘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位,因为烟梗内含有较高的水分和糖分,容易导致霉变。
烘烤时应将烟梗均匀摊放在烘烤炉中,控制温度在50-5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6-38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0-65%。
烘烤后的烟梗应呈现棕色,无霉变现象。
总的来说,各部位烟叶的烘烤要点包括控制温度、湿度和烘烤时间,使烟叶能够均匀受热,达到理想的烘烤效果。
同时,烘烤后的烟叶应具备相应的颜色和香气特性,符合市场需求。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烟叶品种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以保证烟叶的品质和口感。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1. 选好烟叶可太重要啦!就像挑选手下的精兵强将一样,你得仔细着点呀!你想想看,要是一开始就选了不好的烟叶,那后面再怎么努力烘烤能好到哪儿去呢?例子:咱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把那些不咋样的烟叶拿来烤,得选那些长得饱满、色泽好的,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嘞!2. 温度控制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呀!这就好比掌握火候做饭,得恰到好处才行!温度太高,烟叶全给烤焦了;温度太低,又达不到效果。
例子:你说要是做饭火大了是不是就容易糊锅呀,烘烤烟叶也是一个道理呀,可得小心把握这个温度呀!3. 湿度调节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像咱身体需要适宜的环境一样重要!湿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哟。
例子:你想想如果环境太潮湿或太干燥咱是不是会不舒服呀,烟叶也是一样的呀,得给它合适的湿度。
4. 通风也很关键呢,不然怎么让烟叶舒舒服服地烘烤呀!这就像人要呼吸新鲜空气似的!不好好通风,那不得憋坏啦。
例子:你在一个不通风的地方待久了是不是憋闷得慌呀,烟叶也需要良好的通风呀!5. 时间把控可要精准呀!可不能太短或太长了,就像跑步比赛,得掌握好节奏呀!太短了烟叶没烘好,太长了又会受损。
例子:跑步要是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对不对,烘烤烟叶的时间也是一样的道理呀!6. 烟叶的摆放也有讲究呢,不能乱摆一通!就像把东西整理整齐一样,要让它们都有合适的位置。
例子:你看你房间要是东西胡乱摆放多乱呀,烟叶也是要好好摆放才能烘烤得更好哟。
7. 时刻关注烟叶的变化,这可太重要啦!就如同关心好朋友的状态一样,稍有不对就得赶紧调整。
例子:要是你的好朋友有点不舒服你是不是会马上关心呀,对烟叶也是这样的呀。
8. 烘烤完成后也不能大意呀!要好好检查检查,这就像考试结束后再检查一遍试卷一样。
例子:考试完你都会检查一下吧,烘烤完烟叶也得认真检查呀,确保质量棒棒的呢!我觉得呀,要想烤出好的烟叶,这些关键技术要点一个都不能忽视,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做,这样才能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果呀!。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烟叶烘烤加工是制备烟叶的重要步骤之一,采用烘烤加工可以使烟叶干燥,增加烟叶的贮存期,改善烟叶品质,并且使烟叶拥有特殊的香气味道。
下面将介绍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及技术。
一、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是通过将烟叶置于烘烤设备中,利用热能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使烟叶达到干燥的目的。
二、烟叶烘烤加工的技术1. 烘烤设备的选择:烟叶烘烤设备的选择是烟叶烘烤加工的第一步。
常用的烘烤设备包括烘烤窑、热风烘烤系统等。
选择合适的烘烤设备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烟叶的品质。
2. 温度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控制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烤焦,影响烟叶的品质;而过低的温度则不能有效地蒸发烟叶中的水分。
要根据不同的烟叶种类和要求,合理控制烘烤的温度。
3. 热源选择:烟叶烘烤加工中,热源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工效果和烟叶品质。
常见的热源包括电热、生物质能源和燃气等。
选择合适的热源,可以提高烘烤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 烟叶翻动技术:烟叶烘烤加工过程中,翻动烟叶可以使烟叶受热均匀,避免烤焦;同时也可以使烟叶释放出特殊的香气味道。
在烟叶烘烤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翻动的时机和方法。
5. 烟叶的冷却:烘烤完成后,要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降低烟叶的温度,避免继续烘烤导致烟叶品质下降。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和机械冷却等。
以上就是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及技术的介绍。
烟叶烘烤加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合理地操作,才能使烟叶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品质。
对于烟叶的烘烤加工,不同的烟叶种类和要求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调整。
只有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才能提高烘烤加工的效果,生产出更好的烟叶产品。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当前干旱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一、采收装烟:旱黄烟是长时间干旱造成的假熟烟,若能解除干旱,烟叶仍会恢复生长,为此,应千方百计灌溉补水,等其真正成熟时再采收;若无灌溉条件,应尽可能推迟采收;若烟叶已出现枯尖焦边,应及时采收。
旱黄烟含水少,应装满炉,以利保湿变黄。
二、烘烤技术要点:变黄稳温段温度宜稍高,促使烟叶脱水变软,同时增加炉内湿度。
转火后,升温不可快,防止出现回青与挂灰。
同时,升温不能慢,以防内含物过度消耗而变黑。
通常,在45℃以前以平均3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之后以2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
变黄阶段湿球温度宜稍高,保持干湿差1~2℃,必要时还应及时向炉内加水补湿。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要比正常烟叶略低一些,残留的青色在定色升温段继续变黄;转火后的升温要慢中求快,确保烟叶含水多时慢变黄,缓慢达到干叶。
若发现烟叶变黄超过失水程度、有可能变黑时,即应采取大通风、大烧火、大排湿的措施,加速叶片干燥。
具体操作如下:点火后迅速升温至36/36度,稳温4小时;再以1℃/h的速度升至38/37℃,稳温6小时,至叶片发热,叶尖稍变黄;再以1℃/h的速度升至40/39℃,稳温20小时左右,叶片变黄6-7成,失水达叶片塌架;再以1℃/2-3h的速度升至42/37℃,稳温30小时左右(前15小时湿球可控制在37℃,后15小时湿球可控制在36℃),达到青筋黄片、叶片基部微带青、主脉全软;再以1℃/3h的速度升至45/36℃,稳温15小时左右,达支脉全黄,勾尖卷边;再以1℃/2h的速度升至47/36℃,稳温12小时左右,达主脉全黄,叶片半干,小打筒;再以1℃/2h的速度升至50/37℃,稳温6小时左右,达高温层烟叶全干;再以1℃/2h的速度升至52/39℃,稳温12小时左右,达全炉干片,以形成较多的香气物质;以后按常规烘烤工艺进行操作,下部叶干筋期最高温度不超过65℃。
注:烟夹烘烤在42℃、45℃、47℃时湿球温度比烟竿降低1℃。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一、变黄阶段1.技术关键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
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
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小时-℃/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
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
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
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
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
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
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
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1.技术关键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
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
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叶脱水和排除。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概述烤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烘烤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烟叶的干燥程度、香气和口感。
烤烟的烘烤工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烤、反烤和推烤。
本文旨在介绍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初烤阶段初烤阶段的目标是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烟叶开始逐渐变干。
以下是初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初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50℃至70℃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损失香气,过低的温度则会延长初烤时间。
应时刻监测烤烟房内温度并进行调整。
2. 通风控制:初烤阶段需要适当的通风来加速水分蒸发。
通风口的大小和开度需要根据烟叶湿度和温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持适宜的通风效果。
3. 烟叶摆放:将烟叶均匀地摊放在烤架上,避免叶片叠加和交叉。
烤架的高度应适当,以保证烟叶能够均匀地受热。
反烤阶段反烤阶段的目标是使烟叶内部的水分逐渐向外部扩散,加速烟叶干燥。
以下是反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反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55℃至75℃之间。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烟叶脱水不均匀,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烘烤时间。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
2. 湿度控制:在反烤阶段,烟叶的湿度逐渐下降。
应根据烟叶的湿度情况调整湿度控制装置,保持适宜的湿度。
3. 翻动烟叶:为了使烟叶脱水均匀,需要定期翻动烟叶,将底部翻到上部,上部翻到底部。
一般建议每隔2至3小时进行一次翻动。
推烤阶段推烤阶段是烘烤工艺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目标是使烟叶的水分达到理想的干燥程度,并形成独特的香气。
以下是推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推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70℃至90℃之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变黄或烤焦,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烟叶的干燥速度和口感。
应持续监测温度并进行调整。
2. 通风控制:推烤阶段的通风应适度减小,以保持烟叶内部的相对湿度。
过大的通风量会加速烟叶干燥,影响烟叶的品质。
通风口的大小和开度应适当调整。
3. 烘烤时间:推烤时间需要根据烟叶的湿度和温度来确定。
烟叶烘烤技术第一篇:烟叶烘烤技术的概述烟叶烘烤是烟草加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烟最终的质量和口感。
烘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烟叶的含水量,提高烟叶的可存储性和防腐性,并且通过热处理,促使烟叶内部的物质代谢,增加香味和烟碱含量等。
本篇文章将从烟叶烘烤的原理、方法、设备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烟叶烘烤的原理烟叶烘烤的原理是利用高温热风对烟叶进行加热脱水,使烟叶内部的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同时,烘烤还会促进烟叶内部的化学反应和互相渗透,从而形成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烟叶烘烤的温度和时间也是影响烟叶的质量和口感的两个重要因素。
二、烟叶烘烤的方法常见的烟叶烘烤方法有三种:阳烤法、阴烤法和蒸烤法。
1. 阳烤法阳烤法又称火烤法,是把烟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明火上进行烘烤。
阳烤法已经逐渐被淘汰,因为它的烟叶质量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气候下,会导致烟叶变质。
此外,阳烤法还会破坏烟叶的香气和口感。
2. 阴烤法阴烤法是把烟叶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进行烘烤,一般是利用自然空气流通来使烟叶逐渐干燥。
阴烤法的优点是烟叶干燥均匀,烟叶质量较稳定,但较难控制烘烤的温度和时间,烘烤速度较慢。
3. 蒸烤法蒸烤法是把烟叶放入密闭的蒸气房内进行烘烤,利用高温高湿的蒸气对烟叶进行脱水,再利用热风进行烘烤。
蒸烤法的优点是烟叶干燥均匀,烘烤速度较快,可以控制烘烤的温度和时间,因此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烟叶烘烤方法之一。
三、烟叶烘烤的设备1.烤盘烤盘是烟叶烤制的基本设备,是将烟叶摆放在烤盘上,然后通过烤箱或烤房内的热空气将其进行烘烤。
烤盘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大小可以根据烟厂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烤箱烤箱是将烘烤空气加热的主要设备,将室内的空气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然后通过风机将热空气送到烤盘上进行烘烤。
烤箱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内部可以设置运动的烤盘。
3. 烤房烤房是用于进行大批量烘烤的设备,通常采用一台风机和一条烘干通道。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烟叶烘烤是调制烟叶抽出特定香气、口味和发黄度的步骤之一,是制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不仅改变烟叶的颜色,同时还改变烟叶中微量物质的含量,这一步极为关键。
一、烟叶烘烤的技术要点1.烟叶烘烤的温度温度是影响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温度太低,就会导致烤烟质量较差;如果温度太高,就会导致烤烟出现焦味,影响味道。
一般来说,烤烟的温度最低可以达到80℃,最高可以达到140℃,但是根据不同的烟叶品种,温度会有所不同,有的需要微妙地控制温度,甚至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的温度。
2.烟叶烘烤的时间时间也是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时间过长会导致烟叶发黄程度过高,影响烟叶的香味;如果时间过短,烟叶发黄程度过低,烟叶的香气和口感无法得到最佳改善。
一般来说,烤烟的时间要根据烟叶的品种和温度来定,一般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至2小时内。
3.烟叶烘烤的湿度湿度也是影响烘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湿度太低,会导致烟叶发黄程度较低;如果湿度太高,会导致烟叶过于发胖,烟叶的口感和香气都会受到损失。
一般来说,烟叶烘烤的湿度通常在50~70%之间,当然也有时依据烟叶品种及温度来控制湿度,使烘烤质量更为良好。
4.烟叶烘烤的空气流速烟叶烘烤过程中的空气流速也是影响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空气流速过弱,会导致烟叶表面湿度和温度过低,无法达到良好的烘烤效果;如果空气过于猛烈,会导致烟叶表面层的对流作用过强,导致烟叶的颜色不均匀,味道较差。
一般来说,烟叶烘烤时的空气流速需要保持在3~6公斤/米/时之间,烘烤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空气的流量,以获得良好的烘烤质量。
二、烟叶烘烤如何控制质量1.烟叶烘烤前烟叶备料烟叶备料是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
烟叶备料前需要按照烟叶的质量品种,把烟叶分类放入不同的容器,烟叶在整块装烤时,尤其要注意质量要根据烟叶品种分类处理,以确保每种烟叶都能获得最好的烘烤效果。
2.烟叶烘烤后的温度控制控制烟叶烘烤的结束温度也是决定烟叶的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确实是根基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存的优良外形充分显露发扬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瞧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正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熟悉与理解象一般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确实是根基质量的代意词。
然而,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根底,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比照拟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特别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成熟采收原那么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那么是:依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定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轻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洁,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作者:黄琪一、下部叶 1.烘烤特性:含水量高,叶片薄,干物质积累少,不耐熟,不耐烤。
变黄特点为通身变黄,而且初期变黄慢,后期变黄快,变黄后变黑也快。
脱水容易,集中脱水常引起烤房内湿度猛增,造成排湿不畅。
2.烘烤技术要点适时早收:成熟度判断以叶色变化为主要依据,叶色稍有落黄即可采收,注意不采露水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
变黄温度38—39℃,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2—3℃。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并适当延长42℃、46℃、48℃温度段时间,烘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天左右烤一炕烟。
二、上部叶1.烘烤特性:叶片厚,主脉粗,内含物充实,含水少,耐成熟,烘烤过程中变黄慢,脱水难,易出现挂灰、烤青、烤红等现象。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集中一次采收。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增大。
操作要点:先拿色、后拿水,保湿变黄。
变黄温度36—37℃,保持干湿差1—2℃。
底棚叶尖、叶缘变黄后升温达39—40℃,湿球温度38℃,稳温保湿促变黄,使底棚烟叶达黄片青筋,干燥至主脉发软。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宜高,干燥程度稍低,定色升温速度要慢,并在46—48℃温度段延长时间。
干球温度50℃前,烟叶黄片黄筋,小卷筒。
叶片不全干,干球温度不超过54℃,以防回青与挂灰。
烘烤时间较长,一般5—6天。
三、含水量多的烟叶1.烘烤特性:叶片鲜干比在10左右或10以上,干物质少,烘烤特性差,易烤黑。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适时早收,避免过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防烤青。
变黄温度38—40℃,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3—4℃。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既防升温过慢而烤黑,也要防升温过快而烤青、挂灰、蒸片。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烤烟烘烤技术是一种制作烟草制品的重要技术,它涉及从烟草毛叶到成品烟草制品的全部系列烘烤过程。
烤烟烘烤技术是烟草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影响烟草制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此,想要制作出高质量烟草制品,就必须掌握好烤烟烘烤技术。
烤烟烘烤过程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环节:一、提取:烟草毛叶中的萜类物质酶、色素、香气等物质,要通过提取的方法提取出来,以增强烟叶的香气、色泽和加工抗性等性能。
二、润湿:烟叶的润湿,是使烟叶拉伸受潮,带有润湿性,烟叶更利于后续烘烤,从而更好地提取萜类物质、色素、香素等物质,达到烟叶品质优良。
三、烘干:烘干是将烟叶中的水份除去的过程,它不仅是烟草制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烟草品质的关键环节。
在烘干过程中,除了蒸发水份以外,还能保持烟叶原有的口感和香味,为后期处理保证基础条件,特别是将来入口时的感官享受。
四、分级:分级就是将烟叶分级,将毛吸油量大的烟叶挑出来放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烟叶的品质,还可以达到均衡烟叶成分的目的。
最终用户所消费的烟草制品,将会有更加均匀的成分和更高的品质。
五、焙烤:焙烤是指将烟叶在烤箱中用恒温的热量烤制的过程,把烟叶的温度适当提高,以保持烟叶中的萜类物质和香素,保持原有的香味。
烟叶在烤箱中烤制,还可以把烟叶中的水份削减到适宜的干重,以提高烟叶的加工抗性。
六、冷却:烟叶焙烤后一定要及时冷却,以减少因恒热作用而形成的烟叶损伤。
正确的冷却方式可以保证烟叶的健康,减少因热度损伤造成的损失。
烤烟烘烤技术是烟草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烟草制品的品质。
因此,烟草行业从业人员应熟悉烤烟烘烤技术,熟练掌握各环节操作,把控制烘烤温度、时间及湿度等环节,制作出高品质烟草制品。
烟叶烘烤技术及注意事项一、烤前准备工作1、燃料准备,检查温度计,麻绳,燃料。
2、烤房检修:A 、供热室检查是否漏烟,B 、电源、线路,C 、风机、电动机是否正常,D 、加耐高温黄油,E 、柴油机磨合,加柴油,F 、皮带的松紧程度。
二、烟叶采收1、下部叶(X 部),关键点:下部叶适熟采收。
下部不能过熟采收。
即叶片呈现略有成熟绿黄色,叶片略有下垂,主脉31-32发白,叶面绒毛脱落,时间;尽量避开雨天采收,晴天早上采收至上午10点前,下午15点之后。
2、中部叶(C 部),关键点:成熟采收,叶色呈黄绿色,黄色面积占叶面70%以上,叶面黄斑分布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31以上变白,叶片弯垂呈弓型。
时间;一般宜早上或上午采收,旱天宜早上带露水采收。
3、上部叶(B 部):叶面黄色面积占全叶80%以上,成熟斑分布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1以上变白,茎叶角度增大。
时间及方法:上部叶宜4-6片带杆烘烤,采收前提前一天左右灌水,灌水至畦面31-21处,让叶片充分吸收水分,以增大含水量。
三、 鲜叶分类(重点)1、采收回来叶片,难免会成熟不一致,所以要求编烟分类,操作时把过熟叶、尚、欠熟叶放在一边,正常成熟叶编成一竿,待过熟,尚、欠熟叶能编成一竿时,立即编掉,单独挂放,做到同竿同质,同层同质,这样做,有利于烘烤时拿准色度、温、湿(易烘烤),下烤后易初分绑把。
2、每竿叶片保持在70-80束,即140-160片,2片背对背成束,束距1cm ,做到束多密编要求。
四、挂竿上烤1、密集式烤房提前点火升温至38度左右,即缩短低温变黄时间。
2、顶层:靠风机边放过熟,偏熟叶片,依次结后为成熟叶。
挂烟距离均匀,靠观察处放标准烟叶,可供参放全烤烟叶变化程度。
五、三层烘烤技术1、入烤后,温度升至38-39度,温度在36度左右,开启1,时间约为20风机低速,紧闭补风洞和排湿窝,烟叶变黄为3小时左右,即可升温。
2、每小时约1度左右升至41-42度,湿度38度左右,烟2左右,使叶片开始萎蔫,时间约为20小时左右。
烤烟三阶段烘干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引言烟叶烘干是烟叶烘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烟叶的质量和烟叶产品的口感。
烤烟三阶段烘干工艺包括卷烟烘干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
本文将介绍这三个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一、卷烟烘干前期阶段卷烟烘干前期阶段又称为初烤阶段,是烤烟烘干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将烤烟中的水分蒸发掉,为后续烘干提供条件。
在这个阶段中,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如下:1. 温度控制:控制烤烟烘干温度在40℃~45℃之间,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失水过快,影响烟叶的品质。
2. 空气流量控制:保持适宜的通风量,确保烟叶能够充分接触新鲜空气,促进水分的蒸发。
3. 翻松翻越:定期对烟叶进行翻松翻越,以增强烟叶的透气性和烘干均匀性。
二、卷烟烘干中期阶段卷烟烘干中期阶段是烤烟烘干的第二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使烟叶适度干燥,并形成吸烤特性。
在这个阶段中,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如下:1. 温度控制:控制烤烟烘干温度在45℃~55℃之间,适度地进一步蒸发水分,促进烟叶中的化学变化。
2. 相对湿度调节: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使烟叶能够逐渐干燥,形成吸烤特性。
3. 空气流量控制:保持通风量适宜,使烘干均匀,防止烟叶受潮。
三、卷烟烘干后期阶段卷烟烘干后期阶段是烤烟烘干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使烟叶完全干燥,调整烟叶颜色和品质。
在这个阶段中,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如下:1. 温度控制:控制烤烟烘干温度在55℃~60℃之间,使残留水分逐渐蒸发,完全干燥烟叶。
2. 湿度调节:根据烟叶状态和烘干要求,适当调节相对湿度,以达到最佳的烘干效果。
3. 烤烟脱水:通过烤烟脱水装置,使烤烟中的水分彻底蒸发,提高烟叶的品质和降低烟草含水率。
结论烤烟三阶段烘干工艺在卷烟烘制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的合理掌握,将直接决定烟叶烘制的质量和烟叶产品的口感。
通过对烤烟烘干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工艺要点的系统分析,能够帮助烟叶烘制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操作,提高烤烟烘制质量,为烟叶产品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烟叶烘烤技术指导
一、烘烤的目的:
使田间生长成熟的烟叶,经烤房烘烤调制后,充分显露和发挥其质量潜力,达到一黄、二香。
如果烘烤得当,那么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和烘烤调制各占效益的三分之一。
如果烘烤不当,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烘烤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意烤黄,忽视烤香。
2、烤坏烟。
不能提供最佳的烘烤条件,使烟叶呈显出最佳的质量。
3、耗煤量高。
三、影响烤好烟的因素:
1、烟叶成熟采收,存在下部叶成熟度高,上部叶成熟度差,中部叶由于采收技术和烘烤设备原因掌握不稳。
2、成熟烟叶在烤房的变黄时间:下部叶两天半,中部叶两天,上部叶一天半。
目前烘烤中存在下部叶变黄时间短,上部叶变黄时间长,究其原因是下部叶过熟,上部叶欠熟。
3、分类编烟没落实,存在不分好坏,不分部位,不分成熟,混杂编烟的现象。
4、编烟的不分类导致装炕不分类,炕房的不足导致装炕过稠或过稀。
5、炕房的不标准导致排湿不畅,温度不匀,炕好烟部位少。
6轻技术,凭经验,凭感觉,缺乏规定性和确切性指标,对湿度的掌握不严。
7、温度计位置不当,应当挂在二棚。
湿度计代表了烟叶的自身温度,反映烟叶干燥的快慢程度。
烤烟技术的高低表现在对湿度的运用。
恰到好处出桔色烟,过咼易坏烟,低了颜色浅。
要想烤好烟就必须:一要会看烟做出准确判断;二要会烧火;三要善于总结烤房的特点,灵活掌握。
四、烤前准备
(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
1、成熟悉标准
(1)、下部叶成熟以青为主,叶尖部稍带黄色,主脉三分之二变白;
(2)、中部叶成熟青黄各半,主脉全白,侧脉开始变白;
(3)、上部叶成熟以黄为主,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变白。
2、采收原则:
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叶
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干旱时以烟叶变黄为准,降雨时间短,雨后立即采收,降雨时间长,应等返青成熟后采收。
(二)、挂灰与烟叶生长的关系
1、挂灰与烟叶生长过程占40〜50%,烘烤因素占60 〜50%;
2、顶叶挂灰与烟叶数量的多少有明显关系,多挂灰轻,少则挂灰重。
所以顶叶要4〜6 片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3、施氮肥高的烟叶易挂灰。
(三)装炕
(1)、编杆:大叶每撮1〜2片,一般2片,小叶2〜3片。
设棚架,分类架放。
无烘烤价值的烟叶不上杆。
(2)、分类装炕,欠熟烟装上棚,过熟烟装下棚,采收晚的装上棚,采收早的装下棚。
(3)、密度:杆距18〜20 公分,雨后装炕杆距23公分。
上下密度一致。
五、三阶段烘烤:
(一)、烟叶变黄规律:
1、烟叶变黄的制约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2、烟叶变黄的温度是32〜45C°, 35〜8C°叶绿素减少最快,最佳变化温度为35〜42C°。
3、变黄期有利于脱水的最佳温度是38〜42C°。
4、装炕后10 小时前变黄慢,10 小时后变黄快。
5、表相:叶面变黄从叶尖开始到叶基部。
烟筋变黄:下部变黄温度45〜
46C° ,中部46〜47C ,上部47〜49C ,粗烟筋可在52C°前变黄。
烟筋变黄的标志是黄白色。
(二)、烟叶香气变化规律:
1、香气的形成分三个,即:田间生长过程、烘烤调制过程和发酵醇化过程。
2、烘烤与香气的关系:变黄阶段是香气前体物质的形成过程;定色阶段是形成致香物的过程,充分延长52〜54C。
的时间是形成香气的关键;干筋阶段是香气的挥发和净化过程。
(三)、烟叶脱水规律:
变黄阶段脱水30〜40%,标志是烟叶塌架,变黄变软,烟筋缠手不断拆;定色阶段脱水40〜55%,标志是烟叶基本全干,大打筒;干筋阶段脱水15〜20%,烟筋全干。
(四)、烟叶变黑规律:
1、变黄才会变黑,变黄脱水不同步,导致硬变黄,必然烤黑烟。
2、44C之前不会变黑。
3、烟叶水份越大越易变黑,越小越难以变黑。
失水量小的烟叶在44〜47C° 会挂灰。
4、湿度越大越易变黑,升温越快,变黑越快。
(五)、三段五步烘烤的一般技术要领:
1、变黄阶段:36〜42C°。
(1)技术原则:稳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充分延长时间,确保变黄变软。
(2)、起点温度:一般32〜34C°。
掌握的原则:一是根椐当时的气温,起点温度比环境温度高4〜6C。
;二是根据烟叶素质,素质好的烟叶起点温度可低一些,差的稍高一点;三是根据烤房的密度,密度大起点高,密度小起点低;四是根据底棚位置,底棚低的起点低一点,底棚高的起点高一点。
(3)、变黄程度:起点温度要保证底棚烟尖变黄,大量变黄在38〜39C°进行,42C°必须全炕80%烟叶黄片青筋,微带青,底棚80%烟叶基本全黄,表现为黄片青筋,叶基部微带青。
下部叶应在40〜42°C 完成变黄变软,水份大的烟叶可在
42度完成变黄变软;中部叶在40度变黄,但42 度必须变黄变软;上部叶在38 度变黄,但42 度必须变软。
(4)、脱水程度:42°C 之前必须保证达到烟叶变黄变软,全炕烟叶塌架。
防止硬变黄,即烟叶变黄,但脱水少,烟筋脆。
如果对烟叶判断失误,起点温度低,变黄阶段不敢排湿,就会导硬变黄。
硬变黄就必然烤黑烟。
变软的标志是烟叶有弹性,烟筋在手指上缠绕不断拆。
(5)、干湿球温度差:1〜2.5C° (最大4—5C°)水份大的烟叶干湿差大
( 4—5C° ,水份小的烟叶干湿差小( 1—2.5C°。
( 6)、变黄期排湿主要靠天窗,松动地洞。
2、定色阶段:50〜54C°
( 1 )、技术原则:逐步加大烧火,适度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2)、升温:42〜48C°每3小时升1C0, 48〜52C每1〜2小时升1C°, 54C 左右充分延长时间 (要有12〜24小时),促进香物质形成,使烟叶背面灰白色消除。
应看烟灵活掌握,防止死搬死套。
(3)、湿球温度:干球42〜50C0 ,湿球37〜9 度(水分大的烟叶37〜38C0);干球500 C 以后,湿球38〜40C0。
(4)、控制点:46C°烟叶勾尖卷边;48C小卷筒;54C全炕大卷筒。
小卷筒指烟叶未干卷筒,大卷筒指烟叶的叶干,筋不干。
(5)、注意事项:升温快易挂灰;升温慢素质差烟易烤坏, 素质好烟易烤暗;干湿球差拉不开是危险信号,要出现蒸片,原因密度大,排湿不畅;
3、干筋阶段:55〜68C°
( 1 )、技术原则:控制干球温度。
限定湿球温度,适当减小通风,适时停止烧火。
(2)、要领:升温速度,每小时1C0,湿球温度40〜43C ,最高温度68C , 关闭冷风门时湿度不超过43C°,炕中部烟叶有5〜10%的烟筋3〜5厘米未干时停火。
严防高温烤红烟。
4、严格掌握四个控制点的烟叶外观要求:
42度烟叶变黄变软, 46度烟叶勾尖卷边, 48度烟叶小卷筒, 54度烟叶大卷
筒。
六、烤坏烟的原因
1、烤房:底棚低,地洞不严。
2、采收成熟度偏低,整齐度差,素质差异大。
3、起点温度高,变黄不足,转火后升温快,定色期在46—48C°叶基部烟筋无充分变黄。
(二)、挂灰
1、大田营养差,水分、养份不足。
2、变黄期温度忽高忽低,波动在3卷4C°以上,变黄初期烟叶未出汗。
3、定色期升温速度快,50C°前叶尖、中部挂灰,50C°后升温快,后半部挂灰。
长时间大幅度降温,超过6C以上,进冷风,均会造成挂灰。
(三)、烤黑糟
1、烟叶素质差,如水黄烟,病害烟,硬变黄,编烟装炕过密,长时间升温慢。
2、蒸片、花片是因高温高湿,如定色升温快,烤房排湿性能差,在定色期没有大卷筒,之后升温快。
(四)、烤红
1、烤房内湿度大,湿球超过43C,出现红色斑点斑块。
2、烤房内温度高。
中部叶在77C以上,上部叶在74C以上,均会烤红。
七、异常烟的烘烤
(一)、干旱烟:
1 、采收:以黄色判断,按假熟处理。
2、正常编杆,装炕密度18 卷20 厘米。
3、起点温度正常,变黄以38 卷40C 为主。
4、湿度能高则高,在烟叶出汗有粘手感后加湿。
5、42C 转定色,变黄程度低一点,7卷8成,(指一棚)。
6、升温速度适中偏快,50C 前2 小时左右升1C
7、42C 、46C 、48C 、54C 的几个控制点的要求不变。
(二)、返青烟
1、等再次成熟采收。
2、起点温度36〜37C ,大量变黄40〜42C ,变黄标准:烟筋侧部青。
3、变黄期湿球37〜8C°,由于变黄程度低,47〜49C°要拉长时间(湿球37〜3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