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镜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8.82 MB
- 文档页数:39
踝关节镜技术——还您健康双踝关节镜技术是骨科领域的一大进展,早期仅应用于膝关节。
1921年 Bircher 断言关节镜术只能用于膝关节,而1931年 Michael Burman发现腕和踝关节也适合进行关节镜手术,直到20世纪70年代踝关节镜才真正用于临床。
国内徐锦森教授于1987年首次开展了踝关节镜手术。
踝关节疾患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一般的扭伤经保守治疗可痊愈,但有些患者踝关节肿痛长期存在,而且通过体格及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诊断。
通过踝关节镜技术可实现直视下观察踝关节内部结构的变化,并做出较以往切开手术更准确的判断,还可针对病因进行积极处理。
许多人对踝关节扭伤抱着无所谓的立场,以为这种伤“养两天就会好”。
实则不然,适当的休息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靠休息就可以完全康复。
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再次损伤的可能性很大。
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受到挤压撞击出现软骨面损伤、滑膜肿胀,就会使踝关节周围呈现肿胀、瘀血。
假如未能及时进行准确治疗,踝关节周围支持强度就可能出现下降,关节本体感觉减退,导致关节的不稳定状况加重,易再次扭伤,出现疼痛、肿胀、行走不稳等慢性期症状,并可引起其余关节损伤,显现连锁反映。
屡次损伤的患者,关节囊往往松弛,易继发软骨损伤、滑膜炎、骨赘和其他关节面的损伤,出现慢性损伤侧或关节内普遍的疼痛、肿胀,穿高跟鞋或在不平坦的途径上行走时,有不保险感和腿打软的表现。
我院自2010年开展关节镜手术以来,已成功为数位踝关节疾病患者行微创治疗,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踝关节镜具有损伤小(切口不足1cm),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早期康复训练等优点。
踝关节镜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有:诊断性关节镜,包括不明原因的踝关节慢性疼痛,超过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急性韧带损伤;踝关节不稳定;滑膜组织病变;软骨损伤;伴有软骨损伤的关节内骨折。
治疗性关节镜,包括踝关节不稳定;类风湿性关节炎;踝关节滑膜炎;关节内骨折、骨不连;外伤或手术后关节纤维变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内游离体或骨赘;关节囊挛缩等。
踝关节镜下软骨修复术手术流程
踝关节镜下软骨修复术是一种通过关节镜手术技术修复踝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
手术流程如下:
1. 麻醉:患者会接受麻醉,通常是局部麻醉加泛麻醉。
2. 准备手术区域:医生会用抗菌溶液彻底清洁手术区域,然后用无菌物质涂抹。
3. 受创口:医生会在踝关节处做一个小切口,作为关节镜插入的入口。
4. 插入关节镜:医生会通过切口插入一个关节镜,该仪器可以将关节内部的显像传输到一个屏幕上,供医生观察。
5. 查看损伤:医生使用关节镜检查踝关节内部的软骨损伤情况,并确定需要修复的区域。
6. 摄影和记录:医生会对损伤区域进行摄影和记录,以备后续手术时参考。
7. 手术器械插入:医生会插入其他手术器械,如清理器、吸引器和修复器等,用于清理软骨碎片和准备修复区域。
8. 软骨修复:医生会使用特定的器械修复软骨损伤。
修复方式可以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而有所不同,如通过注射或植入软骨移植物、使用刺激素刺激软骨生长等。
9. 软骨修复结束:一旦修复完成,医生会检查修复情况,确保软骨正常连接、光滑。
10. 关节清理和冲洗:医生会用生理盐水清洗踝关节,以确保没有残留的碎片或血液。
11. 关节镜移除:手术结束后,医生将关节镜从切口中取出。
12. 缝合切口:医生会用可吸收的缝线或胶带缝合切口。
13. 敷药和包扎:对手术区域进行敷药,并使用绷带或压力袜包扎。
关节镜收紧脚踝韧带的方法
关节镜下收紧脚踝韧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麻醉: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麻醉,以便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无痛状态。
2. 建立手术通道:在手术前,医生会在患者的脚踝周围建立手术通道,以便将关节镜和手术器械插入到关节内。
3. 插入关节镜:通过手术通道,医生会将关节镜插入到患者的关节内。
关节镜是一种光学仪器,能够将关节内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使医生能够观察到关节内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4. 诊断病变:通过观察关节镜传输的图像,医生可以诊断脚踝韧带的病变情况,包括韧带的松弛、撕裂或断裂等。
5. 切除或修复病变组织:如果需要收紧脚踝韧带,医生可能会切除或修复病变的组织。
如果韧带已经撕裂或断裂,医生可能会使用缝合线将韧带重新缝合在一起,以使其更加牢固。
6. 关闭伤口: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将手术通道关闭,并对伤口进行包扎。
需要注意的是,关节镜下收紧脚踝韧带的方法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
但是,如果患者有严重的韧带损伤或病变,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开放手术或药物治疗等。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的技术报告引言关节镜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微创手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关节疾病的治疗。
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中,关节镜技术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本报告将介绍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的技术,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护理等内容。
一、手术前准备1. 患者的评估: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相关症状。
2. 影像学检查:使用X射线、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程度和范围。
3.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完成一系列必要的术前准备,如血液检查、心电图等。
二、手术步骤1. 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一般使用全麻或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会在手术过程中持续进行,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 确认损伤:通过关节镜的引导,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情况。
根据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制定切口位置和手术计划。
3. 副韧带重建:利用关节镜的引导,通过在踝骨和足外侧骨之间钻孔的方式,将同种或异种组织移植物植入钻孔中,重建副韧带的完整性。
常用的移植物包括自体腱、异体腱等。
4. 关节清理:清理杂质和炎症的积聚物,保持关节的正常功能。
5. 术后封闭和敷料:在手术结束后,用适当的敷料进行封闭,以保护创口和促进伤口愈合。
三、术后护理1. 术后固定: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将踝关节固定在特定的角度,以保持创伤部位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石膏或其他固定器具进行固定。
2. 康复训练: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
3.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调整。
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通过关节镜技术的引导,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副韧带的损伤情况,并进行精确的重建。
然而,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依赖于手术技术的高超程度,还涉及术后的严密护理和患者的积极康复训练。
足踝关节镜实操要点,经典内容千万别错过!一山河需从足下行山河需从足下行,万病需从足下寻足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着行走、承重等等关键性作用,因此踝关节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因为踝关节的特殊作用,以及特殊关节结构,所以它也是人体中最容易出现损伤的关节部位之一。
踝关节损伤往往会伤及关节囊、肌肉、韧带等组织,从而导致肌肉组织的韧性、弹性、力量减弱,并最终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
为了提升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避免病情出现反复,如今关节镜技术在踝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二足踝关节镜知己知彼关节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光学器械,是用于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
它对于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关节软骨损伤、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比于传统的切开手术,足踝关节镜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皮肤美观度高、能早期活动等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如今,它已经成为足踝损伤的标准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
三“踝”柔天下,“镜”能如此踝关节镜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更新阶段,因此在诊疗过程中,许多骨科医生对于足踝关节镜实操存在不少的困惑。
对此,好医术平台邀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施忠民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徐海林主任、广州市正骨医院洪劲松主任,联合打造了《“踝”柔天下,“镜”能如此——足踝关节镜》线下专题研修班。
本次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足踝关节镜基础模块二足踝部关节镜应用进展模块三踝关节不稳LSMH法全镜下修补模块四距骨软骨损伤三位主任将从足踝关节镜的历史引入课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结合实际案例,和到场学员一起探讨足关节镜的临床应用要点等相关知识。
课程安排报名入口1 讲师介绍:施忠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海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洪劲松(广州市正骨医院)2 课程时间:2021年6月26日3 召开地点:江苏南京4 报名通道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报名注:好医术骨科大师课会员、创伤会员免费现场参加学习,免费在线反复观看学习。
踝关节镜技术为患者带来新福音
近日,我院外一科手术团队在XX市中医院XX主任的指导下成功开展我院首例踝关节镜下左距骨病灶清除+骨软骨移植术。
患者黄XX,女,50岁,因左踝部疼痛、活动受限2年余入院。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踝关节镜下左距骨病灶清除+骨软骨移植术。
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患者可下床活动,术肢无明显疼痛等不适。
踝关节疼痛踝关节镜手术适用于创伤后关节持续疼痛病人损伤程度的判断、退行性或类风湿关节炎病变、踝关节非特异性滑膜炎症、剥脱性骨软骨炎或距骨缺血性坏死、韧带损伤修复前去除游离体或观察软骨损伤情况。
关节镜可进行的手术有软骨修整、游离体取出或关节粘连分离等。
较传统的踝关节开放手术,踝关节镜手术有四大优势:1、手术视野清晰,能较好处理踝关节内病变;
2、手术微创,只需要2到3个的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
3、手术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4、不打开踝关节囊,不暴露距骨。
本例患者左距骨坏死是踝关节慢性疼痛的主要病因,距骨骨软骨损伤常累及距骨穹隆关节软骨面和(或)软骨下骨质,随着踝关节镜技术渐趋发展,应用踝关节镜微创手术成为治疗该病常规方法。
踝关节镜手术治疗,采用镜下踝关节清理、病灶清除结合钻孔术或微骨折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踝
关节镜微创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早期功能恢复等优点。
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此类技术空白,标志着我院外科手术迈上新台阶。
不再采用以往的开放手术,传统的踝关节损伤手术翻开了新的篇章。
医学动画:踝关节镜(AnkleArthroscopy)警告:请在有WIFI的场所观看视频,土豪请随意。
Ankle Arthroscopy (Scope)踝关节镜An ankle scope precedure, also known as ankle arthroscopy, can be used to treat conditions that cause pain or decrease flexi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踝关节镜手术,也称踝关节镜,用于治疗引起踝关节疼痛和灵活性下降的踝关节疾患。
The ankle is the joint that connects the leg and the foot. The ankle joint includes the two lewer leg bones, called the tibia andthe fibula, and the ankle bone called the talus. Together, the ends of the tibia and the fibula create mortars or slide for the talus.踝关节是连接腿与足的关节,包括两块小腿的骨头(胫骨和腓骨)和踝骨(距骨)。
胫骨和腓骨的末端一起形成臼(滑车)容纳距骨。
Tissues called ligaments and tendons support the ankle bones. Ligaments attach bones to bones. And tendods attach muscles to bones.称为韧带和肌腱的组织支持着踝关节的骨头。
韧带连接着骨与骨,肌腱连接着肌肉与骨。
The ankle joint allowed the foot to move up and down. Articular cartilage on the ends of the bones is a smooth gliding covering that allows fluent joint movement.踝关节使足可以上下活动。